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大一统复合矛盾时空:从基因到性状--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大一统复合矛盾时空:从基因到性状--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构成人体的每个细胞,都储存着他的生与死的全部个体遗传信息,不仅决定了他的身高、相貌、性格、体质等等从父母那里遗传得来的所有性状,也决定了他适应各种生存环境的能力。


遗传信息由DNA分子携带,由遗传密码编辑成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就是一个基因,指导细胞合成特定的蛋白质分子。


DNA分子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线状分子,如果用字母代表碱基,基因就是由A、C、G、T四个字母按一定顺序排列成的三联体字符串,决定了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其背后隐藏的则是六十四种复合矛盾的不同种类、数量的排列组合。


蛋白质在生物存活的全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首先,有些蛋白质是构建生物体的基本建筑材料,起着十分重要的结构性的作用。深层原因则是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强决定性或反强决定性的复合矛盾决定的。


其次,有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根据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合成和代谢相关蛋白质,在时间、空间、数量上起着严格、精细的调控作用,而决定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可能是决定反决定性的复合矛盾。


另外,有些蛋白质则是细胞之间、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信号交换的关键分子。而决定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可能是反决定决定性的复合矛盾。


一种蛋白质执行何种功能,是由它的空间结构决定的,而空间结构则取决于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排列顺序,根本在于它的基因--复合矛盾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排列顺序决定的。蛋白质在生物生长的什么时间合成,合成的数量,合成后在什么部位发挥作用等等,这些有关的调控信息也是有基因编码的。


基因其实就是六十四种复合矛盾的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数:M = 64!(64的阶乘),这是个天文数字。至于最简单的病毒,或是最高级的人类采用了哪些排列组合作为基因,有其所有碱基排列顺序即可破译。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DNA的碱基序列被转录后,并被表达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过程。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正反转录。以染色体上要表达的基因所在的DNA区段为“正”模板,合成一段与其碱基序列相反互补的RNA分子,这个过程被称为“正反转录”。


第二步,反反翻译。携带反面碱基序列信息的RNA分子,被誉为“信使”,从细胞核里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工厂)上,信使与核糖体结合后,具体指导合成蛋白质,以它所携带的碱基序列信息为反面模板,合成需要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信息。这个过程被称为“反反翻译”。


新合成的蛋白质具有规定的氨基酸序列,可以折叠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执行特定的功能,决定了生物某种性状的形成。



1、齐甲斌著:《零守恒终极猜想--辩证逻辑学及统一时空理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赵立平编著:《基因与生命的本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3、齐甲斌著:《六十四计--谋略学的理论基础及对策》,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