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何评价美剧《良医》(The Good Doctor)?

陶金武


美剧《良医》值得花时间看。主角是一个患有自闭症和学者综合征的人(学者综合征是指认知障碍,但在某些方面,例如只有10%的具有某种艺术或学术能力的自闭症患者是学者综合征),这部戏剧中的新外科医生拥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不完美的人的投影,与其认为整部剧都是关于“天才”,不如说“缺陷”更准确。

整个系列的开场通过一场意外拉开了序幕,主角肖恩在机场偶遇了一场突发事件,一个男孩被一块破碎的广告牌上的玻璃碎片弄伤了颈动脉和腹部。男孩生命垂危时,肖恩根据伤伤势快速做出了判断并且在没有专业救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材料救活了男孩。

14年前,患有自闭症的肖恩没有受到父亲的爱护,在被学校多次拒绝后,愤怒的父亲摔死了肖恩心爱的兔子,哥哥史蒂夫带着肖恩离家出走。不幸的是,就在他们“漂泊”的时候,史蒂夫在一次事故中丧生。但是,肖恩遇上了身为医生的格拉斯曼,格拉斯曼对这个不被生活喜爱的肖恩视如己出。肖恩拥有出色的图像和空间记忆,在格拉斯曼的指导下,肖恩逐渐开始了学医之路。

肖恩曾说:“我爸爸告诉我他宁愿没生我,我不值得他为我努力付出,但我知道我是值得那些付出的,因为我的弟弟总是在关心我,即便意味着他活得更艰辛。”看到这句话我一阵心酸,如果自己最亲的人都不愿意包容接纳他,那还有谁能去做到。此剧原作者的笔下,也一定是相信每个有缺陷的人,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而不是仅剩绝望,最重要的,是有理解他们、给他们机会的人。

正如最初格拉斯曼在医院董事会面前为肖恩争取录用机会时说道:“我们雇了肖恩,就会给那些有缺陷的人希望,让他们知道,缺陷并不能定义他们,他们确实还有机会。

自闭症成因如今在世界范围都还是科学难题,目前世界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偏向于基因突变。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令人愤怒。当然从家庭、个人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是完美、受欢迎、有价值的,但采用这种自私的方法得来的“完美”为人类这个物种的未来会造成怎样破坏?有人说人类的基因池已被污染,潘多拉的魔盒已被打开。这一点都不夸张,毕竟在人类社会狭隘的主观意识里受欢迎的特质并不多,如果人人都想自己的后代拥有这些特质而去打基因编辑的主意,任由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失去基因多样性人类会自取灭亡。


尔文Evan


我万万没想到,这部翻拍自韩剧的美剧竟然如此好看

医疗类的美剧数量并不多,公认质量不错的有两部剧,一部是已经完结的《豪斯医生》,另一部是已经播了十四季依然坚挺的《实习医生格蕾》。最近有一部医疗新剧《良医》(又叫《好医生》,豆瓣上写的第一季一共有18集,有人告诉我22集,我也不知道一共多少集了,总之就是全季已经续订了),由《豪斯医生》创作班底打造,故事情节改编自韩剧。

坦白讲,我一开始对这个翻拍剧的预期并不乐观,甚至感觉这部剧应该会被砍掉。后来看到豆瓣8.7分的评价很惊讶,忍不住把已经出的4集看完了,发现这部剧的质量超出我的预期,在节奏安排、镜头构图等方面值得肯定。

《良医》和《豪斯医生》差不多,男主角也是一个看起来不正常的医生。男主肖恩·墨菲是一个有学者综合症的自闭症患者,这个人物设定使故事情节充满一定的戏剧性。

自闭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理解障碍。我之前说过《非典型孤独》这部剧(文章链接:每个孤独的人都应该看看这部豆瓣8.5分的喜剧),那部剧里的男主山姆也是一个智商超群的自闭症患者,他属于高功能自闭症。

学者综合症貌似和高功能自闭症是两个概念,还是有点区别的。只有10%的自闭症患者会是学者综合症,男主肖恩·墨菲虽然有着认知障碍,但在多个方面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记忆超群而且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角度十分独特,异于常人。

《非典型孤独》里山姆只是一个高中生,他并非孤身一人,他有亲人、同学和朋友,几乎所有人都在照顾他的感受。对比之下,《良医》中的肖恩·墨菲并没有这么幸运,并非所有的人都理解他。他不但在童年就遭遇不幸,而且步入社会后还要面对人情冷暖,努力打破别人对他的偏见。

这部剧除了展现医生工作生活场景的同时,也在为人处世、人际关系等方面给我们上了一课,引发了我们更深刻的思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谁又比谁高贵呢?

