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儒家思想为什么在春秋战国行不通?

三文愚


儒家思想的伟大,了解华夏文化的人都非常清楚,是社会公认的事实。然而这么伟大的思想没办公在春秋以及后来的战国时期没法实行,是因为他所推行的仁、义、礼、智、信,希望大家都要有很好的品德,言行举止都要守礼,这样社会就会太平、大家就能过上好的生活。然而他的道理并不适合那个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霸道社会,霸道顾名思义,就是讲求力量和手段,谁的实力强大谁就能当首领。这里给大家说一下上古时期社会的走势,在伏羲、女娲之前是帝道社会。帝道社会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讲的社会,首领是真正的外王内圣,首领即是圣人又是王,他依从天道对人民的发展不任何的约束。因为大家都没有争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而帝道社会的后期,人心已经有所变化,开始有了相互比较、好奇心和占有欲;这个时候社会就降级到王道社会,王道社会就是尚书所讲的尧、舜、禹所在的社会,这个时代王与圣已经不再是同一人了,王需要圣人、真人辅助。而王就会圣人的帮助下以礼教规范大家的行为,使社会保持在礼法的框架内运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礼教来规范大家才为的王道社会因为越来越多人不尊从礼教而没法运行下去,这样社会再一次降级成为霸道社会。其实在商代后期和周朝初期社会就已经在向霸道社会转化了。

孔子所做的事和所期望的理想只是想把他那个年代的社会恢复到之前那样。

这也是我在一开始就说孔子的希望与时代不匹配,试想在孔子的那个年代周天子势微,诸侯国各自为政,同时为了壮大自己不断地相互争伐。周朝其实大半的时间都在是打仗,老百胜因为战乱、亡国流离失所,吃不饱穿不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孔子让大家要守礼教实在是太不理实了。所以在孔子晚年的时候也明白过来,他所主将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因此才有在他人生的后期整理和编写礼记、诗经、春秋。就是想为后人将来那某一天要重新恢复支之前的社会留下宝贵的资料。


精神贵族书院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在于恢复周公的礼制,也就是周礼。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是希望恢复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因此,这就使得孔子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反侵略性、反兼并性。

孔子在鲁国曾经也做过官职,孔子在做官期间,从来没有主张去讨伐、侵略过哪个国家。

然而,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就是周公开创的以礼治国的一整套政治制度,面临瓦解。

春秋战国时,周天子已经没有能力去捍卫国家的统治秩序,于是各诸侯国纷纷坐大称霸,这就必然带来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

于是,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战,成为常态。

可以说,春秋战国是旧的周礼土崩瓦解,新的统治秩序正在缔造,当时的中国也正在从邦联制迈向中央集权制。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当时主张的儒家思想与时代趋势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

其实孔子的儒家思想从诞生以来,长时间没有能够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一直到西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比较大的调整,使得儒家思想里面除了保留孔子提倡的仁政,礼治等核心思想外,还揉合进去了君权神授等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更有利于国家统治的稳定。

基于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才成为中国统治阶层的正统主流思想。

至此,从孔子集成儒家思想,到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主流正统思想,中间经历了400年左右的时间。


李子说书


通俗讲, 无论什么学说要想真正发挥作用,都要看当时有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用,而统治者是否采纳一种学说,也要视其是否符合自己的统治需要,是否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使自己的国家强大。在春秋战国那个时期,诸侯争霸,几乎无统治者不想富国强兵以称霸中原。然而儒家学说在那个动乱争霸的年代,无法符合统治者的需要。而法家的思想主张以法治国思想,树立统治者的权威,对于整顿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力非常有效,比如秦国通过法家代表商鞅、韩非子的改革,迅速发展壮大,蚕吞六国,统一中原,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会继续采用它。 春秋无义战,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繁多,但都不是义战,周天子是想推行孔子的儒学,但他没有这个能力,而任何的文化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当时各国真正的统治者是各国的诸候,而这些诸候,强的想并吞弱的,弱的在千方百计防范灭亡,那里还能接受孔子的儒家学识呢?一旦到了统一的前堤下,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又想起要人们来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天下,就又开始尊孔了,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和谐号专列


答:如果放宽我们的视界,不单纯地用历史学,而是加上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综合地来分析、判断,会发现,儒家思想的兴衰总伴随着家庭秩序的兴衰,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儒家思想可被视作以家庭为榜样、为国家建立道德原则的意识形态。孔子在春秋末期编纂经典,十分眷恋周朝的社会秩序,但周因战事不断,已在分崩离析之中,而周的核心秩序是家庭秩序,家庭和亲戚关系无疑又是家庭秩序的核心。

