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用鏡頭為“槍”戰疫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波 張亞林 通訊員 趙玉潔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了全社會最關心的話題,各種疫情信息撲面而來,迫切需要官方權威信息進行引導。作為新鄉市衛濱區婦聯執委的張燕,是區委宣傳部新聞科科長,1月5日母親突然離世,還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她深知新聞工作者肩負著報道事實、振奮精神、凝聚力量的職責使命。

用鏡頭為“槍”戰疫情

從大年三十開始,張燕就深入各個鎮辦、火車站、醫院等疫情防控一線,以鏡頭為槍“戰”疫情,及時搶拍到許多感人鏡頭,並撰寫大量的新聞稿件,已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200餘篇,不僅極大地宣傳報道了衛濱區委、區政府在防控疫情期間的經驗做法和一線人員的感人事蹟,而且為轄區群眾第一時間傳遞最新、最快、最準確的疫情防控信息和防疫知識。

大年三十夜裡,當大家忙著吃年夜飯,歡度佳節之時,她卻忙著編寫疫情防控信息。家裡沒有電腦、沒有媒體傳播平臺,她就在手機上一個字一個字地打出來,編髮衛濱區委、區政府關於應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措施、辦法和溫馨提示的美篇,一夜之間閱讀量達2.8萬次。

她深入一線瞭解大量新聞素材,撰寫的《衛濱區: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一線高高飄揚》《一抹志願紅,情暖一座城》《疫情無情人間有愛——愛心企業向疫情防控捐贈價值十萬元的消毒液》……其中有5篇被推進到《學習強國》平臺。一篇篇報道充分證明,只要工作措施落實到位,病魔並不可怕,疫情可防可控,為全區人民群眾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增強了信心、鼓舞了士氣、凝聚了合力。

1月28日,在疫情防控緊要關頭,衛濱區文明辦和各鎮辦發佈公告徵集志願者,很多人看到信息後踴躍報名,解了燃眉之急。1月31日,她利用“文明衛濱”微信公眾號推出“最美逆行者”,幾個同事也主動幫忙編輯,轄區群眾一個攝影愛好者看到她每天拿著相機在一線,主動志願加入了她用鏡頭為槍的戰“疫”。她和同事編髮的抖音《援鄂醫護人員你們光頭的樣子很美》《最美逆行者特輯》《廣大幹部職工:有人偷偷愛著你》等大家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平均瀏覽量在2萬次以上,得到群眾廣泛好評。

用鏡頭為“槍”戰疫情

2月3日,她陪同電視臺記者去企業採訪完已經中午1點了,她突然想起來愛人在疫情卡點值班,十歲的兒子獨自在家還沒吃飯,她就匆匆忙忙趕回家下了三碗掛麵,餾了幾個饅頭。兒子說:“媽媽,我已經吃了三天方便麵了,今天終於吃到你做的飯了。”兒子的一句話,讓她突然想起來她已好幾天沒有在家給兒子做過飯,她總是忙著趕時間工作,不是跟記者溝通,就是跟一線人員核實有關數據、尋找新聞線索,每天寫材料都到深夜。聽到兒子的話,她雖然有點心酸,但她又想起下午2:30與同事約好的採訪,就將飯打好包,派兒子去卡點給愛人送飯。

幾天後,兒子的班主任王雪老師聯繫她:“你和愛人抗‘疫’的事兒,汪鴻熙寫的《致爸爸媽媽的一封信》入選學校的公眾號了”。聽了老師的話,她百感交集中流下眼淚,這些天,她照顧兒子和家的時間很少,但她卻不後悔。這些天,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每天只睡覺三四個小時,期間她眩暈症發作過兩次,領導讓她在家休息,她總是讓愛人給找些藥吃,剛好一點,她就又開始工作,因為她知道崗位需要她,她要把更多衛濱好聲音宣傳報道出去,履行好一個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