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致辞”和“致词”的区别是什么?

彼得苏


致(至)是由至和攵会意而成的字。至即标音又会意,表示到达之意;攵是攴的变形,也可理解教的省形,表示持教鞭覆审启发,听从之意。致的本义为听从教命随即送达。中国人写信,后面常书“此致”、“敬礼”字样。此,指自己写的信;致,表示听从你的教命随即奉送给你观看。敬礼,就是当面向你鞠躬致谢。是一种高雅的礼貌用语。

词(次)是由言“讠”和司会意而成的字。言“讠”表示严肃庄重的讲话;司(随事切)是由一、口和包、周或围的省形“𠃌”会意而成的字,表示周围的人听从一人口中发出的号令,读音是“随事切“表示随从一人干事,引申治理、管理。词借”次“声表示文字构成次序的组合为词。词的本义为文字有严格次序的组合和统一的意义。

辞(词)是由繁体“辭”和“辤”二字合并简化为“辞”。辭是由乱的繁体“亂”的省形“”和辩的省形“辛”会意而成的字。“亂”表示思维错综复杂,这里表示案件复杂;辩“辛”表示辩护,这里指示犯人为自己辩护。辭借“词”声表示犯人为自己做辩护之词。辭的本义为犯人理清复杂案情为自己做最后辩护之词。辤是受和辩的省形“辛”会意而成的字。受表示接受,这里指示受罪之人,或带罪之人,辤的本义为受罪之人为自己作最后辩护之词。后二字合并简化为“辞”。用“舌”来替代“乱”和受,是受“亂”的简化“乱”影响,进而简化为“辞”,两者都可理解用辩解之话。辞的本义为犯人的最后辩解之话不宜被接受的诉讼之词。故可引申1.告别,如辞行;2.不接受,请求离去,如辞职;3.躲避、推脱,如虽死不辞、不辞辛苦;4.解雇,如他被老板辞了;5.言词、文词,如修辞、辞藻。

当你明白辞和词的本义区别,也就会理解致辞和致词的差异。


严师说字


“致辞”和“致词”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很明显呀,两个词语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前面相同的“致”是“给出”的意思;而后面一个字,则一个是“辞”,一个是“词”。两者的区别一句话就可以说清:都是表达在仪式上发言的意思,“致辞”更加严肃庄重,一般用于正式的场合或者重大的庆典等;“致词”就没有太多场景的限制,仅仅是表达做一个发言的意思。



那么,只有一字之差的两个词语,为什么会有使用场景和语境上的区别呢?我们平时说话或者在重要场合发言的时候,应该怎么用好这些词语,避免尴尬误会,让自己言语得体、不失风范呢?让飞扬来为你解答。

词语的意义和使用语境、感情倾向

汉语中的每一个词语,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很多词语还会有,特定的感情倾向和使用语境,这三点是基本点:

  • 汉语在语言分类中属于孤立语,也就是说在一个句子中每一个字都独立地表达一个意思,这一点在古汉语文言文中体现的特别明显。这也是文言文难以理解的重要原因,我这段话或许会引发大家背文言文的痛苦记忆,先说声抱歉。“致辞”和“致词”的区别也在于此:“词”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泛指所有词汇;而“辞”原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是经过文学加工后的语言,也叫作“文辞”。自然,“致辞”就比“致词”显得更加严肃庄重,用于正式庄重的场合了。



  • 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发现,汉语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词汇,成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约定俗成的词汇,是在汉语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它们有固定的意义和感情倾向,只能用在特定的语境中,而且随着语言的发展还有可能发生改变。例如“三教九流”这个成语,原本“三教”指的是儒释道,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名家,诸子百家中比较有名气的这九家,从其所指我们也可以知道成语的原义是泛指社会和江湖上的各个流派,是个中性词,并无贬义。但是人们用着用着(特别是明清白话小说中),“九流”就和“下九流”一类的区分社会贵贱的意义搅和在了一起,“三教九流”这个词就带上了贬义。由于我们长期生活在汉语的语境中,所以一提“三流九教”我们就知道是贬义了。
  • 其实也不仅仅是成语,很多词语也是有特定的使用语境和感情倾向的。比如“结果”和“后果”两个词语,其实从单纯的词义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意思,但是使用的语境就明显有区别了:“结果”是个中性词,没有褒贬的意义和感情倾向,而“后果”则是特指“不好的结果”。像这种看起来类似,但其实意义区别特别大的词汇,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就需要额外注意了。

语言得体,避免尴尬,应该注意什么

做到语言得体,并非是说在说话或者发言的时候要运用多么华丽的词藻、多么典雅的文辞,一般来说,只要把语言使用的恰当就好了。说出来的话,符合你的承担的角色、契合你的身份、适合当前的场景,就是“得体”。


而其实要做到语言得体,也并不困难,掌握以上我说的三个基本点就好:词语的意义、感情倾向、使用语境。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汉语语境中,对这三点的把握其实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我们能更加上一点自己的积累和钻研,语言表达对你来说将不会是一件难事:

  • 1、日常生活中留心积累

在日常的与人交流中,如果我们听到了不太懂的词语或者对他人的表达存在质疑,我建议大家应该马上去研究确认。现在是信息社会,手机上基本上就可以查到,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长期积累的效果将会是惊人的。

  • 2、多读经典名著

个人认为,读书一定要有选择性,文字是人的思想和智慧的载体,只有读好书才是和高尚的人面对面交流。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考验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华,多读经典名著,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还只是一个最基础的效果,它对我们思想和品格的影响是更具有价值的。

  • 学以致用,多说,多写

炉火纯青和游刃有余都是经过了大量训练和实践后的结果,该说的时候,多说多表达,需要你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只有能够运用了才是真正掌握了。



