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有没有哪本书,阅读后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求分享?

龙江好好


阅读后让整个人都升华的书籍推荐。

1、《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

2、《边城》

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该小说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

3、《活着》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5、《从一到无穷大》

曾有人这样评价这本书:有一本写于上世纪中叶的书,既不是有文公武卫的红宝书,也从没成为过在媒体上狂轰滥炸的“主打”书,却在初版近三十年后悄悄再版,并再一次在新世纪抓住了无数号称叛逆、前卫的“80后”人的眼球,并让我这个“70初”人也再度夜不成寐,通宵“复习”。这本让我二十年后仍然没完没了地好好学习的书是——《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

另外还有《少有人走的路》、《百年孤独》、《挪威的森林》、《人类简史》、《瓦尔登湖》、《老人与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等


有话郝浩说


我去年看的一本书叫《刻意练习》,让我觉得原来每个人通过刻意练习都会变得非常优秀。

那时候我看这本书是5月份!当时想用刻意练习中是学习到的知识减肥。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当月就瘦了15斤。

刻意练习让我觉得虽然自己是普通平凡的人,但是通过刻意练习的努力,自己也会有希望变得更好。

这是一本很实在落地的书籍,它里面提到四个关键条件。

1.明确目标

2.要有专注的练习状态

3.要有反馈机制

4.走出舒适区



阿宝儿


能让自己阅读后感觉升华的书,一定是在作者某个方面给予了我们的启示,让我们感叹到原来生活之中还有这样精彩的一面,这样的书籍读来确实可以鼓舞人心,结合我最近看过的非常有启发的书籍,与各位朋友分享一下。


第一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人生之中每个人都有一座要跨越的山,可能是你的梦想,因为生存或者没有信心的缘故,而搁置了很久。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深刻感受到作者强大的内心力量。

为了能摆脱命运给她的种种不公平,她奋发努力终于成为了自己所梦想的样子。书中作者也给出了教育的深刻意义,教育是为了让你多一种视角去看待自己,最终完成属于自己的救赎。



这本书一上市就成为了畅销书籍,如果没有读过,强烈建议读一读,激活你的生命,犹如重生。


第二本《漫长的告别》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爱是具备包容性的,对于我们所爱的人我们应该付出真心,被爱的人一定会觉得被爱所包容。即使爱你的人做错了什么,只要是他是爱你的,也大可不必去计较,真的是这样吗?



而这书让村上春树前后读了12遍。也许就是这本书中的对爱的负面性,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书中各种恋爱关系全部都走向了告别的结局。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爱并不一定就能带来美满的结局,读完这本书你会对爱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


第三本书《穷查理宝典》

这本书看完那真的是整个人都升华了。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一个学科,系统学习一门专业的知识,可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能真正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为何?

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面对一个问题。你潜意识里首先把这个问题先归个类。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然后去回忆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或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别人的想法,你得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随后你去慢慢尝试。



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说错了,只不过可能并不高效,会让你陷入困境想问题越来越窄。查理芒格说你应该抛弃学科之间的界限,想问题的使用运用多个层次去解决问题,这样去想问题才具备完整性。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想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维给限制了。一个方向不行就立马调整一个方向去思考,或者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总结

从某种角度来说,任何的书读完都可能对我们有一定的认知提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书中的内容也会有不一样的认知。所以我们才说活到老学到老。
非常感谢你的阅读,我是@成长伴书行 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长期分享关于好书思想总结,欢迎关注。

成长伴书行


分享一本曾经对自己有过提升和改造左右的书,看有无俾益。

这本书就是《中国人史纲》

鄙人2006年左右初读《中国人史纲》,当时正处人生彷徨之际,然后读罢此书后,确实感觉心旷神怡了很多。之后,有友让我荐书,便每以《中国人史纲》相赠。至今,已经买了好几套,因为买了送,送了又买……

简介

《中国人史纲》,这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在狱中时所著。极具可读性,极具思想性,极具指导性。

《中国人史纲》最早是1987年在大陆出版,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该书近八十万字,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

平民治史的一个高度。

该书在将历史写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见方面,至今无人可以逾越,甚至可以说,连个堪称及格的竞争者都没有。是中国人共同的家族史、最好读的中国通史。

