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是不是读书读多了,有些道理有些方法在生活中能很自然的运用到,那么如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呢?

Siwindy


读书的多少与现实生活是很难划等号的。如果靠书本知识运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你会撞得头破血流。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学富五车还不行,还必须靠社会实践靠丰富的社会阅历,才能驾役生活之船。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年青人,在学校里他们是学霸是博士,而在实际生活中不会洗衣做饭,不会打理简单的家务,单纯的连小学生都不如,这样的年青人怎么能适应残酷而充满荆棘的社会!因此,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书本知识不等于生活常识。生存的能力只能通过社会实践中来。

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窃以为:既要读有用之书,更要读无用之书。何谓有用?就是应付考试、求职和工作的书。所谓无用,就是哲学、艺术和文学之类不能当饭吃的书。我们要生存、要求职,有些书不读不行,那有些书既然无用,为什么更要读呢?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面对残酷的竞争,为了应付考试、求职和职场上的拼搏,哪个不是身心俱疲、伤痕累累?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何曾想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用什么来滋润我们疲惫的心灵?我的回答是:每天在玩游戏的时间中抽出一个小时,安静下来读点无用之书吧!用艺术净化我们的灵魂,用文学陶冶我们的情操,给自己建立一个小小的驿站,给灵魂安个家,以便我们不时的停下追求名利的脚步,小憩、沉思、回望、疗伤。


真人无名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道理很简单,就是读书可以使人的气质得到升华,充实我们的内心世界。但有一点我觉得是很重要的,没有哪一本书能让我们立刻变得“气自华”,让我们气质得到升华的,是读书这件事。


书读得多,不一定记得住。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自己书架上满满的书,都是自己读过的。是不是还沾沾自喜“我也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嘛”。

但是如果拿出任意一本你曾经读过的书,你还能说出书中故事吗?你不看扉页还能记起作者是谁吗?你还记得当初读出的道理吗?

是不是有点难度?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书读的多,但不一定记得住。我们是一种健忘的生物,不管是读书也好,生活也好,过了一段时间,好的坏的都只剩了模糊的影子。尤其是你读到《人性的弱点》这种书时,书中道理读时可能理解一二,可是转眼就忘了,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好像没怎么改变。

读书的方法

我个人读书有一些自己的方法:

1、读书的时候记笔记,还是那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管是书中美好的句子,打动我的桥段,还是我灵光一闪的收获,我都记在纸上,下次翻阅,就像重读了某本书一样。

2、写书评,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写一篇书评,也许我的书评不够严谨,漏洞百出。但那是我的感悟,能启发到自己便好。书评不是读后感,读后感是流水文,还不如抄目录。书评是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自己的感悟。

3、重读,隔一段时间,我喜欢重读一下当初给我启发比较多的书。而且每每重读都能读出当初没明白的东西。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回到题主的问题: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在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从书中获得什么?

在知道了这点之后,选书就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

比如我想在我的专业领域深造,那么毫无疑问我应该阅读在我专业领域内的书籍,具体是哪本书,可以上豆瓣看看评分,或者找业内人士聊一聊让他来进行推荐。

或者我想改善自己的性格缺点,让自己变成跟受人喜欢的人,那我就应该去读一读《人性的弱点》、《好好说话》、《狼图腾》等等好书。这类书统一是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行事方法的,当然类似的书还有很多很多。

又或者说我不想得到明确的东西,我只想读一点能带给我感悟的书呢?那我推荐你读一读《活着》、《云边有个小卖部》、《岛上书店》等等。其实这些书属于小说的范畴,写的都是别人的生命。

但是,从别人的生命中,我们更容易感悟自己的生活真谛不是吗?


好了,就这么多,读书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很多时候面临压力山大的生活,我愿意拿着一本书“虚度”一段时间。


闻香书坊


读书多了,发现很多人不懂得如何选书。以我为例,在首图借书,他总是面对着一个又一个书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常常借回来一堆书,赶着截止日期又还回去了。

我又问了身边几个朋友,他们选书会参考大V推荐,他们坚信经过大V筛选的书值得一看。

我在想,大V人生阅历和阅读量与你不同,他推荐的书可能并不适合你。或者腹黑一点说,大V也是人,他要生活。

普通上班族一周读一本书,一年五十二本,从20岁到80岁一共可以读3120本。

读一本烂书无疑是浪费生命。

陈忠实说,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读。

所以,怎么选书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不是专家,但喜欢请教身边的读书人,看看他们是如何选书的。他们中有教授、有博士、有爱书人、有编辑、有书评人,总结了10个要点,分享出来。希望这10点精华可以帮你避开选书的坑。

