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书法还要讲究笔顺吗?

我自飞扬66


书法的确要讲究笔顺,但得看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每个汉字的书法五体都有固定的笔画顺序,这是因为汉字是线条的平面搭建艺术,笔画顺序是人们在汉字书写过程中追求美的、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书写汉字笔法、结体、力度、笔势等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方”字的笔画顺序是点,横,横折钩,撇,第三笔如果不写横折钩,而先写撇,方字立刻就显得无力、无势、无味,这就是笔画顺序的威力。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局部

我长期学习草书,在我看来,笔画顺序适合于楷行隶篆,但不完全适合于草书。

草书虽然也讲究结体、体势、章法等等书法要素,但草书在这些要素之外还要讲究率真、自然天成、巧夺天工。

桂馥隶书作品

草书创作过程中会遇到特殊需要,把汉字拉长、撕裂、压扁、掰开、甚至改变笔画顺序,求得自然衔接、钩连、欹侧平衡、险绝铺排等等艺术效果。比如,怀素《自叙帖》中有许多连续的两个字共用一个笔画完成,妙趣横生。为了实现这个艺术效果,很可能需要牺牲笔顺,因为共用的这个笔画不一定是上一个字的最后一笔,也不一定是下一个字的第一笔。

怀素《自叙帖》局部

因此,我的观点是:书法要讲究笔画顺序,但还要看具体是什么字体,在什么情况下,灵活掌握。

回答就到这里,随文附上我的近期书法作品几幅,请大家点评一二。谢谢!

赵孟頫行书作品(局部)


永书101


我就说硬笔行书了――硬笔行书的笔顺,非常重要。

很多字的笔顺是与楷书的笔顺所不同的,笔顺的调整,目的就是书写的流畅自然!

这并非是说我们可以随意发挥,而是很多字古今名家,都有约定俗成的行书写法,行书笔顺!

要观察,要学习的!

有的朋友练行书,临不好,除了临贴能力外,行书的笔顺看不对,也是一大原因!

有的字笔顺是不唯一的,印象中:“必”这个字,古代行书有五六种笔顺,都对!

主流的行书笔顺是:先一撇,再卧钩、上点、左点、右点。这是一个笔顺。

再一个行书笔顺:先上点,再一撇、卧钩,左点,右点。

都对!但是,笔顺不同,字的精气神就不一样的,我更喜欢于写第二种笔顺。

再比如:


“方”这个字,太多人把笔顺写错了!本来下面是应该先横弯钩,再写一撇。

但是很多朋友都是下面先写撇,再是横弯钩,甚至有朋友说,小学老师就这样讲的!

依然有疑惑的朋友,可以查下资料的。笔画若错,是写不出来结构应有的韵味的~

行书,有行书的笔顺,很多都与楷书笔顺不同的――


行书一点通


遵循一些规则,在学写字的时候还是很重要的,但是这里所谓的笔顺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我们说楷书,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这是打小都会背的,然而这是第一步,等到长大些,认识的字多了,你就会发现有一些字并不完全按照这样的次序,比如左右这两个字,字体相近但写法不同,左字先这横,右字先写撇。这就需要我们对汉子的演变进行一些了解



菜投


写字,书法,都需要讲究笔顺,小篆之前我不敢肯定,之后的诸体都有笔顺讲究,但不尽相同。

楷书有既定的笔画顺序,规范写字的人大家基本都保持一样,行书也有既定的笔顺,但于楷书的有所不同,可是,行书笔画也不是完全一样,因人而异,但必须要连贯流畅,草书吗,笔画笔顺也是有章可循的,但和其他书体完全不同。





壹庸诗书文


当然要讲究笔顺。不讲究笔顺,一则会造成字形结构不合理,缺少秩序。在就是点画间和偏旁部首,乃至字与字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和呼应关系。

合理的笔顺无疑是一个字在书写过程中最顺势的。因为顺势,自然相关联的点画间最能够取得关系紧密的气脉。

当然可以采取不同笔顺,也就是说,不同的笔顺处理,一个相同的字形,笔顺并不是唯一的,往往要几种笔顺规则。不过大多数字的笔顺都是固定的。笔顺的形成,也是一种习惯和字形的结构随时而成。严格意义的书法,笔顺确实是故定的。

讲究笔顺都规则可以让字的书写更畅达,也合乎“逻辑”。

现代的签字书法,虽然从表面上看改变了字的故有笔顺,实际上只是笔顺进行了新的组合和拆解。是一种新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和新的组合,虽然没有悖离原字形的基本规则,但却改变了字形的结构造型,甚至可以说变异。这只是个案,而不是通行的规律。然后事物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基本规律,没有这些规律,其事物的性质可能就会发生局部甚至全部的改变。

