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何戒掉手機去學習?

如果天空不死131


大家好!我是一名教育行業的從業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孩子沉迷手機,荒廢學業我覺得要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孩子更正這個習慣。

1.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很多孩子做不到很好的自律性,現在的網絡科技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沉迷手機、遊戲等,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從根本上給孩子灌輸一種“心有詩書氣自華”的思想,在這個年紀,需要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對的起你自己,也對得起家裡人。這是對自己負責,要讓孩子明白這一點。

2.家長採取獎勵機制來一步步幫助孩子。

這個獎勵機制比如說:讓孩子讀一本適合他這個年紀看的名人名著,讓孩子總結這本書或者這個章節的中心思想等,或者讓孩子去預習或者複習相對應的課本,孩子表現好,可以有條件的給孩子一些時間去看下手機,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一刀切,因為孩子會有逆反心理。

3.帶孩子多出去走動。

有玩手機的時間不如帶著孩子一起出去走走,去公園呼吸新鮮空氣、帶孩子去爬山、和孩子一起去學游泳等,既分散了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又鍛鍊了孩子的體魄。

4.補充一點,現在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如果孩子用手機來看課程或者適當的娛樂一下,我覺得也是可以的,畢竟孩子的學業壓力確實挺大的。適時的放鬆一下也無可厚非。






日月星辰我的名


我想從一個例子說起!

1

在今天這個時代,你想找一個沒玩過手機遊戲的中學生,我感覺真的很難。手遊對於孩子,尤其是男孩,簡直有一種巨大的魔力。錢小能自然也毫不例外。

算起來,他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玩手機遊戲的。

仔細一想,這個中二小男生,從獨自擁有手機開始,就深深喜歡上了這個東西。

說起哪個遊戲裝備最酷,誰家的英雄更帥,哪個遊戲解說員最厲害,他兩眼放光,激情四射。

到了初一,每天的作業量驟然多了,他敷衍完主科必寫的作業,副科幾乎不問,把剩下的時間都給了遊戲。後來他承認,每天上著課,幾乎能有一多半時間用在虛擬的戰略戰術上,通常是兩眼死盯著老師,腦子在高速運轉,琢磨如何在遊戲裡戰勝對方,成為高級玩家。我給他的飯費和零花錢,除了維持每天的溫飽外,幾乎都用於遊戲的充值。

初一第一學期末,當我們知道遊戲已經大大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時,曾經沒收過他的手機。

沒有手機,他的成績確實提高了。但我心裡的不安卻在擴大:現在小,每天面對他,可以沒收他的手機,等他更大一些,上高中了,讀大學了,完全獨立了,我們能時刻在他身邊嗎?讓他永遠沒有手機?不現實啊!

根據心理學上的補償機制,那時候他很可能變本加厲地玩遊戲,誰能控制得了他呢?一想到這些,不由人憂心忡忡。再一想到為了手機遊戲發生的母子間慘烈的戰爭,更加焦慮不堪,不知道到底怎樣收場。

2

就在這年的暑假前夕,我認真讀了尹建莉女士的第二本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該書第三章,她關於兒童玩遊戲的見解使我茅塞頓開。她認為,電子遊戲只是一種遊戲,與打球、下棋、捉迷藏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不同的是,它作為一種玩具,更復雜,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為了戰勝對手,玩家需要時刻面對錯綜複雜的戰況,需要大腦快速運轉,以便作出決策和判斷。在這個跟對方鬥智鬥勇過程中,孩子的智力會得到全面發展。

由於從源頭上明白了手遊的性質,心裡一下子踏實下來,並引起進一步的思考:近年來,由於各種報道和宣傳,包括我本人在內的很多家長都把手遊看成了洪水猛獸,對它圍追堵截,企圖剿殺消滅,然而,在手機全民普及的今天,課後老師和家長、孩子的交流幾乎都在手機上進行,不用微信和朋友圈的孩子可能被視為外星人一樣稀奇,手遊幾乎是孩子們交流的重要話題,杜絕它根本是天方夜譚。事實上,很多宣傳把手遊妖魔化,製造了家長的恐慌,而很多家長又懶得思考手機遊戲的本質。

