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者即是达者吗?看看孔子怎么说

何为达者,在家、在邦国都有名望,名闻天下者就是达者吗?子张曾就此问题请教过老师孔子,孔子很详尽的对达与闻的区别进行了讲解,这段对话记载于《论语.颜渊篇》第二十章,其原文是: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者即是达者吗?看看孔子怎么说

“达”与“闻”,对于“达”朱熹的注释是“达者,德孚于人而行无不得之谓”钱穆的注释为“显达义,亦通达义。内有诸己而求达于外。”意思相近,所谓达就是指内有仁德,外在行事得宜。而闻是仅指“名誉着闻”。对于两者之差别朱熹是这样注释的,“闻与达相似而不同,乃诚伪之所以分,学者不可不审也。故夫子既明辨之,下文又详言之。”“闻”与“达”最大的差别在于“伪”与“诚”,孔子在下面又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者即是达者吗?看看孔子怎么说

对于“达”者的描述“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朱熹注释“内主忠信。而所行合宜,审于接物而卑以自牧,皆自修于内,不求人知之事。”为人的本质所注重的就是内在的直爽,也就是内主忠信,行事得宜,义之所在,在所不辞。察言观色则必须与质直好义相辅相成,否则易产生谄媚的嫌疑。“虑以下人”用现代话讲就是换位思考,是孔子恕道的体现,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达”所注重的个人内在的修养,而不是外在的名声。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者即是达者吗?看看孔子怎么说

所谓“闻”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就比较好理解了,注重表面文章,表面上以仁德为行事标准,而实际上又常常违背仁德的之道,又自以为是而且安于虚伪,更不自疑。与“达”相反“闻”所注重的外在的名声,而不是内在的修养。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者即是达者吗?看看孔子怎么说

本章的译文是,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称作达?”孔子说:“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邦国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同样有名声。”孔子说:“这是闻,而不是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又能体察别人的话语和脸色,能为他人考虑并待人谦恭。这样的人,不论是在邦国还是封地都能通达。至于有表面名望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有仁德的样子,而行动上却常常违背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在邦国和封地里也一样会有一定的名声。”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者即是达者吗?看看孔子怎么说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程颐的注释“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学何事?为名而学,则是伪也。今之学者,大抵为名。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然其利心则一也。”求学之人必须务实,而不能应该将精力放在虚名之上。过于注重虚名,本质上就出现了偏差,还如何治学,为了虚名去求学,就是虚伪。按程夫子的话,当时学者多以求取名声为目的。虽然为了名声和为了利益存在清浊之别,但其逐利的本质并没有差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