周灭商,开创了中国的封建时期,其时,政治权力非常分散,掌控在一系列等级分明的氏族和宗族手中。周天子共设七十一处封地,其中五十三处由他的亲戚治理,剩下的则分给其他文武官员,以及已被击败但愿效忠的商贵族。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在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地家长。”

周朝早期处于部落和酋邦之间,史书中称为“国”的,都不是真正的国家,换言之,整个国家为一系列封地君主和其亲戚团体所拥有,土地和民众,都是可传给后裔的家族财产,只受父系家族亲戚规则的约束,这个社会中没有公私之分,每个占统治地位的宗族都可征兵征税,并作出自认妥善的司法裁决。

公元前770年—前256年是东周时期,真正的国家开始成形,它们设立常备军,在界定领土内实行统一原则,配备官僚机构,征税执法,颁布统一的度量衡,营造道路、灌溉系统等公共基建。然而,国家形成的最重要的动力就是战争。许倬云计算,春秋时期的294年,中国的“国家”之间共打了1211次战役,和平岁月仅有38年,超过110个政治体倍灭绝。后续的254年战国时期,打了468次战役,仅有89年太平无事。连绵不绝的战争使周朝亲戚家族的社会秩序土崩瓦解,建立其上的儒家思想当然也就摇摇欲坠。

在某种程度上,战争冲突背后的症结是旧贵族秩序分崩瓦解,取而代之的庶民寻觅新机会,以攀登权力阶梯。不过,东周的分裂始终被看作旷日弥久的异数,中国需要承担天命的血统崛起,予以拨乱反正,统一才是最正统,最符合天命的古老理念,换言之,就是看哪个宗族获得统治中国的荣誉,这也为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卷土重来,独尊天下,埋下了伏笔。

希望这个答案能回答以上的问题,谢谢!



芥子藏龙


《三国演义》之中,曾有曹操到吕伯奢家借住,听到院子里有磨刀声,就怀疑有人要害他,因此一口气杀光了吕伯奢全家的事情,在那时,曹操甚至还说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所以后世通过这件事就认为,曹操生性多疑。

但实际上,曹操并不是因为听到磨刀声而杀人,而是因为吕伯奢的儿子要谋害曹操,曹操无奈之下反抗杀人。而且曹操在杀人后,说的话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与演义之中的情节完全不同,因此杀吕伯奢并不能说明曹操生性多疑。但即便没有这件事,也不能为曹操洗白,因为曹操的本性的确是多疑的。



对联诗词客


简单粗暴的讲,大家都在争地盘,你跟他说,和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觉得想要一统天下,唯我独尊的春秋霸主们能接受吗?他们要的最终结果是,先争上最大的地盘,打下江山,再用这一套儒家思想来控制天下人的思想,让老百姓俯首称臣,方便管理。也就是“以愚黔首”,黔首就是老百姓。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新王朝的开始就是先武力夺取天下,紧接着运用道家黄老之治休养生息,养好以后,再用儒家思想,制定条条框框,来约束想要造反的不法分子,最终方便统治者的统治。

比如典型的西汉,刘邦帅韩信等一干大将发兵夺取天下,楚汉相争胜出。然后汉文帝汉景帝,就是采用黄老之治,垂拱而治,把战争的创伤抹平了,开创出文景之治的小盛世,之后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思想在百姓心里生根发芽,一个崇尚礼教,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产生,万民颂扬,润色鸿业,一片欣欣向荣。其实思想大解放之后伴随着就是融合后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里面也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了别的思想元素。只要统治者觉得对维护皇权有利,便会取而用之。


绮梦阁言古社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争之时,要的是富国强兵,并非礼义仁智信!

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总体来说是:外儒内法而济之以道!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论多么标榜仁政爱民,骨子里依然崇尚法家学说,理由是法家思想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儒家更多的是一种理想。

孔子曾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政治学说和治国理念,结果却处处碰壁。各诸侯国都觉得此种方略与富国强兵之道有点距离。

孟子跟梁惠王谈了那么多次话,讲了一堆仁政学说,梁惠王思来想去,觉得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国家的富国强兵,也就没有实行。

在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渴望建功立业,甚至不惜远走他国,最终有所成就者,无一不是法家思想的践行者,对富国强兵之道颇有建树:

1.吴起 本是卫国人,却历仕鲁、魏、楚三国,尤其在楚国,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吴起变法”,使楚国瞬间强大起来,而吴起也担任了楚国的令尹一职,也就是后世的宰相。

2.李斯 本是楚国人,在楚国做了一个小吏,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觉得自己应该干一番大事业,决定前往秦国,最终帮助秦王嬴政一统九州,官拜丞相之职。