經過深思熟慮,並閱讀相關資料,我發現,人們動輒給痴迷愛好某種東西的人冠以“上癮”的說法是不對的!心理專家認為:“上癮是對難以戒除的有害體驗的深度依戀。讓人上癮的行為短期內能夠解決人的深刻心理需求,但長期來看卻會造成嚴重傷害。”思考中我更發現,世界上除了毒品能真正令人上癮,讓人從生理上產生嚴重的依賴,個人意志幾乎無法戰勝,而其他任何東西,包括打麻將、下棋、釣魚、打球,甚至抽菸、喝酒,都不能從本質上讓人上癮,憑藉良好的個人意志都能根除的。這一點,需要我們家長對電遊重新認識。

3

與此同時,我又想起了幾年前看過的一本家教書——一位成功改變孩子的父親賈容韜寫下的《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馬上找出來重新閱讀。發現,當作者意識到自己讀高一的兒子沉迷網遊、在校內外尋釁滋事即將被學校開除時,這位好爸爸經過各種學習和深刻反思,認為孩子沉迷網遊是家長對孩子內心關心理解不夠,對遊戲本身認識不夠所致。他認為,人的本性是:你越控制某樣東西,對方越渴望某種東西,如果放棄控制,對方輕易就能得到,還有必要貪婪嗎?看透了、放開了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舉。他理清了思路,內心有了力量,一邊真誠地放開讓孩子玩遊戲,一邊發自內心地理解、尊重、關愛、信任孩子,通過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加上學校和孩子的綜合努力,把兒子從網遊中解放出來,最終培養了一個品學兼優的人。

錢小能呢,才剛剛12歲,除了迷戀手機遊戲,他還很喜歡閱讀、踢球、看電影、聽歌等等,我深信:他迷戀遊戲的問題一定能解決!再說,造成孩子迷戀遊戲的原因我自己佔了很大部分。一直以來,我總是認為孩子玩遊戲不是什麼好事,甚至有些恐懼,總是千方百計防控他玩遊戲的時間,每天讓孩子玩半小時,就像給他天大恩惠似的,從未讓他滿足過,痛快過,還經常以不讓孩子玩遊戲作為讓他好好學習的要挾。爸爸還動不動沒收手機,甚至給他貼標籤,說他上癮。每次爹媽氣急敗壞,孩子更不痛快。

從我們的生活經驗也可以觀察到,那些從小能盡情玩耍而不被限制和阻礙的人,他們長大後對待工作和學習一般也熱情高漲,做事更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為什麼?

心裡學家說:從小玩夠了,對玩滿足了,不再想望了。是的,我們見過幾個從小生活在富貴叢中的人長大了成為吝嗇鬼的呢?回顧歷史,那些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並能為理想獻身的人往往出身真正的貴族,因為物質豐富的人更傾向追求精神層次的富足。

痛定思痛,我感覺我們真有點愚蠢!

4

當一個人從根本上想透的時候,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初一的暑假剛開始,我把錢小能叫過來,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兒子,媽媽以前錯了,以前真不瞭解遊戲對小孩兒的意義。現在媽媽知道了,你玩手機遊戲就跟以前我帶你在小區玩捉迷藏是一樣的,根本不會上癮,爸爸媽媽以前的擔憂都是不瞭解造成的。現在,媽媽把玩遊戲的權利還給你,你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但為了自己的眼睛,媽媽建議你玩半個小時就好好休息一下,可以出去打打球,或者往窗外望幾分鐘, 或者在客廳跑一跑,再繼續玩。你看好不好?”

錢小能一聽,狠狠眨巴幾下他那一對烏亮的小眼睛,露出驚喜和不相信的樣子,說:“這是真的?媽媽,您沒騙我吧?我可以痛快地玩遊戲了,你和爸爸再也不管著我了?”