(温馨提示:以下有剧透)

不想救人的自闭症患者不是好医生

机场的广告牌从天而降,掉下的玻璃碎片不幸砸中了一位8岁的小男孩。

现场有一位热心的医生对男孩实施急救,这个时候,男主肖恩·墨菲突然站出来,指出那位医生在急救时压错了位置。

类似《神探夏洛克》的表达方式,剧中男主在思考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下图这种将字幕、动画和场景相结合的解说,既向观众展现专业的医学知识,也衬托男主肖恩·墨菲惊人的记忆力,几乎可以一字不漏的回想起教科书中的内容。

此处我们能看到肖恩·墨菲的不正常:他不能很好的与人沟通。为了找现场手术的工具,他向机场警卫要刀,只是说有紧急医疗事故,并没有准确表达出要救人的意图,甚至拿刀就跑,种种奇怪的行为当然引发了警卫的误会,好在那个男孩的母亲及时赶到,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最后,肖恩·墨菲用一系列简易工具,暂时稳定了小男孩的伤势,随后将他送往医院治疗。

同时在圣何塞圣文德医院,一场关于肖恩·墨菲的激烈辩论正在展开。

外科主任马库斯·安德鲁斯在医院董事会上极力反对录用肖恩·墨菲,原因是一个自闭症患者无法像正常医生一样跟患者沟通,一个外科医生还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亚伦·格拉斯曼院长坚持录用肖恩·墨菲,他认为肖恩·墨菲能够自理,分析事情的角度异于常人,会是一位出众的外科医生,最重要的是消除偏见,给所有存在缺陷的人一个机会。

“如果肖恩没有展示出我认为他能达到的水平,他会被辞退,我也会辞去我作为医院院长的职务。”院长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前途来为肖恩担保。

剧中穿插很多肖恩童年生活的情节,在闪回中我们发现,原来在肖恩14岁的时候,院长就见过他和他的弟弟,知晓他的过往经历,也见证他一路的成长。

肖恩在机场救小男孩的视频被拍下来传到网上,YouTube视频播放量超过20万次,本打算不录用肖恩的医院董事会决定给他一次面试的机会。


你的音容笑貌是支撑我前进的动力

第一集第一个片段便是肖恩离开家,经过足球场,一个球无意间被踢到了他的脚边,此时闪回肖恩童年的过往,同样在这个地方,他却被一顿乱揍,幸好他的弟弟冲了过来,他才得以摆脱众人的殴打。

此时,肖恩友善的将球踢了回去,意味着他要走出过去的阴霾,迎来新的开始。

“我们不会再遇到这样的事了,因为我们不回家了,我们有彼此,这就够了。”

脾气暴躁的父亲无意中将肖恩心爱的兔子摔死,他和弟弟离家出走,与弟弟相依为命的那段时光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

身边唯一的美好也被一场意外夺走了。当医院董事会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当一名外科医生时,他的回答感人肺腑:

“那天,雨的味道像冰淇淋一样,我的兔子在我眼前去了天堂。

那天,老楼里铜水管的味道,像烤焦的食物一样,我的弟弟,在我眼前去了天堂。

我救不了他们,很难过。他们都没有机会长大成年了,他们本应长大成年的,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孩子,并且很爱他们的孩子。

我希望帮助其他人,实现这一切。

我还想挣很多钱买一台电视机。”

医院董事会最终决定录用肖恩,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世间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真情实感,其实写作也是如此。

忍不住要说一下我被主演弗莱迪·海默此处的表演打动了,自闭症患者这个角色并不容易诠释,稍有不慎就会把一个天才演成痴呆,但是弗莱迪·海默的表演很有灵性:肢体语言表现出了笨拙,眼神里却不失单纯。

