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对独生子女来说稀缺的不是关怀,而是自由,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老左心理工作室


对独生子女来说,他们确实得到了很多的关怀,但这种关怀是建立在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经济基础之上,建立在父母培育子女的认识和体验上,一个有正能量的父母及其长辈,即使是独生子女,对小孩的管教也是很严的。他们爱但不溺爱,他们不会给独子女放任自由,而是对独子(女)有严格的要求。这样家庭教育出来的独生子女,他们长大后秉承父母的传带,也是很有正能量的。大部分的独生子女就是这样的人。他们长大后自己找工作,靠自己养活自己。

但也有一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太过溺爱,养成了小祖宗的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六丶七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穿衣。长大后不想工作,养成啃老的习惯。这样的人简直是社会的废物,只会消耗社会的财富,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好处。有这样一个独生子,由于父母溺爱,从小靠父母,长大后靠妻子,妻子在城市累死累命打工,他倒住在出租屋里打牌,他生的子女倒由他父母在乡下养着,他本想老来靠子女,(一生三靠)谁知子女读书要钱,他生活都难保,哪来的钱?女儿考上大学,上学都得上万,这下他急了。打工没勇气,自杀倒是勇气倍增,一次从楼上跳下来,沒摔死,花几万把命捡了回来。二次干脆抹脖子,脖子上狠狠地砍了三刀,四十多岁,呜呼哀哉。这样一世人,值得同情么!

所以独生子女应该有自由,但不能是绝对的,自由应在公序良俗的范围内。独生子女现在都四十来岁了,他们早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他们中很多人确实害怕负担过重,同样选择了只生一个好的道路,而不理政府已经开放了二胎。


夏冷


20以后能自由,20之前他分辨能力没那么强烈,十六七岁之前最好别自由,家庭不一样,每个人的家庭都不一样的,我这两个儿子从小就自由,没有奶奶,爷爷,姥爷,姥娘,姑姑娘舅宠着,我自己带他们都是自由的,他现在的本性也是自由的,从小就是我干什么,他干什么?


牡丹73933


独生子女确实不缺关爱。我从小爸爸妈妈疼爱、姥姥姥爷宠溺。我爷爷奶奶一点不亲我,我一点都不介意。也不会难过、更不会努力讨好他们。我从小乖巧听话,他们就是不喜欢我、我也没办法。我有我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的爱足足够够了。我从小家教很严,从上学以后就不再能跟同学或者小区里的小朋友在休息天一起玩耍,所以相对没有自由、但这跟是否是独生子女没有关系、我认为是父母教育观念的问题。不知题主说的是怎么样的没有自由呢?是成年后吗?我妈妈从来不要求我怎样,但是我知道她非常爱我,也很依赖我,我会尽可能让她不觉得被忽略,尽可能让她感觉尽管结婚不住在一起、我依然愿意花尽可能多的时间跟她在一起。婚后我在家里的地位依然是一样的、没有别人说的回家是客人。我该叫嚣还是叫嚣,该承担还是承担。我尽量做到不伤妈妈心吧。不是因为她是我妈妈的原因,她对我的女儿我的老公我的小家非常好,所以她值得我们对她好。是自愿不是要求,更不是不得已。无论什么关系,我认为都是相互的。有得必要舍。我家也有父母对小家特别好,但是子女不愿意搭理父母的例子,我非常看不起。所以我希望我能尽力。


美夏夏夏夏夏夏夏


我非常认同这种说法!

我一个儿子,一大家人的心思都在他身上,他小时候摔一下,我都心疼的哭好几次,他爸更是会疼爱,只要孩子在家,我们就逗着他粘着他玩,儿子就是我们的心头肉,时刻牵制着我们。儿子长大了,我们的爱儿子觉得压抑,他就说我们是管他,嫌我们粘他,不让我们影响他学习,和我们交流也很少,烦我们的嘘寒问暖,有时候我很伤心。其实孩子就是要一个自由空间,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被影响,不愿意听父母的唠叨!放手吧,孩子长大了,给孩子自由!


