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对于陪读,你怎么看?

六月语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火速增长。那么越来越多的家长就会更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就是家长不惜花费很高的代价让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甚至有的家长不惜放弃原有住宅地而选择一些所谓的学校比较好的地方进行就读,可能租房,可能父母会放弃自己的工作,只是为了全方位的陪伴孩子而不言其他。而陪读这种现象在高中尤其明显,甚至一些班主任、授课老师提倡家长陪读。而对于这种现象,我的看法如下:

1、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陪读更是如此。关键看家长怎么取舍这其中的关系。我的观点是家长不需要放弃自己的职业价值,自己的生活价值。家庭生活也是一个孩子在从幼年到成年所经历的必要的过程,他可以从父母身上看到自己的某些影子,并且影射出未来他的家庭生活的状况。而在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主要是孩子性格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目前还没有升学压力,家长只需要引领孩子、多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这个时候我觉得适实的引导和合理的鼓励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好的。而且家长也可以在自己的事业上多做出一些贡献。

2、而对于有升学压力的初中和高中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叛逆心理。家长可以陪读,但是关键是看如何陪。或者在充分的和学生沟通的基础上,取得学生的赞同与认可,并且联系校方,和班主任任课老师沟通,但也同样不能完全丧失作为家长的一些人生追求而全然顾学生,顾孩子、而不言自己。另外在陪读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和学生沟通,以自己的影响来带动孩子的影响,而不是纯粹的说教。比如说在陪读的过程中家长去打麻将,然后学生在嘈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很显然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3、所以那究竟要不要陪读呢?我觉得家长不要跟风,不要盲目的去觉得陪读一定对孩子有好处。学生总要成长,即使现在是孩子,他将来总要面对人生的挫折,面对一些逆境。教育带给人的变化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但是我们不能说教育是万能的。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必须面对的一些事情,在青春时经历的一些,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会成为将来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比如说自己的自理能力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这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会有很多的变化。所以家长你必须要确定的是,你的陪读有没有意义。而且事有轻重缓急。如果学生面对的一些问题是必须需要家长严格监督的话,那么家长就非陪读不可。但是如果学生自己可以处理一些问题,并且很享受这种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变化,我觉得家长可以也追求自己的人生,不要完全放弃自己,而和学生光站在统一战线了。


木南木


首先,我不赞成陪读。原因是陪读的很多家长都是放下工作,全身心的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陪读,这样无形之中带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当然了,也有诸多的好处。所以,我个人认为需要就陪读,不需要就不陪读。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就有很多家长陪读,但是最后考上大学的不一定都是陪读的,很多寄宿生不仅生活特别自立而且学习成绩也特别好!所以,家长们千万别盲目陪读,如果从高一就陪读,那就陪读到高考,如果是高三了,因为高三重要或者是其他问题才去陪读,就问问孩子到底需要不需要。

希望我的建议对家长和考生们有所帮助!




小翟1688


以一个刚刚毕业的没有陪读经历的我的视角来看,有爸爸妈妈陪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高三时期,出租屋邻居有一个小男孩,妈妈陪读,每天饭菜都很香,妈妈人很好,会给我们送东西吃。那些味道都很令人难忘。

陪读也有不好的方面,想想都有点哭笑不得。那位妈妈担心他早恋,会偷偷出现在学校里😂😂😂😂我碰到过好几次哈哈哈。还有就是陪读没有了隐私可言,因为一举一动家长都会知道。😂😂😂


时光圆循


我曾经陪读过,我的姑娘没有考上,我伤心极了,女儿坚持复课,我又让她复课一年。没想到,考上了本科。

我觉得,孩子大了,陪读,如果天天,没完没了的嘟囔,孩子压力大,并非是件好事。不陪读。道理讲明白。孩子一样考上理想的大学,梦想成真。



醉迷菩提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我周围就有几个朋友,夫妻其中一方专门给孩子进行陪读的。不过,陪读的效果也是有好有坏。很多专家和老师对这种陪读现象都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基本上众说纷纭,各自有理。在我看来,陪读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陪读的好处

首先,陪读能够给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孩子在学校吃的都是食堂饭,饭菜的种类及质量都无法和家里相比。有一些孩子在吃饭上是比较挑剔的,吃不惯学校的食堂饭,而陪读的家长,一日三餐都能够做出符合孩子口味的饭菜,有利于孩子身体的成长。还有一些孩子住在学校或者校外托教机构,过的是集体生活。宿舍的环境卫生和舒适程度自然无法和孩子独居一室相比。

其次,陪读的家长能够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监督和管理。有些孩子自制力比较差,在学校的时候,自然有老师对其严加管教,但一旦出了学校的大门,就肆无忌惮自由驰骋啦。尤其是那些在校外托教机构住的学生,如果托教再管的不严格,任由学生自由出入,那么,对学生的影响是有害无益的,并且安全隐患极大。如果有了家长租房子进行陪读,那么就可以对孩子的上放学时间进行监控,确保孩子准时准点到家,基本不会拐到别处玩耍。