我很認真地點點頭,把手機交給他。

從把手機交給他起,我就踏實做自己的事,買菜,做家務,看書,寫作,對他絕不干涉。因為曾經深思熟慮,就不會患得患失。

接下來的五到八天,錢小能上午、下午玩手機的時間大約共三小時。

不過很奇怪,從第二天起,他就不像往常一樣,一起床就把自己每天被允許玩遊戲的半小時用掉,而是先到公園找同學打籃球去。打完球回來,吃完早飯,坐那兒,踏踏實實玩遊戲。大約玩了三四十分鐘,他就主動不玩了,開始做暑假作業,做完作業,再玩半小時。下午午睡起來,一口氣先玩一小時,接著看書。每次玩得心滿意足了,他會像往常一樣,把手機交給媽媽。我說,手機真歸你了,不用交給我。他就把手機放在客廳,自己回房間幹別的事去。這樣過了七八天以後,他一天也就玩一個多小時,再也沒有原來的那種貪婪樣子了。9月份開學後,偶爾還會有玩的時間長一些的時候,媽媽一提醒,他很快會找到一個遊戲節點,就結束了。期中考試前一週,他主動把手機交給我,全力以赴地投入複習。

這期間,我發現:只要大人做對了,孩子會不斷地給我們帶來驚喜。孩子天性是向善向美的,父母理解他,尊重他,信任他,滿足他,儘量不干預他,給他空間,給他自由,他完全能體會到父母對他的愛,會以百倍的熱情和善意回報父母,體貼父母,他會自覺完成父母對他學習和生活上的要求,譬如高質量完成暑假作業,整理自己的房間,下樓主動倒垃圾……他能很快地學會自我約束和調適,釋放自律與和諧的光茫。

到初二上學期,他會在考前兩週主動把手機交給我們,每天大約玩半小時到一小時的遊戲。初二下學期的第四周,他突然告訴我他卸載了手機遊戲,我很驚訝,問他為什麼,他淡淡地說,遊戲其實也沒多大意思,什麼遊戲我都玩過了。兩週之後,他告訴我,他又下載遊戲了,還想玩玩。我笑一笑,摸摸他的頭,什麼都沒說。不過這次他只下載了原來玩過的一種遊戲。又隔大約一個月,他又主動卸載了遊戲。如此反覆好幾次。現在,他對於手機的自控力,幾乎勝過爸爸媽媽和姐姐,主要是看資訊和足球小視頻,偶爾也玩玩遊戲。

5

我從實踐中覺察,教育雖然是一門偉大的藝術,有些難度,但只要你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想想自己的童年,避開自己幼時的教訓,教育好孩子也不難,不過,家長必須不斷學習,自我提升。

家長的自我學習包括兩部分:一是通過閱讀,學習別人的間接經驗,改善教育方法,增長育兒智慧;二是通過不斷學習,使工作事業得到提升,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父母自我成長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榜樣和映射,也是一種無聲的促進和鼓勵,比什麼說教都有效。

觀察我們的周圍,凡是這兩方面做得好的人,不僅孩子優秀,自己也能獲得工作和事業上的成功,情緒愉悅,精神飽滿,幸福感很強,與他人、社會都容易行成一種真正的和諧。這樣的父母創造的環境,是一個孩子最適宜成長的環境。

一個家庭像一條河,父母是河水,孩子是水裡的魚。父母不斷成長,河水才是活泛的,流動的,這條河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河裡的魚才能長得健康、跳脫,長成一條魚最鮮活的樣子。

梅拾櫻: 錢小雅和錢小能的媽媽。北京大學法律碩士,簡書籤約作者,紙媒專欄作者。


梅拾瓔


先說說我吧,去年有連續三個多月(一百多天)沒有用手機。是因為之前的手機壞了(清楚記得是去年端午節那天手機壞的,計劃到中秋節再買,結果到了十月一號才買。),那時正好自己也很煩躁每把時間消耗在手機上面。於是做了這麼個決定,把平時花在手機上的時間用在實事上。試試看能不能做到,結果還真做到了!

有人可能會想,那一百多天我怎麼跟別人通訊了,我也想好了的,當時就買了個智能手錶,裝卡能打電話的那種。(華為的)

結果那段時間很充實!真心的。時間一天天過去,每天做不用手機我都覺得很有成就感。即是靜靜的坐那發呆!當然,期間我看了很多書,也做了很多戶外運動。感覺挺好。

對你這個情況我想說的是,最好的辦法就是(跟我當時一樣)跟大家承諾,或當著家人面許諾,什麼時間段堅決做到不看手機。如果違反了採取什麼懲罰,然後讓大家一起監督你!保證效果很好!!

好了,希望能幫到你,祝你考試順利!



