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保險公司送的免費保險有什麼用?不會被套路吧?

小貪殭屍


保險公司贈送的保險肯定是有作用的!一般贈險保險期限多為短期的,最長也不過一年。一旦按照要求填寫完相應的保單信息,經過保險公司核保,就會產生保單號和電子保單。假如不幸發生了贈險保障範圍內的保險事故,只要記著這件事,到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在核實後,就會根據合同規定給予賠付。有些說贈險沒用,無非是這些情況:其一,保障期限內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沒有發生保險事故,保障期到了,這份贈險就沒有用了。此外,還有很多人,發生保險事故了,忘記有這樣一份贈險,沒有到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自然也就沒有理賠款了。

要說套路,還是有一些的,話說,無利不起早。保險公司的贈險,也是有他的目的的。最關鍵的就是,領取了贈險,客戶購買保險的有效信息(身份證號,在用真實電話,受益人身份證號等)保險公司就掌握了。接下來,您可能會收到這家保險公司各類不同人員對保險產品的推薦。所以說,保險公司的贈險是獲得更多客戶的常用方式之一!


若凡思語


保險公司免費送的「贈險」,是「雞肋」嗎?

泰康最近在做活動,有一款叫《貼心保》的贈險就蠻好的。0到70歲都能投保,主要保意外門急診、意外住院,每年1000塊錢的額度報銷。

這種贈險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它需要用「產品密鑰」來激活身份,激活後才能投保生效,享受保險責任,所以還是挺珍貴的資源。

類似的贈險很多,幾乎每家保險公司都有,它能和其他傳統保險一樣正常得到理賠嗎?答案是肯定的:當然可以!

贈險多數是意外險,因為不用花錢買,所以額度、保障範圍比普通的意外險要低一些。比如這款《貼心保》,每年額度只有1000元,保額是有點兒低。

但保額低的贈險是不是就用不著、不需要了呢?那也不一定。

泰康人壽內蒙古分公司通遼中支近期就辦了一起贈險理賠,這也是泰康首例《貼心保》贈險的理賠。

11月20日,客戶為自己父親投保了該款贈險。這麼巧幾天後60歲的父親中午做飯時意外被熱水燙到手背,馬上去醫院上藥包紮。

意外燙傷也屬於贈險的責任之一,在客戶提供了部分理賠資料之後,這款贈險理賠了265塊錢。你看,即使是免費贈送的保險,一樣可以理賠的。

不僅僅是在泰康,其他保險公司也不時爆出贈險理賠的案例。比如富德生命人壽玉溪中支就曾向客戶理賠過一份《美好2018》的贈險,理賠額度甚至達到了15萬元。

還有泰康人壽較出名的贈險《飛鐵保》、《飛常保》也曾出過理賠,理賠數額高達百萬。具體的理賠案例我沒去找,大家知道有這麼個事就行了。

天下當然沒有免費的午餐。保險公司做免費贈險的目的,也是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到有份保險的安心,或者提高企業曝光和知名度,也並非一無是處。

如果哪天有保險從業者送你不要錢的保險,反正不花錢,能要就要吧。雖然保額低了點,但螞蚱腿也是肉啊。總比遇到風險自己掏錢更划算,您說呢?


人間紀錄師


由於保險公司有業績考核,一般業務員會以各種藉口為由,吸引客戶眼球。舉個例子,上週五剛到公司上班的蔡先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保險公司業務員,說公司正舉行一項感恩回饋的抽獎活動,如果蔡先生的出生日期恰好在公司規定的中獎範圍內,他就能很幸運地獲得一份由保險公司贈送的商業保險。接著,改業務員詢問了蔡先生的生日,結果恰恰符合保險公司的要求,他就這麼被中獎了。接著,對方說為了寄送保險以及方便日後理賠,又向蔡先生索要家庭住址等相關信息。事後蔡先生才感覺不對勁,自己還未核實對方身份就提供那麼多個人信息給對方,萬一對方是騙子怎麼辦?

