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來自抗疫最前線的日記

醫護人員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背後備註自己的名字,進入病房後,整個人已經是透不過氣,頭痛、噁心、缺氧,可是他們告訴自己:堅持!堅持!堅持! 在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每天不僅要為患者測體溫、輸液、發藥、做霧化,還要安撫患者緊張、焦慮、恐慌的情緒。

年初,一段本應煙火盛放、闔家團圓的日子,因一場不宣而戰的戰“疫”改變。面對突如其來的考驗,這樣一群人身披白色“鎧甲”,毅然逆行而上。目前,吳忠市人民醫院已有幾十名醫護人員進駐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開展救治工作,他們以“以我所學、盡我全力”的醫者仁心,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奮戰在防疫一線。

今天,5名醫院醫護人員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們參加抗“疫”一線戰鬥的情況,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不為人知的故事,致敬我們的“白衣戰士”。

餘珊的日記

負壓病房負責全院最危重新冠肺炎病人的各項診療及操作治療,護士與患者接觸時間最多。幾天下來,由於防護服以及口罩的高密閉性,我感覺自己有點缺氧。臉頰出現了深深的勒痕,鼻樑也出現了破皮。有人說我頭髮剪掉真可惜,但我從不後悔報名參戰到阻擊疫情的一線。

人的一生總要有一次勇敢的經歷,才算不負韶華,我相信凜冬終將過去,春天總會來臨!

來自抗疫最前線的日記

醫護人員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背後備註自己的名字,進入病房後,整個人已經是透不過氣,頭痛、噁心、缺氧,可是他們告訴自己:堅持!堅持!堅持!

丁海霞的日記

病房裡的一位老奶奶,每當我給她做完治療,她都會說聲:“謝謝你啊,孩子,你們太辛苦了!”一位大叔,他也是口口聲聲說:“你們這些娃娃太辛苦了,對我也好,一進來就一聲聲叔叔叫著。你們扔下孩子和家庭,不容易啊!”我說:“沒事的,叔,您好好看病,看好了咱們都能回家見家人了。”他還笑著說:“以後我去市人民醫院看病時去看看你,我們是患難與共的。”是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多少醫務工作者拋下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來到這裡,顧不上吃飯、喝水,更來不及思念親人。希望抗疫早日成功!

楊秀玲的日記

從開始認認真真培訓到現在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大家來到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工作快一週了。因為我所在的是感染病房,沒有護工,我們每天上班的任務比較重,除了正常的治療護理工作外,還負責病房的衛生打掃、清理垃圾、消殺和患者的一日三餐等瑣碎的事情。

厚厚的防護服穿著並不舒服,有時候上班從穿上這件“戰袍”不到30分鐘持續到下班一直都頭疼、缺氧、呼吸困難。再加上行走不便,不敢吃喝,上完班感覺很累很累。班次也比較緊,一個班挨著一個班沒有休息,上完大夜上中夜。不管工作如何疲憊,每當下班後,經過一脫、二脫、進入緩衝區,摘掉護目鏡和口罩的那一剎那,就感覺一個字“爽”,彷彿世界都是我們的,滿臉的壓痕都認不出自己來,對著鏡子傻笑,“我下班了,哈哈……”每當聽到又有病人要出院,我們的病人數在逐漸減少時,就很受鼓舞。希望這場疫情早日結束,所有人都能過上正常的生活。一如往常太陽昇起時,看著孩子們上學排隊,看到上班趕時間的你我,聽到熙熙攘攘的早市的吆喝聲……

秦琪的日記

今天是2020年2月22日,是我正式進入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的第五天。從接到護士長通知的那一刻起我既興奮又期待,興奮的是我也可以上前線,期待的是我究竟有多大的能量,幫助多少患者治癒。

我們這批12個人被分配在了不同的病房中,有疑似病房、確診病房、負壓病房、發熱門診。我被分配在了疑似病房。每天上班前都要早去40分鐘,提前穿好防護服。從開始不適應,到現在我已經熟練掌握了穿脫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穿著防護服行動起來有些不便,口罩勒得臉和耳朵疼,臉上或眼睛癢癢也不敢動手撓。脫下防護服得一遍一遍認真地清洗,這讓我真切感受到危險與我如此之近!

每天最暖心的就是來自患者們的關心。進病房他們會主動佩戴口罩,怕把我們也傳染了;每天送飯的時候,還會問我們吃了沒;關心我們餓不餓、渴不渴;他們自己能做的事絕不會麻煩我,他們說:“你們也很累,我們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了。你們太累了,要多多休息。”每一聲謝謝都包含著患者對我們的關心,每個動作都是對我們的愛護!我們一起加油!

來自抗疫最前線的日記

在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每天不僅要為患者測體溫、輸液、發藥、做霧化,還要安撫患者緊張、焦慮、恐慌的情緒。

呂雪的日記

特殊時期,總有一些人放棄家庭團聚,在抗疫最前沿默默奉獻,每個口罩的背後亦有看不見的牽掛與責任。我們在隊旗下宣誓:我們志願加入阻擊新冠肺炎醫療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當我來到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的那一刻,我只想趕赴“戰場”,投入到一線防疫工作中。

今天是在一線工作的第五天,每天穿好防護服、戴好防護面罩,在背後備註自己的名字,進入病房後,整個人已經是透不過氣,頭痛、噁心、缺氧,呼吸困難。可是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告訴自己:堅持!堅持!堅持!

每天我們不僅要為患者測體溫、輸液、發藥、做霧化,還要安撫患者緊張、焦慮、恐慌及迫切想快點出院的複雜情緒。因為隔離區沒有保潔人員,整理、擦拭、消毒成了我們每天的日常工作。雖然衣服已經溼透,身體疲憊,但是在確診病房的每一天我都很充實,因為每位患者都會親切地說聲“謝謝”。

下班後我們脫下防護衣、護目鏡,站在鏡子面前,看到滿臉的壓痕、浮腫的皮膚,我只想說:我們還是很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