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告別,野味


告別,野味

【法眼觀】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在全國人民與新冠肺炎疫情鏖戰之際,多個證據表明,導致這次疫情的病毒來源於野生動物。食用野生動物陋習被國家立法機關亮起“紅牌”,“放過野生動物!它們的生命不屬於人類”的群情紛湧得到了有力的法治回應。專家表示,《決定》反映了我們國家和人民面對這次重大疫情考驗的痛定思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該來的終於來了。

眾望所歸,是時候告別野味了

當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集中暴發時,人們發現這個掛著“海鮮”招牌的市場,竟潛藏著骯髒的野生動物交易。被開膛破肚的動物、遍地的腥臭黑血、垃圾遍地的經營環境……隨著這個市場被媒體曝光,觸目驚心的畫面讓人震驚不已。

濫食野生動物,苦果最終還是由人類來“買單”。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鼠疫等疫情的暴發,都與濫食野生動物脫不了干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從中央到地方,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呼聲不絕如縷。面對規模龐大的“野味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了!

早在1月26日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環境樣本被檢測出含有新型冠狀病毒之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就聯合發文,宣佈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隨後,天津市人大常委會率先通過關於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在野外環境中自然生長繁殖的其他陸生野生動物”被列入禁食之列。緊接著,廣東、福建等地紛紛出臺決定,禁止濫食野生動物。

在國家層面,2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野生動物的交易和食用可能造成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已經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高度重視。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經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決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從新冠肺炎病毒宿主被指向野生動物,到全國範圍內全面禁止濫食野生動物,一個月時間裡,斬斷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法治之劍已經出鞘。

有專家表示,《決定》的通過,表明了我國立法的與時俱進,反映我國在應對突發事件中強烈的法治意識,這也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都得到了血的教訓,中國人必須要管住自己的嘴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決定》具有強大的民意基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此時通過《決定》是非常及時的,從殘酷的現實中痛定思痛,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

相較於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的禁食範圍,《決定》對食用“三有”野生動物(即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也亮出“紅牌”,並且強調“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決定》全文一公佈,即有人感嘆“史上最嚴”。在記者採訪中發現,“最嚴”背後,其實是立法思維的進步。

從立法目的上看,不同於野生動物保護法“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立法初衷,《決定》開門見山表明為了“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對此,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建平表示,不同於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是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決定》體現了一種更為廣義的生物安全觀。“疫情暴發初期,一些人將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遷怒於蝙蝠,其實野生動物根本不是罪魁禍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這樣一個決定,其實是突破了為保護野生動物而禁食的窠臼,為全社會樹立了一個共識——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王建平說。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也表明了中華民族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趙皖平表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決定,更多顯示出要處理好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這種立法思維轉變的背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活動到這裡,我們的立法實踐也到了這裡,是時候改變為一己私慾而為所欲為的行為了。”

細立法、重教化、易風俗,革除陋習還須多管齊下

“禁止濫食野生動物,那牛蛙、竹鼠還能吃嗎?”

《決定》通過後,各社交網站有很多這樣的討論。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表示,像兔、鴿等人工飼養時間較長的動物,也屬於家畜家禽,對其養殖利用包括食用等,適用畜牧法的規定進行管理,並進行嚴格檢疫。根據《決定》規定,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制定並公佈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家畜家禽的具體範圍按照國家公佈的目錄執行。

當人們還在討論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的時候,國家林草局已於2月26日明確凡是從事以食用為目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須撤回並註銷所核發的許可證件或文書,並停止以食用為目的的出售、運輸野生動物等活動。這意味著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交易、流通和消費將迎來強烈“地震”。此外,深圳等地最近也陸續公佈可食用動物的“白名單”,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在強調立法和執法的同時,一些專家學者和相關人士也提到了革除陋習關鍵在於觀念的改變。很多國人對“吃”有著“執念”。像穿山甲、河麂等國家明令禁止食用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依然不斷有“食客”鋌而走險。在果子狸已經被公眾熟知作為很多病毒的中間宿主後,某《動物小百科》科普讀物依然用“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它們的肉可以吃”來描述這種動物。一些受訪對象表示,要徹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還應久久為功。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是較早提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代表之一。他認為人們食用“野味”,除了有獵奇嚐鮮炫耀等心理外,也有傳統觀念影響。“受‘鹿茸補血、虎骨壯陽’等傳統觀念和野生動物藥用價值的影響,很多野生動物成為了‘滋補’的代名詞。其實,一些野味非但不能滋補、治病,反而會帶來健康隱患。”孫建博說。

“我們國家地域這麼大,自古以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改變吃野味的習慣,提升文明進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趙皖平也表示,“除了法律強制,還要正面宣傳、正面引導、正面教育。這次洶湧的疫情給我們上了一課,要充分教育廣大群眾濫食野生動物的危害,號召大家改變飲食陋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們的心理和文明素質也應該達到‘小康’”。王建平說,“像‘吃啥補啥’這樣的飲食文化陋習還在,說明我國飲食文化惰性很重。要加強飲食文化建設,在摒棄傳統飲食文化糟粕的同時,建議國家進一步倡導公民健康飲食標準,從健康的角度上揚棄傳統飲食文化,並形成一種全民共識。”

(本報記者 劉華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