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明朝是采用什么方式阻止了权臣专权(篡权)的?

锡惠书生


自古篡位篡权主要三个渠道:1、外戚、皇族,如同杨坚、梁武帝等;2、文官、武官之首,操莽等;3、内侍,唐代的宦官。我们依次来看明代怎么堵上的。

1、外戚、皇族。首先明代皇帝只娶平民,岳父是个没根基的侯爵且不得任职,外戚gg。皇族,首先明代的封而不建,皇族没有实际治理权,军权限制为千人卫队,造反堪比登天,最后的一个bug靖难权,在燕王系上台后也堵上了;

2、文官、武官之首。宰相和大将军有开府的权利,所以明代一开始就彻底废除了丞相,理论上文官没有首领,而内阁更依附于皇权,更多的时候是皇权和文官的润滑剂,同时皇帝只要留中不披红,内阁什么都干不了。军事中枢在拆分为五军都督府之后,更没有一个武将能统领超过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所以这两者也不是威胁;

3、内侍,明代的太监制度和唐不一样,太监不得出任外廷官员,更没有武职,而是一套独立于外廷的内廷机构,他们的所有权利都来自于皇帝的授权,他们只能临时去监管监视某个地方、某支军队,而皇帝能随时剥夺他们的权利,太监的身份更无法私自调动外廷的任何力量,至于隔绝内廷和外廷,内阁和兵部犹在,隔绝皇帝和外廷等同于谋反,接下来等着他们的就是血腥镇压,明代的外廷可比唐代的强力太多;

综上所述,明代通过合理的建设,完成了相当高度的皇权集中,任何一个团体的权利都受限于皇权且依附于皇权,想反对皇帝就要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团体的反击,同时皇帝的一纸诏书就能剥夺每一个团体高层的权利。至于更高级的集权则要等到清代了,一个八成督抚都是皇帝家奴(旗人),内阁架空为虚物,亲王圈养,太监彻底无权,皇帝一人拥有所有权利的时代。





阿狸阿


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曾经数次出现过权倾朝野的文官和阉宦,严嵩、张居正、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等,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们可谓耳熟能详。但和前朝相比,明代基本没有出现过能够操纵皇帝废立,甚至强迫禅让的真正权臣。

霍光

历史上秦代赵高计杀扶苏拥立胡亥,汉代的权臣如霍光董卓等,可以操纵皇帝废立。王莽曹丕司马炎等干脆就强迫禅让,篡位称帝。唐代权阉如李辅国,鱼朝恩,仇士良等坐拥兵权,屠戮王爵后妃大臣甚至皇帝。这些权臣权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掌握真正的朝政大权和军事权力。而明代则大不相同。

明太祖朱元璋

明代自朱元璋废宰相自领六部开始,就从制度上断绝了权臣权阉威胁皇权的可能。明代没有前朝那样作为政府首脑的宰相,百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即使到了明代中后期,内阁首辅如果没有皇帝或者宦官批红决策权的支持,就无法真正操纵朝政。而阉宦虽然掌握批红决策权,但无法像前朝权阉那样的出任官职或享有封爵,他们的权力不是来自于官职地位,而只能是作为皇帝亲近信任的家奴,无法真正获得官僚士大夫的跟从,形成动摇皇权的权势。

严嵩

尤为重要的是,明代文武分途,严嵩张居正这样的权臣,无法真正染指皇帝牢牢掌握的兵权和特务权力。无法威胁到皇权。权阉虽然有机会掌握军权和特务权,但作为皇帝亲信家奴,他们只能以皇帝代言人的身份领导指挥军队,而无法靠自身权势威严获得军队对自己的效忠。明代军队的效忠对象只有皇帝或者边军将领。

冯宝

明代自朱元璋开始,通过废除宰相,限制文官决策权,使之很难把持朝政,通过禁止宦官担任官职,防止宦官利用其执行的批红决策权和军队特务指挥权形成威胁皇权的权势。即使出现如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太监冯宝交好,以及天启年间内阁依附权阉魏忠贤的情况,明朝皇帝依旧拥有法理上的最高权力和军队的效忠,权臣权阉也没有操纵废立甚至篡位的可能。只要表现得足够强硬,就能够迅速铲除权臣权阉及其党羽。

魏忠贤

出身贫寒,起于乱世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深明“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通过废宰相,兴大案,诛功臣,限阉宦等措施和制度建设,巩固皇权,使得明代二百七十六年历史里,虽然屡有权臣权阉乱政,但终究不能危及皇权,彻底断绝了权臣权阉废立篡弑的可能。






