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清波引》:何時共漁艇,莫負滄浪煙雨

湖北,是目前全國人民最關心的城市,那裡的疫情何時能過去,百姓何時能過回正常的生活。自古以來,湖北就是我大中華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從夏王朝開始,夏文化就已經影響到江漢地區。經過各王朝的洗禮,形成了現在的湖北省,省會武漢,還有各個著名城市,包括荊州、黃岡、襄陽等。湖北省有五個歷史名城:武漢、荊州、襄陽、隨州、鍾祥,有著名的屈家嶺文化遺址,有被譽為“東方第八奇蹟”的“曾侯乙編鐘”在出自湖北,還有具有代表三國文化的荊州古城、蒲圻赤壁、襄陽古隆中、當陽長坂坡。這裡還有著名的武當山、黃鶴樓、明代皇陵等等。相信這次疫情過後,很多人選擇湖北為旅遊目的地,一為貢獻GDP,一為更加了解湖北文化。

《清波引》:何時共漁艇,莫負滄浪煙雨

湖北各市擁有許多歷史遺蹟,文化名城,其留下的詩詞歌賦也自然不在少數。如《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赤壁古戰場流傳千古,蘇軾為之寫下《念奴嬌 赤壁懷古》: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與之相關的詩詞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詞,是姜夔思念漢陽友人時所寫的一首詞。

《清波引》

予久客古沔,滄浪之煙雨,鸚鵡之草樹,頭陀、黃鶴之偉觀,郎官、大別之幽處,無一日不在心目間。勝友二三,極意吟嘗。朅來湘浦,歲晚悽然,步繞園梅,摛筆以賦。

冷雲迷浦,倩誰喚玉妃起舞?歲華如許,野梅弄眉嫵。屐齒印蒼蘚,漸為尋花來去。自隨秋雁南來,望江國,渺何處?

新詩漫與,好風景長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難語。何時共漁艇,莫負滄浪煙雨。況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第一段為詞序,告訴我們作詞的背景:姜夔曾客居古沔(mian),也就是現在武漢市漢陽,寄食在他姐姐家中。漢水的煙雨,鸚鵡洲的草樹,頭陀寺、黃鶴樓的壯觀,郎官湖、大別山的幽靜,這些景觀沒有一日不在他心間。他和那些要好的朋友,在這裡盡情吟詠歌唱。來到湖南湘水之濱,又是一年年終,姜夔感到淒涼,繞著梅園散步,提筆寫詞。


《清波引》:何時共漁艇,莫負滄浪煙雨

冷霧瀰漫水濱,是誰的呼喚,讓雪花飛舞。在這樣的歲月裡,野外的梅花,做出可愛的姿態。正是為了尋找梅花來來去去,木屐在綠苔上留下了齒印。自從隨秋天的大雁南來湘江,如今北望漢陽,渺茫不知何處。

即興寫新詩,美好的風景總是悄悄過去。老朋友們是否知道,我心中的苦悶、怨恨?何時能再和他們一起泛舟江上,不辜負漢水的蒼茫煙雨。清夜猿猴啼叫,懷抱怨恨的人更覺悽苦。

詞的上片先寫景,前兩句渲染了一種悽清的氣氛,姜夔本想在湘江尋梅、賞梅,不想卻遇上了下雪,景象一片蕭條衰敗。“玉妃”指的就是雪花。但我們知道,梅花就是要在寒冬中傲然獨立,所以儘管下雪,梅花依然嫵媚。只可惜,姜夔此時的心中已經被憂愁佔據,他不禁思念起漢陽的老朋友。隨秋天的大雁回到湘浦後,現在回望漢陽,蒼茫不知在何處。

《清波引》:何時共漁艇,莫負滄浪煙雨

姜夔外出尋花,是百無聊賴的消極行為。這個有關於他的身世,可以說是身世浮沉雨打萍 。這個這裡就不細說了,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查找資料。

下片感嘆,姜夔感念舊友,有感而發,提筆寫詩。他感嘆好風景總是悄悄過去,而他心中的幽恨卻無人可訴說。如今飄零在湘江,不知何時能再和好朋友在一起,泛舟漢江,吟詩作對,共賞漢水的蒼茫煙雨。最後以猿猴的哀啼,來增添怨人內心的悽苦。

姜夔來到湖南,思念湖北漢陽的友人,這個也非常適合現在的情況。如今武漢封城,有親人、朋友居住在武漢等地的,暫時還不能相見。儘管有諸多不便,還請大家忍耐,等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再與親人共聚天倫,與友人把酒言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