詩歌浴夕陽


我說的這些方法,可能會觸動你的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會適度的引起不適。但它可以讓你做出改變,真正的愛上學習。

1977年,取消高考十年後第一年恢復高考,有570多萬人參加了考試,按當時的辦學條件只錄取了不到30萬人。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些人為什麼費那麼大勁去學習,當時的學習條件差,學習環境也非常艱苦。

很多人都已經結婚,也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要在工廠做工,只能抽空學習。例如,雷頤——“吃完飯,別人在打牌,我就在複習,都是複習到半夜,中午整個車間機床轟鳴,一點沒把我打醒,太累了”;許紀霖——“每天下午(大學的新華書店)進新書時,要去搶。10分鐘就賣沒了。我們下課也就十分鐘,趕緊飛跑到書店,看看今天有什麼新書,有的話趕緊搶”;

這些人為什麼這麼拼命,和其它沒有去參加高考的人一樣,繼續在工廠做工,不是很好嗎?

不好。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可能是僅有的一次逆天改命的機會。雷頤通過高考上了大學,後來成為了歷史學家。許紀霖也成為了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學習這件事對於他們這類人來說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他們是自我驅動的,他們不會問怎樣放下麻將真正的開始學習。

不得不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沒有那麼強烈的渴望改變,渴望有錢,渴望有地位,渴望有尊嚴,學習對我們來說,也沒有那麼重要的意義。所以,手機就成了學習的障礙,麻將成了學習的障礙,任何一件事都成為學習的障礙。

1、第一階段:向錢看齊,激發對金錢的渴望

如何逼自己真正的學習,如何逼自己真正的自律,方法一大堆。知道了很多大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關鍵問題是,還不夠慘,還不夠窮。人們為了自我保護,喜歡矇蔽自己,覺著自己的生活還不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我初中的時候走讀,每天中午帶飯。那時候每天帶兩個饅頭和一些黃瓜鹹菜。那時候真是每天都很飢餓,但內心卻很充實。餓了就“啃書”,那也是我唯一的希望。我只知道要考上重點高中,就不會每天都吃饅頭。工作以後,一旦發現自己有安逸的心裡。就會主動去刺激自己,去一些招聘網站看看一些高收入的崗位。去一些奢侈品網站,看看價格。發現自己距離還差很遠,回來又繼續努力學習。

如果你沒有動力,就把賺錢作為第一目的。讀完一本書,自己的儲蓄賬戶能夠增加多少虛擬貨幣。最好能夠給自己帶來實際效益。比如,你是做銷售的,那就讀一些銷售技巧類。學習之後馬上應用,能夠帶來成單。這就是對學習最大的反饋。

不要羞於談錢。魯迅在教育部任職時,每個月薪水300塊大洋,當時北京市民最低生活費是兩三塊大洋。他一方面拿國民政府的錢,一面還罵國民政府。

除了改變環境,牛逼的學習方法也非常重要,學霸成功不是單靠體力,還有方法。強烈建議你去聽哈佛的學習力課程,學完讓你的學習效率提升10倍。這個我聽了10幾遍,方法非常系統和實用。

如果說你每天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就連賺錢也勾不起你的興趣,每天只知道刷微博,看抖音,而後一陣陣空虛和焦慮。做事的時候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分鐘熱血,並且沒有好的方法督促自己。這個回答,一定能解決你的困境:

如何養成習慣性自律?

2、第二階段:逼自己,死讀書(學習)

當你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時,你還靜不下心學習時,這時候就需要死磕自己。死讀書,我用的辦法就是抄書,邊讀邊抄書,就像小時候寫家庭作業。

小時候學習的目的很簡單,一心想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長大以後,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思想就不那麼單純,無法專注。看似坐在椅子上學習,其實腦袋裡不是在想昨天女朋友為啥不理自己、老闆能不能給加薪、晚上又去哪裡嗨皮、最近有沒有什麼好看電影。

治療這些問題,就是要讓手和腦並用,目的是讓手沒有機會去碰手機,讓大腦也不閒著。

最重要的一點是給自己設定個目標,不抄完不要離開座位。哪怕是尿褲子,也要待在原地。這是一種持續完成目標,獲得最終成就感的動力。你可以仔細回想一下,爬山這件事,如果你停留在原地,你永遠也爬不到山頂。如果你一直邁步,你終究會登頂,除非你放棄。

設定目標,抄書,就是一個爬山的過程。中途離開位置就等於你放棄,只要放棄一次,就次次都想放棄。只要成功一次,就次次都想成功。人心就是這樣奇怪。

3、第三階段:向前看齊,尋找榜樣的力量

經過以上兩個階段,你已經初步獲得一些成績。不過,很快就進入了瓶頸期,學習效率低,成長的進步慢。三分鐘熱血的勁頭也過了,開始不斷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行?這樣努力奮起,最終會得到什麼?

