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当今社会老百姓这么幸福,为什么有些人还不知足?

6711095903096


幸福哪有什么标准和定义,幸福来源与对生活的满足感,就是一种感官的东西。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标准都是不一样的,但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都是一样的。

问题中的幸福的概念,太过于孤立,当今社会老百姓这么幸福,是基于什么条件,从而达到的幸福。

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现有的主要矛盾,给出了不一样的定义。

十九大报告: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当今社会的老百姓这么幸福,看跟谁来比:

  1. 与过去老百姓的生活对比,当今可谓幸福
  2. 与国外战乱国家民众的生活对比,国家强盛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3. 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对比,我们依然存在着差距

二、为什么有些人还不知足:

  1. 收入达不到,期望的目标
  2. 比不过隔壁老王
  3. 比不过......

还有很多为生活努力奋斗,而过的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幸福,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缩小贫富差距的原因。

用一句话来概括当今所有的百姓生活的幸福情况,太过于夸张。谁也无法定义幸福的标准,因为不会有统一的答案!


西北小Q


生活幸福吗?那我就说说我的幸福,我是下岗工人,做过劳务,修过自行车,当过保险推销员,但这都是临时的,好在8年前我应聘了一家私企的保安员,总算有了稳定的收入,当时的工资是80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工资是1200元,这得感谢老板给我一个稳定的收入平台。

再说说我的家庭,老婆和两个女儿,大女儿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因为我们夫妻双双下岗,除了学费由我的帛薄工资支付,生活费都是由女儿自己勤工俭学自己解决,尽管这样到孩子大学毕业还是欠了10000多元的外债。好在二女儿与大女儿年龄相差挺多,所以把大女儿的上学的学费还清了,现在正在为二女儿的大学学费,生活费而辛勤付出,老了,身体不行了,浑身是病不敢去医院,天价的医疗费和药费让我望而却步。大家说,当今的我幸福吗?不知幸福从何而来。


啸天虎2017


幸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幸福。

就拿我这个80后的农村小伙来说吧,小时候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吃不挑食,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穿剩下的衣服),可以说生活水平就是能达到个吃饱穿暖的水平;但是小时候的自己是非常快乐的,记忆里常有与儿时玩伴在茂密的小树林、清澈的小河、美丽的山涧玩耍的情景;特别是春天来临,地里刚刚冒出一小节玉米苗的时候,将脑袋朝地俯瞰天空,真有种置身于外太空的感觉,那会自己是多么的幸福。那时候父母的生活状态就是除了农忙时节,平日里母亲在家做饭、喂鸡、喂猪,也经常走家串户的去串个门,父亲他们早出晚归在外打点工挣点钱养家,在我眼里生活就是这样稀疏平常的幸福。当然,站在大人的角度他们是否感到幸福,我无从而知,到我感觉父辈们那时肯定幸福。

这种幸福的状态一直保持到自己大学毕业(即2003年)。刚从象牙塔出来的自己在一段时内觉得还是幸福的。在上学的那段时间,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意识形态正在发生着变化,浮躁之气悄然萌发。毕业后,虽然没有赶上国家包分配的大好政策,但是得益于祖国大搞基础建设,自己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一件满意的工作。工作中,自己感觉也浮躁起来,有了欲望,有了烦恼。

直到现在,感觉幸福离自己越来越远,幸福在现在生活中似乎高不可攀。微薄的薪水,银行的贷款,工作的压力让你的生活时时捉襟见肘,虽然自己衣食无忧。也不知道我们每天在追求什么,就像辛勤的小蚂蚁一样虽然每天忙的团团转,但是总感觉生活压力山大。

一直有所追求,但又感觉像蚂蚁,虽然勤劳,但是就怕哪天有人一脚把你踩死。


苦行曾


没有对比就不知优劣,没有经过寒冬的人怎么知道春天的温暖?

