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愿意用这种方式,来回报这座城市” 青岛、日照三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成为岛城首批临床血浆捐献者

2月29日一早6点,新冠肺炎康复者雷先生、李先生从日照出发,专程赶赴青岛市中心血站开发区献血服务部;中午12点多,本地新冠肺炎康复者张女士也在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陪同下,由120接至开发区献血服务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捐献血浆救治其他新冠肺炎患者,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回报医务人员和社会曾经给予他们的关爱。这是青岛采集的首批临床血浆,这些血浆即将用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

“我愿意用这种方式,来回报这座城市”  青岛、日照三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成为岛城首批临床血浆捐献者

来自日照的两名康复者献血浆。

“我愿意用这种方式,来回报这座城市”  青岛、日照三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成为岛城首批临床血浆捐献者

青岛的康复者献血浆。 王 娉 任霄惠 摄

青岛首例患者:是大家的不放弃,把我从生死线上拽了回来

康复者雷先生是青岛收治的首名新冠肺炎患者,亲身体验了从恐惧、绝望到重获新生的心路历程。

“我入院后被认定为重症患者。”雷先生回忆,有段时间他的各项指标一直在往下掉,心里十分恐慌。可是,青大附院的医护人员始终没有放弃他,大家一直给他鼓劲,告诉他一定会好起来的。青大附院副院长孙运波每天查房关注他的病情,甚至摘下自己的口罩面对面教他如何呼吸。医院每天的早点、午餐、晚餐都是精心搭配,医护人员会时不时陪他聊天,“没有家人的陪伴,我却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是大家的不放弃,把我从生死线上拽了回来。”雷先生说。

1月29日,雷先生出院,在集中隔离点隔离了16天之后,回到日照继续隔离。2月28日,青大附院两名重症患者需要血浆治疗,其中一个人需要B型血。雷先生听说后立即决定捐献血浆。“青岛是我的重生之地,我愿意用这种方式,来回报这座城市。”

康复者李先生是雷先生的同事,他在日照确诊的时候属于轻症患者,仅仅有些流鼻涕,发热最高37.8度,也只发热了半天时间。当时,主治医生说他康复得很快,两周内身体里就产生了抗体。那个时候,李先生就有了捐献血浆的想法。2月28日,李先生听雷先生提起,青岛有两名重症患者需要血浆,一个B型血,一个O型血,“我是O型血啊,我去!”

一直在打听如何捐献,终于如愿以偿

市民张女士是青岛第35例确诊患者,2月13日出院。当儿子告诉她新闻里说康复者的血浆可以救治其他患者时,她就一直在打听这件事,想知道青岛是否可以捐献,“我问过市疾控中心,也问过市北区疾控中心,还去市中心血站打听过,就是想让他们知道,我有这个意愿。”张女士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是因为她迫切地想要回馈她在就医过程中收获的关爱。

当初入院时,张女士被隔离的家人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悉心照顾。在交运集团工作的丈夫一再跟她说:“有机会咱也得回报社会。”她记得住院时每一件带着温度的小事:“护士们陪我聊天给我信心;打针时要把袖子撸起来,护士怕我冷,每次打完针赶紧帮我把袖子整理好,体贴又周到。”

2月28日,张女士在市立医院复查,各项指标均符合采集条件。2月29日下午,经过查体、初检、穿刺、采集、止血,张女士顺利完成200毫升血浆采集。

康复者血浆中有抗体,可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们勇敢地撸起袖子,他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社会,希望社会各界携手战胜疫情,让更多的患者快点好起来。

市中心血站专家介绍,从临床病理发生过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杀灭和清除病毒。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采取这种特免血浆制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根据山东省统一安排,青岛市中心血站主要承担青岛、日照、潍坊三个区域的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采集工作。

市中心血站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西海岸新区开发区献血服务部布置好采浆室,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对查体和采血医务人员做好严格防护。采集过程是通过单采血浆机将全血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浆,并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回输入捐献者体内,整个过程耗时20至30分钟。血浆中92%的成分是水,其他7%-8%的蛋白质成分中包含重要的抗体因子,对患者治疗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参与捐献的三名康复者在出院之后都经过了超过14天的隔离期,经复查评估具备捐献条件,三名康复者每人捐献血浆200毫升。

据悉,捐献者血浆将送回青岛市中心血站进行成分制备、血样检测和血液存储,检测合格后的血浆将由全省统一调配用于临床重症感染患者的救治,其中两例捐献者捐献的血浆将用于我市重症患者的治疗。“只要自身无经血传播疾病,无其他基础性疾病,多数康复者都具备捐献血浆的条件。” 青大附院副院长、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专家组组长孙运波说,我市还有许多治愈出院的康复者,都有参与血浆捐献的意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