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你最接受不了父母哪一点?为什么?

梧桐indus1


其实作为子女本不该对父母评头论足,但站在真理的一面我还是有话要说,虽然这些事情无伤大雅,作为女儿我也不计较,但是心里总会有点别扭。

我出生时在九十年代初,我们姐妹三人,从我出生起不满三岁的姐姐就被我妈送到奶奶家照看,在一个村住着,为什么还要送姐姐走不一起照看,我也不知道我妈当时是怎么想的,换做是我,住在一个村,还把孩子给奶奶抚养,一养就是七八年才接回来我是万万不能理解的,虽然我妈也经常去看姐姐,但这弥补不了一个小孩子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失落。

后来我到了两岁妈妈又生了弟弟,在农村没有男孩是不行的,所以我父母立誓不生到男孩不罢休,万幸生了一个弟弟。可以理解想生男孩的心情,但也没必要下这么狠的决心吧!

从小到大我觉得我爸妈对我挺好的,我也很知足,能吃饱穿暖就行。小时候过年家里会买两只猪脚回来放在煤炉上炖,炖好的汤放点糖就能喝了,很好喝的,可惜只有爸爸和弟弟天天喝到,我只喝过小半碗,但我不计较这些,因为从小我就认为家里有好吃的要先紧着弟弟先吃,这是自己领会到的,后来长大才明白这是偏心。

长大后明白了很多事,并不是父母做的事一定就是对的,只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不想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孩子多了得到的爱会或多或少不一样,如果什么事情都去斤斤计较那岂不是太累了。

即便他们有很多缺点,但我依然爱他们,感谢他们给我生命,养我长大,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



小薇花开


“我认为”,“我觉得”,“我相信”,他们不是自信爆棚就是理所当然。

我认为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件事不行,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有多少父母喜欢这样对孩子说话,总是想当然得觉得自己的孩子很牛逼或者自己的想法很正确。

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可是父母永远不相信,很多时候我们是有苦说不出。

最近的一件事,也是让我很头疼,我妈告诉我,你工作了就找男朋友。

我很诧异,男朋友不是说找就可以找到了好吗![捂脸]

我妈直接回复我:“我相信你,工作了一定找得到男朋友。”

我真的很无语,不知道该怎么和她争论,最好的就是选择沉默,让她自己去沉沦在她的理想王国。



九月初6


偏心,不用欣赏,鼓励,支持我“做我喜欢的事”来表达爱和关心。妈妈偏心哥哥,总觉得男孩更有成就,出息,可靠而偏心,爸爸偏心我,觉得我诚实,听话。父母又教育孩子要大的爱护小的,哥哥心不甘情不愿反而恨,讨厌我,总是欺负我,抛开我。我们小时候的关系永远水火不容。父母的愿望根本没有帮到我们。如果父母不这样规定,教育,可能我们关系还好些,我拿着父母给的特权鸡毛当令箭,他根本不鸟🐤你这套。如果不规定,我们最多一个不理一个,兴趣不同,各玩各的。规定,道德绑架保护之下,我就总想“行使我的权力”,甚至于作,演,使他非常抵触,反感。因为行不通,没有效,我也学乖了,不再白费力气,指望,抱期待,只好自己靠自己。🍎🍎🍎

父母不用欣赏,鼓励,支持,包容我“做我喜欢的事”,我和妈妈之间爱的循环就变成了一种宠溺,无止境要求,满足的纠缠,测试底线。妈妈会忍受我的哭闹,勒索屈服,满足,我会不休不止哭闹一整天,两个人都互相离不开,很累。因为不用给予,迎合,包养,包揽,妈妈没有办法,方式传达,表达自己的爱。我也养成勒索,纠缠的坏习惯。直到我真正认识到这个习惯的大问题。我开始学习怎样健康地传达爱给我的孩子。🍎🍎🍎

如果你不在应该,恰当的时候准确无误地表达爱,所有的方式都将开启恶性循环。🍎🍎🍎

我小时候喜欢玩游戏,过家家,学电视里演京剧,我父母和大人并不是友好地欣赏,开心,总是嘲笑我,令我难堪,怨恨,讨厌他们。有时又没有地方去,用席子围着桌子在里面玩,就是又想玩又讨厌被他们看到,甚至于在家里隔着窗户看到他们都非常讨厌,叛逆。🍎🍎🍎

我看到美国的幼儿园老师从不批评孩子,连上课都尽量缩着脚不给孩子任何压力,学校老师更是“从不说孩子有缺点”,真的太贴心了。因为事实上父母的批评指责,挑剔只会疏远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父母迁就,宽容孩子,也没有做什么特别大,了不起的牺牲,孩子在宽容里却因为安全感,自信,自由能更好的成长优势,因为父母是成年人,更能因理性宽容能成就一个优秀和身心健康的孩子。孩子其实也没占着什么便宜,好处,不当得利,特权,因为他们将来也要这样宽容自己的孩子。🍎🍎🍎

父母替孩子作主和种种规定也很不喜欢。我宁愿学习做家务,也不愿父母批评,指责,道德绑架“我天天煮饭给你吃,你要成绩好一点”。“煮饭吃”会煮就行了,“成绩好一点”没有天赋打死都不懂,努力了也无回报,尤其是高中数学,我天天写作业到十一二点,条条做,条条错。我爸爸看我这种态度,从不批评我,老师也不为难我。“她确实是自己做的,每题错得和别人不一样。”其他同学每天一早个个在抄作业。🍎🍎🍎

爸爸把我发的牢骚在家长会上发言,第二天班主任黑着脸,同学告诉我“你爸爸提了好多意见”,毕业考考第一老师也没有表扬一句,那种孤独,无助令人不寒而栗。🍎🍎🍎

我自己觉得高中我的很多观念已远超父母,如果他们要指挥我我就非常痛苦,我那时已经读了很多课外书,名著,我唯一的想法是自己独立,想有自己的自由,自主,摆脱他们的安排,建议。好在我爸爸还比较开明,尊重我,因为我也不是特别叛逆,还比较正当爱好,我们都不是很强势,否则电光火石,纷争难断。我的一个表姐那时离家出走。关于教育见仁见智,要放下成见,偏执,站边,看“真正利于孩子成为身心健康,优势突出的自己”。在长期的实践中客观地观察,分析,总结,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果。🐸🐸🐸🚶🚶🚶🎥🎥🎥


向日葵8853161210914


这是个年轻人评价父母的话题。做为一名近花甲之年的我,非常理解也可以接受。因为我也曾年轻过,也有过接受不了的事情。一切源于经历!

人无完人,父母也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终有一日你会发现,一切不接受是多么微不足道。接受不了的事情越多,越难融入社会,因为你接受不了的不止父母,还有自己。因为长大后的你,将是父母的再版。

疫情期间,有多少父母感染疾病,猝不及防的离子女远去?又有多少儿女及父母在一线坚持抗疫?

真正懂得时,最终接受不了的是父母的老去。当父母远行之时,更加接受不了的是(事)悔之晚矣!





叶舞芭蕾时


最接受不了:父母“自以为是”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

因为他们特别主观,一点都不虚心,认为自己年龄比我们大,就可以操控我们,比我们强很多很多。其实不然,我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观点和看法。

你呢?亲



医心为民


世上就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不管你是为人子、女还是为人父、母,贫穷也好富贵也罢。所以我觉得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至少一个有良知、有道德修养的人,是都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的。


年华似水143139906


过分疼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