1、学会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可以让我们快速的了解一个领域,而且同一类型的书籍,相互穿插或相互印证或相互矛盾,读起来更加深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构一个领域。

比方说,想要学习如何阅读,可以做阅读主题,选择《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高效能阅读》、《深阅读》、《学会提问》、《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沟通圣经》等等这类书来读。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主题的阅读最好可以集中在3~4周,时间长了不仅容易松懈还会忘记之前的内容。这样对该主题的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

另外,初涉一个领域时,最好选择中等难度的书,太简单了只能了解皮毛收益不大,太难了不仅读起来累吸收效果也不太好,大概率会中途放弃。我大学时对心理学感兴趣买了《梦的解析》,现在还在书架上吃灰。

2、看出版社

买眼镜的时候,我们会关注依视路、豪雅、蔡司等品牌,买电脑会选择苹果、DELL、ThinkPad等品牌,甚至买个指甲油都要选选品牌。出版社就是书的品牌,一些从来没听过的小出版社出现好书的概率会比较低。

百科全书选择DK,电影类非虚构类选择后浪、经管类教辅类选择机械工业出版社、工具书首选商务印书馆。此外三联、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儿童少年出版社等等也可以多多关注。

总之就是选择你所需要的品类中靠谱的出版社。

3、作者

好的作者比较爱惜羽毛,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一般出品的书的品质也比较高。

我看非虚构类书籍比较多,一般会选择学院派和经验派的结合。像《原生家庭》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她是博士出身,对专业领域有很深的理解,另外她还是心理咨询师并做了6年的心理类电台主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

如果一个作家已经商业化,他的书我多半不会看了,被资本裹挟着作品多少会大些折扣。

另外我不太看畅销书作家、鸡汤文作家、名人、公众号文集以及书名为《XX天学会XX》这类书籍。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多的书比较严谨,甚至有一些每一页都有很多参考文献。

我们的案例论文和这个道理相同,参考文献就是作者的主题阅读。咱们写一篇论文,定好主题,会把相关的所有资料都找来,精挑细选,反复斟酌,这个过程结束基本上所有需要的理论知识就有了。接着利用作者的经验补充案例。比方说《天生非此》在书的第234~282页都是附录,直接收录了作者发表的专业论文。《向前一步》也有大约10页的参考文献。

5、译者

对外版书而言,译者相当于一本书的再生父母,好的译者会在最大限度的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翻译的更漂亮,更方便读者阅读。

比方说有一版《约翰.克里斯多夫》作者罗曼.罗兰,译者傅雷,这个组合王炸。

如果对译者不是很了解可以翻看他之前翻译作品的评分,如果翻译的特别差,即使原著再好评分也不会很高。

6、再版次数

一本书被一再的再版,足以说明它的优秀。比方说《认识商业》我能查到的第一版是2009年,最新一版修订版是2018年2月,期间这本书不断的出版断货再出版。

陈忠实的《白鹿原》从97年开始,一直再版。一般来说,一本书再版次数越多,说明它越受欢迎。

7、豆瓣评分

豆瓣的评分比较客观,很少有刷榜行为,一般豆瓣8分以上的书值得一看,7分以上的书可能有漏网好鱼,6分以下的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8、推荐者

有一些书的作者是新人,但推荐者是行业大牛,也值得一看,比方说罗兰.米勒和丹尼尔•珀尔曼的《亲密关系》,由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推荐,著名的教育出版公司 McGraw—Hill Education出版,这就比较有看的价值了。

如果推荐者是腰封王子梁文道,就可以忽略过了。

另外一些大V啊,名人啊,商人啊做推荐的书,也要慎重,他们很可能是出于商业利益,人情或者本身就是出版人之一。

9、以书找书

这一点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出的 。一般我们阅读一本书时,作者可能会引用其他人的书中的理论,记下这本书,做一个目录。当主题阅读结束后你会发现,有某一本或者某个人的理论被反复引用,那这个人很可能是行业的领头羊,完全可以找来这个人的著作做深入阅读。

