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父母家长应该如何鼓励孩子?

女行者


如何鼓励宝宝??有哪些鼓励宝宝的方式?1.鼓励宝宝可以通过:夸奖,亲吻,拥抱,这种情感方面的做法给宝宝带来鼓励,相信宝宝也一定能感受的到。

2.鼓励宝宝可以通过:糖糖,水果,零食,礼包,玩具,这种物质方面的鼓励。

3.鼓励宝宝还可以通过:带她去游乐园,幼儿园,海洋馆,动物园,这种亲子活动来鼓励宝宝。

那么如何鼓励她呢?问题比较广泛,我就简单举个例子。

1.培养宝宝自信时如何鼓励宝宝。

平和的态度,积极的语言,对宝宝的行为要予以肯定。及时夸奖,该鼓掌鼓掌,让宝宝感受到这种气氛。做错事不要打压,不然会让她自卑,应和宝宝一起找出问题所在,

2.培养宝宝自己事情自己做时如何鼓励宝宝。

宝宝自己吃饭,做家务,自己收拾玩具时,家长要有耐心,相信她,尊重她,完成任务要及时奖励,


浚麒玩具


家有一个四岁半的娃,每次上幼儿园放学,吃饭前都是我们的沟通时光。

刚开始我也不会沟通,每天都是硬生生的几句:宝宝,今天在幼儿园乖不乖啊,饭饭吃完没啊!宝宝每次的回答也就只有四个字,“乖、吃饱啊!”在日复一日中,我发现我这样的问话并不能得到我满意的答复,或者说我的这个提问没有激发孩子,没有鼓励孩子跟我沟通。

某天下班回来后,我就先讲了自己白天上班期间的所见所闻,然后我也会谈起我中午跟同事一起吃饭的事情。还没等我讲完,只见宝宝已经急着要跟我分享了,这一下子话匣子就打开了。

所以亲子沟通的第一条要处在孩子的位置来思考,换位思考很重要。

其次,给孩子机会,听他说。

第三点:设身处地,给出你对沟通这件事的反应或者态度,切不可置之不理。

第四点:要平等的和孩子“对话”。

以上是我总结的亲子沟通中鼓励孩子的方法。


棉妈sky


我是个四岁女孩的妈妈,在生活中我是切实感受到鼓励对孩子的帮助有多大。来个孩子之间的对比,小区里我们家是女孩,还有一个邻居是男孩,我们家孩子的奶奶是个很会鼓励的奶奶,养孩子是从小摸爬滚打不怕孩子脏大不了回家洗的心态,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想又不敢荡秋千,奶奶就让她看别人荡,然后鼓励她坐上去先试试,然后一步步鼓励她荡起来,到最后荡得半天高像要飞来一样,看得我都怕,但奶奶一定会教好安全措施,要牢牢抓住不能放手。邻居男孩是外婆带,外婆很宝贝外孙,但凡高的脏的都会上前阻止孩子尝试,我女儿能自由上下的游乐设施这个男孩不敢上,要外婆抱上去再抱下来,外婆也很会说,能看出来是个生活中比较强势的外婆,在一起带孩子玩的时候外婆经常会当着孩子面说孩子胆子小不敢说话。

从这样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来鼓励很重要,鼓励也需要方法。

一、要看到孩子的顾虑,

二、需要示范

三、要循序渐进的鼓励孩子尝试,信心是一点点建立并且强大起来的,反观我们成人面对新的工作也是这样的,更何况还在认知这个世界的孩子。他们需要我们慢慢地引导,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蹲下来从生理上和心理上看看孩子的视角,你理解他了你也就接受他的世界了,也就能鼓励到点上了

四、对孩子的鼓励可能不会马上起效,但需要重复,这种重复是你给予孩子的勇气

五、如果孩子在你的鼓励下有了进步,请先问一下他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然后再给出你的肯定,因为他对自己的肯定最重要。

所有的鼓励方法中我觉得耐心是最重要的,在话语中孩子能感受到我一次不成功那试下第二次也没关系,没有顾虑的放松是孩子尝试的第一步。千万不能一次鼓励不立竿见影就语气急起来,孩子会不放松。

我第一次去给我女儿开家长会的时候学校发了一首小诗给我们,我很触动,是说我们养孩子就是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虽然很慢,但它却带我们细看风景体会生命。



