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为什么《西游记》里面有哪吒,但《封神榜》里面却没有孙悟空?

孔小惠


《西游记》里面有哪吒,但封神里面为什么没有孙悟空?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这两本书的主旨究竟是什么?从而才能对其中的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

《封神演义》在写什么?在这本书中哪吒这个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其实纵观这部书的整体框架,就是在刻画一正一反两个极端。其中的反面教材很明显就是商纣王,他昏庸无道,贪恋美色,残害忠良,荒废江山。比如像比干那样的忠臣,都被他以非常残忍的手段杀害,当时的朝廷可谓混乱到了极点。

其外还有像李靖、黄飞虎那样的猛将,也纷纷被迫投奔西岐,这些都是纣王无道造成的结果。

而哪吒作为这部书的主要角色之一,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辅佐周武王,去推翻商纣王。他在这部书中表现出了一种敢作敢为,而且敢于承担的大无畏精神。

就像当初闹海的时候,他为了平息自己带来的祸乱,甚至不惜剔骨还父,割肉还母。他这样的举动让人看到了一个十分叛逆的少年形象,正是因为他不愿意遵守腐朽陈旧的规矩,所以才造成了如此惨烈的后果。

他的存在就像是浑浊世间的一股清流,颠覆了人们对于所谓纲常的认知,让人们看到了,原来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生活。所以说他的出现打破了旧世界的规则,在整部书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代表性意义。

哪吒所做出的这些举动,就像在黑暗中为人们点亮一盏明灯,让那些对商朝局势深感无奈的人,看到了一条新的出路。一个少年尚且如此敢作敢为,凭借一己之力去面对权势滔天的四海龙王。最后为了顾全大局,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而那些手握重权的忠良之臣,就更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为了守护天下苍生,他们必须改变愚忠的想法,就算要放弃如今的显赫地位,舍弃所谓的荣华富贵,也要勇敢地踏出这关键性的一步,与那个腐朽的商朝彻底划清界限,真正做到弃暗投明,去为天下人创造光明和美好的未来。

所以说哪吒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他是所有周朝将领中形象最鲜明的一个人物,给人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也正是作者的最终目的,他就是要通过这个人物形象,向人们传递一种思维,和一种新世界的格局。

《西游记》的主旨,以及孙悟空所代表的含义

其实跟《封神演义》相比,《西游记》完全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神话世界。在这一部书中没有朝代的更替,也没有大规模的动荡,三界中的所有势力,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之内。

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整部书的主线就显得细微了很多,虽然有足够宏大的背景,但故事的主要线索,却始终围绕在孙悟空的身上。也就是说《西游记》的主旨,是在刻画一个人的成长经历,而这个人就是孙悟空。包括后来出现的唐僧和猪八戒等人,也都算不上是第一主角。

可是如果一部书只描写一个主角的话,那么必然就会造成一种局限性,甚至产生一种单调的感觉。所以他这个时候就需要添加很多元素,来丰富这个故事的主体内容。也正因如此,书中才出现了九九八十一难,每一段中都涉及到很多妖怪神仙的交锋,这些人物被塑造出来之后,就大大丰富了这部书的主体结构,不再让人觉得枯燥无味。

基于这样的情况,书中所要添加的人物形象自然十分庞杂,尤其是对于天庭里的那些神仙,需要勾画出一个十分完整的结构。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鉴一些已经存在的神话人物,然后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神话系统。毕竟一个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让吴承恩老先生自己凭空创造出这么多神话人物,着实是一件难事。

所以哪吒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很自然地被运用到了其中,成为了一个出场次数比较多的配角,这就是哪吒出现在《西游记》中的原因。

《封神演义》中没有孙悟空的原因

至于《封神演义》中为什么没有孙悟空,其实这个问题就更好解答了。因为根据时间上来推算的话,《封神演义》出现的时间要晚于《西游记》。所以也有很多人都认为,《封神演义》中哪吒的故事其实是脱胎于《西游记》,然后添加了更多细致化的描写,以及更多情感化的情节,最终形成了《封神演义》中的样子。

而《封神演义》的作者之所以会选择哪吒,而不选择孙悟空。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已经被定型了。如果在挪用的另一部书中,就很容易使这一部新书带上《西游记》的烙印,从而落入下乘。