安优


明朝皇帝为了防止权臣专权,采取过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其中我们熟悉的有以下几种措施:

1.罢除丞相职位,六部直属皇帝,并宣布成为定制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弹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会典》 卷二《皇明祖训》

从中可以看出皇帝对罢除丞相职位多么坚决,意思就是说:从今往后,你们再也不许谈设立丞相职位这件事了,谁敢谈,全家处死,绝不手软!从而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明确宣布成为定制,从而使秦朝以来的丞相制度宣布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基本扫除了丞相专权的隐患。但由于失去了丞相这一重要助手,皇帝每天要处理众多繁杂的政务,也为皇帝增加了负担。

2.建立特务组织,侦查监视权臣官吏

在明成祖朱棣时,建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后来,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会影响皇帝的地位,于是任用宦官参政,但造成了明代政治日益黑暗和腐败!

而明代的特务组织可谓遍布全国,说不定刚刚跟你聊天的人就是特务。明代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与内行厂,负责侦查监视官吏和平民,厂卫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吏民,主管东厂的太监头部有爪牙十五六万人,遍布全国。

据说,一日,大学士宋濂叫了几个朋友宴乐饮酒,喝得很嗨。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宋濂昨天是不是喝酒了,宋濂答是。朱元璋又问客人都有谁,吃的什么,宋濂照实回答。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因为宋濂没有骗他。原来,朱元璋早已暗中派了特务盯着宋濂,将宋濂请客饮酒的全过程了解得一清二楚。如果宋濂说的有一句假话,保不准会被砍了脑袋。

又一日,国子监祭酒宋讷的一件茶器被几个学生撞倒摔碎了,宋讷很生气。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为什么生气,宋讷心里暗惊,老老实实回答:“昨天学生打碎了一件茶器,我心中惭愧教导无方,所以生了闷气。陛下怎么知道的?”朱元璋一招手,太监递来一幅画,画的是宋讷“危坐,有怒色”。原来,朱元璋暗中安排了擅长速写的特务监视宋讷,特务将宋讷生气的形态给绘制了下来。

这两件事显示了明代特务系统的发达,当时可能每个大臣的身边都有卧底或者暗中埋伏的特务监视着。朱元璋生性多疑,对治下的官吏军民极不放心,安插了众多耳目。这些特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将他们每日监听到的大臣动向包括私生活情况汇报给皇帝。

而皇帝做出这些行为,也可以理解,毕竟谁不想安安稳稳的当个皇帝,为了手底下人听话,这又算得了什么什么?

我是不讲李说史,一个享受生活、不懂历史的男孩纸,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不讲李说史


可以从制度、道德等方面来研究一下。明代的政治制度上启唐宋,下顺清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集大成者。清初多尔衮进入北京之后,看到了明朝的典藏制度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华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而后代信神拜佛,汝不亡国也。”也是赞许有加,清初基本照抄。

明初废除了实现近两千年的丞相制度,设立了内阁,由内阁大学士辅政。而内阁没有自己的官印,不是正式的政府衙门,没有行政权。这么一个顾问单位仅仅有票拟的权力,也就是给奏章一个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最后还是皇帝批红决定。批完之后交六科给事中进行复审,给事中具有封驳的权力。最后环节才是交给六部政府去实行,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后期皇帝怠政,把批红的权力下移给了司礼监太监,这是造成明朝中后期太监干政的很重要原因。但即使这样,有明一代能够打通所有环节的权臣和太监几乎没有,太监魏忠贤、朝臣严嵩、张居正可以说非常接近这一目标,但还是功亏一篑。中央政府的流程化管理达到了分权的目的。

地方上明初把行省丞相给废了,设立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司管理各省,中期开始设立巡抚代表皇帝巡视督察一省,但三司依旧由朝廷任免,不是巡抚的下属。基本思路也是分权。

军队的管理实行统战分离原则,也就是五军都督府(武将)主建、兵部(文官)主战的原则,能调动军队的不带兵,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地方上设立了总督,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也是文官,节制几个战区的总兵(武将),以文治武。太监下放到各个战区任监军,以内之外。这几个制度安排对军队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再没有出现唐末五代军阀割据甚至废立皇朝的乱局。