另外,写作更是增强语言表达和文字运用能力的一大良方。在写作的过程中,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是通过对语言的斟酌来实现的,写的多了我们对语言和文字将会越来越有感觉。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的工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它没有终点,永无止境。

最后,飞扬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有谈吐的人,而不是只“吐痰”的人,莞尔。


文丨飞扬 图片丨网络

我是飞扬,一个学习地球科学、爱读杂书、时刻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理工男,天文地理、风土民情、历史文化,我都愿意和你分享,关注我,让我们共成长。


历史飞扬


其实汉文功夫好,连历代词典破绽也清晰发现。只是教育学规定使用,个人无法推翻。中国应该加强学术论证普及水平,那时再论词典错误,很多人就接受并理解了。

分辨“致辞”与“致词”区别,只在“修辞”及“题词”两处。辞乃精心修饰成文之句,优美且尊重对方;词是以实为实客观准确用语,不存在因应酬而扬抑圆滑成分。

如果让你在一幅古画上留句,不会称为题辞!

2019.9.29.22:14


盖世神算


准确地说,“致辞”和“致词”属于异形词,相互替换一般不会造成误解。实际的使用中,“致辞”使用频率较高,多用于较正式场合和重大活动。因此,《现代汉语词典》以“致辞”为推荐词形。

“辞”与“词”的细微区别

“词”“辞”,在表示词语和话语时古代通用,故形成了一系列异形复合词。

1.表示词语和一般话语多用“词”,如“辩词、词汇、大放厥词、悼词、遁词、贺词。夸大其词、判词、遣词、闪烁其词、誓词、题词”等;

2.表示交际场合得体的言语多用“辞”,如“辞令”等。

什么是异形词?

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12月19日发布,2002年3月31日试行的“规定普通话书面语中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的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其特点是不具备强制性的,体现引导性,即强调只是推荐的书写形式。

常见的异形词举例

按捺-按纳

按语-案语

百废俱兴-百废具兴

辈分—辈份

本分—本份

笔画—笔划

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掺假—搀假

分量—份量

弘扬—宏扬

叫花子—叫化子

月食—月蚀

折中—折衷

自个儿—自各儿

以破折号为界限,后面的是“异形词”,如同茴香豆的“茴”字,孔乙己能给出4种写法,当时常见常用的规范形式只有一种。其他属于学术范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会显得过于迂腐,甚至给语言文字造成混乱。因此,异形词在正规场合不建议使用,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会逐渐被淘汰。

例如,牛仔裤—牛崽裤,后者已经被自然淘汰了。

为什么不立即废除异体词?

一、我们还要读前人的书,而且每一个异形词的背后,都有一个语言故事和文化故事,语言文字规范不能割断文化,割断历史。

二、有些海外华人还在沿用这些词形,如果一下子废除,加大了和海外文化的隔阂。

三、立即废除会给人增加心理负担,语言文字的规范应该是个渐进的过程。


Hello翻译官


“致辞”和“致词”两个词都是指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情感。是一对异形词,意义是一样的。在词义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情感表达上会有些区别。

它们的使用场景都是在指在举行会议或某种仪式时请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讲话。但二者在在感情色彩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例如:“主持词”和“主持辞”在概念上没有根本的不同,都是指主持人所说的有关的话语。

“词”是指“言词、词语”;“辞”是指“文辞、辞藻”。 “主持辞”比“主持词”更为庄重,主要用于一些非常正式的场合、重大的庆典等。

“致辞”和“致词”也是同样的道理。

作家冰心著有诗歌《致词》,是在1922年即诗人22岁时写下的一首向亲爱的母亲的庄严《致词》,这是一首伟大母爱的多情颂歌。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将“致辞”设定为“首选词”,而将“致词”设定为“非首选词”。

因此,不论从工具书的明确引导,还是从语言的实际应用来看,都宜采用“致辞”一词。


牧子闲话


在“言词”和“文词”的意义上,“辞”和“词”是同义词。

致词,亦作"致辞",指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发表欢迎、祝贺、答谢等言辞。


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而不说“词”,

所以《周易·系辞》说“修辞立其诚。”

《论语·季氏》说“而必为之辞”。


汉以后逐渐以“词”代“辞”,如《史记·儒林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

但是,“推辞”的“辞”决不写作“词”,而“诗词”的“词”也决不写作“辞”。


“致”有引申义为“陈述”、“表达”,

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致股勤之意。”

今有双音词“致谢”、“致敬”。


汉字谷主


“致辞”比"致词"更为庄重,主要用于一些非常正式的场合、重大的庆典等。

“词”是指“言词、词语”;“辞”是指“文辞、辞藻”。

“致辞”和“致词”是一对异形词,意义是一样的。《现代汉语词典》以“致辞”为推荐词形。

致辞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致词,读音为zhì cí。指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现指在举行会议或某种仪式时请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讲话。


往东回大唐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说,“辞”是言辞的意思,即说的“话”,而“词”是词语的意思,是语言的运用单位。怎么理解?从专业的角度看,很简单:“辞”是说出来的“话”的内容,“词”是语法概念(语言的一个结构单位)。

“致ci2”自然是说话了,弄清了“辞”和“词”的含义之后,很显然应该是“致辞”了吧?


傻傻的小白兔


就是在会议或活动上请人讲几句话,有的是主持人致词,有的是领导致词,有的是嘉宾致词,以示会议或活动庄重、热烈、有氛围。用“致辞”,语言要求规整、规范,韵味浓一些;用“致词”,无虽文皱皱,讲话大方得体就行。现在也没人去计较是用“致辞”,还是用“致词”,两者通用都无所谓。


用户6238967819


一句话就解释了:致辞是致词的溢美之词。

就像不说“请领导讲话”,而是“请领导指示”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