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慈禧究竟牛掰在哪里?为什么慈安、六王爷甚至皇帝都搞不过她

当慈禧还不是慈禧,她只是兰贵人之际,她的世界,和历史上所有的后宫女人一样,唯有一道亮光,那就是大清皇帝的垂青。

慈禧究竟牛掰在哪里?为什么慈安、六王爷甚至皇帝都搞不过她

关于这件事,各种演义和后妃小说渲染得比较厉害,譬如《清宫十三朝演义》,说她一进宫,便懂得设计自己的前程,先是把自己所住的地方,收拾得清洁幽静,真是红尘飞不到,世外小桃源。其次呢,又没日没夜学起书画来,不到几天,居然写得一手好赵体草字,画得一手好恽派兰竹。于是便画了许多窗心儿,上面题着恭楷的诗句,把屋子里的窗心,一齐换过,又在院子里种下四季兰花。凡是到她院子里去的,一踏进门,便觉芬芳触鼻,清雅怡神——如此辛辛苦苦收拾着屋子,自有她的深心在里面。那就是到了夏天,终有一天圣驾临幸到此。那时万岁见了这个清洁地方,不由他不留恋。再者,看了那窗心上的字画儿,也不由他不注意到自己身上来。

这个自然是小说家言,实际上叶赫那拉氏在咸丰二年的二月选秀入宫,立马就赐号兰贵人。可见这是本来皇帝就要给她的,未必有这么多的巧心设计。而且写几笔书法,种点兰花就能吸引皇帝的注意,这个也太容易了。估计作者是看到她的兰贵人封号这个头衔,于是便想出了种种附会。

慈禧究竟牛掰在哪里?为什么慈安、六王爷甚至皇帝都搞不过她

但民间小说有一点是靠谱的,那就是慈禧的发迹,确实与两个原因有关。头一个便是咸丰皇帝的懒惰,这家伙身为皇帝,居然懒到让自己的女人来帮着批阅奏章——这一点,便有点像前明的皇帝了,只不过前明是让太监帮忙,而他让妃子来罢了。但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妃子开始干预朝政、议论国事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叶赫那拉氏随咸丰帝逃往热河。这个时候,慈禧已经为皇帝生下他唯一的儿子载淳(即同治皇帝),一步步晋封到懿贵妃。也就是说,现在的皇帝最宠爱她,未来的皇帝依赖她,她的地位自然就越来越高,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她就有了骄扬跋扈的资本。

也就是这个时候,机会来了,咸丰帝说死就死,只活了31岁就驾崩了,这样的局面之下,6岁的同治小皇帝即位了,那么国事谁来处理?标准方案,便是顾命大臣负责帮衬,就好像当年多尔衮辅助小顺治、鳌拜四人辅助小康熙,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但是身处后宫的慈禧,却不甘心在后宫当一个咳瓜子的中年妇女,她拉拢了没脑子的皇后钮祜禄氏,拉拢了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訢,一场宫廷政变,逮捕了八个顾命大臣。

慈禧究竟牛掰在哪里?为什么慈安、六王爷甚至皇帝都搞不过她

这个时候,慈禧已经是坐在权力的最高峰,但她还需与钮祜禄氏、奕訢分享这一权力。而儿子同治帝长大之后,也必然要亲政。慈禧再贪权,也不至于害儿子,于是她让儿子给自己修复圆明园,给自己当养老场所,结果没想到,八字没一撇,十九岁的皇帝就得了天花死了——有人说慈禧为了揽权害死儿子,这个就有点不靠谱了。但随后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那就完全是慈禧想多揽几年大权了。数年之后,无心与她争权的慈安太后在45岁的年纪便突然死亡,说是脑溢血,其实基本上人们都认定是其所为。又过了三年,慈禧又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所谓西宫独裁时代,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慈禧究竟牛掰在哪里?为什么慈安、六王爷甚至皇帝都搞不过她

可以这么讲,慈禧能独揽大权,第一确实有机缘的巧合,譬如男人早死、儿子也早死,这个应该不是她刻意而为。但另一方面,辅政八大臣的被捕、慈安的死、恭亲王的罢免、同治死后不立长君而非要立幼童不可,这四条,显然就是她的算计所致。至于有人言,慈禧对清朝的近代化也有所贡献,譬如洋务运动。我们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讲,换一个皇帝来做,也一样会做这件事,而且未必会做得比她差。如果皇帝不愿做,清朝则会提前结束,中华民国早日降临,也会做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