锦衣卫和东厂也起到非常大的震慑作用的。

最后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明朝总体上尊重读书人,倡导君臣共治; 而士大夫读书人也很有气节和信仰。士大夫讲究朝纲,皇帝不能胡来,权臣太监也不能胡来。像严嵩、魏忠贤,跟他们死磕的人太多了。有明一代动不动就是骂皇帝骂大臣骂太监,不行朝臣们就集体罢工的事情比比皆是。斗皇帝尚且不惧,更何况权阉佞臣,更来劲了。

所以,有明一代想当曹操、朱温的,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图嘉靖朝海瑞。海瑞给嘉靖上书《治安疏》 其中有句话”……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大胆至极,可见一斑。


晴波泡泡


自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中华大一统以来,皇权与相权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秦始皇时期丞相吕不韦就曾经擅权专政,再有汉朝霍光擅权,再有西汉末年王莽擅权,甚至改朝换代,东汉末年,董卓擅权,导致国家分裂。到了明朝,对于怎么样阻止权臣擅权朱元璋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由于丞相胡惟庸的擅权,朱元璋就随即取消了内阁,由皇帝直统六部,为防治和监督六部及其他官员,朱元璋设置了锦衣卫,相当于蒋介石时期的中统和军统一样的属于特务组织,专门对百官进行监察。明朝中期,又设置了东厂和西厂,监察百官的能力大大增强,虽然有效地防止了权臣的擅权,却大大地增加了太监的权力,致使明朝出现了像刘瑾、魏忠贤等太监的擅政,为明朝的灭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在朱元璋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要了他的性命,他是在接连不断的残杀与背叛中活下来的。朱元璋眼中的世界,要比一般人眼中的更为黑暗。 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对明朝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政治体系,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制约,像军阀、外戚、权臣一类的问题,整个明朝基本没有出现过。偶然有冒头的,也会在群臣的公议之下畏手畏脚,威胁不到皇权。

凡是开国的君主,都是既勤劳又很有权力欲,因为不是这样性格的人,就不可能在争霸中获胜。可是君王的子孙却不是这样,他们从小生活在帝王之家,习惯于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像朱元璋那样觉得事事都亲自做决定是一件美事。据抽样统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审批的公文二百多份,处理事务四百多件。忙得他是“昧爽临朝,日宴忘餐”,天不亮就起来工作,经常忘了吃饭。

明代皇帝的工作量大,工作这么辛苦,特别需要秘书来分担一下文案工作。明朝皇宫中有一处叫作“文渊阁”的地方,原本用来储藏书籍,类似于皇家图书馆。到了永乐帝朱棣的时候,朱棣选了一批有学问的人让他们到文渊阁值班,这些人就成了皇帝的私人秘书。不仅为皇帝分担文案工作,还要为皇帝出谋划策。

这个文渊阁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被称为“内阁”。内阁理论上只是皇帝的秘书处,但是皇帝越懒,内阁所办的事就越多,所掌握的权力也就越大。到了后来,内阁实际上担当了宰相的职责,内阁里排行第一位的阁臣(称为“首辅”)其实就是宰相。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送给皇帝的奏章,都先交给内阁来看。内阁看完后代替皇帝写上意见,叫作“票拟”。

内阁把这个票拟交给皇帝,由皇帝决定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很省皇帝的事了。但皇帝还是觉得不够省事。内阁把票拟送到皇帝面前,皇帝得审查一下这票拟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还得注明问题出在哪里。所以皇帝要在票拟上写上自己的意见。一般人写字都是用黑色的墨,为了显示批阅者不同,皇帝的批改意见用的是红笔。所以这个写在票拟上的意见就称为“批红”。

人的惰性是无限的,后来的明朝皇帝就连这个批红也懒得自己写。也有的皇帝是因为年龄太小,干不了这事。于是皇帝就把批红的活也交给别人去干。皇帝批红的时候是在后宫,身边没有别人,只能让太监来干。明朝后宫里有一个叫作“司礼监”的部门,原本是负责管理书籍的。后来批红这事,就由司礼监来负责了。所以明朝掌握大权的,除了内阁外,还有皇宫里的司礼监。相比之下,司礼监的权力还要更大。因为票拟只是个草拟的意见,不具备法律效应。无论是什么样的决定,都得经过批红才真正生效。

因为司礼监权力太大,所以明朝出现过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一批权势熏天的大太监。不过由于明朝官僚机构之间的互相制衡,即便这些大太监风光一时,他们也没有办法彻底控制军队和政府。支持他们的皇帝一旦改变了主意,或者身亡,他们也就随之灭亡了。


