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有些十七八岁的男孩为什么讨厌母亲?

杨毕灿


可能会存在一些这样的情况,孩子十七八岁,正处于青春期,有时候又叛逆,孩子对父母这时候最容易否定和不服从。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周围的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父母应该意识到,他们已经长大了,想什么事都能够自己做主,喜欢有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想要被尊重,

所以,作为父母,要用一个成人的眼光去对待他,和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最忌讳唠叨,让孩子感觉很烦,遇到意见不同的时候,尽量和孩子商量,不能武断或者霸道的让孩子听从与你,要和孩子做朋友,心里上情感上尽量多靠近孩子。

另外,要和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感觉到能从你身上学到东西,不要几十年一层不变,听你说话也没有什么营养,没有新鲜的知识,让人不想接近你,如果被孩子嫌弃,那就不好了。


玩美教育


因为爱的让人窒息。

这个时期的男孩子嫣然要开始感觉顶天立地了,有自己的世界了。不想被呵护和唠叨着了,想出去闯闯自己的世界了。

可是可爱的母亲,因为缺乏自我,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切,把自己的希望、理想都会无意间期许于孩子。“我生了你,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自然我会掌管你的一切”,把心都掏出来给儿子了。结果就是儿子开始腻歪了妈妈的爱,观念上小时候觉得妈妈说的都是对的,长大了发现妈妈怎么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甚至感觉到崩溃。而妈妈却一直以我是家长的身份自居,把自己经历的经验,把自己的观念,不管合适不合适的,都想一股脑告诉儿子,要求孩子必须按自己的去做。

人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让别人活出自己,该走的路让他自己走走,让他自己去悟,另外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很多事不能按经历过的思维了。

只要把握好基本原则,其他的事交给孩子自己。自己开始享受下自己的世界,让儿子觉得妈妈很独立,很有智慧,反而孩子会默默地欣赏你,以妈妈为骄傲。


泉水叮咚009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讨厌的可能不只是母亲吧。

如果把这个问题变成:“一个想长大的孩子如何摆脱关注过多的母亲的控制?”就好理解了。

人际互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想另一个问题:母亲都做了什么让儿子讨厌的事情了?

记得有一年,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 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界限不清。

孩子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对世界也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自己的感觉也慢慢的完善起来。在这个年纪之前,妈妈就需要开始学会把孩子当成一个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感觉的人,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不容易。

我记得我的一个小来访者跟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知道吗老师,我吃饱没吃饱是由我妈妈决定的,如果她感觉我早晨没有吃她想让我吃的东西,或者没有吃她想让我吃的那么多,她就能够在课间给我送来一盒饭,并且一定要让我吃掉,弄得全班同学都在笑话我,她还不以为然。我生气让她拿回去,她还会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说我不懂事,大声和我嚷嚷,弄得我都不想上学了。” 我想这个妈妈如果不是孩子出了问题,她可能一直都不会知道,她对儿子的这些过度关心会让儿子感觉到多丢脸。可能妈妈还会感到一肚子委屈,认为孩子很不懂事呢。

还有一些情况,是父母之间有持续的冲突,在孩子面前互相诋毁,特别是妈妈,很容易把孩子当成倾诉的对象,像一个祥林嫂一样把她和孩子父亲的各种恩怨都吐槽给孩子,孩子也会非常厌烦,特别是孩子在青春期过后,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观点和看法,也会对妈妈一直吐槽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也会感觉妈妈很讨厌。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对妈妈恨其不幸怒其不争,既心疼又厌烦,背着父母恩怨也会让他们没有办法长大,出现各种身心症状。

针对以上的问题,需要调整的首先是妈妈,需要逐渐改变孩子从小到大的相处方式,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始终是爱他的,但是这个爱会逐步的给孩子留出发展的空间,直到孩子逐渐长大和妈妈建立起来平等关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才会增加。

其次是孩子的爸爸,在这对母子关系之间起了什么作用。在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爸爸要逐渐把和儿子纠缠的妻子拉到自己的身边,重新建立夫妻的亲密关系,这样才能给孩子留出发展的空间,孩子才有可能建立起来完善的情感、人格系统。

再有是孩子,随着自己的长大,也要逐步的把和妈妈的纠缠变成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针对妈妈这样的人,这也是社会适应,社会化的一部分,要学会和妈妈友好的打交道,而不是用讨厌来解决妈妈的纠缠和控制,这样会让妈妈伤心,影响母子关系,也影响你自己的性格发展。好的母子关系是幸福家庭重要的组成因素,需要全家人一起努力。

我是心理咨询师,如果还有具体的亲子问题,请关注我,给我留言,我帮你解答。


正华心理卢正华


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叛逆心理和行为,特别是男孩子,他们特别讨厌母亲,是为什么呢?我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青春期的男孩从生理特征看,他们的身体发育快速活跃,荷尔蒙分泌旺盛,他们的精神状态也处于兴奋活跃期,致使他们的行为容易冲动,做事说话粗暴鲁莽,而母亲又过多干预他们的行为,他们的体内积蓄的能量得不到释放,所以对母亲有讨厌的情绪。

