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农民在农忙的时候中午不回家在地里能吃啥?

妖妖灵78375817


我老家在豫西南山区。村西北是三门峡市,南部是南阳市,往东是洛阳市。我所在的村庄座落在锦阳川上,村南是丘岭,村北是一条名为渡阳河的涧河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水清澈,四季不断,河里鱼虾,老鳖非常多。每到炎热季节,娃娃们穿个裤衩,满河滩跑。摸鱼,逮螃蟹,个个都弄得像个泥猴。

我们村的自然条件好。从上世纪至今,十里八乡的人都羡慕。我村的姑娘不愿往外村嫁,外村的姑娘却都争抢着托媒人到我村找婆家。因为我村地质肥沃,平整,便于耕种,还全是水浇地,旱涝保收。一条自流渠从村西到村东,能沿着人工挖的土渠自流到每片地头,只要长时间天不降雨,就每家出一个劳力,搭班轮流浇地。浇地的时候,按抓阄先后,抓“1”的生产队先浇,一队浇完了,二队接着浇,直到轮流把全村的地浇完为止。

我们村还有近百亩芦苇,七八十亩楠竹。所以,我们村许多年青人都会编苇席,编竹器。大集体的时候,我们村成立了竹器厂,厂里有30多位师傅,常年在厂里编竹席,竹凉帽,竹床,竹桌,竹椅子。还有10多个编苇席的师傅,常年专业编苇席。厂里生产的竹器,全凭师傅们挑到周边的集市上去销售。而苇席全由土产公司订购走了。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村就集体建了个12千瓦的小水电,让全村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用水泥自制豫制水管,试图让全村人吃上自来水。但由于技术不过关,水压大,管道经常到处漏水,自来水时有时无,总有部分用户吃不到自来水,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我村来了十几个洛阳市的知青娃娃。村里(那时候是大队)专门为知青们建了20多间知青宿舍,可让邻村的知青羡慕死了,经常到我村的知青大院聚会。由于这些知青大多是市水建处的,有计划内的钢管,就帮村里将水泥管的自来水全部换成了无缝钢管的自来水,才让全村三四百户人真正吃上了自来水。至今,那些设施还发挥着它们应有的作用。

说起童年的故乡,那时还真是让人四味无穷!

我们村平均每人约二亩地,大部分地都离村不远,最远的也就二里多点。

都是早晨四、五点起床,男人准备下地干活的农具,或是装一板车经过腐熟的圈肥,待下地时顺便捎到地头上庄稼。女人们就做饭,说是饭,其实那算不上饭。条件好家庭,捞一碗掺了少许小麦粉的黑豆面叶充饥,条件不好的呢,先烧锅开水,再在碗里放些葱未,少许盐、醋,然后用沸腾的开水舀到碗里,名曰“酸滚水”。喝碗这样的“酸滚水”,再吃块玉米粉做的发糕和蒸红薯。然后下地干活,直到一、二点时,收工回家吃中饭。中午饭后再下地干后晌活,直到天黑,甚至月亮挂上树梢方收工回家吃晚饭。

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也有过几次在地里吃午饭的模糊记忆。好像是小时候随母亲到外婆家的事。

外婆家住在山区,山区往往地多人少,干活的地方离家远。为了赶活,少跑路,在早上下地干活前,将热馍、热红薯放进罐里,盖好罐口,然后将罐子用棉口袋或者干净的小褥子将罐子包严实,再用一个竹蓝子放些糖化了的柿子,带上瓶开水,这就算一顿午饭了。

后来有了方便面,就下地时带上瓶开水,几包方便面,几个碗。就可以吃到一顿不错的午饭了。当然,这时候仍然还有喝白开水,吃馍,吃红薯,吃水果,柿子的。

不过,以前是缺吃的,讲究丕起,现在是赶时间,抢农时,可谓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