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農村:母親說上學的時候每週一塊零花錢,揹著饅頭和鹹菜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於物質條件的匱乏,農村的孩子深知父母賺錢的不易,大都有著勤儉節約的品質,但是有些時候卻懂事的讓人心疼。

母親:每週一塊錢,上學揹著饅頭鹹菜

我的母親初中肄業,不算什麼文化人,但是在那個時代的農村,也算是個讀書人了。

姥爺姥姥有門磨豆腐的手藝,很小的時候,姥爺總是對著那個已經廢棄留下滿滿歲月痕跡的大石磨盤發呆,嘴裡唸叨著它養活了一大家子。

母親有一個哥哥,三個姐姐,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是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家裡的光景並不太好,只能算是勉強度日。

農村:母親說上學的時候每週一塊零花錢,揹著饅頭和鹹菜

初中的時候,母親在鄉里上學,每週回來一次,去學校的時候,會揹著夠吃一週的饅頭,還有自家做的鹹菜、辣椒醬,因為是家裡的老么,所以甚受姥爺的疼愛,每週會有一塊錢的飯錢加零花,但是母親總是捨不得,連食堂裡幾分錢的一份菜也很少捨得吃。

自己:每月四百塊錢,每次學校交錢總是愧疚

初中的時候,因為農村的教育水平過於落後,所以父母讓我放棄了村裡初中三年學費全免外加獎學金,花了一萬塊錢借讀費(三年)讓我去縣裡讀最好的私立初中。

那是2004年,其實那個時候,家裡的光景還可以,否則父母在目光長遠,也拿不出這麼多錢。

自己因為上學花了家裡這麼多錢,所以心裡總是有一種愧疚感,所以只能夠更努力的讀書學習,當時身邊的同學基本都是城裡的孩子,生活比較富裕,而我告訴父母,每個月的伙食費加生活費四百塊就夠了。

農村:母親說上學的時候每週一塊零花錢,揹著饅頭和鹹菜

每個月交給學校食堂350元,自己會剩下來50元,基本也都用在了買書、買文具、打熱水、辦公用電話卡每週給家裡打電話。

還記得每次學校通知要交學費、生活費、資料費的時候,自己總是不好意思給父母說,生怕他們手裡沒有錢,也許這就是農村孩子生來的懂事吧。

妹妹:“這衣服,太貴了,我不要。”

我上初三那年,父母因為我在外讀書,過於孤單,還特地徵求了我的意見,生了二胎,是個小妹妹,因為和我年齡差距很大,所以我也特別疼她。

現在,我已經28歲,準備結婚,她才13歲,讀小學六年級,古話說,長兄如父,我還真有一種照顧自己孩子的心態去照顧妹妹。

過年回家的時候,帶著父母和妹妹逛街,想給父母妹妹買點衣服。

看了件女孩外套,粉粉的,400元錢,妹妹試的時候很是喜歡,問了價錢卻怯怯的對我說:哥,太貴了,我不要,我不喜歡這個顏色。

農村:母親說上學的時候每週一塊零花錢,揹著饅頭和鹹菜

那一刻,心裡忽然被紮了一下。

現在的我們,買件衣服動輒上千,其實家裡的條件在農村已經算挺不錯的了,可是妹妹還是這麼節儉,怕給父母、哥哥造成負擔。

後來,和母親閒聊,知道了妹妹最近轉了學校,也要出去讀寄宿制,一下交了一萬多元,而且母親又經常和父親聊攢錢盡力幫我湊點首付,因為今年我準備在南京買套小點的房子,畢竟南京房價在那放著,一套70來平的房子對沒有什麼家底的農村孩子而言也是不容易。

妹妹懂事的早,所以心態肯定和小時候的我一樣,想著自己花了家裡不少錢,心存愧疚。

後來,那件衣服自然是買了,我不想也不願在當下物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讓自己的妹妹受委屈。

農村的孩子,讓人心疼,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但是為生活所迫而不得已的節約還是少出現一些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