再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正值学习的阶段,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我们都是知道了解的。来自老师.同学.家长.学习等等的压力很大,家长盼子成龙,老师希望学生学习优秀,他们内心积聚的压力致使他们行为叛逆,母亲如果过多的训斥,就会引起孩子讨厌的心理。

另外青春期的孩子也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行为的影响,他们由于好奇心,去模仿尝试不良行为,作为孩子的母亲,会严厉制止他们的行为,他们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同样会叛逆讨厌母亲。

青春期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的阶段,青春期的行为也是必然的,我们要理解.包容他们,用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将来他们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清风168ok


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男孩子是天生具有仇父恋母情结的,实际生活中一般也是男孩与与母亲交流相对父亲而言更多一些。

但是,在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急于证明自己成熟稳重大气上档次不能低调的男孩,几乎很难接受母亲絮絮叨叨的真诚忠告,于是以往十分受用的关切、体贴、疼爱、嘱托都成了逆耳的讨厌的,即使这些忠告、絮叨在男孩潜意识里也会认为对于自己有益。

作为一个自以为成年人的孩子,一个自以为可以蔑视天下万物、群雄逐鹿铁血硬汉的男孩,一个青春期萌动急于博得女孩欢心而又不知如何表现展示的男孩,一定急于用自己与父母的隔绝对抗、以自己的超尘脱俗,与众不同证明自己。于是很多妈妈看着陌生的儿子,无助的求助老师朋友,这孩子怎么变了。

其实男孩一直都在,一直没有变化,只是他在成长,每一年的成长他就如同树上的果实,膨胀、成熟,散发着浓郁的芬芳。

所以,妈妈突然发现儿子自我意识增强,更加独立,更加自信,更加愿意自治。有更平衡更完整的个性,更能自我控制,更多的想到未来。发现这个阶段的儿子是快乐的,注重友谊的,有成果的,与人协调的。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儿子怯怯的开始在浪漫情怀的基础上与女同学约会交朋友。

男孩迫切的希望自己独立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略显稚嫩的处理方式在经过人生历练的父母看来就是幼稚可笑,这是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这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成长的必然,妈妈不要伤心,不要失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受孩子成长的烦恼。这个过程过去以后、妈妈还要接受儿子离家远行,以及随后而至的成家立业独立门户。

如此说来,儿子的变化也是对于父母尤其是母亲心理断奶的的一种提前的演练,儿子成人前的变化就是上苍对母亲的战前演习。如果儿子没有啥出格的事情,可以装聋作哑,熟视无睹。同时,要适当调整自己的交流沟通技巧,随着儿子的成长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我是老虎谁都怕



琴嫂回农村


男孩子到了十七八岁就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了,会考虑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开始考虑自己将来要过怎么样的生活?这时候的男孩子已经成人了,有自己的思想、想法,做什么事情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如果父母这时候还把孩子当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强加给孩子,这时候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也就是叛逆期,不喜欢别人否定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时候如果母亲是一个强势、控制欲强的人,不停的否定孩子,两个人之前很容易有冲突、矛盾。

而且大多数母亲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出门之前会絮絮叨叨的,小时候可能觉得没什么影响,长到十七八岁,男孩子可能会觉得母亲唠叨,不喜欢听母亲说话。

不管怎么样,天下母亲都是一样的,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舒服、不愉快,母子间要积极的沟通,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这样相处才会更顺畅、更愉快。



小杨谈心


实际上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都会开始抵触父母(而不仅仅是男孩讨厌母亲)。

在这个阶段,越来越想要“独立自主”的孩子开始将目光转向同伴
——此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开始下降。

也正是因为明显感觉到了影响力的下降,父母往往会更加用力地管束孩子,以防止他们被同伴带坏。而这,恰恰造就了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其实也还是孩子,虽然他们越来越强调自由、平等(这也是他们更喜欢同伴的原因),但内心里,仍旧渴望得到父母的指引。

只不过,他们希望这种指引,以更显平等的方式来呈现。

所有的家长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仔细想想当初自己内心的样子,就应该能够理解孩子,能够以更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在教养孩子的路上,我们难免有困惑。欢迎关注@为父笔记 ,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为父笔记


造成孩子与母亲的隔阂,大概是这家庭从小对孩子管教过程中,缺乏对孩子的沟通,形成了孩子小時候只是怕了你,而不是信服你的管教。一般有良好家庭教育,及形成了家庭有沟通氛围环境的孩子,不会这样。

而一些孩子长到十七八岁時,带着他长期受压抑的心理,此時也觉得自己已长大成人,独立思维不断膨胀,此時也觉得老妈那套是老土、跟不上時代,堪至看不起老妈,认为自己此時可以飞起来了……。因此讨厌母亲,堪至逆反行为。

为人父母者,首先,孩子在小時候,要让他成为家庭有说话、有沟通余地的一员,从小让孩子有什么心里话都跟妈妈说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反而在此時段,更懂得感恩父母,尊敬父母。


静春春春静


十七八岁的男孩正是青春气盛的时候,又是逆反期最大的时候,为什么讨厌母亲?平时母亲都在家里照顾,少不了叨叨几声,孩子在家又不收拾特别是男孩子,有些不爱学习在家玩手机打游戏,特别让更年期的母亲烦,吆呼几声是常有的事,我建议遇到这种情况时母亲不要理孩子不要太在意他所做的一切,再一个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