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命相搏去保全生命中最尊贵的部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短篇小说,在现实中,茨威格也收到过两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这两封来信让茨威格有了灵感。所以,这本书也可以看成茨威格的"自传",也是茨威格在所处的变革时代中、在浪漫主义退潮后对其以自我为核心价值的怀疑和反思。

第一次接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单单是这个名字就已打动了我,“陌生女人”和“来信”,这种令人好奇的组合就让我感受到这个陌生女人的爱意与决绝,只是内心怯弱的我忽略了心里的震动,害怕透过这部小说,看见那个自卑、没有勇气就轻言放弃追逐爱情的自己。

直到前几天的深夜,我躺在床上,忽而想起了自己喜欢几年的男孩,也忽而有了翻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勇气,便一口气读完了这篇享誉世界的爱情小说。果然如自己所料,故事内容比小说的名字更能打动我的内心。女主是一个傻女人,暗恋一个男人却从未表白,和这个男人发生了几次关系,给这个男人生了一个儿子,却依然没有在这个男人心中留下一点痕迹。女主的“病态”爱情观让人不适,故事的荒诞让人不适,可我的双眼却不禁蓄满了泪水。

为什么我会有如此矛盾的心理?可能这就是该篇小说的魅力所在吧。当我和悲剧进行对话时,我会油然而生某种生命的力量: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无奈且遗憾的,大多数人想的是如何避免这种遗憾,可女主不顾一切地栽进命运的勇气,这是一种在这个时代已经奢侈的美感,让人不忍看却又不得不看。

这个陌生女人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但是这种悲这个悲剧是否有价值,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命相搏去保全生命中最尊贵的部分

一、命运的种种“巧合”,让女主一步步深陷在悲剧的深渊中

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一开头便是女主对男主R先生的爱意表达:

此刻,我的四肢正忽冷忽热地颤抖不止,生命即将走向终结——你再也不必回答我的问题了,我才会让你知道我的秘密。

每个人都会害怕在表白后被拒绝,这种胆怯其实每个人都有,但女主的胆怯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前所未见,她不敢让男主知晓她爱他,只有在她死后,她无法知道男主的回答后,她才肯倾诉这个秘密。

在这充满极端爱意的表达中,我们就已知道,她的爱注定得不到回应。而在接下来的回忆往昔中,我们一步步地肯定了这个结论,其实,从一开始,女主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充满遗憾。

女主的十三岁之前,生活是一片灰暗的,她的父亲已经过世,她的母亲则一人养着瘦弱的她。在那栋住满小市民的房子里,女主的周围充满着恶意:她不时听到邻里的吵架声,也不时接收着周围穷人对她同样贫穷的憎恨,更甚者,还承受着对门小孩的欺压。这样的生活让女主充满悲观和失望,同时也对有文化、有教养、有财富的人充满着向往。

在我看来,这便是女主进入悲剧命运的第一步。十三岁,正是处于由儿童转变为成人角色时期(即青春期)的开头,任何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事件,都会对这一年龄的孩子的内心产生剧烈的撞击。男主R作家对女主来说便是如此。

在对门的一家人因为偷盗而从对门搬出去后,女主的内心是充满着喜悦的。与此同时,女主内心肯定是期盼着对门能搬来有教养的一家人,因而首先内心就对未来的对门邻居有了期望。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可若是事实超出了期望的界限,便会是震动内心的欣喜。而男主R作家的到来便给了女主这样的惊喜。

先是从房屋管理员那里听说了男主的职业是作家,后又见识了搬家前工人们有条不紊的整理,仆人约翰的彬彬有礼也让女主有了良好印象。而正是这些事,一步一步地在女主内心扩大了对男主的向往:

你还没有进入我的生活,身上就早已笼罩上了一轮光环,一种富有、独特和神秘的氛围。

女主对男主的想象原本只是一位英俊的、温雅的、如同老师一般的老先生,可事实并非如此。在男主搬到对门的第三天,女主终于见到了男主的面貌,他有着一张生机勃勃的脸,以及漂亮的头发,更甚者,身上带有一股让女孩神魂颠倒的气息:一面是热情的青涩大男孩,一面又是学术气息浓厚的成熟男人,而这样的矛盾的、迷人的双面,对于女主这个仅仅十三岁的孩子来说,便是如奇迹一般的诱人的谜团,让女主一见倾心.

在我看来,这便是女主进入悲剧命运的第二步。十三岁,本身就处于儿童与成人的交界处,不仅还带有儿童的天真,还带有成人对爱情的懵懂。由于财富和学问,女主对男主原本只产生了肃然起敬之情,但是再次由于事实与假想上的差值,让女主对男主产生了朦胧的爱恋之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命相搏去保全生命中最尊贵的部分

接下来,发生在女主身上的事情更像是命运的捉弄,让女主一步步陷入为男主献上一生的悲剧:

  • 男主与女主的第一次说话,充满着偶像剧的套路,两人在门口差点撞到,男主对女主说:“多谢,小姐。”而“小姐”这个称呼让女主感受到了她已成为女人的喜悦;
  • 之后与女同学一起遇到男主,女同学问:“他看你一眼,你何必脸红心跳呢?”而这不带恶意的调侃让女主的隐秘心思被戳破,承认自己爱上了男主;
  • 且女主的母亲还沉浸在失去丈夫,不知如何养家的烦恼中,忽视了女主的变化,没有及时对女主进行爱情上的指引,因而让女主对爱情有了错误的理念。