安的蒙氏与生活


对孩子的肯定就是最好的鼓励。我记得我小时候刚刚开始学认字和数数的时候,是我妈妈教我的。那时候我还很小,总是想着去玩,不肯认真学,我妈妈,他在我每一次学会一个数字的时候,都会很积极很认真的跟我说,哇,你真是太棒了,我的女儿怎么这么厉害,这么小就学会了这么多字啊。就是这样说着说着,后面我就坚持的学会了很多的。这些都是在我上学之前学会的哦。这个就是鼓励的正面的例子。但是我的老公,他的原生家庭是这样子的,他的父亲,不管他做什么,做的好与坏 ,大人只会说,要是你都能做成的话,人家早就怎么怎么样了。其实到后面小孩子真的把这个事情做好了,做成功了,也不会得到他一点的肯定和表扬。我非常不认同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式。我老公说,他现在长大了理解了当年父亲这样做,其实是为了激励他,但是在他的童年也留下了一些不可抹去的阴影。

现在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两个小孩子他们都是很独立的个性。在他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做,哪怕失败了,也不会让我们做父母的干预。这个时候,我一般我们都会放手 在旁边静静的看着他,陪着他,一起动手完成。刚刚做好这件事情以后,就会表现的很开心,特别兴奋的样子,看着真的是很有成就感呢我记得去年,姐姐,大女儿姐姐她说,妈妈我想学跳舞,我觉得很好啊,女孩子学跳舞非常好嘛。后面我就给他报了个兴趣班,专门送她去跳舞,还给她买了专业的舞蹈裙和鞋子不过跟小孩子的兴趣,没有持续的很长,只学了一个学期,她就不想学了。到今年春季开学的时候,老师说,要开设兴趣班,让小孩自己选择报什么?然后,女儿又说,这个时候他又跟我说妈妈,我很喜欢画画,我想去学画画。然后,我们就给他报了画画的兴趣班,给他买了。还给他买了一些绘画本啊和一些工具。看着他拿着五颜六色的画笔,再画出各种美丽的图画,我就觉得很幸福。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是尽量的满足和支持小孩子吧。其实做的不好,不尽人意,但是他努力了是吧?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多多的肯定,而不是一味的说,哎呀,你这个太难了,你不行,你太小了还学不会,不要做啦……

这样是非常不好的,这种影响这种影响是深深的刻在心里面,影响他一辈子的,我们做最好不要这样做吧。其实更多的也是一种引导吧,我们父母平时也要做好榜样。


遇见天使还是魔鬼


家长对孩子进行鼓励,有助于孩子提高自信心,性格也会开朗,因此家长要不吝于对孩子进行鼓励。

但是鼓励也有方法,错误的鼓励要么使孩子飘飘然,要么使孩子不以为然,偏离了家长鼓励的初衷。

正确的鼓励掌握两点即可:

一是具体。

比如不要对孩子说:“你考得很好,真棒!”而是要点出孩子具体的行为,如:“这次数学考试计算很仔细,全对,你真棒!”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认可点是:“计算仔细”,孩子收到表扬,就会更加仔细,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是要往前看。

孩子做得好要鼓励,做得不好也要鼓励。这时家长对已经发生的事点到即可,重点要讲今后的事。比如:“这次数学没考好主要是计算错误。接下来我们重点攻克计算问题,每天做完作业后,再做10道计算题,争取正确率100%。”

这样孩子有了具体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要求,在家长的鼓励下成绩有了提高,这样的鼓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


苏菲的世界Sophie


鼓励孩子是个技术活,用对了方法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因此,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家长,应该学会正确鼓励孩子:

看到孩子的进步

很多家长虽然嘴里一直喊着“重要的是过程,结果无所谓”,但是,在实际育儿过程中,却往往心口不一。比如说,孩子每次考试的结果,我们应该要帮助他分析和总结,要看到他的进步,而不是只盯着分数。比如书写较之以往更工整了,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得牢固,这些就值得表扬。


欣赏孩子的优点

孩子的成长路上,除了看到他的进步,还要善于去发掘他的潜力,从内心深处去欣赏他。比方说,孩子很喜欢画画,而且创作能力非常强,有独特的视角,这些就是难能可贵的优点。作为家长,就要从孩子的这些优点去肯定、引导他。

拒绝盲目夸奖

鼓励孩子,不等于毫无原则地使劲去夸他,而是要夸到点子上,夸得言之有物。鼓励,除了用心夸奖,最重要的还有激励,指引他以后该具体如何进步。比方说孩子第一次炒菜,他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有哪些地方做得很好,爸爸妈妈的鼓励就要落在这两个方面,而不是单纯地说“你真棒,你好厉害”之类。



综上所述,家长鼓励孩子要落到实处,正确表扬,激发潜能,才是王道。


小王子爱上狐狸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切言谈话语、做事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家长要想鼓励和支持孩子,家长的心态就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家长自己每天就要勤奋努力,积极肯干,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每天家长传递给孩子的一切言谈话语、行为方式都是正能量的。关注孩子的眼神也要是鼓励支持孩子的眼神。针对孩子做的每一件正确的、经过努力获得的成级,都要给与孩子赞扬的词语,每次夸奖孩子的语言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要有目的的夸奖孩子,并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



