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有人说小说《三国演义》里关羽不骂曹操,张飞不骂孙权?原因是什么?

庄生荒谷


关羽不骂曹操的原因是,当初关羽身陷曹营,曹操上马一锭金,下马一锭银,待关羽恩义。甚至关羽投兄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也未计较。反过来,关羽不骂曹操,也正是为了突出关羽知恩图报和信义的品质,为圣人之名加分。

张飞之所以不骂孙权,是因为大哥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两家是姻亲。张飞如果骂孙权,那就等于指桑骂槐,骂了大哥刘备。

另外,民间传说,孙权母亲姓吴,张飞的母亲也姓吴,自然算是一家人,所以后人还开玩笑的说:吴氏生飞,并留下无事生非这样一个成语。

所以,纵是张飞这样的莾撞人,也是粗中有细,这样描写张飞和关羽,都是为了塑造更加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写秋斋主人乔治邦


说到《三国演义》关不骂曹丶张不骂孙,关羽还可理解,曹操土城义释关羽,上马金丶下马银,还带赤兔马相赠。双方君子协定:降汉不降曹!还有一句承诺:关羽替曹丞相取袁绍帐下两大虎将颜良与文丑首级,曹操就放关羽去找刘皇叔。

关羽后来先后绝杀颜丶文,然后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在边境被边防军团团围住,幸得徐晃丶张辽依次奉曹操之命予以放行。才让关羽保护双嫂得以脱身。却遭到张飞拦击:汝从曹营归来,毫发未损,还替曹操杀了颜丶文,让大哥险被袁绍杀了,今日要隔离十四天审查,望下马主动被缚,我当在大哥面前替你说好话!

双方不服,打了一百回合。

后来刘备闻之,快马加鞭赶来劝架。三人又复现桃园结义前情景。三人又一同举杯共勉。刘备言: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

刘关张再次抱在一起痛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关羽在华容道放跑曹操,而曹操拿到东吴送来的关羽首级,给予了厚葬。

关曹如此忠义往来,也是别具一格。

而张飞与孙权几乎无交集。刘备与孙权在赤壁大战中携手并肩,但刘备丶诸葛都只带了关羽和赵云去赴会。可能张飞脾气火爆,连吕布都敢当面骂,怕到东吴惹是生非,影响联盟。

赤壁大战后,关羽留在荆州,张飞当先锋取巴蜀了。张飞先后战过很多人,见过很多人,却几乎不与孙权丶东吴有一点联系。直到关羽落难,张飞催促刘备攻东吴,可惜身未出师已先亡,长使英雄泪满襟!


夏雨风


1.首先说关羽,关羽虽然目空一切,能够被他认可的也只有大哥刘备,三弟张飞,以及四弟赵云,对赵云关羽话不多,只是简单的“子龙即吾弟也”,但能看出关羽对赵云的认可。其实关羽是个面冷心热的人。在被迫降汉不降曹期间,曹操对关羽关怀备至。三日小宴五日大宴,赠送金钱美女无数尚且不提。更是将吕布曾经的坐骑赤兔赠予关羽。要知道这个情分是无法轻易偿还的。在古代战马对于一个武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武将和自己的战马的感情已经超出了主人和坐骑的关系,上升到战友兄弟的亲情。倘若没有桃园结义的情义,在得到赤兔的一刻关羽的内心已经动摇了。在后来关羽得知刘备下落执意去追寻大哥,过五关斩六将也是曹操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以曹操手下大将的实力必定会拦截住关羽的,当时关羽身材仅有为数不多的随从,没有部队,而且还要随时照顾自己的嫂嫂的安危,真正打起来讨不到任何便宜。曹操也是希望留住关羽的心而不是他的人,在最后得知关羽去意已决的时候,派人送来了通关令牌,避免了关羽和夏侯惇的争斗。这些情义关羽铭记于心,关羽这个人义字当头,即使是各为其主也不会说曹操一个不字。以至于华容道放走了曹操,换作任何一个人在如此的利益之前都做不到义字当先,这也是后世人对关羽推崇备至的原因。至于其他人以关羽冷傲的性格,甚至不屑于去骂。

2.再来说下张飞。张飞虽然看似是个粗人,但是他却是个心思缜密,情商极高的人。义释严颜就是个很好的说明。面对严颜的破口大骂张飞并没有发怒,而是给严颜松绑并谢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动了严颜。刘备入川第一个攻击的就是巴郡,严颜虽然名声很大,但是毕竟年龄大了,即使加入刘备阵营也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在巴郡杀了严颜,后面关隘的守将就会拼死抵抗,给刘备入川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损失。而且以严颜的名望加入刘备阵营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在这里张飞的做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个没有情商只有智商的人即使拿下了巴郡也不会令严颜心甘情愿的加入。因此我对网上一些帖子评论张飞有智商没情商是持反对意见的。至于张飞的死,人在极度备悲愤的情况下是会做出不冷静的事情的。毕竟刘备对兄弟感情看的非常理智,张飞属于兄弟感情比命重要的那种人。张飞不骂孙权,首先因为孙权并没有做出不人道的事,也没有使用任何为人不齿的手段。没有触碰到张飞嫉恶如仇的底线。再者说蜀国和吴国一直处于联合大于敌对的情况,二者有着共同的敌人。作为刘备的近人必定不会给孙吴联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刘备的妻子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张飞是孙尚香的小叔子,小叔子骂自己的哥哥,孙尚香势必会迁怒刘备,伤及刘备家庭和睦。这样不厚道的行为张飞肯定是不会去做的。