在我看来,这便是女主进入悲剧命运的第三步。首先由于年龄小,孩子似的执拗让女主下定了决心用一生来追求自己的爱情;其次没有母亲的忽视让女主的行为没有规制,让价值观还没成形的女主在之后一步步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变得更加执拗甚至病态地沉迷于为爱奉献的自我快感中。

她厌恶自己的贫穷,害怕自己衣服上的补丁会引起男主的鄙视;她将男主视为自己的一切,病态地从门上的窥视孔去窥探男主的生活;她甚至将身旁的物品假想为贴近男主的替代品,亲吻过男主摸过的门把手如此等等。

而这些病态的行为一直持续了整整三年,直至由于母亲再婚,她必须得跟随母亲去往继父的住处。

在我看来,这便是女主进入悲剧命运的最终一步。突然的分别加深了故事的戏剧性,也让女主对男主的感情,在命运的戏弄下,产生了爆炸性的化学反应:

就在这最后一天,我突然果断地感觉到,不在你身边,我是再也无法活下去的。

二:不顾一切栽进命运的勇气,让生命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一方面,女主的爱情不算圆满,她在十八岁重回了维也纳,来到了那幢房子前,也碰到了男主,但男主陌生的眼神让女主意识到自己命运的可悲:心爱的男人不记得她的样子,甚至永远不知道有一个女孩倾尽一生爱他。

在很多人看来,女主是一个傻女人,用当今时代的眼光看,还是一个“犯贱”的女人,为了爱情,让自己失去了生命的自由。

但在我看来,女主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她知道男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对待爱情不会认真,不喜欢被约束的“男孩”,女人对于男主来说,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剂和生命中的乐趣,因而女主知道,若是向男主告白,那么她在一次接触后,不会再有接近男主的机会。

在小说开篇,作者是这样描述男主的:

“四十一岁了。”发觉这一点时,他既没有感到快乐,也没有感到悲伤。

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体现了男主对生活的态度,他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拥有着学识、财富、英俊的外表和络绎不绝的女人,在体验了世上形形色色的生活后,他的内心已经趋于平静和孤独,大抵上是没有东西能让他产生兴趣和深刻的记忆了。

女主正是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于是耍了小心计:首先,她特意不在信封还是信纸上留下寄信人的地址或者签名;其次,在信上,她以“你,从未认识过我的你啊”开头,让男主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果然如女主所料,职业是作家的男主对这一封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迫不及待地往下看。他知晓了女主为他的付出,他知晓了女主的行为,他知晓了自己曾是一个男孩的父亲,他知晓了一个女人曾如此热爱他。

正是基于对男主深刻的认知,女主选择了这条孤独的道路,对于女主来说,男主永远记得她 ,那便是她所求,而她在死后终于达成了这样的心愿。

在小说结尾,作者是这样描述的:

他感觉到了死亡的气息,感觉到不朽的爱情。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万千思绪一齐涌上他心头,犹如远方传来的乐声,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那个无影无踪的女人。

在最后,男主终于记起了女主的身份,知道有一个女人,不停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每年为他献上一朵白玫瑰。

在这一方面来看,女主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她在一次与男主特意的偶遇中,被男主邀请共进晚餐,也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男主家里,和他度过了一个夜晚,更甚者,后来怀上了男主的孩子,有了与男主不可隔断的联系,直至孩子病死,她也将死,她终于向男主倾诉了内心的秘密。

男主过着看似光鲜亮丽,其实内里空虚的生活,而女主的倾尽一生的爱给了男子救赎,让男子的内心重新感受到了爱情的魅力。而这便是女主所设想的一生,倾尽一生,让男主记得曾有一个女子如此热爱他。

女主身上的“巧合”让人觉得荒诞,可在思考后,又会觉得是情理之中。

我们都有过青春期,有过在青春期时的懵懂爱恋,或许是因为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谢谢便对一个男孩产生了关注,也或许是朋友的无意中的玩笑让自己产生果然是爱情的错觉,又或许是没有及时得到长辈们的指引,而让自己走上歧路,更或许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让我们愈发执拗。

女主性格的畸形和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行为让人觉得可笑,可在思考后,又会有点羡慕和敬佩。

对于我们而言,爱情并不是人生首要,我们更可能因为学业、亲情、未来而放弃自己的爱情,会由于时间而稀释对不可得的东西的执拗。但女主和我们不一样,或许她因为身上种种巧合的聚集,因而选择了一头栽进自己的命运,但正是这种不禁思考、孤注一掷的勇气给了我们深刻的震撼。

因为在时代的碾压中、人的理性思考中,这种甘于面对命运、勇于追求绝对爱情的纯粹已经逐渐消失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命相搏去保全生命中最尊贵的部分

结语: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样的追求是不理智和荒谬的,但悲剧本身,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这也是这个故事到现在依然被人们所热爱的原因。

小说中的女主的悲剧便引人震撼和深思,她的情绪是极端的,态度是偏执的,但与此相对的是,通过她的行为,我们看到一种可以称之为“信念”的东西,她为了自己的信念——让男主记住她,倾尽一生。

强大的信念可能会把人导向悲剧性结局,尼采发疯了,茨威格自杀了,但有了信念,一个人才完整,有了勇气,一个人在能倾尽一生为自己的理想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