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古人惊蛰代表什么?

用户51680061214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Sunny0221


在网上看到一段话,“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蜇。”千百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历次瘟疫都是按这个规律始终的。到3月5曰(农历二月十二日)就能够解除封闭,走出户外,拥抱太阳。

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是很对,因为当年SARS到了5月份才销声匿迹的。不过就把这段话当作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吧,希望这一次到三月初,疫情得到控制,让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不再受到威胁。

三月初即将到来的惊蛰是个什么样的节气,让人们有了这么大的期许,一起了解一下。

惊蛰的由来

惊蛰最开始并不叫惊蛰,而是叫做“启蛰”。顾名思义,“启”自然就是最初的意思,“蛰”是蛰伏的意思,启蛰就是说曾经在冬季时候那些蛰伏的动物们,到了这个时候,都纷纷跑出来了,动物开始活跃,植物自然也不会闲着,这时候就慢慢进入到了春耕的季节,长时间的农闲时间已经过去,农家人们就要开始忙活春耕了,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

启蛰后来之所以改名叫做“惊蛰”,是因为到了汉景帝时代,因为汉景帝名为刘启,所以需要避讳,于是将启蛰改名为惊蛰,也有“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的意思。而后来到了唐朝时期,已经没有必要避讳了,所以又重新开始使用“启蛰”这个名字,但是因为“惊蛰”的时间已经有好几百年,所以这个习惯已经改不过来了,惊蛰就沿用至今。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为惊醒,“蜇”为蛰伏,“惊蛰”就是惊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有哪些民俗习俗?

惊蛰吃梨

古时生物类别比较多,有些传染病也没有100%的特效药,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在陕西、山西及苏北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个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惊蛰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打小人”驱赶霉运

“打小人”在广东和香港地区比较流行,通常在惊蛰这一天流行打小人,打小人并非诅咒,而是另外的一种祈福形式,求一个心里安慰,打小人的最佳时间是惊蛰日傍晚七点,地点则一般在阴暗的地方进行,例如桥底。

香港民间传统会打小人,在铜锣湾鹅颈桥“打小人胜地”生意最好的梁婆婆燃点香烛,将纸小人放在砖头上,手执一只旧鞋,口中念念有词:

“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无地走……”。手起鞋落打得拍拍响,再放入元宝盆烧为灰烬。

祭白虎化解是非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我是青鸟


惊蛰

二月是卯月,卦象,内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为雷,雷天大壮。二月是大壮卦,大陆上放风筝,可以飞起来了。二月的惊蛰节非常重要,在立冬以后,蛇虫青蛙就看不见了,口里含一团泥巴,钻到地底下,不食不动,半死状态,现代科学上称作“冬眠”,我国古代称作“蛰”或“蛰伏”,要到二月间雷天大壮的时候,第一声春雷一鸣,这些蛰伏的蛇虫青蛙,吐出口中的泥巴出洞了,称作惊蛰。

过去农夫惊蛰以后下田耕作,一不小心,触到毒蛇含过的泥巴,会中毒肿痛。在大陆未过惊蛰,农作物种子下地,不会发芽生长的,一定要惊蛰第一声雷以后,才开始抽芽的,这个科学的道理。

《易经》上告诉我们,雷有八种之多,水雷屯,泽雷随,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地雷复,震为雷等,而地雷复的雷肥料最多。春雷动了,这一声空中的巨响,惊醒了冬眠蛰伏的动物们,现在纷纷吐出了口中的混土,恢复了活动,这就是惊蛰的意义。


趙波


惊蛰,曾称“启蛰”。


汉景帝国时,为了避景帝刘启的名讳,改称为“惊蛰”。

惊蛰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意味着天气回暖、春雷始鸣,冬眠的昆虫惊醒了。


唐代白居易曾有诗作《闻雷》,写的就是惊蛰节气。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在古代,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屋里的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孙思邈在《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


石灰具有消毒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撒在门槛外和庭院中,希望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不要来骚扰自己。


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这些害虫。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广西金秀县地区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


古时惊蛰,还有一个重要的民间习俗:祭白虎。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波作浪,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这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过后,春花渐次开放。最先盛开的是灼灼其华的桃花,粉红的、绯红的,多重瓣的、半重瓣的,争相绽放。


树上花开,树下草长,春光无限好。


悠然阅读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在雨水之后、春分之前,时间为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意思是说,惊蛰节气在农历二月,随着第一声春雷的响起,万物都惊醒过来,地下蛰伏的小动物们听到雷声,也都纷纷惊吓得从冬眠中醒来。所以古代的人们将这一节气叫做“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事实上,冬眠的蜇虫们是听不到雷声的,它们之所以结束冬眠“惊走而出”,是因为温暖的气候。惊蛰时节正值“九九艳阳天”,此时大地回春,春雷渐响、春雨增多,大地的春意更浓了,田间的农事也更忙了。

