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嚴肅音樂學習者們,你們心目中好的流行音樂是什麼樣的?

darva叫西林


流行音樂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它有簡單的,重複的旋律,在你腦海中揮之不去,歌詞要麼晦澀難懂,要麼充滿陳詞濫調,所以你不需要想太多的意義。

流行音樂我也挺喜歡,也很有感觸,雖然不懂什麼節奏韻律,但是能從一些歌曲中感受到淡淡的憂傷和喜悅,各種不一樣的人生,喜怒哀樂!它以各種形式,效果,出現在各種場合,氣氛中,影響著人們的情緒和狀態。它已獨特的魅力感染者人們,總能讓人產生共鳴!

流行音樂包括的極其廣泛,生活氣息濃郁,抒情,

風趣,音域不寬,手法通俗,曲調順口,易於傳唱,歌詞多用於生活語言,易懂,流行歌曲不僅是藝術,也是娛樂,精神寄託,當然每個人觀點和想法不同。

流行音樂是一種有著特殊影響力的載體!


A幸福的左手


嚴肅音樂學習者們,你們心中好的流行音樂是什麼樣的?

當然是要好聽。但“好聽”這個感受,是很個人化的,所以沒辦法用一個標準來講。(其實我有一套標準,但是太過於理論化,

和聲:

不說一定要突破傳統和聲進行,但是織體上可以略微豐富點新穎點。

如果能偶爾出現一個很意外的和聲進行,或者某個和絃裡有一個很獨特的外音,或者偶爾出現個離調,如果這類使用非常順利的話,一定會是整個曲子被人記住的點。

歌詞:

個人的獨特(惡)趣味非常喜歡那種意象化、畫面感比較強、想象力比較豐富的歌詞,有的甚至是接近現代詩的感覺。很抱歉,知乎上某一個經常被黑的歌手的某些歌詞,被很多人批評說“歌詞無邏輯”,但其實我特別喜歡。

編曲:

如果能有一些用得很合適又有新鮮感的音色就好了。不一定是很怪的音色,比如有時候傳統的鋼琴音色稍微做一些似有似無的變形,聽上去很有意思。[靈光一閃]






Tangtang的生活日記


我喜歡音樂當歌手的夢想,

是從每次破音唱不上去開始的,

但是我對她的愛未曾消逝過一秒。

我不是音樂最稱職的愛人,

但我是音樂最真心的聆聽者。

我喜歡的音樂就像一劑妙藥,

聽了不甚歡喜忘記憂傷。

我喜歡的音樂就像一個咒語,

聽了你會不自覺進入並並擺動起來。

我喜歡音樂裡鼓舞我前進的部分,

細緻入微就像我的愛人。

哈哈 不是專業的,但是聽的不少,聽者的我認為流行音樂符合當下潮流,不為迎合,是趨勢,小眾未必不好,但是確實受眾有限,我本人更喜歡律動節奏感強一些,歌詞鼓舞士氣一些,歌風或大氣或精緻或深情都ok.

可能我說的很雞肋,不過這是一個音樂門外漢子的心聲!

諸君健康!



華夏九歌


從上世紀起,音樂界就一直存在著關於“嚴肅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爭論。這兩者高雅與通俗的區別形成了人們不同的見地。縱觀中外音樂史,對雅、俗的看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視角。因此。何謂俗,何謂雅,要根據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不可籠統論之。

  

  一、什麼是嚴肅音樂和流行音樂

  

  “嚴肅音樂”通常是指各種傳統經典音樂和一切專業作曲家用傳統或現代作曲手法所創作的音樂。並且,“嚴肅音樂”的傳承是以學院式的嚴格訓練來實現的,其內容嚴肅、形式嚴謹,通常題材重大,體裁大多為交響樂、協奏曲、室內樂等。它泛指歐洲從18世紀到20世紀時期的音樂作品。也有人把中國20世紀以後專業作曲家創作的音樂作品成為嚴肅音樂。其作曲技法比較複雜,對位模仿、十二音序列等是常用手法:常以多聲部發展、專業性強,詮釋深刻的命題,追求音樂技巧的創新和完美。嚴肅音樂是以人文精神為價值取向的音樂。嚴肅音樂的文化精神決定了它至高的審美性,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高雅音樂”。因此,嚴肅音樂作為一種“精英文化”。它的創作者、演奏者、欣賞者都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音樂修養。其特點具有豐富的內涵、表現力和哲理,要求聽眾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對音樂的感受力和心理準備:其二,具有民族意志和時代精神,它常常具有嚴肅的社會主題。實際上很難想象脫離時代、脫離民族精神能產生豐碑式的嚴肅音樂來:第三,嚴肅音樂被賦予的美感和精神具有超越時代的特點,每一個嚴肅音樂雖產生於歷史的某一瞬間,但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永恆的價值。例如《貝五》雖然產生於他那個時代,但二百年來,那種與命運決戰。並以光明徹底勝利而告終的激越樂章,世世代代鼓舞著世間的人們,它絲毫不因時間的流逝而消殞它的光輝:第四,嚴肅音樂與通俗音樂相比,它具有“凝重”的品格。

