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肅北:奔跑防“疫”一線傳遞戰“疫”強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群眾更多知道黨和政府正在做什麼、還要做什麼,對堅定全社會信心、戰勝疫情至為關鍵……”每天早上醒來,打開“學習強國”APP,是黨員李天海的“規定動作”。從“學習強國”APP中瞭解最新指示、掌握報道方向,是記者李天海的職業習慣。

突如其來的疫情,為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從正月初二開始,肅北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卻逆行而上,加速奔跑在肅北小城的角角落落,用鏡頭和筆傳遞著“疫”情之下的肅北聲音,講述著“疫”情之下的肅北故事,堅定著“疫”情之下的肅北信心、凝聚起“疫”情之下的肅北力量。李天海,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一個“戰壕”裡的弟兄們,不是孩子太小就是父母患病,還有兩個也才新婚燕爾。他是僅有的幾個記者中的黨員,也是大家口中的李哥、李巴特。他不上,誰上?早上在肅阿路檢疫卡,下午去了疾控中心,晚上出現在社區樓院管控崗,第二天一早又趕往了距離縣城500公里外的馬鬃山。從除夕前夜的春節值班到防疫期間的沒白沒黑,一個月裡,交通卡口、醫院、鄉鎮、牧農村、社區值守點每一處都有他扛著攝像機奔走的身影。每晚單位二樓記者工位的那片區域總是燈光最亮的,月下空無一人的街也總是回家最遲的。採訪50多次、寫稿40餘篇,《不斷夯實基層基礎 織牢織密防控網格》《居家醫學觀察 防護別掉以輕心》《肅北設卡排查車輛 嚴防輸入性病例》《社區“網格化”管理抗擊疫情》……一篇篇幹群齊心抗疫的鮮活報道,一個個警民並肩值守的生動故事,把共克時艱、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傳遞給了全縣各族群眾,體現出了新聞工作者關鍵時刻能打硬仗、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的責任和擔當,為全縣打好防疫阻擊戰注入了“強心針”、貢獻了媒體人的力量。

回想七年前,半路出家的李天海從沒摸過攝像機卻要每天扛著30斤的“鐵疙瘩”到處跑,從沒寫過新聞稿卻要成晚上盯著電腦顯示屏與鍵盤鼠標“死磕”。採回來的同期聲老是出狀況,拍回來的畫面構圖總是有問題,一看多窗口多圖像的非編剪輯機就發暈……心思靈活的他,硬是憑著不服輸的鑽勁兒、韌勁兒一路扛了下來,自己摸索加上虛心請教,苦練不輟又能事事主動,短短几年間,思想境界得到淬鍊,業務能力顯著提高,先後有10多件作品獲得省市廣播影視優秀節目一二三等獎,2017年還被評為了全縣對外宣傳工作“優秀通訊員”。

“初一干到年三十,從來沒有節假日”是對新聞記者的真實寫照。就是這樣的一名新聞宣傳“戰士”,他用奔跑的姿態、用滿腔的真情書寫了一個個有溫度、有力度的防疫一線真實故事,傳遞了肅北戰“疫”的強音,溫暖著你我,鼓舞著人心。(白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