为更好的反映惊蛰期间的气候变化,古人将惊蛰节气中的十五天分为以下“三候”:

一候“桃始华”。华是通假字,通“花”,在惊蛰节气的前五天,桃花开始盛开了。

二候“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鸟。在惊蛰节气的中间五天里,黄鹂鸟闻到花粉的香气,欢欣雀跃地在树林间鸣叫。黄鹂鸟的美妙歌声,为春天的增添了几分更为活跃的气息。

三候“鹰化为鸠”。鹰,指的是一种鸷鸟;而鸠,指的是布谷鸟。鹰变为鸠,并不是说老鹰变成了布谷鸟,而是说在惊蛰节气的最后五天里,由于气温非常暖和,老鹰悄悄地躲起来开始繁殖,而布谷鸟则成群地出没于山林间,鸣叫求偶。这样的现象在古人看来,便是鹰消失了、鸠出现了,所以造成了一种“鹰化为鸠”的奇妙错觉。

伴随着滚滚春雷,万物都在繁殖生长——黄鹂歌唱,老鹰筑巢产卵,鸠鸟鸣叫求偶,桃花、棠梨、蔷薇百花如簇……这样一幅热闹春景图,得益于温暖的天气。

惊蛰时节以晴天居多,气温不断回升、雨水也有所增多。除了东北、西北等少数地区以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经回升到0℃以上,而华南、东南等地区甚至已经稳定在12℃以上,处处都唱响了“桃花红,梨花白,黄鹂歌唱燕归来 ”的仲春赞歌,十分热闹。



立春的春风轻柔拂过,雨水的春雨温润如酥,沉寂了一整个漫长冬日的万物如梦初醒,睁开迷蒙的双眼,但真正使得万物再度苏醒的,却是那一声声遥远的惊雷。惊蛰的雷声唤醒虫蚁鸟兽,唤醒草木庄稼,更唤醒勤劳的人类,于是繁忙的春耕时节就此开启。

在这阳光明媚的仲春时节,活力与生机就此重现人间,疫情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周慕白1988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在每年公历的3月5–7日之间的一天。

惊蛰第一候桃始华。桃花红,杏花白,气温回暖,村里的桃花都盛开了,远远望去一树树桃花就好像一朵朵粉色的云。惊蛰第二侯仓庚鸣。古时候人们将黄鹂叫做仓庚,惊蛰时期,黄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发出悦耳的鸣叫声,以此寻找伴侣。惊蛰第三候鹰化为鸠,鸠就是指斑鸠,鹰化为鸠,实际上,这是古人对周围的景物观察不够仔细造成的误解。在惊蛰节气前后,动物开始繁殖,附近的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布谷鸟则活跃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人们就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此时,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惊蛰的主要习俗有蒙鼓皮、驱虫、打小人、吃梨等。

宋代诗人陆游写过一首关于“惊蛰时节”的诗:《春晴泛舟》“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中国文化重养生。《黄帝内经》上说: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

意思是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多出来慢慢走动,自身就会心情愉快,心旷神怡了,那么就会身体倍棒,百无禁忌。但是这不是你熬夜理由,古人的晚和现在的晚区别可大了,古时候没有什么夜生活,大家基本早早就睡觉了,哪像现在11、12点还说早的。所以大家还是早睡早起,多多锻炼。

听说有一些地方,比如广西云南等有些少数名族,在惊蛰有吃炒虫的风俗,北方多是煮梨水吃,总之,是窝了一冬天正是静极思动的时候。


无理数娃娃鱼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蜇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蜇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度,这个节气表示在我国某些地区,惊蛰有食梨的习俗。而到了西汉,为了规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将“启蜇”改名叫惊蛰,延用至今。



土右钟海滨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反映自然生物在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1]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一岁十二个月建,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多多tulip


大家好!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朋友们春天来了,代表着希望和美好的春天来了!春天给我带来赏心悦目的明媚春光的同时,也即将给我们带来滂沱大雨、滚滚春雷。

对于古人来说惊蛰代表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惊蛰”这个节气的由来,我们的祖先是一个非常聪明智慧的祖先,在很早很早的远古时代就已经懂得依据观察天象来判定一年四季的季节更迭,以及节气的循环。“惊蛰”这个节气就是老祖宗依据北斗星的运转方向来划分而出的。

