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紅茶與綠茶到底有啥區別?

行動的矮子


感恩提問者先,普文是原產地茶山經營者,對您的問題做以下解答。

什麼是紅茶?

通常我們在茶的分類中,主要是以發酵程度不同來區分。

紅茶在製作過程中茶青發酵程度在70%—100%,通常茶條顏色是以紅色,黃色,黑色呈現,茶湯顏色以金油黃—棕紅色為主的色系,香型基本以花果香,烘香等香氣為主。葉底成棕紅的色為主。

什麼是綠茶?

綠茶的發酵程度非常之輕(茶青只要從茶樹採摘後就進行發酵的過程)10%內。

綠茶顏色以綠色,黃綠色,深綠色,深灰白等顏色為主。茶湯顏色基本是水的原色,黃綠色為主。香型以豆香、板栗香等為主。葉底以綠色系為主。

紅茶與綠茶的區別與方法

普文認為以下對比可以區分綠茶與紅茶。

1.看茶葉顏色來區分,不確定看下一步。

2.沖泡看湯色來區分,顏色有明顯差異。

3.喝茶過程中區別,紅茶几乎無苦澀味,綠茶有明顯鮮爽度。

4.葉底區分,綠茶葉底以茶葉長樹上原色為主,綠,黃綠存在。紅茶以棕紅色為主,不帶綠色。

真茶君—普文


真茶君—普文


綠茶是我國品飲最普遍的茶類,大街小巷的茶館、老百姓的家中幾乎都會有一款或者好幾款綠茶。

紅茶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多的一種茶類,英國有300年飲用紅茶的歷史,加糖、加牛奶。喝紅茶應該算是英國的國民愛好了。

那這兩類茶區別何在呢?

·工藝

六大茶類按照製作工序進行分類,兩者的製作工序不一樣。綠茶是採摘完茶青之後,直接殺青,然後經揉捻、乾燥等工藝製作而成,屬於不發酵茶。沖泡出來的茶湯顏色較淺,以淡黃色或黃綠色為主。

紅茶的茶青採完之後先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捻是為了揉破葉細胞,使葉片能夠更快、更充分的發酵。屬於全發酵茶類。沖泡出來的茶湯顏色較深。以紅色為主。

·口味

二者的香氣口味也不同。

綠茶採摘時間較早,又由於沒有發酵,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自然物質,因此綠茶更加清香,滋味更加鮮爽。全發酵之後的紅茶,其鞣質被凝固而不溶於水,因此茶湯不澀口。同時由於葉內的芳香油大部分揮發掉了,性質溫和,雖沒有綠茶清香,但蜜香味更濃,茶湯也更醇厚。

·營養

綠茶沒有經過發酵工序,它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鹼、氨基酸、維生素的含量都更加豐富。

紅茶製作時沒經過了發酵程序,茶多酚含量降低,產生了大量的茶黃素、茶紅素。同時還含有維生素、咖啡鹼、氨基酸等營養成分。

一片樹葉,採摘之後,因為製作工藝的不同,變成了綠茶和紅茶,使它們的滋味、香氣、顏色、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好像兩個愛旅行的人選擇同樣的目的地,卻選用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因為交通方式的不同,領略到的風景自然也不同了。


楊多傑


綠茶和紅茶都是六大茶類之一,是我們生活中都比較常見的茶飲。有的人喜歡喝紅茶,而有的人喜歡喝綠茶,只要合理的飲用,對我們的身體都有好處。但還是有的茶友喜歡拿兩者作比較,問綠茶和紅茶哪個好?下面就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並且瞭解下綠茶和紅茶的區別。