而且人们对孙悟空的印象,也都停留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层次,并不适合《封神演义》中那种改朝换代,凸显人间大义的恢宏背景。反倒是哪吒这种带有恩怨性色彩的人物,更加贴合那样的时代背景,能够给人造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整部书得到一种升华。

而且《封神演义》之所以能够在许多神魔小说中脱颖而出,与《西游记》并驾齐驱,成为人们心中无法超越的两部经典之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得益于这样的写作手法,没有沾染上《西游记》的烙印,反而开创了另外一种潮流,达到了自成一派的效果。

总结

通过对这两部书的分析,让我们看清了一个道理,真正的经典永远都无法复制,要想开创出自己的传奇,就不能完全沿着别人的足迹行走。我们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的思维,主导自己的内心。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个体,拥有自主创造精神世界的能力。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开创出与前人相同的辉煌,甚至做出超越性的突破。这样的信念才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不管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应该拥有这样的精神信念。

所以说《西游记》书中有哪吒,是处于情节的需要,需要他来丰富这本书的内容。而《封神演义》中没有孙悟空,是因为他的人设并不符合这部书的时代背景,也不符合作者独立创作的思维。

·


小胖品西游


西游记中有哪咤,封神演义中为什么没有孙悟空?




封神演义成书时间在西游记后面,封神演义中许多诗词和人物形象都是抄袭的西游记,有些神话人物照搬西游记,但为什么没有把孙悟空搬过去呢?原因分析如下:

1、 两本书写的内容不同。

封神演义借武王伐纣,写天庭神仙的封神过程。封神中的昊天大帝就是西游中的玉皇大帝,当时天庭神人较少,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昊天大帝就想把阐教元始天尊门的12个金仙抢过来让他们称臣,元始不愿意,于是阐教、截教、人教三教共议封神事宜,在碧游宫签压封神榜,主管封神的是元始天尊。具体在人间的封神代言人就是姜子牙。

12金仙为了帮助元始天尊完成封神大业,纷纷派自己的弟子去凡间历练,帮助姜子牙封神。太乙真人也把自己的门下灵珠子派下凡,投胎李靖夫子,历时3年半才生下来,就是哪咤。



封神演义写哪咤主要写哪咤的出生、成长到参与封神及最后肉身成圣的过程。封神以后的哪咤做了啥事,封神演义没说。

西游记主要写封神以后,365部正神归位,李靖哪喀父子、杨戬等肉身成圣的也为天庭服务,昊天大帝有了一套工作班子,天庭正常开展工作。而佛教为了传播需要,经如来启奏,玉帝批准,观音操办,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哪咤在西游记中的任用有两个:一是捉拿妖猴孙悟空,二是帮助取经的孙悟空除妖。

所以两部著作中都有哪咤,主要是哪咤本来就是天庭神仙编制,两部著作中都牵扯到他,所以两本书都写哪咤,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2、 孙悟空出生迟,封神的时候还没出生呢。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不能写孙悟空,因为孙悟空在封神那儿,还没出生呢。我们从西游记中的描写来简单推导一下孙悟空的出生时间:

《西游记》第三回,写孙悟空学成72变回花果山不久,就被阎王勾到地府,经查询生死簿记载,孙悟空是天产石猴,寿342岁。




《西游记》第二回,写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儿学艺,菩提要传孙悟空“流”字门,孙悟空不学。这“流”字门是什么呢?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原来这流字门就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而这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才出现。




以孔子的出生与死亡时间推算一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而封神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即武王来纣,建立西周的时间。与孔子死亡时间相差567年。

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儿学艺大概不到20年,被勾走时342岁,也就是学艺时大概320岁左右,且那个时候至少是在孔子死了以后。所以孙悟空的出生时间最早也是公元前800年左右,那时候封神已经结束至少200多年呢。

因为孙悟空出生太迟,没赶上封神,所以封神演义中没法写孙悟空。

3、 封神里有个“李鬼”式的孙悟空——袁洪

但是许仲琳许老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在抄袭西游记,于是在封神演义中塑造了一个“李鬼”式的孙悟空——袁洪。



这袁洪乃是梅山的一个白猿精,与另外6个妖精统称为梅山七圣。袁洪也会72般变化,只是没有金箍棒,但使的是一条镔铁棍。袁洪因为会变化,杨戬抓不住他,神通基本和孙悟空差不多,最后还是用女娲的山河社稷图收了袁洪。

袁洪还有一个特点是杀不死,斩首以后又长出一个头来,这个神通也和孙悟空很像。最后是陆压的“飞刀”才斩了袁洪。

袁洪死后也没有封神,灵魂去了哪里呢?