第三,有利于家长和孩子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校宿舍和校外托教机构一般都有统一的起床时间和熄灯时间。这对一些渴望得到更多学习时间的孩子而言,是无法办到的。但是在校外和家长一起住的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孩子可以自由地选择何时学习以及学习时间的长短,从而在与其他同学竞争的过程当中占得优势。

第四,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中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高中阶段。累了一天,回到父母身边,和他(她)进行聊天、游戏,甚至一起做做简单的家务等,都有利于孩子放松心情,缓解疲劳,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自己的起居和学习,内心也会充满感激之情,学习也就会更自觉更积极。

陪读的弊端

第一,会给夫妻一方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绝大部分陪读的家长,往往都会放下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给孩子陪读的艰巨任务中,并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是一般的工薪家庭,那么陪读的房租、水电费、物业费、生活费等加在一起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第二,不利于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能力。陪读的孩子,基本上他的衣食住行通通都由家长包办了,孩子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甚至有的父母还想把孩子的学习也给包办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没有机会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其综合素质相比于其他家长不咋管的孩子来讲,是有所欠缺的。

第三,不利于孩子较好地融入集体和扩大朋友圈。住校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住宿、吃饭等各个方面,都不是一个人进行的,那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在这些场合下,孩子的性格会慢慢变得外向,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以及为人办事的能力,都会显著增强。这对今后走上社会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虽然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下最无私的爱,但还是需要提醒各位,陪读需要量力而行。在不影响家庭收入,不影响夫妻感情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去试一试。但话说回来,如果你的孩子足够优秀,并且有极强的自制力,那陪不陪读都是一样的。


振东老师


陪读是最近几年流行的一种社会现象。我校是有近七千学生的省示范性高级中学,100%的学生都要参加学生早晚自习,80%以上的学生住学校学生公寓,近20%的学生由家长在校外租房陪读。有长期陪读的,初一进校开始陪读至高三毕业,约占5%。有短期陪读,只陪读初中的,因孩子年龄小,生活还不能自理;有只陪读高三一年的,因为高三学习压力重,学生食堂生活营养跟不上,替孩子改善生活的。

由近几年高考升学情况看,每年高考出成绩时,那些成绩特别冒尖的学生不要陪读生,是些家庭情况一般的,有的还是特困生,他们懂事知道供他们读书的钱来之不易,学习特用功,学习也认真。所以,我觉得陪读对于初高中来说弊大利。

其一,现在的学生从小到大就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生活,到中学还过着除了读书以外,一切均不用操心不要关注的生活,剥夺了他适应环境学会生活的权利,最终导致他高智商低能力,也适应不了社会的残酷现实。

其二,在学校里有很多事情应学生和老师沟通的,结果变成了由学生家长同老师之间的沟通,学校提供了很多锻炼学生能力的机会,因为学生不住校而失去锻炼机会,如学生公寓内务整理,公共卫生大扫除等。

其三,因为吃住全部在家里,失去集了集体生活的经验和乐趣。如吃饭排队,食堂的莱不是我喜欢的,体验见什么吃什么,不挑食不偏食。

其四,教育成本增加,社会家庭负担加重。

现在家长陪读已是普遍现象,其原因;

(1)农村学校因教学资源较差(教学设备、教师配备都不如城里),所以农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而县城学校人满为患,超大班级屡禁不止,有些初中生年龄过小,从未离开大人生活过,为了孩子读书不得不陪读。

(2)生活条件好,有钱了,当年因为没钱自己没读多少书,吃到了少文化亏,所以不能再让孩子没文化,再最大代价也要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3)攀比心理。都是左邻右舍的,xx的孩子在城里读书了,成绩比乡下好很多,于是他也要孩子送城里读,比来比去,大家都去城里读书了,乡下学校就没人读了。


HX教师


陪读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近年来,陪读已然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不得不从事,可一旦涉足,其中滋味,一言难尽。

与您分享一下我的陪读感悟,我们共勉!

首先,陪读,重在陪,次在读。也就是说,你要做孩子的伙伴、朋友,而不是监工。

陪他一起玩耍,一起看动画,一起做运动,一起聊他喜欢聊的话题。每一个陪伴的瞬间,你都可以巧妙地渗透思想教育,这可是个技术活,话要点到,让他听后有所悟又不反感,太难了!这个就得您边领悟、边实践、边总结!

如果您已经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您就可以和他一起做个学习计划,当然,这个计划里不能只有学习,换了你我,也会觉得无聊!

