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陳情令》“三毒聖手”江澄——一個飽受“貪嗔痴”之苦的人

在《陳情令》的眾多人物中,江澄是活得最委屈的一個,也是最沒活明白的人。

他的劍名為“三毒”,他被稱為“三毒聖手”,名如其劍。

“三毒”是佛教用語,指的是“貪、嗔、痴”——貪慾、憎恨、愚痴。而這三個詞,也足以概括江澄的人生。

《陳情令》“三毒聖手”江澄——一個飽受“貪嗔痴”之苦的人

先來說貪慾。佛家中的貪,表現在渴望與佔有。江澄是一個最怕被人家比下去的人,若有,茶不思飯不想也要扳回來。他有太多的執念,大部分來源於魏嬰。他在世家公子中排行第五,魏嬰排行第四,這已足夠讓他心理不平衡。何況,母親虞紫鳶又時時提醒他修為、技藝都不如魏嬰,更是讓他痛苦不堪。不管誰提到魏無羨的厲害之處,他都會受到極大的刺激,這是他的“逆鱗”,他太多的煩惱都是源於“求不得”。

《陳情令》“三毒聖手”江澄——一個飽受“貪嗔痴”之苦的人

同時,他的貪慾也表現在不能承受失去。在失去金丹之後,他崩潰絕望到活不下去的地步,相比之下,魏嬰卻承受了身心巨大的痛苦,僅是兩夜一天清醒狀態下剖丹的煎熬已是無法想象,何況還要面對靈力潰散過程的無望,剖丹的傷未愈,他又被溫晁暴打,陷入亂葬崗的絕境,然而,魏嬰依然找到了另外一種方式,堅強地存活下來。

魏嬰不告訴他剖丹的真相,在劇情上也是合理的,因為他若知曉,一樣無法接受。兩人不僅是修為技藝的差異,境界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不管承不承認,江澄就是不如魏嬰,與其做無謂的掙扎,倒不如以平和的心態坦然接受,但江澄做不到,狹隘、好勝造成了他一生的悲劇。

《陳情令》“三毒聖手”江澄——一個飽受“貪嗔痴”之苦的人

再來說憎恨,江澄一直在怒懟魏嬰,說都是他惹禍才招致父母被殺的慘劇,其實他心裡明白這事和魏嬰沒有直接的關係,溫晁早晚會滅了江氏,但是他就是非要說因為魏嬰救藍湛才害了他父母,以此發洩無處安放的怨氣。而最讓他痛恨的就是魏嬰的食言,魏嬰說“姑蘇有雙璧算什麼,雲夢有雙傑,將來你當家主,我輔佐你”,這是江澄最在意的事,當魏嬰“叛出”雲夢後,這種憎恨成了他心中解不開的結。

《陳情令》“三毒聖手”江澄——一個飽受“貪嗔痴”之苦的人

最後是愚痴,這是“三毒”中最關鍵的一點,因為愚痴更會導致貪慾和憎恨。江澄做人不通透,裡外分不清,金光瑤儘管是個反派,人情世故卻極為練達,在這一點上他給出了正解。如果當初江澄不露出與魏嬰的嫌隙,不受人挑唆,夷陵老祖是他的下屬,江氏就會堅不可摧,旁人也會知難而退。可惜的是,江澄勸魏嬰交出溫氏族人和陰鐵,魏嬰悲傷地說“舍了我吧”,那一瞬間,讓人極為遺憾和心痛。

之後,因為江厭離的死,江澄對魏嬰的憤怨升級,即使魏嬰跳崖身死也難解他心頭之恨,他說“用夷陵老祖法術的人都該殺了餵狗”。但他卻保留著魏嬰的陳情,他心裡是想念魏嬰的,儘管他看到“莫玄羽”的時候非常激動和氣憤,其實他希望回來的就是魏嬰,他的真實想法是:你最好回來,我把你拉回去揍一頓,但我不許別人揍你。

《陳情令》“三毒聖手”江澄——一個飽受“貪嗔痴”之苦的人

江澄儘管面冷嘴冷,但畢竟本質善良。王靈嬌脅迫虞夫人砍魏嬰手臂時,他奮力阻止;魏嬰在溫氏被巨犬咬傷,又痛又餓時,是他給魏嬰留的饅頭;在玄武洞魏嬰來不及走時,他焦急地喊“魏無羨”,之後在沒有劍的情況下日夜奔走,趕回來救魏嬰;魏嬰被扔進亂葬崗後他非常擔心,一直在找他;最最關鍵的是,江澄是為了魏嬰引開溫家人,才被溫晁抓去,被溫逐流化去金丹,而這一點,從始至終,他沒有向任何人提起。

《陳情令》“三毒聖手”江澄——一個飽受“貪嗔痴”之苦的人

當他得知魏嬰剖丹換丹的真相,起初意難平,他無法接受自己重建雲夢江氏的成就和多年的威名都源於魏嬰的金丹,所以他狠狠地罵了魏嬰,說他無私偉大,忍辱負重,是真正懂江家家訓、有江家之風的人,自己多年來處處被他壓一頭,像個丑角,活該被魏嬰的光輝燦爛照耀得睜不開眼睛。可是一想到魏嬰多年來牢記虞夫人的囑託,冒著性命危險也要保全自己,到頭來還要被他責罵,他的心就軟了,再也恨不起來,愧疚地說“這個時候我還要你道歉,我是多金貴的人啊。”

《陳情令》“三毒聖手”江澄——一個飽受“貪嗔痴”之苦的人

魏嬰平靜地說“似乎是前世的事了”,魏嬰早就放下了,江澄也該放下。其實,有時贏了也是輸了,有時輸了也是贏了,這世間的冰與火,本就是橫看縱觀的問題。所幸,金子軒的死真相大白,江澄最後釋然了,儘管他沒有直接和魏嬰對話,但默默地說了句“保重”。經歷了許多事,兩人已回不去從前,讓人欣慰的是,江澄最後走出了“三毒貪嗔痴”,放下了過往,這時的“三毒聖手”,已是“無毒”之人。

《陳情令》“三毒聖手”江澄——一個飽受“貪嗔痴”之苦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