其實的確有一些保險公司是通過這樣的手段來獲取客戶資料,如姓名、聯繫方式、家庭住址、家庭成員信息等,這是一種常見的電話保險營銷手段利用先贈送後追蹤的方式先與你建立聯繫,等免費保險到期前,新的保險推銷電話自然就會到來,這樣推銷起來就比較自然,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當然,如果有人詢問你的銀行卡號,你就得當心了,他可能是騙子。

像這種贈送的保險,一般是短期的意外險,保障時間不超過三個月,成本也很低,通常不超過20元錢。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到期後向你銷售其他的險種。不過消費者可以放心,只要是正規的保險公司打來的電話,這種贈送的保險都是真實有效的,如果你不怕以後保險公司持續的電話騷擾的話,這個免費險不妨接受。

專家重點提示各位消費者,如果接到類似銷售保險產品的電話,首先要先判斷是不是正規的保險公司,你可以先判斷來電號碼,再要求對方提供工號等日後可查詢的信息。在與對方溝通的過程中,儘量不要使用含糊不清的字眼,比如恩、哦,這一般會被當做同意購買。當對方的語速較快,你無法拿準對方的意思時,一定要讓對方再重複一遍,直到你理解為止。綜合來說,雖然天下確實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正規險企打來的送保險的電話,也不至於是一種全套,頂多就算是一種溫柔陷阱吧,消費者還是應該正確對待。





看你看我都是


我們來分析一下贈險背後的邏輯:

贈險雖然不用花錢,但是任何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都是需要有幾個主體的:保險人(保險公司)、投保人(付錢的人)、被保險人(保障的人)、受益人(領錢的人,可以不指定,作為遺產)。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之間要有可保利益,基本上就是直系親屬和僱傭關係了。很明顯,保險公司和你是沒有可保利益的,它給你投保是不可行的。

所以合同下來後你去看,投保人和被保人都會是你,只不過你們有付錢就享受了保障。

那是不是這個保險保費是0呢?額,這不可能,有風險就一定有它對應的風險保費,風險在小也是存在,可能保費很便宜就是了。

可是你並沒有付錢啊。是的,所以叫贈險嘛,保險公司實際上是贈送的這個極低的保費,流程上還是認為這個保費是你交的。

那對於保險公司有什麼好處?反正沒有壞處,未來的風險都是“交了錢的”,不管這個錢是誰出的,反正交了。同時保險公司還獲得了你的個人資料,為未來的長期險銷售開了個好頭,拿人手短嘛。並且這波贈險活動的宣傳,在公眾心中樹立一個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形象。

說白話,反正保險公司一直都在打廣告,只不過這次用極小成本的廣告費作為“贈險保費”,不交給廣告公司,而是交給他自己,0損失。如果得到贈險的人中有一部分人後續購買了別的保險,這個廣告就是有效的嘛。

站在客戶的角度,送給我的幹嘛不要,先拿上。後續推薦的產品,適合我的我也可以買,不適合的就不買,又沒有損失。只不過你需要主動去了解保險到底能給你未來的人生提供怎樣的幫助,不要帶著排斥的主觀情緒,因為任何人都需要保險,只不過自己不一定認識到而已。

關於贈險,不存在什麼套路。希望以上回答能夠解決你的擔憂。


唐子陵丨保險經紀人


我們在平時可能遇到保險公司免費送保險的情況,比如支付寶上面常常會送一些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保險,那麼這些免費保險是否有效?受不受到法律的保護呢?

根據中國保監會在2015年發佈的《中國保監會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贈送保險有關行為的通知》可知,保險公司贈送保險的行為是有效的並受到法律的保護,不過有一些規定:

人身保險公司可以以促銷或者公益事業為目的贈送人身保險,但不得贈送財險保險。

人身保險公司贈送的人身保險產品僅限於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且保險期間不能超過1年。對每人每次贈送保險的純風險保費不能超過100元,以公益事業為目的的贈送保險不受此金額限制。

人身保險公司贈送人身保險應向投保人出具紙質或電子保單贈送團體人身保險產品的,應向被保險人出具紙質或電子保險憑證。

人身保險公司贈送人身保險時,投保人應當對被保險人具有利益。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保險公司免費贈送一定保險額度的人身保險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當投保人接收到紙質或電子保單時,贈送保險才具有保障作用,無保單即保險無效。

如果你用保險公司贈送的免費保險給他人投保,那麼你應該對他人具有保險利益或者經過他本人同意即可投保。

在我國《保險法》第53條第1款規定“投保人對下列人員具有保險利益:(一)本人;(二)配偶、子女、父母;(三)前項以外與投保人具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係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

符合以上條件的免費保險是受法律保護的,即有效。當在保險期間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要承擔責任!


