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红楼梦》里的“俗语”妙趣横生,入木三分,一言道破人间事

《红楼梦》里的诗词歌赋,对联偈子等,大多都十分高雅难懂,但,里面的“俗语”一看就懂,耳熟能详,下面举出几例:

《红楼梦》里的“俗语”妙趣横生,入木三分,一言道破人间事

1、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这个俗语是书中第六回,刘姥姥对荣国府的当家人王熙凤说的。刘姥姥是个乡村老太太,和姑娘、姑爷一起生活。这年秋尽冬初,家中冬事未办,生活难以维持,实在无法,只好千里奔波来到贾府求助。王熙凤接待了刘姥姥,并说“大有大的难处”王熙凤这话还真不是苦穷,此时的贾府确实不如从前了,尽管如此王熙凤还是出手阔绰,一下子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还有一吊散钱。这二十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其当时来说,一个县太爷的一年工资才四十五两银子。二十两银子相当一个县太爷半年的工资。刘姥姥高兴的了不得,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此话说的确实如此,要不你就拿出一年的工资给刘姥姥看看。

2、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这个俗语,是书中第二十六回,丫鬟小红对小丫头佳蕙说的。小红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丫鬟,原名叫林红玉,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她在怡红院,每天只管烧水喂鸟的事,属于打杂的小丫鬟。可她积极向上,办事认真,有心机,加上她生性机敏,口齿伶俐,讨得王熙凤的喜欢,被王熙凤要到身边做了小跟班。这句俗语是她在宝玉生病时与小丫头佳蕙唠嗑时说的,“也不犯着气她们。俗语说得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小红说的对,看得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缘了,相聚、相识、相处,彼此都要珍惜;无缘了,分手离开、各走各的路,也不要说他不好,你不对。相互谅解一下,包容一下,换位思考一下,有什么过不去的。白素贞说“给人以回身之地,自己才有大道可行”千年蛇妖既能如此,何况人乎?你我他,今生不见,说不准来世相遇!曹操同志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啊!

《红楼梦》里的“俗语”妙趣横生,入木三分,一言道破人间事

3、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子。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

这话是书中第二十四回,贾芸说的。贾芸是个小人物,就是和小红一见钟情那个。他从小没了父亲,跟着母亲一起过日子,生活得十分艰难,没有什么直系亲属可以攀附依靠。他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生活的困境他没有埋天怨人,自暴自弃,甘于堕落,混吃等死。而是寻机会、找门路、想办法,脚踏实际地从零开始。

他先找到凤姐的老公贾琏,让贾琏帮忙在府里找个活干。贾琏应付了一下,并没有真正地放在心上当个事儿办。贾芸思来夺去,决定买份重礼走凤姐的门路。贾芸不但伶俐乖觉,长相也怜人儿。大高个儿,修长的身材,长瓜脸。用今天的话来讲是个十足的帅哥。王熙凤说他是“说话儿也明白,心里有见识。”宝玉初见贾芸开玩笑地认贾芸为干儿子,贾琏在一旁嘲笑说,人家比你还大四五岁呢。贾芸当时十八岁,确实比宝玉大四五岁。贾芸是怎么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子。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宝玉听了十分开心,当即让贾芸常来,有时间带他到园子里去逛逛。贾芸是隔府五嫂的儿子,论辈分确实比宝玉小一辈,贾芸并不是攀高失人格,有钱就认爹。

不久凤姐将园子的绿化工程给了贾芸,这可是个肥差。贾芸从此开始转运,不但脱贫致了富,还找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爱情。人生就像过山车,反转起伏转眼间。昔日烈火烹油,白玉为堂,金做马的宁荣二府,因皇上下令查抄,呼啦啦大厦倾。府里所有的主子奴仆都羁押在“羁侯所”此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拘留所。贾芸是个真丈夫,他使足银子托朋友,先把小红救出,然后又倾力营救宝玉和王熙凤。虽然最终没能把宝玉和王熙凤救出,但他已经使到全力了。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他全心全意地为你在做,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终生可以托付的人,贾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4、倒三不着两

“倒三不着两”,这个俗语很妙。读者咋一看有些不懂,我一解释大家就会竖起拇指“有意思”。不靠三,不着两,那就是二百五呗。粗一些解释就是“二逼”。这个俗语是平儿说赵姨娘的。平儿是贾琏的通房大丫头,模样长的俊俏,身材窈窕,头脑灵活有办事能力。素日和王熙凤一样看不起赵姨娘,两人在唠嗑时,平儿说赵姨娘是个“倒三不着两”人。这个评价把赵姨娘的为人处事说的无一遗漏,一语中的。曹雪芹真不愧是文学大师呀!

《红楼梦》里的“俗语”妙趣横生,入木三分,一言道破人间事

5、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

这个俗语是,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对尤二姐说王熙凤的。在第六十五回和第六十六回。他虽然是贾琏的跟班小厮,但对贾府的人和事有着独到的分析和见解。他没有什么文化,说出来的话通俗易懂,真实有趣,代表着最普通的民意。兴儿年纪轻,心直口快,无所顾忌,尤二姐给了他两盘菜、一碗酒,他便兴口评说起主子小姐来。奶奶(王熙凤)的心腹我们不敢惹,二爷(贾琏)的心腹奶奶的就敢惹。提起我们奶奶来,她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尤二姐说她要去找凤姐,兴儿连忙摆手“奶奶千万不要去。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她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只怕三姨的这张嘴还说她不过。奶奶这样斯文良善人,那里是她的对手!”

兴儿评论王熙凤这些话,虽然是他的一己之见,但基本上反应了下人对王熙凤总的看法。王熙凤作为一个当家的,对待下人免不了要严管、狠处、重罚,下人有贬斥是正常的。不过王熙凤确实有狠毒的一面,后来她把尤二姐接进府里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证明这一点。尤二姐吞金而死其根本原因是王熙凤虐待造成的。

再看看兴儿是怎样评价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林姑娘“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一吹就倒了。我们这些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她‘多病西施’”

还有一个叫薛宝钗,像从雪堆里出来的,我们见了她们两个人都不敢出气儿,怕气大了吹倒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这话说的虽然有些玄,但生动活泼,形象可爱,就是没把黛玉好流泪、好耍小性子说全喽!一个没有文化的下人能说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说二姑娘迎春是“二木头”扎一针都叫不出声来,这语言精彩形象,看了让人发笑,如果当场听到兴儿说会把你笑喷喽。三姑娘探春是“玫瑰花”看来兴儿对探春有所畏惧。

你看看,只这一出戏,兴儿说出了多少“俗语”。在《红楼梦》中有太多的“俗语”了,不胜枚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