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南京經濟圈的現狀

隨著安徽省蚌埠市的加入,南京都市圈擴大到八個地級市。從此南京都市圈的規模已經不亞於上海都市圈,甚至很大。

南京都市圈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經濟發展很不平衡,除了南京之外的七個地級市的人均GDP分為了三個階梯,這種發展的不均衡,即是南京都市圈的挑戰,也是機遇。

下圖表示了南京都市圈與上海都市圈的關係。

南京經濟圈的現狀

因為上海都市圈沿海,它只包括了上海以西幾個地區。因此南京都市圈的規模大於上海都市圈,八個地級市的規模極為客觀。

南京都市圈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的原因是江蘇省和安徽省經濟長期發展不平衡的。

南京周圍七市的人均GDP分成了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1.2萬以上:揚州市、鎮江市;第二梯隊:7000-9000之間:馬鞍山市、蕪湖市、淮安市;第三梯隊:4000-6000之間:蚌埠市、滁州市;。

人均GDP第一梯隊:揚州市、鎮江市

江蘇省的經濟無弱市,因此揚州市、鎮江市的人均GDP在南京都市圈當中也是最高的,位於第一檔次。它們同樣也是南京都市圈最靠東的兩個地級市。

人均GDP第二梯隊:馬鞍山市、蕪湖市、淮安市

南京都市圈的人均GDP的第二梯隊是安徽省的馬鞍山市、蕪湖市和淮安市。安徽省的兩個市的人均GDP居然比江蘇省的淮安市更高一些。

馬鞍山市是距離南京市比較近的地區,就是南京西南方向;蕪湖市在馬鞍山市的更上游。蕪湖、馬鞍山、蕪湖三市都是地跨長江兩岸,組成了一個“沿江經濟帶”。

淮安市雖然位於江蘇省,而且人文習慣上與南京市非常接近,但南京市與淮安市並不接壤,中間隔著安徽省。馬鞍山市、蕪湖市的特點是市區經濟比較強,淮安市則是縣域經濟比較強。雖然人均GDP低於安徽省的兩個市,但還算是一個梯隊。

人均GDP第三梯隊:蚌埠市、滁州市

南京都市圈人均GDP的第三梯隊,就是蚌埠市和滁州市。距離上一遠一近。

蚌埠市是一個鐵路中心樞紐城市,雖然在南京都市圈人均GDP倒數第二位,但在安徽省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全省第4位)。

滁州市其實正是市區距離南京最近地方,但它卻是南京都市圈人均GDP最低的地級市。

從南京都市圈的角度來看,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其實也有利於資源的整合,並且可以充分發揮南京市作為區域中心,調配資源,支持跨省發展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