小小小金哥哥


保險公司免費送保險確實有套路。細說幾點:

第一,免費的保險來自公司免費贈送與個人購買後免費贈送給客戶,短險如30天需要營銷員自己購買,目的是帶給客戶無形的體驗,短期保障。

第二,任何事物都有它獨特的策略,免費贈送保險是保險行業的獲客途徑之一,是營銷方式。如超市裡零食專櫃有免費零食試吃,水果點店裡有免費水果試吃,屬於商業營銷方式的一種。

第三,免費保險的套路是讓生活更美好!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但往往還是那麼多人往城市擠[機智][機智]



橘子0923


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

1、本來要用錢買保險才有保障,現在不用花錢就有保障,當然是好事。

2、很多人不瞭解保險是什麼,由贈險開始瞭解也是不錯的。

3、買了長期險或者理財險的客戶,可以領取贈險作為補充,待到期後再選擇其他。

對保險公司來說,也是好事

1、直接讓利給消費者,提升公司和產品的知名度。

2、經過精算師計算出險的概率,綜合成本和收益,出險賠付控制在可控範圍內,賠付成本不會很高。

3、能最快速度獲取客戶以及客戶聯繫方式,可留待業務人員後期開發。

綜合來說,這是客戶和保險公司之間的一場博弈。保險公司不會無緣無故,無利可圖的贈險,但客戶也不是沒有得益,贈險也是保險,有明確的保障範圍,白紙黑字的條款,責任範圍內如果出險,也是可以獲得理賠金的。所以,這贈險首先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可以說是雙贏。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套路,那應該就是贈險一般是短期的意外或者醫療險,保障範圍有限,保障額度有限,能解決的問題有限,也並不能從家庭整體來為客戶考慮保障。客戶領取贈險之後,給了保險公司繼續服務和開發的機會,所以後期可能會受到贈險公司的來電,如果領取得多,那麼可能接電話接到有點煩。


那個誰123


免費贈送的保險,也還是正規的完整的保險,同樣有合同有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期間,保險責任。只不過這一類的保險產品不需要投保人交錢而已。

保監會有規定的,贈送的保險價值不能超過100塊錢,而且,贈送出去的保險,也要像其他正常銷售出去的保險一樣,按它的實際價值計提相應的風險準備金至保監會設立的專用賬戶裡面。所以這類贈送的保險通常不會太值錢,這樣保險期間就通常不會太久,一般都是7天,一個月,幾個月這樣子的。

所以,贈送的保險不會有什麼套路,就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就好像超市會送免費品嚐的食物一樣的道理,打廣告,做推廣。至於領取贈險的人,反正也不花錢,也不佔地方,免費還擁有了一個短期的保障。


理財師吳強


保險公司送的保險一般具有幾個屬性

一,保額不會太高

二,保險責任侷限有針對性

三,保險期限一般比較短 比如三十天等

其實說到意義 就怕個萬一

比如在疫情期間 平安保險送出的針對冠狀病毒的保險

我覺得就不錯 沒有等待期 還能有個給付型的保障

這個特別良心產品了

但是 你會發現一個現象

懂保險的會毫不猶豫的領

不懂保險的 就會戒備 會不會套路啊等等

不過也能理解 畢竟現在市場上的保險人的素質參差不齊

所以 見仁見智嘍


隨遇而安0119


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

1、本來要用錢買保險才有保障,現在不用花錢就有保障,當然是好事。

2、很多人不瞭解保險是什麼,由贈險開始瞭解也是不錯的。

3、買了長期險或者理財險的客戶,可以領取贈險作為補充,待到期後再選擇其他。

對保險公司來說,也是好事

1、直接讓利給消費者,提升公司和產品的知名度。

2、經過精算師計算出險的概率,綜合成本和收益,出險賠付控制在可控範圍內,賠付成本不會很高。

3、能最快速度獲取客戶以及客戶聯繫方式,可留待業務人員後期開發。

綜合來說,這是客戶和保險公司之間的一場博弈。保險公司不會無緣無故,無利可圖的贈險,但客戶也不是沒有得益,贈險也是保險,有明確的保障範圍,白紙黑字的條款,責任範圍內如果出險,也是可以獲得理賠金的。所以,這贈險首先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可以說是雙贏。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套路,那應該就是贈險一般是短期的意外或者醫療險,保障範圍有限,保障額度有限,能解決的問題有限,也並不能從家庭整體來為客戶考慮保障。客戶領取贈險之後,給了保險公司繼續服務和開發的機會,所以後期可能會受到贈險公司的來電,如果領取得多,那麼可能接電話接到有點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