肖恩说他想挣很多钱买一台电视机,童年和弟弟浪迹天涯的时候他就提过这事,那个时候经济条件不允许,买电视机是不可能了,但是暖心的弟弟还是给他准备了礼物。

当时弟弟抚摸着他的头发,多年以后,肖恩始终保持着这个拨弄头发的习惯。

他始终把弟弟送的那把小刀带在身上,就好像弟弟永远在他身边一样。

在手术室,肖恩拿着导管器,耳畔回响着当年弟弟对他说的那句话:

“永远记住,你是最聪明的,你能做好任何事,我为你骄傲,肖恩。”

即使不被学校和社会所接纳,肖恩的内心也是满怀希望,因为当全世界都背叛他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个人站在他身后,陪他一起背叛全世界。

这份兄弟情义暖心而感人。


天才与环境的格格不入

不光是外科主任安德鲁斯反对聘用肖恩,就连肖恩的顶头上司主治医师梅伦德斯也不赞同。

梅伦德斯:“把个人感情带到工作中,那肯定是要坏事的。”

院长亚伦·格拉斯曼:“但正是有了感情,才让我们做得更好。”

这是梅伦德斯和院长的一段对话,探讨该不该将个人感情带到工作中,梅伦德斯劝院长不要在肖恩身上投入太多个人情感,但是他自己并非时刻保持理性,他因为一个患者失去移植肝脏的机会彻夜难寐,他又何尝不是在自己的患者身上倾注过多个人情感呢?

工作需要理性,但正是有了感情,才让我们做得更好。

肖恩第一次走进手术室可谓信心满满,他期待能够在这里大展拳脚。但是顶头上司梅伦德斯却给了肖恩当头一棒,梅伦德斯明确告诉肖恩并不适合这里,在他的团队里只能打杂。

然而肖恩毫不犹豫的怼了他:“你虽然优秀,但却很自负。”

肖恩不光在手术室里和上司针锋相对,还当着患者的面拆上司的台。不擅长人际交往的肖恩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还得上司主动挑明他才明白怎么回事。

同事克莱尔有意向肖恩示好,他却说:“为什么我们第一次遇见时你对我那么凶,第二次见到时又对我那么好,现在你又想和我交朋友,哪一次是你装出来的?”这让克莱尔十分尴尬,幸好院长及时回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肖恩对于病人也是如此耿直,他总是把各种最坏的情况告诉患者,没病的人都能被他吓出病来,更别说有病的人会是什么心情了。

上司梅伦德斯让肖恩去做打杂的工作,单纯的肖恩不懂什么叫做讽刺,更不懂什么是打杂,他很愉快的去打杂甚至期待能从打杂中学到东西。

不过,肖恩在打杂中也惹出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为了确保病人安全出院,他认真到专门花时间等病人放屁,而且他给病人做了很多没有必要的检查,他把病人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全都检查一遍。

梅伦德斯责问弗莱德护士为什么不拦着肖恩,反而让他做了那么多没必要的检查,弗莱德是这样回答的:“医生是不会听护士的话,他们只会在我们犯错的时候,教训我们。”被怼的梅伦德斯于是让弗莱德做肖恩一天的领导。

除了肖恩的童年经历,肖恩的成长也是本剧的一大看点,我们忍不住会好奇,这样有交流障碍的自闭症医生将如何改变他人的偏见,在医院立足?

院长可以说是肖恩的人生导师,他教了肖恩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他对肖恩说:“当你做保证的时候,你要确定别人听懂了。”要把话说明白,病人听不懂的话可能会让事情更糟糕。

有些机会要主动争取,有些场合不必谦虚,很多时候,吃亏未必是福。主动接受病人的感谢,因为那都是你应得的。


我们是否要向规则屈服?

相信很多人一开始都不喜欢外科主任安德鲁斯这个角色,他在医院董事会上就和院长唱反调,千方百计阻止聘用肖恩,其实他一直都想取代院长的位置,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他指责院长对肖恩视如己出,他自己何尝不是任人唯亲呢?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指责他人,典型的双重标准。

医院为了确保VIP患者的手术万无一失,想要上双保险:要求外科主任安德鲁斯和下属梅伦德斯合作完成这档手术。

“你是想当顶级外科医生的主任,还是个想当院长的主任?因为若是后者,就捡起你的自我,塞进什么碗柜里,表现得像个院长的样子。”

安德鲁斯一开始放不下作为上司的面子,拒绝了梅伦德斯的好意,但是他的医术不如梅伦德斯,手术过程中遇到困境,为了医院的利益,他也只能中途把梅伦德斯叫来,最终二人顺利完成手术。