我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经厉童年生活说起来年轻人或许不信或者当笑话。

″下雨了,弥驼佛,好年头吃馍馍",这是儿时的口号。吃好吃歹能填饱肚子是最大的愿望,有多少人填不饱啊,更不敢奢望吃好。每当过年才能每人換二斤白面吃。

邻村一位我称为″姥爷"的何姓老人,曾有一次坐在大门石上低头打蔫,过路一个街坊问候一句″吃饭了没?"遭老头臭骂:″谁再问我吃饭我c他妈!"。挺和善的老人,饿急了啊。

穿的更不要说了。千补万纳能裹严了就算不错了,多少同伴大冬天拖拉露脚根的鞋,做游戏用胳膊掩着露着的胸口肚皮,能顶着个破帽子的就算不错的了。本人当时还算是相当不错的,十二岁以下内里连裤衩都没穿过,连二十三岁相亲都是借老舅(老师)的衣服——没有不带补丁的呀。

上初小是头一届,本村没有教室,东家厢房闲着借用几月,西家柴棚借用几天,再没处上课,学生从家带来饭桌,比锅盖大点儿的黑板挂树上就上课了。五六年级去中心校离家五里全靠腿量,初中离家八里靠破自行车。雨雪大风就得步行了。

朋友们,和那时相比,现在怎么样?还不算幸福吗?

老伴催吃饭了,下次再接着聊。


闲散自由人


一、贫富悬殊。

富足者资产亿万,锦衣玉食,山珍海味,别墅豪宅,跑车游艇。贫穷者囊中羞涩,节衣缩食,蜗居陋室,艰难度日。

二、生活成本高。

一个人从在娘胎里开始,到进入坟墓结束,出生、教育、就业、看病、结婚、养老

……无时无刻都需要充足的资本作后盾。

三、对生活的期望提高。

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区区小师












龚晓岩


这个答案,叫不患贫而患不均!

今天有多少老百姓真的可以无忧无虑,答案是不多,就如曹德旺所说,中国有12亿人其实谈不上什么消费能力的,因为所得只不过是维持生活而已,即便偶有存款,也是为了自己养老、治病准备的,根本不敢多花一分,因为这些都是救命钱。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个世界有人锦衣玉食,有人还食不果腹,有人左拥右抱,有人形单影只,世界只不过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但是从来没有公平过,所以很多人想做人上人,想过更好的生活,即便是自己可以忍受,但绝无法忍受子孙代代不如人。

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野心最大,他们梦想统治或者改变世界,更何况连自己命运都还无法掌握的普罗大众,有谁不希望登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很好的总觉了人的需求和需要,人是很难被满足的,只不过追求不一样而已,即便是佛,不求人家富贵,也求功德圆满,普渡慈航。

大人物、漫天神佛尚有追求,何况只不过是一群不论物质、还是精神上都还远远谈不上富裕的人会满足,其实人最怕的不是从未拥有,而是尝试过、而不能长期拥有,对于常年饥寒交迫的人,吃饱穿暖可能就是最大的满足 ,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吃到了满汉全席,还能对吃糠咽菜感到满足。

容易满足的人通常处于较低的能级状态,因为只有在低能状态,才能依靠很少的获得维持状态,任何个高阶,高能态,都不敢满足,因为一旦停顿,就可能坠毁,从而失去一起。


大糖必下


社会差别越来越大,城乡差别越来越大,人们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同样是个人,有的月工资1千多,有的人却高达十几万,甚至有的名人年收入几千万元,现在人们的收入根本无法相比,再说住房,有的人是借款贷款买房,有的人定自己有钱买房,有的人甚至买几套房,差距这么大,人们心理不平衡,能满意吗?不过我们得相信党和政府正在努力缩小这些差距,对高收入的人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房产开征房产税,等政策都是缩小这些差距的具体措施,相信社会差距越来越小,越来越平等,尽量满足人们的愿望。


流水山上人


现在老百姓和过去比确实幸福很多,但压力更大了,过去最苦的农村出门坐马车骑自行车上县城,几十路啊,可还是美滋滋的,因为还有不少走着去的。现在开门最低配也是电动车,可是身边嗖嗖穿过去的是轿车,而且一个比一个昂贵,绿皮火车被高铁、飞机取代了,什么轻轨地铁每个城市都有了,但人家有私人飞机了怎么赶得上呀?

有差距才有动力,但更少不了压力,压力冲击着幸福感。聪明人是在往前看和往后看中平衡,这样既有了幸福感也不失向上的动力,幸福缺不了物质的填充,一味的追求物质肯定难幸福。



欣欣向荣25571


提问题者晒一晒你的工资卡吧?我们农民很期待。这样我们就知道你幸福的来源是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