天香引


自古篡位篡权主要三个渠道:1、外戚、皇族,如同杨坚、梁武帝等;2、文官、武官之首,操莽等;3、内侍,唐代的宦官。对于明朝政治制度,最基本的点有两个。第一,将外廷文官视为对皇权的首要威胁,这就导致了“以内廷宦官制衡外廷文官,内廷外廷相互制衡”思想的产生。第二,以各政府部门的相互制衡作为维护皇权的基本手段和方针,这是对皇帝集权,中央部门分权,中央集权,地方部分分权的极大保障。《明太祖实录》里记载的“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就是对这两点的核心。

外戚、皇族。首先明代皇帝只娶平民,岳父是个没根基的侯爵且不得任职。皇族,首先明代的封而不建,皇族没有实际治理权,军权限制为千人卫队,造反堪比登天;文官、武官之首。宰相和大将军有开府的权利,所以明代一开始就彻底废除了丞相,理论上文官没有首领,而内阁更依附于皇权,更多的时候是皇权和文官的润滑剂,同时皇帝只要留中不披红,内阁什么都干不了。军事中枢在拆分为五军都督府之后,更没有一个武将能统领超过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所以这两者也不是威胁;内侍,明代的太监制度和唐不一样,太监不得出任外廷官员,更没有武职,而是一套独立于外廷的内廷机构,他们的所有权利都来自于皇帝的授权,他们只能临时去监管监视某个地方、某支军队,而皇帝能随时剥夺他们的权利,太监的身份更无法私自调动外廷的任何力量,至于隔绝内廷和外廷,内阁和兵部犹在,隔绝皇帝和外廷等同于谋反,接下来等着他们的就是血腥镇压,明代的外廷可比唐代的强力太多;

明代通过合理的建设,完成了相当高度的皇权集中,任何一个团体的权利都受限于皇权且依附于皇权,想反对皇帝就要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团体的反击,同时皇帝的一纸诏书就能剥夺每一个团体高层的权利。至于更高级的集权则要等到清代了,一个八成督抚都是皇帝家奴(旗人),内阁架空为虚物,亲王圈养,太监彻底无权,皇帝一人拥有所有权利的时代。

聊哥说历史


明朝一开始为了防止权臣专权就是去掉宰相制度,防止大权在握的大臣,扶持勋贵对抗文官。然后又是建立内阁制度,采用朱批。

土木堡之后,文官做大已不可抗拒,勋贵不堪用。皇帝就扶持太监,同时分化文官集团内部。文官集团内部的分化重现了明朝前几代帝王竭力避免出现的党争现象。


龙角大将军


明朝主要是通过集中君权,压制臣权,加强特务监控的方式,来防止权臣专权的。但是前期和后期的平衡方式不同。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废除丞相制,主要是因为丞相权力较大,可以开府设置官属,容易专权。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后,由皇帝直统六部,并设立锦衣卫以监视百官的行为。这个时期朝中事无巨细都由皇帝一人裁决,百官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想想朱老爷子每天要处理全国各地的送来的政务,还要查看锦衣卫送来的百官的一言一行,唉,难怪他自己都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也真难得他是明朝最长寿的皇帝。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代,也许朱棣是有点觉得现有的官制太累了,于是设置了内阁,刚开始内阁只具有顾问的身份,帮助皇帝起草公文,皇帝才有最终决定权,内阁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且朱棣设立了东厂,加强了特务统治,此时的体制与朱元璋时期差不多。

但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时期,情形发生了些变化,司礼监的设立使明朝的朝中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此明代宦官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票拟总是由司礼监批红生效,这样在内阁与司礼监之间就产生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后期像明世宗,明神宗等长期不上朝的皇帝正是利用这种平衡来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的,从而抑制了权臣专权,但由于皇帝能力的原因,没有把握好宦官的权力,反而使明代后期宦官专权严重。



闪电侯爵


宰相和大将军有开府的权利,所以明代一开始就彻底废除了丞相,理论上文官没有首领,而内阁更依附于皇权,更多的时候是皇权和文官的润滑剂,同时皇帝只要留中不披红,内阁什么都干不了。军事中枢在拆分为五军都督府之后,更没有一个武将能统领超过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所以这两者也不是威胁;明代通过合理的建设,完成了相当高度的皇权集中,任何一个团体的权利都受限于皇权且依附于皇权,想反对皇帝就要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团体的反击,同时皇帝的一纸诏书就能剥夺每一个团体高层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