在《史记•天宫书》之中说道:“斗而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当北斗星的星柄转向正东方时,天地间的春天就来了。所以春天属东方,在五行属“木”;当北斗星的星柄指向正南方时,那么炎热的夏天就开始来临。同样,北斗星星柄转向西方,北风潇潇的秋天就到了;当北斗星的星柄转向北方时,那么寒冷的冬天就如期而至了。

“斗转星移”这个成语也是由此而来。当北斗星的星柄处在东方稍转二分的时候正是惊蛰节气的来临。最初的惊蛰并不是称为惊蛰,而是叫做“启蛰”,“蛰”是蛰伏的意思,“启”相当于震醒、震动的意思,当此时春雷滚滚震醒沉睡在土地上的万物。

到了汉朝的第六个皇帝汉景帝的时候,由于汉景帝名“启”,为了避讳而把启蛰改成了“惊蛰”,后来的节气虽然也有中途改回了许多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了“惊蛰”的称谓,后来《大衍历》就一直沿用至今。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至今还是用“启蛰”的原因。

那么对于古人来说惊蛰代表着什么呢?

惊蛰对于古人来说代表着春耕春种的开始;代表着惊雷轰天震动了所有百虫;代表着一年中驱除所有秽气的时候到了;代表着造鼓者蒙鼓皮的时候到了。当然还有许多代表性的民间习俗是在惊蛰办理的。

1、为什么说惊蛰节气代表着造鼓者蒙鼓皮的时候到了呢?

其实造鼓者一定要等到惊蛰节气来蒙鼓皮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为惊蛰是巨雷轰鸣的时间,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比较迷信。因为惊蛰雷声开始震响,可以使天地万物一起震动,所以在这个时候蒙鼓皮可以使大鼓的声音响亮,具有震动八方的威力。

2、那么为什么说惊蛰是代表着古人驱除邪气、秽气的时候到了呢?

小时候吃饭往往不小心把饭粒撒了一地,这时候爷爷奶奶就会恶狠狠地骂道:“浪费粮食?当心雷公劈你……”,古人认为打雷可以驱除天地间所有的邪气,因为雷神是专管人世间一切邪恶事物的。一个人如果做了亏心事雷神是不会饶恕他的,据说雷神专门喜欢劈倒坏人的。

基于这样的思想,古人大都在惊蛰左右进行“祭白虎”的活动。据说祭祀白虎可以化解一年内的是非祸事,使人一年之内平安无事。于是古人一到惊蛰就用白纸皮折成一只白老虎,然后进行三畜祭拜,用猪油将白老虎的肚皮填得满满的,然后再往老虎嘴巴涂上鲜红的猪血,据说喂饱了纸老虎就可以得到一年四季的平安。

3、古代妇女在惊蛰节气时进行打小人驱赶霉气。

古代女子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受人欺负那是常事,为了避免一年之内碰到小人,招惹上霉气使自己吃亏,于是在惊蛰节气里就会进行一些象征性的活动,而“打小人驱赶霉气”就是其中有趣的一种活动。

妇女们往往亲手用布料或者纸皮做成一个小人的形状,然后按照一定的时辰将纸人进行抽打,一边打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骂道“看你个小人头!打得你有气又发抖!打得你食亲野都呕……”。

各种各样的活动无非都是为了图个来日吉利而已,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不过有了这些活动以后,就好像内心里有了神灵的依托,于是首先在精神上就能无忧无虑,这也算是一种精神疗法吧。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惊蛰之后各种病毒性传染病的发作的确是处于比较少的现象呢?

我认为这个应该是和节气中的气候变化有关。大家知道病毒来时需要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才可以预防传染,那么惊蛰节气之后,天气渐渐转热,就是亲人也不愿意过度接近,过度亲热,因为太热受不了。

再说惊蛰节气之后的天气往往瓢泼大雨频频发作,根据专家的说法“勤洗手”可以洗掉病毒,那么大量的雨水也应该会洗刷干净天地间的病毒,无形之中在惊蛰节气前后就会出现一个清新脱俗、芬芳新鲜的大自然环境,这应该也是惊蛰节气之后传染病比较少的原因吧。

另外随着大自然阳气的生发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着季节一起增长,人体对于外界的一切邪气都会斗志倍增。这也是病毒等传染病开始靠边站的原因吧。

总之古人“惊蛰”代表着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代表着农业生产繁忙的开始,代表着一年秽气、霉气清除的开始,代表着什么一年所有事业即将轰轰烈烈开展的始端。最后借助长卿的一首《惊蛰》来结束吧:

陌上杨柳方意春,塘中鲫鲋早成萌。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豕倒乾坤。


问题回答完毕!敬请赐评!谢谢!


四季养生密码苑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一岁十二个月建,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惊蛰是卯月之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