02.29 一勺言|口碑營銷的最佳時刻開始倒計時

一勺言|口碑營銷的最佳時刻開始倒計時

疫情讓人深思。一個家庭單位在如此級別的災難裡,要具備自衛能力,至少需要準備一份戰略物資清單:

防護級口罩

消毒噴劑

家庭消防組合套裝

私家車

Switch健身環遊戲

騰訊盒子

雙開門冰箱

軍用望遠鏡

------

歡迎接龍。但是,我們都心知肚明,最缺的還是一個有更大客廳、更能輸出安全感的房子。

過去15天,一部「線上賣房大片」,聲勢浩大,但是,我們也發現,還有更多的房企選擇按兵不動。

這些沉默的房企,大多做了三個動作:

1,完美躺睡;

2,對老業主噓寒問暖;

3,陳述自身複合優勢。

這三個動作,過於常規,絕對上不了頭條。

第一類房企不算少,多在大家視線之外。它們註定是未來的炮灰。

大多數集中於二與三。有些是象徵性的,有些是例行公事,主戰場是員工被徵用的朋友圈。剩下的房企,朋友圈刷刷物業送溫暖。

後兩種策略與恆大貝殼策略,誰更有效?

數字面前人人平等。

再過幾天,開發商即將公佈2月份銷售額,我們大概就知道了。想到大家第一次如此急切想看到同行的成績單,我就莫名覺得開心。

選擇後兩種策略的開發商,它們本質上是在賭一個詞彙:「口碑營銷」。

大家按兵不動,背後有個認知邏輯:

「這一輪網上賣房潮,網上成交客戶,大概率都是之前存量客戶的轉介或轉化。與其捨本逐末,不如直接好好對待老業主,把最好的資源與服務,兌現給老業主,輸送給意向客戶,以此建立人心優勢。」

想法完全沒毛病。

但是現實中的口碑營銷,不僅是一個態度和策略,更是一個有門檻的能力。

本次疫情帶給買房人最大的教訓是,未來,沒有服務加持的房子,註定一敗塗地,你的房子需要「軟實力」。

但是,多數同行對「軟實力」的理解有點流於表面。眼見為實,我的朋友圈裡,到處刷屏的是物業,以及蔬菜與口罩的故事。

於是,我不禁問道:

「一百個物業好故事,能激活一個買房故事?」

這事存疑。不知你信不信,我反正不敢輕易信。我的觀點是,口碑營銷與軟實力,都需要升級包。

這兩天,我也在與一些開發商朋友溝通市場的變化。有泰禾的朋友說,在市場完全冰凍的情況下,泰禾在北京、濟南、福州、上海、南京、合肥與佛山都有低密度的產品成交,其中,公司的兩個旗艦IP院子系與大院系的表現,格外突出。

泰禾在這一輪營銷抗疫中,水面上的動作小於水面下,也沒有看到大規模使用技術外援,還能有這麼覆蓋面的成交案例,是個市場的異數。當然,朋友也沒有提供數字,不清楚具體銷售金額多少。但是,有一種客戶叫做「冬天裡的客戶」,這過命的信任,對泰禾絕對是最佳代言。

我十分好奇,這些客戶究竟圖什麼,非要在「疫情時刻」速速買房下定。

從泰禾的朋友那裡,我不會得到真正的答案。但是,當看到這兩天泰禾從高管到員工的朋友圈,都在密集刷屏泰禾的服務矩陣,從泰禾物業,教育到泰禾醫療,我大致明白了。

泰禾在醫療上的投入,行業先知先覺,甚至早於萬達。迄今已經在北京、美國都有實際的運營載體落地,在北京收購的是裕和醫院,以腫瘤為優勢學科,在美國收購的是排名前三的腫瘤治療集團,也是美國數一數二的醫學影像診斷集團。

這些頂級醫療資源深度與泰禾的業主綁定,就醫有綠色通道。至於數量更多的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北京、福州、泉州、杭州與成都的健管中心已經開業運營,未來,大概率會實現泰禾進入城市的全覆蓋。

客戶不傻。

你的資源到位,相當於為物業價值做了公司擔保。在這個信心脆弱的時刻,「口碑營銷」考驗的正是你對稀缺資源的駕馭調配能力。所以,如果說非要給泰禾全國範圍的低密產品成交,找一個最真實的解釋,我寧願它就是答案。

中國的醫院,天生不能掙錢,也無法掙錢,它在可見的五到十年內,主要是作為地產商的「頂級服務資源」出現,俘獲業主,完成商業模式的閉環。由於國際醫院投資量巨大,回報週期很長,它天然有巨大的進入屏障。

但是,這種頂級資源有一個最狡猾的特徵:只有成為業主之後,你才能真正享用。

泰禾速凍時刻的成交案例告訴我們,你即使打不贏一場線上營銷, 但是絕不意味著輸掉全部比賽。基於高門檻、高濃度服務的升級款「口碑營銷」,這是一條看得見摸得著、切實有效的競爭策略。

過去三年,從恆大到融創,從萬達到泰禾,市場上嗅覺靈敏的大玩家,正在通過佈局醫療,悄悄抬高比賽的門檻。比賽要變天了,未來,你以為你在賣房子,其實客戶的痛點卻在房子之外。

回到開頭,你可能會覺得這個標題有歧義,我故意的。因為你可以這樣理解:

如果你還沒有開始做,那麼,疫情最佳時刻已經快過去了,即將倒計時;

如果你正在埋頭髮力,那麼,最佳時刻還遠未到來,現在開始倒計時。

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ice010913,請務必註明姓名,公司與職務。感謝支持一勺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