其實,我們都清楚,做出任何選擇都有機會成本。選擇了A,意味著就不能選擇非A。時間花在了學習上,同樣的時間,就沒辦法花在了手機上。

我們就是不斷權衡利弊,是要獲得瞬間的安逸,還是要獲得長久的安逸。這一步需要加上催化劑,在你的領域尋找一個榜樣。先模仿學習,然後在尋求超越。

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業的名詞,叫“知識的詛咒”,說的是當我們知道一件事的時,很難想象不知道這件事的人,是怎樣一種心理狀態。其實就是默認,我們知道這件事,所以人也應該知道這件事。反過來就是說,如果我們不知道一件事,也很難想象出知道這件事對我們的好處。

打個比方:

我們做一件事,以為做到90分,就已經很牛叉了。殊不知,我們以為的90分,不過是高手眼裡的60分,甚至可能更低,毫無競爭之力。

所以,為了打破這種知識詛咒,提高自己競爭力,也是為學習這件事加上催化劑。需要找到你所在領域裡的一個標杆,也就是大家共識的牛人。以此為標準,去學習,向前看齊。

4、第四階段:組隊學習,或找一個私人教練

明明已經發朋友圈立Flag了,為什麼不管用?還是堅持不下去?你需要有人時刻能夠督促你。靠自律沒辦法的話,那你真的需要一個私人教練,要花錢的那種。在學習之前,壓上“賭注”,如果中途放棄,就會輸掉賭注。

在一段感情中,你付出的越多,就越不捨得放手。學習也一樣,你不喜歡學習,是因為你付出的太少了。當你在學習上,付出的越多,就越想付出,越想得到回報。在學習之前壓上賭注,也就是先付出一部分,你就想要得到回報,而繼續堅持下去。

到這裡,如果你還是沒辦法真正地開始學習。建議你去爬一座大山,去體驗一下爬上的過程和登頂的感覺。因為人生就如同爬上,有很多人和我們結伴而行,也有很多“敵人”,因為越是到頂端,可利用的資源就越少,但是風景也就越好。

你只有逼自己一次,達到頂峰體驗過這種巔峰的感覺,你就不會允許自己失敗,而有足夠的動力,去克服學習障礙。包括玩手機、玩麻將、玩大煙槍等等。希望幫助到大家謝謝!


地攤老二


這個其實挺難的,戒掉手機我個人覺得沒必要,愛上手機是因為你在手機裡你找到了樂趣,手機給你帶來了愉悅感,要想不沉迷於手機你應該要找到另一個可以給你帶來愉悅感的東西,我以前也這樣,後來暑假連著玩了兩個多月,自己後來都覺得好無趣,但又沒什麼事可做無奈又只能拿起手機,有一次看了一本小說《平凡的世界》,這讓我一發不可收拾,連著三天沒停下來,把它給看完了,我就藉著這個機會找了一些同類型的小說看了個遍,慢慢的就開始沒有那麼迷戀手機了,但直說我戒不掉手機也沒必要戒手機。

先找到另一個極樂世界吧!


樊凡要認字


對於學習中的人來說,手機是個極大的誘惑和干擾,讓人玩起來忘形,欲罷又不能。下面分享一些戒掉手機專注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1.手機裡不要安裝太多娛樂或社交類APP,現在的大數據太厲害了,你喜歡什麼他就可以無窮無盡地給你推送。所以,刷手機是沒有盡頭的!!!

2.斷掉wifi,縮減流量,主動拒絕紛繁蕪雜的網絡信息誘惑,置之亡地而後存!

3.最美好而最遠大的夢想,一定可以戰勝手機網絡的誘惑!手機誠可貴,玩樂無限好。若為夢想故,二者皆可拋!

4.培養廣泛而高尚的興趣愛好,讓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你會發現比手機美好而重要的事情太多了!