  流行音樂是與嚴肅音樂相對而言的,它不同於嚴肅音樂,因為嚴肅音樂常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和一些專門的知識層面,需要聽眾運用自己的知識和修養細細領悟、品味。而流行音樂對於聽眾來說,其形式短小、通俗,唱起來上口,並且對於聽眾不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僅依靠對音樂的心領神會與感性認識就能理解,如流行歌曲、輕音樂、搖滾樂等。其音樂體裁短小,題材貼近大眾生活,旋律單一,支聲部少,且多以歌曲形式出現。充滿了時代氣息。流行音樂的特點是:器樂作品節奏鮮明。輕鬆活潑或抒情優美,演奏方法多種多樣,音響多變,色彩豐富,織體層次簡明,樂隊規模不大,多使用電聲樂器。聲樂作品多是生活氣息濃郁、抒情、風趣、音域不寬,手法通俗、曲調順口、易於傳唱:歌詞多用生活語言,淺易,易為聽者接受和傳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發聲方法各有千秋,不受聲樂學派的約束,演唱時感情重於聲音技巧,動作自由不羈,自然親切,易引起聽眾的共鳴:小樂隊的強聲伴奏與歌聲融為一體。由於流行音樂具備上述特點,所以就能夠和群眾連在一起,無論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於接受。

  

  二、嚴肅音樂、流行音樂不是評翔作品質量的標準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他們都是音樂的一種表現形式。怎麼能夠絕對的區分高雅與低俗?古典音樂結構複雜。就是說,它除了形象美之外還具有形式美。從愛好者來說,要理解其中的全部奧妙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那些曲式、調式、調性、和聲、復調等等都比較專業。但是,如果你藉助它優美的旋律而深入進去,你就會發現其中另有一片天地。它能夠擴展人的想象空間,提高形象思維的能力,深八地欣賞古典音樂絕對有助於提高一個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它也就會有助於你在其他領域的工作或者研究。我想,這恐怕也是為什麼把音樂欣賞能力作為一個人綜合參數一個方面的原因吧,因此,欣賞古典音樂的人沒有必要對不欣賞古典音樂的人不屑一顧:而不欣賞古典音樂的人也沒有必要對欣賞古典嗤之以鼻。而流行音樂能夠和廣大群眾連在一起。無論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於接受。流行音樂作為一種以消遣娛樂為主的大眾文化現象,它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脈絡息息相關,儼然已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然而流行歌曲不僅是藝術,也是娛樂、精神寄託,更是反應百姓生活的寫實記錄,甚至是大眾思想、意識型態的指標,所以,如何看淡雅俗,關鍵在於音樂的本質要素――它所表現的思想、情緒、情感給聽眾是什麼樣的影響和薰陶,不能簡單地將“嚴肅音樂”全部視為高雅的,都能夠發揮音樂積極的感化作用,也不能簡單地將所有的“流行音樂”全部視為低俗的、只能給人感官刺激的音樂。雅樂可以“雅賞”,俗樂也可以“俗賞”,有的還可以“雅俗共賞”。因此,音樂只能要能給人的健康、積極、有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就有內在的價值。它不僅能調節個體的情緒情感,還給人以知、意、行上的引導。“雅俗共賞”是藝術的最高境界,正如毛澤東的生動比喻那樣,應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統一的問題。

  

  三、嚴肅音樂的現狀及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們似乎已習慣於周遭充斥著各種時尚的、流行的,甚至於是有些極端的、浮躁的等等不同風格的音樂……曾幾何時,在世界音樂中佔著舉足輕重位置的嚴肅音樂,卻已被大家拋至九霄雲外?!