孩子学习时,您也要学习,不要和孩子学同样的内容,除非你真的无事可做。要给你自己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你应该有你自己的理想。

如果真的没什么可学,那就读书,读有意义的书。 我孩子学习时,我在我的房间里读书。事实上,我家的书是有规矩地散放于家里的各处:卧室床头、卧室窗台、沙发上,阳台小桌上。只为方便孩子无论走到哪,都能随手捡起一本书,帮助他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总之,在孩子学习时间,您千万千万不要在旁边监督,更不能玩手机。

其次,您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第一、对待孩子成绩的良好心态。 试问,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成龙、成凤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要调整好心态,耐心陪伴。

孩子成绩差或者下降,您肯定是要着急上火的,但切忌这不是您暴跳如雷,对孩子大声训斥,甚至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的理由。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精神上的负担,只能使孩子的学习压力更大,成绩更差!

您要做的是:稳住情绪,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差或下降的原因,与老师及时沟通,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提升成绩!

第二、对待孩子青春期叛逆的良好心态。 孩子的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学做人,其次才是成绩。也就是说孩子的心灵成长是最重的。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变化大,处于叛逆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要使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家长必须有个好心态。乐观、大度,能够正确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过分注重仪表、早恋等。发现问题,及时,耐心地去处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再次,见机行事,观色出语,吃喝用度,提早备齐。少说话,多关爱。这是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适用于所有陪读家长!

要想使陪读生活充满欢声笑语,您要学会很多技能,隐藏很多锋芒。

陪读不易,陪读的过程中,孩子在成长,我们做家长的也在成长。谁的成长都得经历风雨,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

我们一起加油!




初中生师友


对于陪读,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说,但也众说纷纭,没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其实对于陪读的家长来说,更为关键的是要正确认识陪读,不能存在跟风和从众心理,要学会发挥陪读的最大效果,做到理性陪读。

1、陪读的心态最重要。

许多家长陪读的心态有待提高。许多家长做出陪读的决定并没有和孩子进行商量,只是自己的意愿。一旦孩子不顺从自己的意愿,或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目标时,你就会出现怨言。“我都不上班,整天陪着你,你怎么还不听话。我放弃自己的工作,你就学成这样报答我。我整天辛辛苦苦为了谁。”这样的话语经常出现在孩子的耳畔,试想孩子的心理又会如何?

你既然选择了陪读,就不要为自己的陪读找借口。你既然选择了陪读,就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孩子不会因为你的陪读而减少问题的出现,关键在于你更有时间去思考如何破解这些问题。

2、陪读的学习刻不容缓。

陪读也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的督促、监督、做饭、洗衣,更在于心灵的陪伴。我们要不断学习陪读的相关知识,从根上对陪读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运用正确的陪读方法,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陪读家长。

在陪读的过程中,你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感受心灵的变化;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维习惯,不断的感受孩子对自己的变化。正是有了陪读地思考,有了不断的反思,你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陪读家长。

3、陪读也要有个人的私人空间、时间。

陪读要给孩子充足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对于孩子的一些事情家长无需过度干预,要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与时间,否则孩子永远也长不大,早晚也要补上这一课。

陪读家长也要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陪读不是把自己完全交给孩子,你也要给自己留出空间与时间,不要整日围着孩子转。陪读家长也要有自己的事情可做,不要给孩子一个老妈子的形象。可以读读书,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可以听听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可以运动运动,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你所选择的事情要不受时间限制,以便于更好的做好陪读工作。

4、不同的解读,陪读的重点不同。

由于孩子的心理年龄和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家长陪读的方式也有所侧重,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陪读方式。

关于陪读,有着说不尽的话题,上述四点只是自己的一点浅显看法,仅供参考。

辰心听雨


生活陪读,就是家长主要从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给予孩子全方位的零距离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全力以赴于学习和应试,日常事务难以自理,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甚至洗头都成问题,因为在家时,这一切全由母亲统揽。由于长期的娇惯和众星拱月的地位,养成了这些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吃现成、喝现成、穿现成、用现成,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已是心安理得的事,说得严重点,怕是一时难以改变了。

监督陪读,就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自觉性不大放心,生怕他们不学习,让城里的生活晃花了眼,上网玩游戏,更怕孩子变坏。

攀比陪读  盲从陪读  陪读引导这几种陪读好理解,家长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孩子的性格学习成绩综合的考虑。

综合来看,家长们的陪读心理还很不成熟,很多家长没有能够树立正确的陪读观,甚至掺杂了一些不健康的扭曲的心态,这样陪下去,能够陪出心理健康、个性活泼、学业优秀的大学生吗?确实令人深思和忧虑。


老周电商平面设计


分享一下澳洲的经验。

孩子到澳洲来读小学,除非有亲属在当地,并且超过21岁,否则都需要家长陪读。

我见过的陪读家长,大多是妈妈,爸爸在国内挣钱。

陪读,一方面是对小龄儿童的身心陪伴,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家长的事。家长陪读,除了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给孩子安全感,更是在孩子回家后,对孩子给予充分的家庭教育。礼仪,教养,习惯,价值观,大多孩子都师从父母而非学校老师。孩子具备很强的观察力,他会模仿大人的说话,动作甚至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孩子在幼小阶段缺失陪伴,完全把孩子交给学校,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家长无法弥补的遗憾。

因此,如果你要把孩子送出来读书,一定要陪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