柏杨的史观以“人”为中心,自称是平民著史、狱中著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柏杨一生经历坎坷,因有大苦难,所以有大愤懑与大悲悯,这种情怀始终激荡在文字里,才使得柏杨作品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稍有减衰。

视角宏大,中西合璧

该书,在每章最后的“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心和视野,评论了同时代的西方世界,对于开拓世界观极具价值。

此书宏达的历史视角,刻骨的评论讲述,最好读,最易读,然而读其形容易,读其神却就难了。虽然,现在看来,柏杨先生的观点,很多或者有些地方确属一家之言,但可贵可敬之处更多。

一句话,《中国人史纲》可以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启蒙著作。

好读!易读!读后,或许会让你升华!


锄扬轩


  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觉悟,书不仅是知识源泉,更是精神粮食。读书要读对书,读好书,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盲目乱读,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劳心费力。\r

  \r

  首先,什么叫能让人精神升华的书?\r

  \r

 第一,精神升华和书类有一定的关系,尤其和经典名著。比如美食,杂志,小说这类的,你看了只会是精神消遣。而经典名著多数说道理,实例,经过历代名人阅读,审核,里面都有启迪人生的奥义,否则不会传承下来。\r

  因此,我推荐你看道德经。\r

  \r

  道德经是老子所写,包含道家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r

  \r

  人的一生都会有些迷茫,痛苦,要想解脱自己,升华思想,道德经是最好的选择。\r

  \r

  虽说经典无数,但道德经的实用和可读性算是罕见,尤其是对人而言,有极大的益处。\r

  \r

  就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是天地万物在老天眼里,是平等的,没有谁尊贵,没有谁卑贱。这是不是能让感到不公平的人们,一下豁然开朗了呢?是不是能让随意践踏圣灵的人们,一下谦卑了呢?\r

  \r

  又比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说的是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美丽。\r

  \r

  这些句子都突出了通俗易懂的人生哲理,普通文化水平就能理解。\r

  这本书从让你精神升华,延续到了解道家的自然文化,小到动物植物,大到世界宇宙,每一句,都能让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

  通过阅读道德经,你去思考,摸索,久而久之,你就升华了。\r

  \r

  \r

  不需要做太多的杂事,就如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那样就行。\r

  \r

  \r

  因为我们人类本就是自然的一员,和自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要想升华自己,必然要从自然入手。\r

  \r

最后建议你读道德经时,可以去幽静无人的地方阅读,这样有利于你吸收领悟。\r

  \r

  这个方法如果使用恰当,我相信对你升华自己,一定是如虎添翼。\r

  千万不要着急,不要多去乱看书,不要去刻意吹毛求疵,要看中国文化的古典名著。\r

  你自己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天学懂一点,就算找到好书了,也不能急于求成。\r

  因为只有把基础打牢固了,才能真正了解道德经,升华思想,否则只是徒有其表。\r

  以上就是我对你的建议,希望你能多多参考,总结出自己的思路,早日升华自己!



我要上去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明代居士袁黄教诲儿子的四篇文章,依次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这本书被称为中国历史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一的暑假,那年我正好十八岁,先是很虔诚的看了李晓旭投资拍摄的电影《了凡四训》,电影中阐述的道理是我第一次完整的接触,如饮甘露,内心欢喜,我开始对世界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开始觉得未来不再迷茫,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也更加深入。然后又看了原书,这一次的感觉更加强烈,如醍醐灌顶,终于明白善心善举可以改变命运!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改变自己要由内心做起,内圣而后外王,一心向外弛求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读完书本之后,我又恭恭敬敬的将书抄了一遍,每一次抄之前,我都会把手洗的干干净净,就像面对圣贤一样。

《了凡四训》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的内心因此得到升华,书中的道理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不愧为智慧经典。




無两书房


我觉得的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我人生当中读的第一部小说,而且那个时候自己没有书,还是借同学的书来读的。但是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被这部小说吸引了。