3.商鞅 本是卫国人,在魏国不被重用,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投奔秦国去了,最终,他在秦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在秦国践行法家学说,搞了一场永载史册的“商鞅变法”,是秦国很快强大起来。

4.张仪 本是魏国人,还是贵族后裔,但为了自己的胸中抱负和大好前程,他最终也投奔了秦国,官拜丞相之职,还曾率军攻打自己的故国魏国。

当然,儒家思想并非完全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在大一统的环境之下,经过了长时间的战乱,百姓渴望安居乐业,儒家这时候的功能作用就会体现出来,如唐朝。

大一统之后,还实行法家的严刑峻法,甚至搞暴政,那就行不通了,如秦统一后的秦始皇和隋朝的隋炀帝。


周慕白1988


在春秋战国时代,因为各个霸候分割了周朝的土地,每个霸候的野心勃勃,都想用最快的速度去掠夺他国的土地,而最快最捷便的力量,就是武力豪夺,,而孔子的儒家思想讲究的是仁义,礼让,克制情绪,避祸免法之类,安定社会,长治久安的教育思想,是要经历数十年几代人,甚至更久远才显成效,这些诸候霸主哪里等得及呢,所以有的诸候明知孔子儒家思想能治国兴帮,也弃之不用,甚至围困孔子,不让他游历,就是此理。


浮萍奇啸


因为儒家思想是治心的思想,他稳的是人心,而不是时局,更不是行为,因为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所有的君王所关心的都是富国强兵,所以说,大家找的都是富国强兵的办法,自然而然,法家就会脱颖而出。

法家治行,而后医心

在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做法是通过一系列制定好的法案,在短时期内规范人的行为,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告诉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如果做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落实到纸面上的,所以大家都能看得到,看得到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照着做,大家行为统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儒家正心,以静思医其本

如果以把诸子百家比喻成现在的艺术的话,儒家思想就是中医学派,而法家思想则是西医学派。儒家宣扬“仁”“义”“礼”“智”“信”,但凡行事以仁为先,能让则让,以礼待之,这个在太平盛世自然是最好的法则,大家做人做事都会有一个底线,都会根据前人的行为举止来鞭策自己,但是这个想要在短时间内见效,自然而然是行不通的。

首先,你想要宣扬君王的政治体系和派系学说,你得建立学堂,通过老师教授的点击和日常的行为举止,来一点点的影响学生,学生通过书中所学,四方游历之后再感悟其中的道理,在这期间,会浪费非常非常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可能敌军早已经把你吞没了,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反抗。

其次,儒家思想教的是君王该怎么对待人民,人民该怎么对待君王,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长与幼,讲的都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细节的方面的问题,他这些主张对长治久安有用,但是对于短时间内提升国力与战力却没有丝毫帮助。

切入重点,快速成长

当商鞅刚刚进入秦国的时候,对于秦国的贫弱深有感触,那是人民不相信政府,下属不信任长官,平民获取军功无法升迁,平民想要光宗耀祖,更是痴人说梦,而当时唯一能光宗耀祖的方式,就是通过学习,进入士人阶层,但是读书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他们无法承受这样的开支。

所以当看到百姓的痛点之后,商鞅开始推崇法制,通过醒木立信之后,明确的告诉人们,想要光宗耀祖、发家致富应该怎么做,通过一套套法案的颁布实施,引导着百姓们朝着致富的方向前进。打破常规,让百姓也能看到除了学习之外的升迁之道,也因此让秦国在短时间内,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注重的是引导,是长与幼、上与下的引导,而法家则是规范,通过一种制度的实施,来告诉百姓们应该怎么做,这也就是说,一个之本,一个是治标,战乱时期用法治人,而和平时期用儒引人,这也就是,二者能一直并存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关键。


大胖子爸爸


春秋战国政治上分裂割据,从西周时期的礼乐政法自天子出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春秋时期相继为了争夺地盘和财产,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这些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说“春秋无义战”。

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形式开始有了一定变化,从无义之战开始转向统一战争。各个诸侯国为了能够在统一战争中获得胜利,纷纷开始组织变法,引荐人才。那个年代,诸子百家的思想,哪家的思想能够迎合大一统的需要,统治者就会采纳。

在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四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中,只有法家的思想强调“要在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法家的思想迎合了当时政治统一的需要。六国中,商鞅变法和法家思想的运用使得秦国如日中天,最终为其战胜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

而儒家思想主要仁政,为政以德,企图恢复旧制度“周礼”,在当时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只有在国家安定统一的基础上,儒家思想的魅力才能得以彰显。

因此,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最终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处于独尊地位,影响了两千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