對於學習中的人來說,手機是個極大的誘惑和干擾,讓人玩起來忘形,欲罷又不能。下面分享一些戒掉手機專注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5.理性認識手機依賴實際是網絡成癮行為,會分散注意力,浪費寶貴時間,影響學習成績,降低工作效率。

6.提高情商,即通過意志品質,提高自己的自控力來拒絕手機誘惑,優秀的人都是高度自律的!

7.把自己學習任務規劃好,具體到時間段,每個任務單元完成後,才能休息,休息時可以獎勵自己玩一會手機,但一定要限時,時間一到,馬上收起。

8.可以尋找一個監督自己的人,相互約定製約條件,如果對方違反,要受到相應懲罰。

9.手機不要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如放在另一個房間。因為不相見,所以不相念!


酸甜苦辣閒


對於學習中的人來說,手機是個極大的誘惑和干擾,讓人玩起來忘形,欲罷又不能。下面分享一些戒掉手機專注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1.理性認識手機依賴實際是網絡成癮行為,會分散注意力,浪費寶貴時間,影響學習成績,降低工作效率。

2.提高情商,即通過意志品質,提高自己的自控力來拒絕手機誘惑,優秀的人都是高度自律的!

3.把自己學習任務規劃好,具體到時間段,每個任務單元完成後,才能休息,休息時可以獎勵自己玩一會手機,但一定要限時,時間一到,馬上收起。

4.可以尋找一個監督自己的人,相互約定製約條件,如果對方違反,要受到相應懲罰。

5.手機不要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如放在另一個房間。因為不相見,所以不相念!

6.手機裡不要安裝太多娛樂或社交類APP,現在的大數據太厲害了,你喜歡什麼他就可以無窮無盡地給你推送。所以,刷手機是沒有盡頭的!!!

7.斷掉wifi,縮減流量,主動拒絕紛繁蕪雜的網絡信息誘惑,置之亡地而後存!

8.最美好而最遠大的夢想,一定可以戰勝手機網絡的誘惑!橫眉冷對電波,俯首衝向大學!手機誠可貴,玩樂無限好。若為夢想故,二者皆可拋!

9.培養廣泛而高尚的興趣愛好,讓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你會發現比手機美好而重要的事情太多了!

最後,想說的一點是,手機不是洪水猛獸、十惡不赦,它是工具,為人所用,它的利弊是由人如何使用它而決定的!



教育築夢者


大家好,我是奶爸二房東。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如何戒掉手機去學習,我分享一下我的乾貨。學習的時候,手機確實是個障礙,看書寫作業的時候會習慣性的拿起手機,刷刷朋友圈,或者就是習慣性得拿起手機也不曉得看些什麼,畢竟手機已經成了我們生活離不開的工具,說戒掉是真的很難。
那我這邊跟你分享幾個小方法可以短暫性的離開手機,騰出時間來學習。完全戒掉手機當然是不現實的,完全是徒增煩惱,這個理由我不說多少啦。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吧
1.首先,推薦一個小軟件《forest》,用這個小軟件的好處就是我們學習時習慣性的拿起手機的時候呢,看到屏幕會下意識的知道自己不能打開手機,因為一旦打開手機,自己種的樹就會立刻死亡,這樣多試幾次,每當自己想拿起手機的時候呢,就會意識到手機屏幕是打不開的,這樣我們的意識就會重新回到學習上。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量,制訂種樹的時間,半小時,一小時,都可以,只要我們能夠用這個半小時一小時學習就可以了,學習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學到東西嘛,只要我們不耽誤這樣的一個時間段,那麼我們的學習就是有效的,戒不戒掉手機就無所謂了;


