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为什么学思维导图:普通孩子与天才之差

我们常常会发现,同样是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里上课,但是孩子间的差距往往很大。


别人家的孩子思维敏捷,平时不见得多用功,但是考试成绩总是响当当;而我们家的孩子,思路总是不清楚,即使很认真地听课、看书也记不住多少内容。


是我们的孩子笨么?肯定不是。

原因很可能就出在——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够好。


其实,有一种非常好用的思维工具,能帮助孩子既可以快速理清思维、构建知识框架,也能提升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这个工具就是——思维导图。

很多人都知道思维导图简单又强大,却说不上所以然,也不知道如何使用。

简单的说,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有序、全面、细致地观察、思考、分析,理清思维,学会独立思考。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思维导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 对于3-5岁的孩子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概念。


这个概念可以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人或事物,比如宠物、水果或者动物,也可以是数字、字母这样的抽象概念。亲子阅读时,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用思维导图来描绘自己喜欢的角色。


为什么学思维导图:普通孩子与天才之差

为什么学思维导图:普通孩子与天才之差


2.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思维导图除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概念,还可以帮助他们深入阅读一本书,帮助他们建立“分类”、“总-分”和次序等关系,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孩子背单词、学习数学概念,或者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为什么学思维导图:普通孩子与天才之差

为什么学思维导图:普通孩子与天才之差


3. 对于小学高年级及以上的孩子


思维导图的用途更为广泛。孩子们不仅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科目笔记、复习功课、准备考试,还可以用它来进行双语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


为什么学思维导图:普通孩子与天才之差

为什么学思维导图:普通孩子与天才之差

让自己的孩子掌握“思维导图”,孩子的成长轨迹将在这一刻发生变化,下面的内容,是那些卖给你知识的人不会告诉你的知识。


它的强大不在于帮助你的孩子记忆,而在于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应用中的误区

■ ① ■

“90%的人类都不会学习”

大家的学习办法往往都是阅读知识,搞清意思,不断重复,希望可以记住它。

然而这个过程只是单纯用的人的记忆能力,产生的学会了的错觉,其实只是看懂了,并没有学会。

例如:孩子在学理科的时候,每个公式他都认识,就是不会用。阅读一篇文章,你认为读懂了,其实文章只是传达的例子(一个人的经历),并不是知识,需要自己从中总结道理。

■ ② ■

“使用思维导图”

使用思维导图,是先写出一个“关键词”,然后去解决,它是什么,联想与它相关的案例,会让大脑用这个关键词描述所有的案例。这是一个压缩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分析所有的案例,找出规律。

所学的知识,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例子,而是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应用到其他场景中。

知识,是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如果知识解决已知问题,直接网上搜索就可以了。真正的知识,是你用来解决那些没有见过的问题。

我国学位等级,研究生被定位最高学位,无论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研究“这两个字其实才是至关重要的。

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正是这个道理,它不是关注的结果,读了多少本书,而是注重过程,如何把书读薄。

■ ③ ■

“名称根本不重要”

万有引力、勾股定理、论语,不过是人们传播知识时用的名词,很不幸的是,所有的家长,只是强迫孩子记住了知识的名字。

■ ④ ■

“思维导图的核心”

思维导图的核心在于知识的拆分上,因此它既可以在学习未掌握的知识时用来拆分,也可以在应用已掌握的知识时用来拆分,也就是分而治之的具体操作方法。

而拆分知识,也是一种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能力”。

■ ⑤ ■

“忘记思维导图是一种方法”

如果你去回顾我所提到的“学习”,你会发现这样几条核心。

1. 要明确知识与问题

2. 要将信息压缩成知识

3. 要用例子重塑大脑连接

4. 知识的分而治之

当你的孩子正确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满足了上面的所有要求,也就学会了学习。

思维导图这个名字,只不过是近代被命名的,其实自古以来,正确的学习都是如此,只在于人如何去正确应用。


为什么学思维导图:普通孩子与天才之差

一分钟认识我

亲爱的家长,你好!我是趣口才,我们注重:通过口头表达,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让每一位孩子“无需语言天赋,都能达到即兴演讲的水平”目前获得10万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同时,还与教育部语文现代化学会少儿口才专业委员会、中央电教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达成战略合作,现已拥有3000余位少儿口才领域专职讲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