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南京经济圈的现状

随着安徽省蚌埠市的加入,南京都市圈扩大到八个地级市。从此南京都市圈的规模已经不亚于上海都市圈,甚至很大。

南京都市圈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除了南京之外的七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分为了三个阶梯,这种发展的不均衡,即是南京都市圈的挑战,也是机遇。

下图表示了南京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的关系。

南京经济圈的现状

因为上海都市圈沿海,它只包括了上海以西几个地区。因此南京都市圈的规模大于上海都市圈,八个地级市的规模极为客观。

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原因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的。

南京周围七市的人均GDP分成了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1.2万以上:扬州市、镇江市;第二梯队:7000-9000之间:马鞍山市、芜湖市、淮安市;第三梯队:4000-6000之间:蚌埠市、滁州市;。

人均GDP第一梯队:扬州市、镇江市

江苏省的经济无弱市,因此扬州市、镇江市的人均GDP在南京都市圈当中也是最高的,位于第一档次。它们同样也是南京都市圈最靠东的两个地级市。

人均GDP第二梯队:马鞍山市、芜湖市、淮安市

南京都市圈的人均GDP的第二梯队是安徽省的马鞍山市、芜湖市和淮安市。安徽省的两个市的人均GDP居然比江苏省的淮安市更高一些。

马鞍山市是距离南京市比较近的地区,就是南京西南方向;芜湖市在马鞍山市的更上游。芜湖、马鞍山、芜湖三市都是地跨长江两岸,组成了一个“沿江经济带”。

淮安市虽然位于江苏省,而且人文习惯上与南京市非常接近,但南京市与淮安市并不接壤,中间隔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的特点是市区经济比较强,淮安市则是县域经济比较强。虽然人均GDP低于安徽省的两个市,但还算是一个梯队。

人均GDP第三梯队:蚌埠市、滁州市

南京都市圈人均GDP的第三梯队,就是蚌埠市和滁州市。距离上一远一近。

蚌埠市是一个铁路中心枢纽城市,虽然在南京都市圈人均GDP倒数第二位,但在安徽省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全省第4位)。

滁州市其实正是市区距离南京最近地方,但它却是南京都市圈人均GDP最低的地级市。

从南京都市圈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其实也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南京市作为区域中心,调配资源,支持跨省发展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