綠茶和紅茶哪個好?
茶葉一旦經過發酵即成為“紅茶”。其化學成分與綠茶有很大不同。據國內外茶葉研究人員報道,綠茶中的主要物質“茶多酚”經高溫發酵後會轉變成“茶黃素”,“茶黃素”是一種強力降血脂物質,它能防止血管中形成脂類沉積物,從而可預防冠心病或中風,所以常喝紅茶對預防心血管意外有好處。
紅茶具有抗酸化作用
紅茶在發酵過程中多酚類物質的化學反應使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會產生茶黃素、茶紅素等成分,其香氣比鮮葉明顯增加,形成紅茶特有的色、香、味。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
紅茶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中醫認為,茶也分寒熱,例如綠茶屬苦寒,適合夏天喝,用於消暑;紅茶、普洱茶偏溫,較適合冬天飲用。
綠茶可以清熱解暑
綠茶我國被譽為”國飲“。現代科學大量研究證實,茶葉確實含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生化成份,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溼等藥理作用,還對現代疾病,如輻射病、心腦血管病等,有一定的藥理功效。茶葉具有藥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茶氨酸等。
總的來說,綠茶和紅茶各有各的好,兩者是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功效,合理飲用對我們的身體都有好處。所以,選擇上我們就根據自己的口感喜好選擇即可,綠茶和紅茶都是不錯的保健茶飲。
綠茶和紅茶的區別
1、外形不同
綠茶茸毫披露,顯芽鋒,湯色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醇爽,成綠茶色調。而紅茶芽毫顯露,色澤烏潤,湯色紅豔明亮,葉底鮮紅明亮,香氣芬芳,馥郁持久。
2、茶湯顏色不同
沖泡的前幾分鐘,紅茶的是淡褐色;綠茶的湯汁是清綠色。沖泡超過半小時後,紅茶已是褐色,好的綠茶仍是綠色,綠茶色澤偏亮,呈綠色或深綠色,紅茶顏色偏淡褐色或深褐色。
3、沖茶的水溫不同
高級綠茶,尤其是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一般用80°左右的沸水沖泡。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茶中維生素C,咖啡鹼容易析出,導致茶湯變黃,滋味較苦。而沖泡紅茶則要用90-100°的沸水沖泡,水溫如果低了茶葉中有效成分析出少,茶葉味道也會變淡。

4、製作工藝不同
紅茶發酵度達80~90%,製作過程不經殺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後進行完整發酵,使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為茶紅素,因而形成紅茶所特有暗紅色茶葉、紅色茶湯。
綠茶則屬於不發酵茶類,採取茶樹新葉,未經發酵,經殺青、揉擰、乾燥等典型工藝製作而成。經過發酵後紅茶中的茶多酚產生了化學反應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併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

  此外,綠茶和紅茶的功效也是不同的,上述中已經提到了。紅茶性質較為溫和,因而適合多數人飲用,而綠茶茶性較寒,所以體質偏弱的人群就不要喝綠茶,選擇紅茶較好。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合適的茶。

茶道小壺仙


||老生尋美食||來回答:

主要有兩點區別:

1.【從工藝上紅茶與綠茶的區別】:

紅茶是完全發酵茶,綠茶則不是。紅茶性溫,去寒,暖胃,綠茶性涼,清熱,提神;它們的製作工序不一樣。

  紅茶是發酵茶,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工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幹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綠茶即不發酵茶。綠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製成。其幹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綠茶。

2.【從生長環境紅茶與綠茶的區別也有天壤之別】:

  紅茶屬亞熱帶氣候,茶區年均溫度14~18℃。宜昌年均溫度16.9℃,無霜期283天,10℃以上茶樹生長髮育期248天,有效活動積溫5401℃。恩施年均溫度16.3℃,無霜期280天,10℃以上茶樹生長髮育期247天,有效活動積溫5171℃。常德在北緯29°附近,一般年降水量1200~1600mm,且多集中在茶樹生長髮育的3~9月。

  綠茶茶樹生長要求是溼潤氣候;雨量充沛、多雲霧、少日照。茶樹雖然需要一定光照,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但以弱光照為宜,尤其需要有較多的漫射光。茶樹在漫射光多的條件下生育,從而給有機體的生化變化帶來影響,特別是使含氮化合物增加,這對改善茶葉的品質十分有利。


【想了解美食製作請您關注||老生尋美食||轉發點贊,歡迎一起分享美食製作經驗或心得吧】


老生尋美食


茶的分類看關鍵工藝

原則上,一棵茶樹的原料是可以做成任何一類茶的。也就是說,生長在雲南的某一棵茶樹,可以做成六大茶類中的任何一類,只是說它更適合於製作哪一種或者哪一類茶。每一類茶的界定標準,並不是單純以其原料產地來界定,而是以它的典型性加工工藝環節來確定的。比如:

綠茶的關鍵工藝是殺青

紅茶的關鍵工藝是發酵

黃茶的關鍵工藝是悶黃

白茶的關鍵工藝是萎凋

黑茶的關鍵工藝是渥堆

青茶的關鍵工藝是做青

所以按照現行的國家標準來說,普洱茶在標準當中是劃歸為黑茶類,只是普洱生茶是緊壓茶,熟茶有渥堆工藝作為標誌性工藝,與紅茶完全不同。

雲南所有的茶山的茶樹所長出來鮮葉,採下來之後都是茶青,根據後續的工藝才變成紅茶、綠茶、或者普洱茶。

產地、樹種和工藝,都是單獨區分的概念,不要把它混為一談。不要認為桐木關的就一定是紅茶,不可以做綠茶或者是巖茶;同樣的,武夷山的就只能做巖茶,不能做綠茶或者紅茶,這是不對的。


燕兄知道


茶葉按照製作工藝分類,可以分為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六大類。其中綠茶是屬於不發酵茶,而紅茶是屬於全發酵的茶,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綠茶



綠茶的歷史悠久,代表的種類有西湖龍井,信陽毛尖,洞庭碧螺春,恩施玉露,安吉白茶等等。

製作工藝:採摘後直接經過殺青、揉捻、乾燥,沒有經過任何的發酵。

泡製水溫:90°~100°沸水泡,茶葉有效成分才能析出。

茶湯顏色:清綠色或者深綠色。

主要功效:清熱解毒、生津解渴、殺菌消炎。

口感差異:比較清淡,鮮爽甘甜。

適宜人群:體質偏熱,易上火,長期用電腦工作的人群。

紅茶



紅茶是在明朝的時候由福建一茶農發明,其鼻祖為正山小種,代表的種類有金駿眉,祁門紅茶,滇紅,英德紅茶等等。

製作工藝:不經過殺青,直接進行萎凋、揉切,然後完整發酵。

泡製水溫:80°沸水泡,太高容易破壞綠茶中的營養成本,泛苦。

茶湯顏色:淡紅色或者深紅色。

主要功效:味甘性溫,生熱暖胃、助消化。

口感差異:口感清香醇和,香氣清高爽口。

適宜人群:尿不暢、易乏憊、胃不適的人群。


悠然布衣


紅茶與綠茶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製作工藝不同。

二是茶湯顏色不同。

三是口感不同。

四是功效不同。

下面咱們來逐一分析比較。

製作工藝:紅茶是發酵茶,發酵度達80%-90%,不經過殺青。而綠茶是以茶樹嫩葉幼芽為原料,採摘後經殺青、揉捻、烘乾而製成,不用發酵。

顏色:紅茶宜用90-100度沸水沖泡,茶呈淡褐色、深褐色或潤紅色。綠茶宜用80度左右水沖泡,茶為淡綠色或深綠色。

口感:紅茶味道濃郁、清香醇厚,而綠茶則清淡且甘甜醇和。

功效:綠茶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溼等藥理作用,還對現代疾病,如輻射、心腦血管、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藥理功效。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紅茶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

中醫認為,茶也分寒熱,例如綠茶屬苦寒,適合夏天喝,用於消暑;紅茶、普洱茶偏溫,較適合冬天飲用。至於烏龍茶、鐵觀音等較為中性,四季皆宜。

中國著名的紅茶品種主要有日照紅茶、 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雲仙等,尤以祁門紅茶最為出名。中國綠茶的十大名茶是,西湖龍井、太湖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太平猴魁、廬山雲霧、四川蒙頂、顧渚紫筍茶。