东城阴阳鱼


有人说《三国演义》中关羽不骂曹操,张飞不骂孙权,是什么原因?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一,关羽素来以忠义闻名于世,忠首先是对大哥刘备之忠,而义则是义气,对同僚,对恩人,对伙伴而言,而曹操在关羽落魄时曾有其收留之恩,且待遇不薄,酒肉伺候,美女相送,送金送银,绫罗绸缎,可以说任何一个铁石心肠的人都会被感动,但关羽和刘备张飞有桃园三结义之盟,一心系念大哥刘备,岂是曹操能够挽留得住的?最后当关羽得知大哥刘备的消息一意要去追寻时,曹操无奈只得放走关羽。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曹操对关羽是恩有情的,那么对于关羽这样一位以忠义立身,把忠义二字看得比自己生命都重要的人来说关羽会随意地去骂曾有收留之恩的恩人曹操吗?二,那么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不骂孙权?1,张飞是刘备的结拜三弟,而刘备在和孙权联盟后迎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张飞管孙尚香叫嫂子,孙权也就成了张飞的舅哥,他们也就成了一家人,岂有小弟骂舅哥的道理。


虎哥143993466


关羽不骂曹操原因是,当初关羽身陷曹营,曹操上马一锭金,下马一锭银,待关羽不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没计较。换作常人也会感恩,何况关老爷是个忠义人?张飞不骂孙权原因是,刘备娶了孙权妹妹为妻,两家是姻亲。张飞如果骂孙权,那就算也骂了大哥刘备,骂大哥等同于骂自己。另外,孙权母亲是吴氏,听说张飞母亲也姓吴。后人曾开玩笑,无事生非,吴氏生飞。但不管怎样,年久不可考,也可能会是真的。倘果真如此,二人母亲是同姓,这个能攀扯为亲戚,何敢骂也?


俞远通


说到《三国演义》关不骂曹丶张不骂孙,关羽还可理解,曹操土城义释关羽,上马金丶下马银,还带赤兔马相赠。双方君子协定:降汉不降曹!还有一句承诺:关羽替曹丞相取袁绍帐下两大虎将颜良与文丑首级,曹操就放关羽去找刘皇叔。

关羽后来先后绝杀颜丶文,然后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在边境被边防军团团围住,幸得徐晃丶张辽依次奉曹操之命予以放行。才让关羽保护双嫂得以脱身。却遭到张飞拦击:汝从曹营归来,毫发未损,还替曹操杀了颜丶文,让大哥险被袁绍杀了,今日要隔离十四天审查,望下马主动被缚,我当在大哥面前替你说好话!

双方不服,打了一百回合。

后来刘备闻之,快马加鞭赶来劝架。三人又复现桃园结义前情景。三人又一同举杯共勉。刘备言: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

刘关张再次抱在一起痛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关羽在华容道放跑曹操,而曹操拿到东吴送来的关羽首级,给予了厚葬。

关曹如此忠义往来,也是别具一格。

而张飞与孙权几乎无交集。刘备与孙权在赤壁大战中携手并肩,但刘备丶诸葛都只带了关羽和赵云去赴会。可能张飞脾气火爆,连吕布都敢当面骂,怕到东吴惹是生非,影响联盟。

赤壁大战后,关羽留在荆州,张飞当先锋取巴蜀了。张飞先后战过很多人,见过很多人,却几乎不与孙权丶东吴有一点联系。直到关羽落难,张飞催促刘备攻东吴,可惜身未出师已先亡,长使英雄泪满襟!




道师聊


关羽这一点很简单,虽然蜀汉和曹魏两个属于对立的阵营,但是关羽与曹操之间还是有交情的,羽曾经短暂投降曹操,曹待关甚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便可以说明问题而且还分了候。关羽本人素来以忠义自称,所以他对曹操还是有一份感激的,华容道就说明一切,骂老朋友显然不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情。后来关羽镇守荆州,与东吴曹魏的关系都很微妙,但是曹魏方面并不是与曹操直接对话,反而是东吴方面一直想要找机会取回荆州。孙权也时不时的来跟关羽套近乎。还曾托诸葛瑾给关羽的女儿那个说媒什么的,这些都是在刘备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找关羽,这时候关羽的立场就非常的关键,他想要通过骂孙权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忠于刘备,让刘备放心;让孙权放弃挖墙角这种幻想。后来关羽被东吴擒拿,对东吴这种背后捅刀的行为非常的鄙视,骂孙权为碧眼贼。所以说关羽骂孙权,不骂曹操。

至于张飞记载最多的是他骂吕布三姓家奴而已。一般士大夫诸侯这种,张飞很少骂的。真实的张飞其实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书法绘画都很有造诣,很少骂人,另一个原因是张飞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着刘备作战,没有太多机会直接面对曹操和孙权的机会,所以张飞很难有机会骂曹操。


日常杂史


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作所为大都成了汉献帝的意图,从道义上站住了脚。而关羽熟读春秋,忠义当头 ,眼界宽广,在其心中有貶曹即貶帝的成分,故不骂曹操。张飞秉性耿直,性格暴躁,快人快语,就事论事。在其心中,人性重于一切,因此最看不起吕布等人。在张飞有生之年里,三兄弟与孙权很少发生过不快之事,再加上刘备与孙权还是亲戚关系,因此,张飞不骂孙权。


Ljp刘建平



老闲同志


这个没有依据,如果真是如此,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曹操对关羽有恩,而关羽也是三国时期义薄云天,忠义第一的人物,所以他不仅不骂曹操,而且在华容道放了曹操一马。

至于张飞不骂孙权,因为两个因素:于私大哥刘备是孙权的妹夫;于公蜀汉和孙吴有共同的敌人曹魏,曹魏强大,孙刘两家要时常合作。如果说张飞不骂孙权成立,那么蜀汉一众应该都不会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