金秋1351632


教育小孩跟上螺丝一样。有勒紧。也得有放松。没事儿领他跑跑玩玩。我教育我两个孩子。玩起来我是大小孩,他们是小孩。有时候跟孩子玩游戏确实玩不过他。我就认输。认识我就给他做好吃的,不让他烧锅。我说想跟我玩,必须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作业完成了,也领着他下地干点活儿。孩子永远是个孩子。他也得有自由空间。


善待每个人平安家人


我觉得这个表达不准确。

现在对独生子女的关爱,往往成了溺爱,或者是过度关注,使孩子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结果约束了孩子的思维发展。这就不好了。

宋氏3姐妹及弟弟宋子文都是世上有名的杰出人物,他们是父亲培养。

宋父是一个开明人士,孩子小时候就给他秒充分的自由。孩子们在田园追逐玩耍,把邻居的庄稼和菜都踩坏了,他从来不阻止他们,任由他们疯玩,而自己跟在后面赔偿邻居。

红楼梦中的贾母可谓名门闺秀,小时候却爱爬树,在封建时代,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即便现在,体面的家庭也不会让女孩子爬树,认为这行为太粗野,太失体统。

而我认为,培养孩子最主要的是让他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的独立性,自律性。

家长只在旁边默默照看,只要他安全就行。不要过分干预他的行为。这样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注意:言传不如身教。家长要做好表率。想让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苏联教育家马卡莲柯说:会教的你把他教好,不会教的让他自己成长。


以诺千金007


关于独生子女稀缺的不是关怀而是自由的问题我来回答你,我是一个独生子女的父亲,所以对独身子女的看法是有发言权的。一是因为就一个孩子,所以对孩子要求和关心就比一般的孩子要多,可谓无微不至,约束的是严了些,但是没有限制孩子的自由。二是为了让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我们就全身心放到孩子身上,放开孩子的思想让他们去找适合自己年龄想做的事情,其实是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实际上,父母管得严不是坏事,是让孩子更完美,利于下一步成长,减少存在的问题毛病。我可以这样说,我的孩子没有因为管的严而影响成长,为人处世很到位,在单位也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所以不认同独生子女缺失的不是关怀3而是自由的说法。这样回答你还满意么?


鲁北居士


独生子女,在上个世纪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那是基本国策。独生子女家中的最爱,父母爱了,爷爷奶奶爱,过了外公外婆又来爱。捧在手心怕捏着,贴在心上又怕热坏了孩子。一家人为抱孩子,争个不休。宠惯溺爱寻常事,撒娇任性是脾气。太多的爱聚集在独生子女的身上,欠缺的是个性主张,良好的生活习惯。独生子女走路做事都失去自由,全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替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是别人代行。独生子女缺乏的是动手动脑,缺乏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养成不劳而获,好吃懒做的习惯。幸好如今允许生二胎,结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现象,孩子有了自由,有了自己的天地,也有了动手动脑的空间。


夏天有雨894


我认为是两者兼有吧。因为有一些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抚养教育,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溺爱的多,自由的少。在对独生子女吃喝穿戴等生活方面百依百顺,时间长了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娇惯,挑吃挑穿的不良习惯。在孩子上学读书时,由于在家养成了坏习惯,特别是在农村,因为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生活条件上比一般多子女家庭条件优越。这样在有些独生子女中就出现学习不求上进,比吃比穿的现象。但也是极少一部分。

自由多的独生子女多出现在单亲家庭。因多种原因父母离婚以后,很多独生子女都由爷爷奶奶,抚养教育。由于独生子女父母不在身边更多的是溺爱。家庭教育的偏激更容易使孩子产逆反心里。这样就有一部独生子女自由的多。

总之,对独生子女来说不论是关怀还是自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好的家风家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要。(欢迎评论指导)。





放羊老头


是这么个情况。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都对其关爱有加,甚至部分孩子的前途,未来,父母都已经给规划好,让其照做就行。这不象我们小时候,兄弟姊妹多,尘活条件也差,甚至连初中,高中都不能完整读完,其前途也可想而知。

现在独生子女的自由,主要指兴趣爱好和就业自由。有些孩子,明明特长在这儿,但迫于家长压力,不得不死学夂化课,即使学不进去,也硬学。这对孩子来说,是巨大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