大李161966995


一、觀感

單位體積重量:首先紅茶因為揉捻程度高的關係,所以大部分紅茶單位體積要比很多烘青、半烘炒的綠茶要重很多。但也有部分重度揉炒的綠茶單位體積重量跟紅茶接近。

顏色:無論哪種工藝,新鮮的綠茶大部分呈現嫩黃綠,嫩綠,墨綠色,糙米黃綠等等,極少數重度手工炒乾的扁炒青(黃山的手工頂谷大方)呈現的是接近黑色。而紅茶大部分幹茶看上去是紅、黑、黃紅(嫩芽顯金豪)、紫紅等顏色。

二、香氣

從各種文獻和資料來說,紅茶的香氣成分有說四百多種、七百多種、甚至一千多種的。而綠茶的香氣成分只有百餘種。結合實際品飲體驗,紅茶的香氣較綠茶確實更為複雜和多變。

三、口感滋味

一般,綠茶最大的特點是鮮爽,我個人通俗化的描述就是清鮮,好比你喝的是國宴的白菜煮清水,鮮、甜、神清氣爽。紅茶一般都會有醇厚爽滑的體會(但目前有些高檔明前嫩採的紅茶也會有一定的鮮爽體驗),好比你喝一碗加了各種料的意大利濃湯。

四、工藝

其實對於非專業人士,聽不懂殺青、萎凋、發酵等製作紅茶過程中的各種專業詞彙。簡單來說綠茶是在讓葉子不變紅的情況下,適當的讓葉子做一些輕微的攤青(本質是走水,讓香氣更好),快速的讓葉子失去活性,從而保持綠茶應該有的新鮮增加其香氣而已。而紅茶是在儘量讓其葉子沒有失去活性的情況下,用各種手段讓葉子氧化,從而氧化成合理的顏色,香氣,滋味。差不多了在殺死其活性。

以上就是各個角度來分析紅綠茶的差別,並沒有從專業詞彙堆積,希望各位能夠明白。如果還有不清楚和本人不對的地方,歡迎留言斧正。

戀山堂——專注黃山好茶。


黃山戀山堂


夏天喝綠茶,冬天喝紅茶,這種飲茶習慣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綠茶和紅茶,在沖泡後顏色差異比較大,紅茶的茶湯為紅褐色。除去茶湯的顏色,紅茶和綠茶還有哪些區別?

綠茶屬於沒有經過發酵的茶葉,在製造過程中主要採用高溫殺青以鈍化酶的活性,在短時間內組織茶葉內含化學物質的酶促氧化、分解,將有效承認迅速固定下來,形成了綠茶獨有的特徵。綠茶沖泡後的特點就是香醇、清湯和綠葉。

紅茶則是屬於發酵茶,也是酶性氧化最充分的茶葉。在發酵過程中水溶性的茶多酚的保留量在50%~55%。茶葉中茶多酚類物質經過酶促氧化聚合和其他一系列的特質轉化,形成了有色的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

綠茶的味道相對於紅茶更為清淡一些,原因在於茶葉中所含有的芳香物質。綠茶中含有的香氣物質有260餘種,紅茶中所含有的香氣物質則超過400種。而且紅茶的香氣會更加濃郁,綠茶的香氣則會清淡一些。

茶多酚是茶葉中重要的抗氧化物質,也是抗癌作用的主要成分。綠茶沒有經過發酵,所含有的茶多酚較高。而紅茶在經過發酵工藝後,茶多酚的含量下降較多,部分茶多酚會轉變成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

茶葉的很多健康功效往往是以綠茶和紅茶作為研究對象,比如茶葉與2型糖尿病、腦卒中、心血管疾病等等。在這些研究課題中,發現未經發酵的綠茶富含多酚類物質,經常飲用綠茶可以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生。茶多酚還有著廣譜抗菌作用,並有極強的抑菌能力,在兒童試驗證明每天造成用綠茶茶湯刷牙,齲齒的發病風險也會降低。

泡茶的水溫也要根據茶葉的品種來決定。綠茶尤其是高級綠茶,芽葉細嫩,沖泡的水就不能水溫太高,一般以80攝氏度為宜。茶葉越嫩、沖泡的水溫就越要低,。這樣泡出來的茶湯才會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中維生素C也被破壞較少。紅茶的沖泡水溫以90攝氏度左右為宜,也不宜過高。