估计许仲琳的意思,袁洪灵魂跑到花果山那块石头里了,经过几百年后,孙悟空出世了……


一叶碧云


一种说法是: 封神榜中袁洪就是孙悟空的前世。

袁洪和孙悟空都是石猴,袁洪是女娲补天遗留下来的五彩石所化,而孙悟空又刚好是只石猴。袁洪在被斩杀之际,把自己的一缕元神放在了女娲石中,自己的真灵去到了封神台。女娲看见这个结果,反正对封神大局也没有什么关碍,于是就把这块石头随手给扔到东胜州。

这就有了后来的故事,石猴在东胜洲吸取日月精华从石头中崩出,拜菩提为师,大闹天宫,一路西天取经。

还有一种说法:

孙悟空乃是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就有了,看了《西游记》的读者都知道孙悟空乃是在一块仙石中孕育而出,而这块仙石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就存在了。记得文中是这么说的:“那座山顶上有一块仙石,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内育仙胞,化一个石猴”,所以孙悟空算是先天级别的神仙了,在天地未分之时就存在了。而袁洪是在盘古开天辟地无数年之后,经过封神大战被杀死在江山社稷图之中,就算这袁洪死后变成一个死后落在花果山之上,也不可能是孕育孙悟空的那块仙石,因为这两块仙石出现的时间节点不一样。所以在《封神榜》中的袁洪不可能是孙悟空的前世。




吃豆包的叮当猫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啊。

一是成书时间。

《西游记》由吴承恩著作,于明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由金陵书商世法堂唐氏刊刻出版,也就是说是1592年成书,距今418 年。

而《封神演义》是我国明代产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它问世后一段时间内,曾对当时小说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由于目前的文学史著述缺少对该书成书年代的准确认定,致使该书文学史地位无形受到贬低。概略地说,国内文学史一般认定《封神》产生于百回本《西游记》问世(1592年)之后,而复旦新版《中国文学史》则认定其产生在天启年间(1621),即《金瓶梅词6话》亦已问世之后。

如果按此论述,《西游记》成书早于《封神演义》,同样是神话小说,

《封神演义》在故事背景,诗词方面多借鉴《西游记》,故《西游记》中有哪吒,而《封神演义》中无孙悟空。

二是《封神演义》中人物时间线早于《西游记》。

按《封神演义》时间设置,哪吒则是商末周初封神大战之前出现的人物,经过封神大战后,肉身成圣,与其父托塔天王李靖供职于天庭。

而孙悟空呢,则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方由石卵化为通灵石猴。这个时候,距封神大战已过去一千年也。

所以,孙悟空不可能出现于封神大战。


木子君的小屋


封神榜的故事在商周时代,如果用详细纪年的话,应是公元前1046年左右。而西游记中提到的孙猴子,虽然作者并未详细说明他的出生年代,但还是可以大概推算出来。

按书中之言,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是王莽篡汉之时,即公元8年。

而此前孙猴子在天庭当官一百余年。

在前往天庭之前,强闹地府,生死簿中记载他的实际寿命是三百四十二岁。

化零为整,以五百年论。那么孙悟空实际出生年龄不高于公元前546年。

换句话说,封神大战结束五百年后,他才出生,所以封神榜里自然没有他。

而民间传说,孙猴子其实就是被太乙真人烧出原形的石矶娘娘所化,所以才能胜过哪吒。


天晴打把伞


第一、两本名著作者和倡导思想不同。《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倡导“尊佛抑道”;讲述的是众生生活疾苦、饱受冤魂骚扰,需要大乘佛经普度冤魂。于是唐三藏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大成佛法,普度众生。《封神榜》的作者是许仲琳,大力推行道教“阐教”思想,而主观的排斥儒家“截教”思想,特别反对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思想,讲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两者思想有分歧,自然不会相互融合。