  20世紀80年代以流行歌曲為主的流行音樂席捲華夏大地,獲得許多年輕人的歡迎,也被一些專業音樂人士視為一個音樂品種加以承認。嚴肅音樂的地位發生了嚴重的危機,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嚴肅音樂產生年代久遠。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作品和人們的審美觀念產生了一定的距離,反映的內容也與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差異。

  2、嚴肅音樂題材深刻且體裁重大,在社會快節奏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無暇顧及這些龐大的作品。

  3、由於以上兩種原因,嚴肅音樂在今天較難被大眾理解,欣賞它的人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如《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音樂的藝術性更多地體現在音樂技巧中,不經過專業訓練很難駕馭。因此,技巧複雜的音樂作品自然會產生曲高和寡的現象。高雅的音樂品種不易為多數人自娛自樂,所以也就難以流傳。

  嚴肅音樂是歷史上人類智慧的結晶。優秀的文化遺產,它的藝術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其完美的音樂表現力讓現在的許多音樂家感到驚歎。所以,普及嚴肅音樂成了一個十分必要的問題。

  從小培養聽的需要,具備聽的感受能力與方式、習慣,是音樂審美活動最重要的基礎。缺少了這個基礎。一切音樂審美教育都是徒勞的。音樂審美的教育完全可以從比較甜美、輕鬆,聽覺上易接受的作品起步,逐漸讓大眾接受嚴肅音樂。

  嚴肅音樂與流行音樂有著各自獨特的魅力,用不同的風格滿足了不同層次人們的審美需要。音樂高雅和通俗是客觀存在的音樂現象,世界上的音樂也是朝著多元化的道路發展的。為了各層次人們的需要,一種新型音樂――嚴肅音樂與流行音樂相融合的發展已成為了一種現代音樂的時尚。它既不失嚴肅音樂的高貴典雅,又包含了流行音樂的通俗易懂。我相信。世界音樂一定會按著最恰當、更多元的方式繼續延續下去。


小白電影室


嚴肅音樂要形成一個精確的學術上的文字定義有些困難,但一個人隨著鑑賞能力的提高,很容易分辨一個作品是不是嚴肅音樂。

我個人不喜歡用古典樂和流行樂去做一個粗暴的二分類,而喜歡用嚴肅音樂和通俗(商業)音樂來劃分。

嚴肅音樂簡略地說是藝術性純度很高的音樂,不為迎合市場,而是為了表達或詮釋某些縱深度很大的東西而創作的音樂。那也沒法用文字去寫怎麼樣才是藝術性高,那得寫論文,所以我還是舉例吧:

日本黑暗哥特樂隊,創作中大量使用巴洛克元素,包括華麗的復調和裝飾音,伴奏用高雅的絃樂室內樂團和羽管鍵琴——商業音樂。

老牌死核搖滾樂隊,某天突然發佈一張實驗性質專輯,充滿怪異音響和極端音響,沒有可聽性,甚至讓聽眾頭疼難熬,為了探索音樂的可能性——嚴肅音樂。

施特勞斯盛名後的一些爛俗圓舞曲,甚至所謂一個指揮指揮其他指揮來達到千人同時演出的巨型樂團作品(他自己也承認這簡直是胡鬧沒有音樂可言,但觀眾喜歡)——商業音樂。

某藝人為追求音樂夢想,去強大的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進修,隨後發佈最新單曲,加入了全新beat和最新技術的remix和被微博吹上了天的battle——商業音樂。

民族特色樂隊,用少數民族服飾和樂器,結合鍵盤和鼓,創作演出有他們民族特色的歌曲,還贏得人氣上了央視——商業音樂。

作曲家深入採風後,吸收了少數民族民歌特有的小二度音層和當地獨特的旋律風格以及和聲,以此為主題創作了器樂/聲樂作品在音樂廳演出——嚴肅音樂。

久石讓用風格純正的古典時期作曲技法創作的優美動聽的電影配樂——商業音樂。

薩頂頂獨樹一幟的唱腔和舞美風格,不僅國內收到追捧,甚至一度風靡歐美——商業音樂。

譚盾讓人在全球各大頂級音樂廳裝神弄鬼地玩水、撕紙、敲石頭,佐以西洋樂團樂器演奏的中國民族調式音樂——嚴肅音樂。


娛樂竄天炮


重點: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事實是~絕大多數人無法從音樂中聽出‚樂曲內容解說‛中所指出的內容~而更多的音樂作品沒有解說~這不能不讓那些真誠希望步入音樂藝術的大門~熱切希望‚聽懂‛音樂作品表現內容的學生感到沮喪。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許多學生在音樂鑑賞課中會產生無法‚聽懂‛音樂的失敗感。而正是這種令人沮喪的失敗感~使越來越多的學生產生‚音樂太高深~咱們聽不懂‛的絕望。再加上‚嚴肅音樂‛、‚高雅音樂‛這些字眼所包含的那種板著面孔、高高在上的姿態~就更使人產生了對嚴肅音樂敬而遠之的感覺。