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或者是不高兴的时候,家长要主动和孩子进行交流,给孩子讲一些自身经历的一些事情,鼓励孩子努力奋进,或者讲一些听到的故事,鼓励孩子奋发图强。



平时给孩子买一些人物传记的书让孩子看,给孩子讲一些革命先烈或者是科学家努力工作,遇到困难不怕挫折,越挫越勇越发努力的故事。


焦老师讲教育


鼓励分很多种,直接性鼓励,说他好能干,做的真好,好漂亮哇……但你要考虑好后续你是否也要参与他现在做的事,因为他会重复,特别是儿童时期,所以你要从不同角度直接性鼓励,这种鼓励不要太过重复。他会疲惫。含蓄性鼓励,这种适用于青春期,某个典故,某个成语,某种眼神,某种行动……这种鼓励不能直接夸,否则他会觉得你在敷衍,很幼稚。含蓄、迷糊、惊讶性鼓励,这时他们都已在高中以上,有自己的思考和个性,这时要有更多的交流,给他们一些相对简单的事,让他们完成,然后是鼓励性的点评,必须有缺点,但这缺点是比别人强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事,给予不同方式的鼓励,鼓励完后要给他指出更好的建议,当然批评过后也要给予修改建议,要不然批评就变成牢骚啦。

这 只是我对于鼓励方式的一些想法,肯定与大家有所想有着不同。不喜勿喷。


生于七十年代5


谈到激励,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表扬,我们现在的孩子,可能最不缺的就是表扬。可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时候我们越是表扬孩子,孩子反而会越退缩。表扬就像糖果,偶尔吃一下可以,吃多了就容易蛀牙。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的激励孩子呢?首先呢,我们要给孩子创造机会去做事。因为孩子只有在做事的过程当中,才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比如说做。家务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第二步,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他慢慢来。孩子不可能一生下来什么都会做的,他要在不断的尝试之中,才知道怎么样去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能做到,我有能力做这件事情“我能做”。那么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我们不能视错误如洪水猛兽。相反,孩子只有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才会学习到新的技能。正面管教中说,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第三步,当孩子能做到以后,我们要及时给孩子肯定。就像我们平时,比如说做了一顿丰盛的饭,或者画一幅好看的画,都喜欢发朋友圈,让朋友点赞一样,要及时的给予肯定。但是这个肯定要是具体的。比如,我看见你昨天自己整理了书包。我相信你自己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必须是一个详细而具体的,不能只说,孩子你真棒。

当我们允许孩子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能做到,然后我们及时给予肯定。就进入了一个建立自信的循环圈

去做事,能做到,被肯定。

非常简单的三步,帮助构建孩子的自信心。


Linda话育儿


表扬不应以偏概全

当孩子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应表扬其行为,而不应含糊其词地表扬其整个人。如“你这样做了就是好孩子”“我儿子真行”“我女儿真听话”……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是不能分清行为与整个人的关系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常常是“我不说谎,我就是好小孩”,实际上小孩子只是在不说谎方面是好的,其他方面未必好。如果你表扬小孩整个人,他会理解为他自己什么都行。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小孩在受到某些表扬后,出现“翘尾巴”的原因。孩子今天做到了认真做作业,应表扬“今天你做数学真认真”,而不是表扬“你真用功”。

表扬应是客观的、真心实意的

有些家长和老师也知道表扬对孩子确实有效,但在孩子长期受到指责后,家长和老师可能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孩子的行为表扬不客观,使孩子反而感到难受,以为家长和老师缺乏真心实意。父母和老师对孩子不客观地表扬,尤其是不符合实际的表扬,在孩子做不到时反而是有害的。

表扬应及时

孩子出现某一良好行为时应马上予以表扬,不要等到有时间了再说,否则就会失去表扬的作用!

表扬孩子行为中每一微小的进步

家长要留意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强化,使孩子无意间做出的正确行为,通过家长的表扬,成为有意的积极行为。孩子乱摔东西,过去还跟父母顶撞;今天尽管他还是乱摔东西,但没有与父母顶嘴,你就应该表扬。孩子老不爱做作业,尽管今天仍然是不情愿地做作业,但他毕竟拿笔坐下来了,就必须表扬。

表扬不只是语言上的表达,也可以包括非语言的表达

对孩子的进步,对孩子正确的行为有时表扬鼓励不必很正式,可以对他报以一种肯定与信任的微笑,可以点头示意表示赞赏,可以给予一个亲切的抚摸动作,让孩子体会到家长对他的肯定和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