10、书评

当拿到一本新书拿不定主意时,可以到豆瓣看看书评,一般豆瓣的书评比较全面质量也比较高。多读一些书评,就可以对书中内容了解个七七八八了,这时候再决定是不是要深入阅读。

最后我想说一下机会成本和沉默成本的问题。以看电影为例吧,满怀欣喜的买了张电影票但看了10分钟发现是烂片,这时候买电影票的钱和已经花费的10分钟就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收不回来的。是继续看这部烂片还是起身离开?机会成本是未来将要花费的成本,也就说继续看完电影需要的110分钟将会是你的机会成本。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理性选书。


超级科学奶爸


“你读过的书蕴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多了自然能运用在生活中,比如你平时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首次遇见一个你非常想要和他聊天的人,可你却发现聊着聊着就没话题尬聊了,但如果你读过的书多了,至少在没有话题可聊的时候,你可以用你读过的书来和他聊一聊内容、作者,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许他也读过这本书和你有同样的见解呢?[憨笑]

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其实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如果你喜欢研究地理,却听很多人说生物科学哪本书特别棒,再棒的书也看不进去,至于是否适合自己,可以从自己喜欢的专题领域去看推荐,自己喜欢的就是适合的。[玫瑰]


三颗松子唧唧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读多了,自然而然地就会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东西,如果想要用到其余的,还需要行万里路。

如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呢?

关键看你处于什么时期?心境如何?

时期就是说你是属于上学期、工作期还是非工作期。

上学的时候,是你学习各种知识的时候,这个时候每天都是与课本、同学、老师相伴,当然你们学校或许会有一个图书馆。

初中:建议你多读些文学名著

高中:学习任务紧张,建议你读些方式方法和高效率、自制力方面的书。

大学:读些与专业相关的书,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除了这些社交方面也得研读。

有工作后:每天上班比较累,还有手机的诱惑,这时读些心理学、关于团队还有对工作升迁有帮助的书。

失业时:读些励志书

退休时:可以写自己的著作了,写一部关于自己的书。那时你已经读过万卷书,走过万里路了。

心境,关乎你当时的对人生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你成功时的喜悦,失败时的失意还是其他的情绪左右你时,这时候情绪占主导,然而读书需要一种平常心的心境,所以去排泄一下你的情绪吧!

喜悦时,约上三五好友K歌、爬山;难过时,和家人、朋友敞开心扉。处理掉情绪之后,那么开始读书吧!

读你喜欢的,有价值的,适合你的“时期”的。


朝着远方前进


佛学讲八万四千法门,不同人有不同的特质,不同的特质有不同的思想倾向和思维方式。所以,天下没有一本书可以同时满足所有人,或者所有人都能够看懂同一本书。多看,多学,也许你会在一本很不起眼的儿童读物中,领悟到极为简单却又非常深刻的道理。


简学话题


没有适合某一个人的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每个人都明白读书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和事业,都想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书,殊不知寻找适合自己的书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行为,这种心境读什么书都是徒劳无获的,读书需要的是耐心,思考,就跟品茶一样,慢慢读,以慢的心境去读书,养成习惯,你会发现好书随处可见,很多书都适合自己。


倔强大叔


这要看这个人的悟性,脑子和心是两样东西。有些人读书只是填鸭式的,不会用心感受,无感就不会作思考,那么他是无法借书中的真理改变现实。

而有些人,可能借一本书就醍醐灌顶,这种人叫有心之人,比如曾国藩研读王明阳的心学。

但无论如何,读书是多多益善的,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柠檬C黑桃Q


一本书能解决你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当读《易经》,记住它不单单是有些人认为的占卜。理解了阴阳,理解了变化的易,理解了宇宙的运行规律,让你真正的知道我们作为一个小小生命的微不足道,你的痛苦,悲观,厌世,失意,烦恼所有对你有负面影响你心情的统统都云消雾散。


开封陈留


一、书籍蕴藏着经验,自然可取。今人遇到的问题,前人也遇到,有些杰出的人便著书立作,将他们的解决办法通过书籍流传下来,今人看到后便可吸取教研教训,解决问题上更加快速有效。

二、如何挑选书籍。

1、明白自己的取向是哪一类型。即自己的兴趣所在,和要增长自己知识领域,这是两个方面,一个兴趣,一个功利。

2、通过图书类网站,搜索关键词去看推荐书籍,上面有精挑细选的书,不会有错。

3、通过豆瓣等书评网站,去搜索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