以文學化、美術化方式理解音樂的審美觀念~看似一個巨大的觀念屏障~而在實踐上就象一層窗戶紙~一捅即破。而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後~學生在音樂審美能力上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在適當的曲目安排下~聽~使許多理論問題迎刃而解。

解鈴還需繫鈴人。造成音樂審美觀念的誤區~既有音樂美學與音樂史學學科的責任、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有複雜的歷史、文化與政治原因。帶領學生走出這個誤區~還要靠我們每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洗腦不斷地努力。當然前提是每一個音樂喜愛者自己首先要有一個正確音樂審美觀念。




音樂星雲wing


能穿過你的肉體,直擊你的靈魂;

讓每個受傷的心靈得到安慰;

能表達你此事此刻的心情併產生共鳴;

總能想起曾經發生過的回憶;

能讓你忘卻一切沉浸其中;

在運動中展示肯定與否定、積極與消極、鬆弛與緊張、平靜與激動、歡快與悲憫、滿足與壓抑…。


電影超前觀看


謝邀!

在我心中,好的流行音樂是這樣的:

第一:旋律要好聽,但“好聽”這個感受,是很個人化的,所以沒辦法用一個標準來講,聽起來覺讓人覺得舒服。

第二:歌詞要有足夠的畫面感和給人帶來豐富的想象力,甚至是接近現代詩的感覺。

第三:要有豐富和新穎的和聲,在整首歌中有個讓人記住的點。

第四:有又新鮮又剛好合適的音色,比如傳統的鋼琴音色。



音樂集錦


先說一下流行音樂,流行音樂19世紀末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從音樂體系看,流行音樂是在叮砰巷歌曲、布魯斯、爵士樂、搖滾樂、索爾音樂等美國大眾音樂架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樂。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可泛指Jazz、Rock、Soul、Blues、Reggae、Rap、Hip-Hop、Disco、New Age、Funk、R&B等20世紀後誕生的都市化大眾商品音樂。

  • 最早開始學嚴肅音樂的時候,老師不讓聽流行音樂,原因是怕對我們的發音和音樂結構認知造成影響。由此可見,老一輩的嚴肅音樂人對流行音樂還是不太認可的。
  • 就我個人而言,最早的時候覺得聽一些當下流行音樂是件放鬆的事情,因為很容易契合你當下的心情和感悟,後面接觸到國內流行和搖滾的鼻祖,比如Beyond、唐朝這些,後面又接觸涅槃,槍花包括傑克遜這些都代表性的國外音樂,當時最直觀的感覺就是一個是小孩一個是大人的感覺,自己就感嘆出國內音樂環境比國外真的是差距太大了,難怪很多在國內有一些成就的音樂人都選擇出國深造。
  • 國內的流行樂壇經歷這麼多年,已經今非昔比了,不論什麼曲風都有這個領域拿的出手的代表作和音樂人。個人對流行音樂的認知一直都是,一定是當下最好最大眾的音樂,不然它不會成為“流行”音樂。至於真正好的流行音樂,它一定是有內涵,獨立創作,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它是音樂人的感悟和思想表達,而不是為了撈一把就走的商業創作。有時候我們會聽見很多年輕的音樂愛好者們之間會有類似“你還挺誰誰誰的歌,俗不俗”之類的玩笑,其實樂音本身沒有俗不俗這個說法,只是創作的人迫於商業目的,或者自身高度不夠,給了受眾一種低俗的感受。真正好的流行音樂,一定是被大眾可接受和認可的東西,它膾炙人口又被奉為經典,被兩到三代人認可和傳唱。

個人一點拙見,歡迎大家討論和指正。


金鉐肖


有一種音樂叫李宗盛,真性情,想說的想做的都在音樂裡表達了,李宗盛吹著溫哥華的冷風,在林憶蓮住的樓下站了一夜,並寫下了《為你我受冷風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