也正因為綠茶與紅茶的這些差異,綠茶的消費量也遠遠高於紅茶。但是紅茶也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寒冷的冬天,飲用紅茶可以起到暖胃的效果,避免出現胃寒腹脹的情況發生。而對於老年人來說,身體各器官功能也趨於逐漸衰退過程中,這個時候更適合飲用紅茶。

無論是紅茶還是綠茶,一杯茶的沖泡次數有限,不能無限制地續杯飲用。一杯茶在沖泡三分鐘之後就可以飲用,但不能一次就喝個底朝天,而應該保留三分之一的茶液做底茶,以便續水後能夠保持一定的濃度,一杯茶可以續水三次。

泡茶還有一個量的講究,紅茶和綠茶在沖泡時所用的茶葉量並沒有太多差異。茶葉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也就是說3克左右的茶葉可以用150毫升~200毫升的水,沖泡成一壺茶。喝茶還要注意一點,不宜飲用濃茶。


王桂真營養師


▲正山小種紅茶

按照現代茶葉分類方法,綠茶和紅茶是中國六大基本茶類之一。不管是加工工藝,還是風格特色,抑或是口感滋味……都是風格迥異、路線清晰的兩種茶。

如果說綠茶是江南水鄉藕花深處輕柔似水、靈氣逼人綠衣仙子的話,那麼紅茶便是深宮大院端坐閨房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貴婦佳人。

一個清新可人、出塵脫俗,一個成熟風韻、明豔動人。

綠茶崇尚嫩綠爽口,縱有百變身形,則是一口的嬌嫩鮮爽。

綠茶可炒,可烘,可曬,可蒸,香氣有炒慄香、豆香、毫香、花香、清香……外形有細緊圓直如針形,有扁平光滑如旗槍,有細緊挺直如雀舌,有纖細捲曲似螺……大家熟知的綠茶品類有: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黃山毛峰……等。

▲西湖龍井綠茶

而紅茶則講究香醇甜潤,外形上主要是條索整形茶和碎形茶。香氣上以特有的花香、花果香、蜜糖香……這類熟香為主;色澤則多為烏潤或黃豔,或黑黃相間。著名的紅茶品類有:正山小種、滇紅、祁紅、寧紅……等。

要說綠茶與紅茶的真正區別,核心要點就在於工藝上是否發酵。

綠茶屬於未發酵茶,加工過程中點到為止,通過高溫迅速鈍化鮮葉中各種酶類物質的活性,蒸發部分水分,制止茶葉繼續氧化,保留了茶葉中兒茶素等各類最天然物質。因而,綠茶一般具有“形美、色翠、味醇、香清”的特點。

▲西湖龍井綠茶

而製作紅茶,鮮葉萎凋後,就進入關鍵的“發酵”環節。與綠茶的阻止氧化完全相反,紅茶則是促進氧化,讓多酚類物質轉化成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等物質,從根本上改變茶葉的外觀及內質,形成“紅湯紅葉”特點。

理論上,任何一種茶樹品種的鮮葉,都能按照不同加工工藝,製作成六大茶類。但事實上,茶葉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受當地傳統文化氛圍、品飲歷史、消費市場等方面因素影響甚深。西湖龍井綠茶一般是不會製作成西湖紅茶,武夷山正山小種一般也不會改制成武夷山綠茶。

▲正山小種紅茶

而關於綠茶與紅茶的區別,茶友們還需知道以下兩點:

1、綠茶相比紅茶更具有藝術觀感。

綠茶習慣用不帶蓋的玻璃杯沖泡,可以欣賞其上下飛舞、婀娜多姿的身姿,感知季節性的美好,藝術觀感十足,是最具美感的茶類。

2、紅茶相比綠茶更加具有“國際化細胞”。

自16世紀末17世紀初,武夷山正山小種開始揚帆出海,遠赴歐洲以來,紅茶是中國六大茶類裡迄今“國際化”最成功的茶類,也是國際上接受度最高、傳播度最廣的茶類。

總之,綠茶與紅茶並非孰優孰劣,而是風格迥異、更具特色的兩大茶類。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乾貨。想了解更多茶知識,歡迎私信義芳君(gwj0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