我们在团队协作中,往往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你需要放下你的面子、你的地位以及你的偏执。

梅伦德斯的患者查克,等了半年才有合适的移植肝脏,但是手术前他坏了规矩,女儿学业有成,为了让女儿高兴,他忍不住喝了一杯香槟酒,剂量不算多,按照推算依然有可以手术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重新申请还需要等待六个月,但是如果不做手术的话查克只能活三个月,也就是说他得不到这个肝源就必死无疑。

梅伦德斯为查克和董事会据理力争,院长也站在梅伦德斯这边,但是医院最终没能再给查克一次机会,因为如果违规被发现的话,医院会失去在移植中心的特权,医院担不起这个风险,而且如果给查克机会的话,对其他遵守规则的患者不公平。

给还是不给,这真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这是理性和情感的博弈。

查克就这样出院,回家等待他的死期。而另一边那个VIP客户万纳梅克悠闲的抽着雪茄,被几人伺候着推出病房。

万纳梅克貌似也违反规定了,但是医院依然让外科两位最好的医生给他做手术。

这个万纳梅克来头不小,他不但是房地产大亨,还能帮助医院,给基金会减免税款。

这是不是也属于双重标准呢?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虽然肖恩有着不幸的童年,但是他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爱和希望,他的单纯和执着直指人心。

为了确认有肠胃病隐患孩子的安全,他不惜半夜敲门,尽管这让他想起了曾经被拒绝的往事。

“我是个怪胎。”在一次次敲门被拒绝后,他就这样揭开了伤疤,承认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

他的坚持拯救了一个女孩的生命,也挽救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

第三集中,肖恩和克莱尔在争分夺秒的将肝脏送到医院。克莱尔终于发现了和肖恩沟通的正确方式:他不喜欢问题,和他说话只需将疑问句换成陈述句。

为了去除肝脏里的凝块,他们还在半路上做了一场露天手术,连警察叔叔都说:“这比在我车里生孩子都厉害。”

几经波折,好不容易送到医院的肝脏却被别的医院取走,没有用到自己患者身上,谁的心里都会不痛快,但是肖恩却觉得这是美好的一天,不管怎么说他们也算拯救了一条生命。

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爱吧,大多数正常人都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可以说,肖恩是残酷现实中的一抹白月光,照射人性的阴暗。

肖恩听不懂别人对他的讽刺,那些能听懂的正常人中,又有几人能做到真诚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只是很多人都羞于承认这点。

肖恩都能勇敢面对生活,你又有什么理由沉沦下去呢?


晶姐札记


中文名为《良医》又名《仁医》、《好医生》。这部剧是由英国童星海默主演的医疗类美剧,由出品过《实习医生格蕾》的ABC(美国广播公司)与《豪斯医生》的编剧大卫·萧尔打造的,工有三季。

剧情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肖恩,是一个自闭症患者,在接人待物方面,具有严重的障碍和隔阂,但是他在医学方面,却有着极高的专业敏感度,能凭着缜密的逻辑,破解各种疑难杂症,是个不折不扣的医学天才。

剧情细节做的很细致:

1.在叙事模式上,它采用了单元剧的模式来展开剧情,使剧情的故事更加的丰富。在每一集中都设计了不同的疑难杂症并且相对于原版加大了案例的难度。

2.故事里有危急时刻、技术挑战与反转情节,也有温情瞬间和积极鼓励。正是这些耐人寻味的故事让这部美剧更加深刻并且充满新鲜感。

3.除此之外,剧中的3D建模、手术模拟等科技再现也是一大亮点。为了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专业描述,在涉及到医学的专业知识时还会配有浮动字幕与图表来说明解释,不得不说,这部剧在细节的处理上是真的很用心。






剪辑小特工


非常好看,我国也有那么棒的医生,期待也拍一部


游客叽哩哇啦


等等,这部美剧居然是翻拍,还是翻拍的韩国电视剧。在我印象中韩国电视剧基本上都是泡菜剧呢。本剧的主角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天才,他无法融入社会,工作上却应为这个病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由于以前特别喜欢看豪斯医生,所有看到新出的医疗剧也进来试看了一下。总体来说算是近几年比较出色的剧,但是任然赶不上豪斯的个人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