第二、故事发生时代不同,封神榜的故事内容发生在商周时期,而根据《西游记》中的各种信息推测孙悟空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春秋战国时期了,那个时候“封神”早已结束,商朝和周朝也早已灭亡了。



第三、根据孙悟空大闹天宫片段,玉帝派杨戬和哪吒下界捉拿孙悟空,当时杨戬和哪吒已经封神,可以看出哪吒在天界的资历比孙悟空要老。孙悟空还没大闹天宫,哪吒已经大闹东海。

所以,《封神榜》中没有孙悟空,符合历史。


影视汇大剧场


《西游记》《封神演义》《山海经》基本可以把中国古代神话历史说的差不都,西游记映射的时期最晚,山海经时间最早。关于孙悟空的讨论很多,把他说的很牛B的有,说的一般般的也有。不过印度神话里的哈奴曼被认为是孙悟空的原型的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

如果是这样,孙悟空几乎就是中国古代神话里最重要的几个元神之一的存在,与盘古、女娲等大咖是平级的。由于中国神话讲究转世 在几代转世以后可能辈分就变小了,但是元神还在,力量还在。

所以在不同的书里都是不同的存在,山海经中的法力极高的猴妖,封神里的袁弘,只不过前面两本书把很多人物已经给写了,西游记总要找几个主演吧,最后男主角锁定了孙悟空而已。

然而在中国古代神话和祭祀庙宇中供奉孙悟空还是相对较少,与哪咤大神比起来少的可怜,侧面印证了其实大家都是神仙,没有那么多高低贵贱,不同时间、不同故事出场而已,如果要看历史的长河里谁最闪光,看看现在还有多少人惦记就好了。




彩虹泰国


第一,封神榜的故事内容发生时间商朝和周朝,而根据西游记中的各种信息推测孙悟空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春秋战国时期了,那个时候“封神”早已结束,商朝和周朝也早已灭亡了。

第二,抛开《封神》和《西游》成书的时间不说,没有作者愿意在自己写的书中写入一个别人书中写的角色,首先,如果引用就有抄袭的嫌疑,也算侵权了,其次,自己写一本书还要 用别人书中的角色会显得自己很无能。

第三,《西游记》是有些“尊佛抑道”的成份的,而《封神演义》的作者是个道士,自然不会愿意把《西游记》中的人物写进去。

第四,有杨戬不一定就有孙悟空,杨戬的背景大家都知道,另外从《西游记》中悟空和杨戬第一次见面的那段描述“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鋋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可以看出杨戬在天界(仙界)的资历绝对比孙悟空要老,孙悟空还没闹天宫,而人家杨戬斧劈桃山救母,力诛八怪等等壮举都做完了。


媛姐生活日常


其实际原因就是孙悟空自带主角光环,封神演义是说的武王伐纣,姜子牙的主角,如果把孙悟空写进里面,岂不是抢了姜子牙的风头,这泼猴可不是谁都能安排了的,万一在封神榜里闹腾起来,实在不知道怎么发展啊!

而哪吒不过是个配角而已,打打酱油,不争强好胜,好安排,所以作者能驾驭的住,写进封神演义也就顺理成章。

还有一个原因,泼猴自带反骨,玉帝都拿他没办法,你说武王,还有姜子牙他们谁能使唤动他,要想让悟空听话,那就得把唐僧请来,而唐僧分明又是大唐时期的人物,写进封神演义里,岂不是闹了关公战秦琼的笑话。

所以作者考虑再三,只能忍痛割爱,把悟空给舍弃了!


七斗


封神榜时候孙猴还没出世呢。猴头闹天宫被佛祖压在山下500才被唐僧救出去西天取经,这时候已经是唐朝,上推500年大概是汉末。封神演义时候是周武王伐纣,周朝800年,两汉300年,也就是说封神演义时候比猴子闹天宫早了1100多年呢。那孙猴闹天宫时候多大呢?猴子闹天宫前被小鬼把魂勾入地府,见了生死薄,上写:天产石猴,寿342岁,善终。据此推算,猴头出世大约在刘邦和项羽楚河汉界的时候。古人又不会玩穿越,所以封神演义里没法写孙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