这部小说虽然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面貌,但是我觉得任何时候来读这部小说都很适合。虽然这部小数讲述的是一些普通人的故事,但是在那些普通人与命运做斗争的过程中,我们见识到了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部小说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也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意识到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我们自己努力与自己的命运做抗争,我们就能够获得我们想要的生活。而路遥更是用那些最质朴的语言和道理像我们讲述了一代人的成长,有无奈,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这就是生活。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
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无论幸福还是苦难,无论光荣还是屈辱,你都要自己遭遇与承受。

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
人这一生,不是看你贫穷和富有,而是看你都做了些啥。
倘若人生一马平川,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

北迈


说到最近阅读后感悟最大的一本书,我推荐柴静的《看见》,起初读这本书只是因为其中有记者柴静亲身经历2003年非典的描写,联想到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所以拿来读读17年过去了为什么还会有疫情发生,是我们不吸取教训吗?但真正读之后,才被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所吸引。

柴静作为一个记者,这个特殊的行业,看见了人间百态,也把这些东西用文字记载了下来。

看见,正如书名看见这样,看见大千世界,看见人生百态。柴静作为一个记者,其实这本书记录的也就是她在央视做调查节目以来一点点的进步,一部纪录片。不过正是由于记者这个特殊的行业,所以柴静亲历了一些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比如非典事件,双城记,等等等等。一路走来,柴静在一路反思自己,该怎么做一个记者,从最初的青涩到最后的老练,都是一点点积累的结果。水到渠成。也通过自己的笔告诉了大家中国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书中读到柴静为了一个节目,翻来覆去的,整夜研究相关法条,案例,设想对方会怎么问,自己如何应对,再次告诉了自己一个道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你看见的成功人士背后,都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努力。所以,自己也得努力。以职业为本,做好本职工作,回报家庭,回报社会。“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所以,奋斗,努力,给自己老去时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而不是在老去时懊悔年轻时每天就是偷懒,吃喝睡,没有做出一点与众不同、让自己骄傲的事才是最可惜的。

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他要我自己多揉搓,把脑袋里的疙瘩一点点揉开,揉出劲道。别无他法,晚上,我左手拿着专家联络表,脖子夹着手机,右胳膊按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趴在满床的材料上看一整夜。

心智平平,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像小学生一样,一条一条在本子上抄一遍才能记住,青苗补偿费的数据挨家挨户算一遍,问题列出来,想象对方会如何答,一招一式怎么拆解,笨拙地双手互博。

每个工作和职业都一样,你要想做好,比别人更出色,你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努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宋伟伟,希望以后自己在处理工作,处理每个案子时也可以做到这样。要想出色,唯有钻研。

有乐趣的人从不说累。

发现工作的乐趣。

长天大地,多摔打吧。

勇敢去做,犯错不可怕,怕的是没有进步和收获。所以多做多反思。

性应该是有美感的,过于放纵与挥霍的性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猥亵。

完全脱离了爱,岂不是又退化成了动物?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就只是一张纸。”

“雨过地皮湿,没渗入土壤,龟裂土地上,再强烈的震颤稍后就不见踪影。”

“生命就如同旅行,在这个没有终点的道路上,与相爱的人携手为伴,共同寻找梦想,就算大雨湿透了道路,也总有放晴的一天。”

“把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

“有时候,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和判断不同,跟讲故事的方式有关。正义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在个案中实现。”

公众是最容易被煽动的,保持理性,保持独立,分析事件。药家鑫事件就很典型。

什么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起点低反而进步空间大,只要不停下进步的脚步就可以了。

自省精神。读这本书,让自己收获了许多许多的感动,这些感动是来自哪些方面呢,源于对柴静成长历程的触动,还是各种社会事件带给自己的震撼,我想都有吧。自己一直以来都欠缺读书的习惯,静不下心来,又怎么读得进去书呢?烦躁的时候多读书,从书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其实说升华最大的书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开卷即有益。个人愚见[奸笑]



日进为幸


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推荐的一本书是沈复的《浮生六记》。自从读了这本书后,我就一直念念不忘,对里面的的文字、里面的情感、里面的平凡小儿女的无奈难以忘怀。我没有想到,一个人的文笔可以如此优美细腻,一个人的感情可以如此深如沧海。

沈复并不是一个十分出名的文人,他没有李杜的风华绝代,不是诗之巅峰;也没有历代文士著作等身的非凡成就。他和那位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比较像。张若虚凭借一篇《春江花月夜》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中夺得一席之地,沈复亦是靠一本字数不是很多的《浮生六记》流传至今。

