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記憶天才鄭才千的成功祕訣:做到這4點,不靠天賦,也能高效記憶

有次,孩子們進行小組周總結時,我發現有一個小組的討論話題很具有典型性。

木木說:"大家都說,要想成績好就得大量練習,可是我昨天背了8遍第三單元的課後單詞,今天卻忘差不多一半?"

安安說:"啊,這不太可能吧,我背了5遍,今天就忘了一兩個啊"

千千說:"木木你是怎麼背的啊?是把漢語遮起來背英語,再把英語遮起來,看著漢語把它寫出來嗎?"

木木接著說:"不是,我就是大體看了8遍,覺得面熟就可以了,沒有刻意去背每一個單詞的拼寫和釋義。"

安安說:"那怪不得,背單詞得英漢結合,而不是看著差不多就可以,否則即便重複很多次,效率也很低。"

……

其實,安安說的很對,在學習過程中,漫無目的地大量練習並不是上策,得精確到具體的單詞、具體的題型去刻意練習,效果才會顯著。

用安德斯•艾利克森的話來說就是:成功需要大量練習,但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還需"刻意"練習。

記憶天才鄭才千的成功秘訣:做到這4點,不靠天賦,也能高效記憶

一、為什麼要"刻意"練習?

經研究表明,大多數人在學習一項技能時,會採用"天真練習法"――也就是大量重複的練習,然而效率卻很低下,成果並不顯著。

而那些被人們稱之為"天才"的人,在練習同一項技能時,往往目標明確,具有針對性

"人大才子"鄭才千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作為世界上第一位在20歲之前就獲得了"世界記憶大師"終生榮譽稱號的選手,他經過長時間的腦力培訓以及刻意練習之後,可以將《千字文》、《百家姓》等倒背如流。

更厲害的是,他還曾經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現場從由5000多個魔方組成的魔方牆中找出了任意被改變的兩個漢字,令現場觀眾大讚不已。

據悉,鄭才千在進行記憶訓練時,總是喜歡把目標具體化、細節化。比如,今天經過練習後記住了100個數字,那麼明天再練習時,他就會刻意地在此基礎上多記幾個。

長此以往,背誦大量東西也就不在話下了!

記憶天才鄭才千的成功秘訣:做到這4點,不靠天賦,也能高效記憶

德拉克羅瓦曾言:"無論哪一行,都需要職業的技能。天才總應該伴隨著那種導向一個目標的、有頭腦的、不間斷的練習,沒有這一點,甚至連最幸運的才能,也會無影無蹤地消失。"

因此,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與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想要取得一定的成績,光靠努力練習還不夠,還要靠"刻意"。

而對學生而言,如果利用此原理,在學習區內對所學知識(比如背單詞、記公式)大量刻意練習的話,便可以突破自己的學習潛力,提高對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

二、如何通過刻意練習提高成績?

所以,對於那些在學習方面"不太感冒"的孩子們而言,不妨通過"刻意練習"的原理,利用下面幾招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1)制定針對性的、明確的學習目標,專注學習。

為什麼要強調"針對明確"四字呢?

很簡單,因為學習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它需要一種長久的堅持,而若想為了一件事去堅持,首先得有目標,而且這個目標還得是非常明確的。

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

在學習過程中,比如你今天晚上打算要把解數學不等式這種類型的題學會,那首先應該明確是要把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其中的一種學會呢?還是學會兩種呢?或者是都學會呢?

記憶天才鄭才千的成功秘訣:做到這4點,不靠天賦,也能高效記憶

俗話說得好:贏得好射手的美名,並非由於他的弓箭,而是由於他的目標。這句話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2)單位時間內進行有效學習。

朱熹曾言: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

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在學習過程中,勢必要努力提高專注力,努力排除一切干擾,在單位時間內進行有效學習。

比如做題的時候要專注,不吃零食、不討論與學習無關的話題、不看電視劇……

總之,就是力求創造一個提高專注力的好的學習環境,來提高學習效率。

3)反覆大量的練習。

經過研究發現,成為天才的秘訣便是大量練習,為此,有人還曾提出過"一萬小時"法則。

有些事情雖然不至於做這麼長時間,但大量練習還是很有必要的。

4)及時做出反饋並不斷調整改進。

比如:

.定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測試,查漏補缺。可以通過做試卷的方法,也可以同學之間相互提問。

.定期回顧錯題本上的錯題。

建議錯題本可以這樣利用:左上部分進行錯題的抄寫,右邊留一小部分來不斷補充新知識,下面一部分用鉛筆重新書寫新答案,與以往錯誤原因做對比。

付出,不一定會有收穫;不付出,卻一定不會有收穫,更不要奢望出現奇蹟。

在學習過程中,相信大家瞭解了"刻意練習"的原理以後,不斷實踐,不斷有目的性地反覆練習,相信你也能成為"天才"!

更多提分攻略,點擊我的頭像,免費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