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深刻剖析“忘羨”之間的感(愛)情,下一篇:藍湛的淚

點擊“關注”,瞭解更多“忘羨”內心分析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16年前,年少的藍忘機最初遇到魏無羨的時候,他的眼神是時刻都保持著警惕的,他深怕藍氏百年的雅正被魏無羨這個壞孩子帶偏了,他的眼神充滿著厭棄。隨著在藍氏求學的結束,魏無羨要離開了,藍湛反而有一絲的捨不得,他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在意魏無羨的意見了,也把更多的注意都留給了魏無羨(只留給魏無羨),心早已經不知道何時不見了。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藍湛年少成名,冷峻凜冽,更是不苟言笑,幾乎沒有人能看得出他的情緒波動,但是他也還是一個少年,只是從小被藍氏的三千條家規束縛著,壓抑著自己心中那份少年的好奇和情緒,直到他遇到了和他完全相反的魏無羨。魏無羨的嬉笑怒罵無不是憑著喜好,高興了就笑,生氣了就罵人,看到師姐被欺負絕不會忍氣吞聲,即使在被溫氏壓榨的時候,魏無羨也可以苦中作樂,他不只讓自己開心,也儘量使身邊的人也能開心,這樣的人是藍湛從來沒有遇見過的。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射日之徵的時候,藍湛看到魏無羨修習“鬼道”,自己卻無能為力,苦勸無果。當時藍湛的心思怎能只用一句著急來形容,他害怕魏無羨因為擁有不同於其他人的能力而被仙門百家圍剿,所以他當時因為著急用錯了方法,也說錯了話,那句“此道損身,更損心性”傷了魏嬰,同樣也傷了自己,讓他跟自己的知(愛)己(人)越走越遠。畢竟有些事情是強求不來的,想要帶一人回雲深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所以16年後,當藍湛再次遇見魏無羨的時候,一切都會隨著魏嬰的喜好而來。他喜歡天子笑,藍湛便不管什麼“雲深不知處禁酒”,不僅當著藍氏子弟的面給魏無羨買酒,更當著兄長的面給魏無羨帶來了天子笑;他喜歡蓮蓬,藍湛便不顧著藍氏的君子雅正,親手給魏無羨摘了蓮蓬;他講過他爬樹偷雞的事情,藍湛也在醉酒後不管不顧地去學。因為魏嬰,藍湛放棄了自己所有的藍氏家規,只為了可以讓那人開心,只因為“我有悔”。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16年來無望地等待,最傷人的不是那人回不來,而是在歲月的慢慢洗禮中,那人也慢慢地滲入了骨髓,越來越深。不是一下子致命,卻在無聲無息中腐蝕著藍湛滿含期待的心,13年裡,含光君逢亂必出,都是因為當面的魏無羨總是所有亂的中心。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很多人都會對藍湛是什麼時候對魏嬰動心思的這個問題存在疑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是在玄武洞之前就有的,否則沒有辦法解釋藍湛為什麼會在那麼情況複雜的時候隨口就哼出“忘羨”。任憑藍湛是世家子弟的楷模,靈力音律都是頭籌,也不會當時就能作曲,說明藍湛更早之前就已經明白自己對魏嬰的感情,只是礙於家規和世俗之禮,被藍氏三千條家規束縛著,所以一直在壓抑自己的感情。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還有一個證據也是可以證明這一點的。玄武洞的時候,魏無羨撩撥綿綿,為綿綿擋了烙鐵的時候,藍湛對魏嬰說:“你若是沒那個意思,就不要去撩撥人家,你自己隨心所欲,卻害得別人心煩意亂。”說這話的時候,藍湛的心裡實則是有一絲的酸楚無處可發的。(暗戳戳的發糖,其實第一遍的時候壓根沒有發現呢,藍湛的眼神在說魏嬰的時候是有一絲變化的)。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藍湛從小就受著藍氏家規的管教,即使生氣也是自己一個人生悶氣,外人是看不出來的,可是藍湛卻在玄武洞中咬了魏無羨,愛之切才會如此的氣憤。人都在情緒失控的時候,藍湛看著魏嬰那一臉的人畜無害,心裡可想有多憤怒了“明明是魏無羨先撩撥的自己,現在卻滿臉的無辜”。雖然藍湛是藉著生氣的理由咬的,可是在外人看來,這明明就是“醋罈子”打翻了,酸溜溜的。

“忘羨”重逢,藍湛不再雅正,一曲定情,咬一口無法否定

雖然劇中這一幕被刪減了,但是藍湛的話卻一字不漏地說了,如果當時魏無羨能看到藍湛的心思,兩人獨處在黑漆漆的洞裡,不知道會不會發生點什麼。

一點小小的腦洞,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