2.其次呢,我們學習疲乏的時候會下意識得拿起手機,但是我們也知道自己拿起手機可能就再也放不下了,這種情況即便扔掉手機也是沒用的,因為我們學習的心已經散了,除了手機,會有無數理由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浪費我們的學習時間,這種情況呢,我們可以用一種“欺騙大腦”的方法,方法就是“再學5分鐘就不學了”,因為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經常會被自己欺騙的,就像我們下意識的覺得“我好累,不想學習了”,我們的大腦就會立刻作出反應,控制我們的身體去做其他事情,這就是我們的大腦會被我們的意識所控制的例子,所以呢,我們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我們的意識控制我們的行為,“再學5分鐘,我就不學了”,事實上,我們只要學習了就會沉浸下去,一晃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就過去了,學習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3.最後呢,我想說,如果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遇到困難,或者是給自己定下一大堆目標,在有限的時間裡無法完成時,會非常困擾,肯定就會沒有學習的動力了,這個時候我們也會下意識的拿起手機放鬆下,這樣一放鬆,學習的任務肯定也會受影響。遇到這種問題怎麼辦,我再分享一個方法,叫做“我只做會的”“多了我不做”,很簡單,既然目標太多,我們立刻降低自己的目標,在自己承受範圍內,這樣我們很輕鬆的完成自己的任務的同時就減少了挫敗感,遇到不會題目的時候立馬跳過,不要糾結,始終記住,我們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即便最後有難點沒有完成,也會空餘出大量時間去攻克,或者尋求其他幫助,這樣你的其他任務已經完成,也就沒有其他的心裡負擔,效率自然就高了。

所以,綜合以上的方法,我相信,手機這個工具是完全不需要戒掉的,只不過呢,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保質保量的完成學習任務才是最終的目標,而不是考慮自己要不要把手機戒掉,這樣只會給大腦增加負擔。完成學習任務,就盡情玩手機吧,好了,我是奶爸二房東,希望得到關注,謝謝,拜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789c09b5a58437396b0afa388f3a186\

奶爸是個二房東


如何戒掉手機去認真學習?

想要把玩手機的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上的第一步是要將自己浮躁的內心平靜下來,因為當你意識到玩手機時間過長且無法自拔時,你此時的內心充滿焦慮感,一種無能為力的沮喪感。想要平靜下來,可以先試試深呼吸,頻率控制在15秒左右,持續兩分鐘。放下手機時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整理桌面,聽聽舒緩情緒的音樂等,休息片刻再轉到學習的事情上去。下面從心態、目標和興趣方面的改變來擺脫對手機的依賴,提高學習的興致。

心態的調整:

冥想能提高自控力,內觀思緒中還蘊涵著淡淡的幸福感。起初每天冥想5-10分鐘,冥想不必拘泥於盤腿坐,選擇一個舒服的坐姿,保持放鬆,放空大腦即可。當冥想成為習慣,能體驗到一種新的心情狀態,轉註於當下,心態端正平和,能控制每天腦子不停冒出來的雜念侵擾。

明確目標:

每一次主動學習、自我超越、朝著目標前進,都是對生命與自我的珍愛和認可。遠期的人生成就,中期的一紙錄取通知書與執業證書,近期的成效體現在工作效率,質量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上。可以試試用筆記本寫下學習的意義和價值,會成為你最大的學習動力。

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完成一個學習課時,給自己點小獎勵,獲得正向反饋。將所學的知識和現實聯繫起來,好奇心和渴求答案的慾望能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只有步入為自己設定的軌道,才能脫離原先的狀態。


建工注考林老師


去學習就是去學習,為什麼非要戒掉手機呢?

這是一個個人自控力的問題,不是手機的問題。如果沒有手機,還有遊戲機,沒有遊戲機,還有電視機,沒有電視機,還有電腦……能玩兒的東西永遠不會缺乏的。

我個人的體會是離開手機了我去學習會感到十分的不便!網絡給了我們超越想象的空間。知識的容量是巨大的,是史上最好的學習資源和寶庫!

所以,帶上手機去學習,才是上上策!

我們控制的不是手機,而是控制使用手機的內容。

首先,堅決不打網絡遊戲!

網絡遊戲,容易讓人上癮並沉迷其中。堅決、務必要遠離!一定要做到不下載,不下載也就沒有機會玩,這就有效地控制住了。

其次,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並做出合理的計劃。列出時間表格!嚴格按照計劃時間進行每一項。這樣就沒有機會去看手機上無關的東西了。

最後,要學會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輔助自己學習。學習的軟件和app現在做的精緻又完美,還有很多視頻平臺,資源可謂空前絕後!充分利用起來這些,不但能使一個人成績快速進步!還能為父母家人省下一大筆金錢!用這些錢去旅遊,做為自己考好的獎勵那將是多麼開心幸福的事!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手機沒有錯,錯的是不好好運用手機的人!改變、約束好自我,讓手機成為你學習最好的助力器!帶上手機去學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