在《浮生六记》中,很多人对里面的芸娘赞不绝口,林语堂称她是“最可爱的女人”。能得到一个大文豪如此盛赞,她自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芸娘是每个男人都想娶的女人,聪明有才,贤惠持家,又懂生活情趣,擅长把枯燥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她会与夫君课书论古,品月赏花,会喝酒,行射覆之令。在皎皎月光中,二人并坐水窗,手执轻罗小扇,共论天上流云,更是为了丈夫忍受婆婆的非议,还主动为丈夫纳妾。这是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女子,也是一个情深至极的女子,年少时一见倾心,患难时不离不弃,死前仍为沈复着想。

后人为他们的爱情故事还写了一句话:“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这里面的“粥可温”指的就是《浮生六记》中年少时芸娘为劳累的沈复特地准备了一碗小粥,年少时的喜欢与情意,都在这一碗温粥中荡漾开来。

沈复的文字细腻优美,下面是《浮生六记》中的一段话:“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短短一段话,便尽显文采。

沈复文采出众,亦是深情之人。书中那句“情之所钟,虽丑不嫌”,便是最好的写照。芸娘死后,他便也失去了活力,不久也去世了。这不是感天动地的爱情,却是相守一生的难得,是平凡烟火气里的儿女情长。


知宛文苑


《了不起的盖茨比》。

生活中有许多悲哀与无奈,比如有那么一个人存在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那个人却又与你毫无瓜葛。你想象出来的那个与之有关的未来,就像盖茨比遥望对岸时,看见的那盏绿灯。你以为那是希望,是通往正确的方向,然而不知不觉中,你早已迷失了方向。

偶尔,我会无意间回忆起小说中的片段,比如盖茨比向客人们展示自己衣柜,翻出各式各样的衬衫。盖茨比的这一举动,我在初读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思考。有一次,在擦桌子的时候,我突然觉悟到盖茨比此举的动机,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故事,不由同情起盖茨比来。

盖茨比终究没有走出5前那段感情的阴影,他觉得自己没能跟心爱的人终成眷属是因为当初的自己一无所有。而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他再也不是当时的那个穷小子了。也正是基于这种心理,盖茨比觉得黛西会回到自己的身边。盖茨比甚至在黛西老公的面前,理直气壮地声称,黛西一点都不爱他,黛西爱的是自己,会回到自己的身边,继续5年前未能完成的故事。

故事的结尾,盖茨比的死,我个人觉得是极具思考意义的。死亡出现的恰到好处,因为那个炎热的中午,大家不欢而散。所有的矛盾都已经被激发,被挑明。没有2个人物戏剧性的死亡,作者的思想便不能被很好地表达。

黛西回到盖茨比身边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除了盖茨比自己,其他人都心知肚明的。因为这5年来,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大家的生命轨迹都在一点点地改变,只有盖茨比依旧活在5年前的旧梦里。

盖茨比的死,是对这场迷梦的终结。他的死也更加印证了一点,那就是大家都在生活的泥潭里艰难前行着,只有他始终执迷不悟。

葬礼上,寥寥无几的人,像是玩弄人的命运在得胜后放肆的狂笑。黛西的态度,无疑让人感觉心寒。但是,没有人可以义正言辞地站出来,指责黛西的无情,因为谁也说不出她究竟错在哪里。

错的人,是盖茨比。生活总是有太多的不尽人意,像绊脚的石头。我们被绊倒了,但必须再站起来,继续前行。

现实生活中,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一种人会忽略诸多的现实因素,而只抓住过去的某一遗憾,拼命为此弥补,以为旧梦可以重圆。还有一种人,他们一遍一遍地在自己的脑海里重复昨日的画面,无数次地假设,幻想将来,却永远不会做出什么实际行动。他们的生活,都不曾再见光明,他们将自己投身于茫茫的黑暗中,眼里只有那一粒豆大的绿光。

来读一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吧,你会因为一个人对回忆的坚持而感动,你也会因为这份感动而心生无奈,你也会因为这份无奈而思考,渐渐地领悟很多,慢慢滴释怀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