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

一些企業員工無法上班

但還有一些行業

對員工的需求量很大

如何解決這一矛盾?

福建“放大招”——“共享員工”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記者來到了

福州福清的捷聯電子的車間

看到75名員工正在忙碌著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可你知道嗎?

這些員工其實都是

從福清的當地酒店“借”過來的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而且現在的工作

跟他們之前的工作

其實差得很遠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與工廠的熱鬧相比

她們原來工作的酒店

就顯得過分冷清了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眼下酒店不能正常營業

工廠需要大量工人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福清人社部門

就為他們牽了“紅線”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這場“ 跨界共享 ”

剛開始並不是很順利

本來一天可以生產一萬多臺的顯示器

但是因為這些員工都是新手

一天的產量只有三千多臺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但是員工們的幹勁十足

很快就適應了工作流程

生產速度也提起來了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共享員工模式

不是個例

在福建很多地區

都開始這種新模式


南平

南平市延平區西芹鎮躍村的29名在外務工村民,來到南平享通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技術人員指導下開啟蔬菜分揀流水線工作。這批員工全部經過政府詳細的信息摸排及員工崗前身體測試,由西芹鎮發放綠色通行證後,才正式上崗開工。

這是享通公司首次試水“共享員工”,招攬員工,破解用工難題。據瞭解,通過綜合施策,南平全市10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復工企業406家,太陽電纜、南孚電池、南鋁股份、南紡公司等大中型骨幹企業已復工。


莆田


莆田市人社局構建“莆田市企業用工共享平臺”,即第三方用工調劑平臺,可進行企業用工需求登記、個人短期應聘登記、企業調劑用工登記和人力資源機構用工推薦登記。目前,該平臺共有51家企業登記,提供短期崗位近1000個,個人短期應聘登記389人,2家企業已調劑用工60人。此外,2月1日以來,線下招聘活動全部改為線上招聘,全市發佈985家企業的2.3萬個崗位,7500多名求職者提交應聘個人信息。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國聖”系列醬菜生產車間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位於北岸開發區的瑞仕國際潛力少年綜合中心,工人正在進行園區休閒區建設。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位於秀嶼區東莊鎮石門澳產業園區內的福建永榮科技有限公司中控中心


線上招聘、調劑用工催生“共享員工”新模式,而集合了用工企業、求職者、用工經紀人、專業運作公司、共享載體五位一體的人力資源共享平臺也在特殊環境下應運而生,福建省閩安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這個平臺開發了多方視頻會議模式,可進行企業、求職者、經紀人、平臺四方視頻面試,面試通過後可當場生成臨時用工合同,求職者可持電子合同報道上崗。

神操作!“跨界共享”,酒店員工搞起了電子設備

四方視頻面試


打破傳統地空限制,在危局中尋求機會,莆田繼紅太陽精品與餐飲業“共享員工”後,包括雪津、佳通、賽得利、永榮、雲度等大型企業紛紛發出“借調令”,試圖通過招聘因疫情而無法復工企業的員工解決眼下的“用工荒”。據記者瞭解,目前莆田市已3家人力資源機構參與用工調劑,共調劑勞動力資源1200多人。


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在疫情防控期間,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自主招聘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用工調劑平臺等為以上企業引進勞動力的,當地政府給予一次性用工補貼2000元/人(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調劑的補給該調劑企業)。對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一線員工給予每人每天100元生活補助。其他的按規定獎補。


泉州


安溪是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家居工藝文化產業是安溪的第二大民生支柱產業。受疫情影響,家居工藝外貿企業面臨訂單積壓、產能不足、發貨困難、合同違約等嚴峻問題。對此,安溪多方合力,盤活各方資源,打出“共享模式”組合拳,通過共享員工、共享原料、共享工廠等,開啟生產力重組配置,全力趕製海外市場訂單,訂單保障率超九成。


泉州安溪縣有家居工藝企業2200多家,受疫情影響,有的企業短期內無法達到滿產要求,大量熟練工、資源等被迫“閒置”,而有的企業由於訂單激增、生產能力受限,無法按時交付。對此,安溪多方合力,盤活各方資源,打出“共享模式”組合拳,通過共享員工、共享原料、共享工廠等,開啟生產力重組配置,全力趕製海外市場訂單,訂單保障率超九成。


“‘共享員工’不僅緩解了藤鐵工藝企業的用工難題,而且一定程度減輕了非用工企業支付工資的壓力,增加員工的收入。這種模式實現了人力資源‘跨企流動’,有效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從而加快企業產能恢復。”安溪縣家居工藝管委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目前整個家居工藝產業168名“共享員工”之間實現分配上崗,後期將根據情況擴大“共享範圍”。


共享員工模式固然好

但是涉及企業用工問題

權益保障也成為關注焦點


福建中美律師事務所林律師表示,共享員工模式適應了當下的需求,值得肯定。但是,共享雙方應當通過協商簽署書面協議,必要情況下籤署三方協議,明確三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 明確約定合作性質以及各種具體事項,明確法律風險與責任歸屬。


“借”入員工的企業應當遵守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合法用工,要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為員工提供相應的勞動保護裝備及勞動條件。


員工自身也要注意三方合同的內容,要保證自己的薪酬待遇、工傷保險等不會因為共享,出現兩邊企業都不管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