在说,没有约定俗成的笔顺规则,还会给人们对字识别带来困难,字本身就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价值,如果结果是反的,实用意义就会降低,艺术性同样也会失去,因为毕竟实用在先,艺术性在后,二者互不可分割。

这个问题有角度新,观点有些不是特别成熟,所以在叙述时难免有些乱,但大的方面确实如此。


翰墨书道


讲究呀

笔顺不对笔画与笔画之间的气息就断了,字就会显得僵硬,散乱,气息不顺畅。

书法中的笔顺确定来源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需要大量收集前人墨迹,从中总结出普遍规律。因此书法承袭下来就是有笔顺之分的。其次,笔顺在书法中起到很大的隐形作用,字体的间架结构和平衡与笔画先后有很大关系,打乱笔画顺序会发现写起来困难,字体结构安排失去重心。

不过行书中很多笔顺和我们今天的笔顺不一样,而且很多字每个书家都有不同的笔顺习惯,多观察字帖就会发现。



廖海洋小娇妻


谢谢您的提问。你的提问,应该是有一定针对性的。

书法要不要讲笔画顺序?当然要讲,书法的基本规律和法度之一,就是要有笔画顺序。

为什么会有笔画顺序?这是书法的科学操作法。如果你不按照这个操作法规律,那么就会影响你的书写效率。

同时,还有书法美的气韵旋律,都在笔画顺序之中了。


不如一个“王”字的最后一笔是下面的一横,那么我们不安“横竖横横”的笔画顺序,而是先写中间一竖,然后写中间一横,最后写下面和上面的横,能不能写出一个“王”字?当然可以,但是,你这样写,连接下一个字的旋律和气韵就没有了。因为最后一笔应该是底下的一横。你最后一笔是上面的一横!

所以,写字,不仅仅是一个字的问题,还需要一个接一个的写,也能流畅顺利,才会有气韵旋律之美的感觉,视觉也很舒服。这就是笔画顺序的必要性。

当然,个别情况下,个别笔画顺序是可以调整一下的,但是,汽运连贯的规律是不能改变的。


比如“王”字,我们也可以按照“横竖横横”的顺序,也可以“横横竖横”写出来。但是,基本规律没有改变。

最近,我发现,我们一些很不错的书法家,在书法视频上临帖的时候,往往任意改变笔画顺序,这是一个书法家绝对不应该做的。

比如临摹字帖,为了临摹准确,居然不按基本的笔画顺序,就像我举例的“王”字那样,他的左后一笔,就是要写上面是横而不是下面的横。


当然,这是我举例,一些书法家是如何违反笔画顺序 这个道理的。

我个人的建议,临摹字帖就要按照笔画顺序写字。这是良好习惯,千万不要破坏这个规矩。

当然,也有一些行书草书的笔画顺序与楷书不太一样,但是,基本规律不会改变。一个字的最后一笔,一定要在结束笔画。不能改变这个规律,就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我们写字可以打破笔画顺序也能写出来,但是,一定是不可取的。


千千千里马


我也写写




管戈


如果从创作的角度来讲,合理的笔顺才能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业余书法爱好者与书法家的差别,看笔顺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来,这也是‘’自学成才‘’者最大的障碍。

这是因为,书法技术与技法是死的,是经过笔顺的驱动才激活了技术技法的生命。

这种生命形式就是‘’气与息‘’所转化出来的节奏与韵律……由此可知,笔顺直接影响了“气息”。

历代书法大家在笔顺关系的处理上,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与习惯,从而形成了一种风格。

如在书写行草书时,为了保证“气息”的流畅,在处理字体连接时往往会改变‘’单体字‘’的书写笔顺,采用跳笔颠倒书写次序也就发生了。(很多人楷书写的不错,写行草书却很僵硬的原因)

下图二幅字是同样的内容,《石鼓文》車工篇




吕永亮


当然讲究。

笔顺,笔顺,就是笔画的顺序,既然是顺序就有先后。书法中为了书写的流畅连贯以及美观,有自己的一套笔顺,楷书行书草书不一定一样,也有的字有两种笔顺,当然都不为错。比方说母亲的“母”字,行书中最后三笔是点点横,重要的“重”字最后三笔竖横横,你要说不这样行吗?你试试连贯吗?好看吗?再比如“左”和“右”,书法中“左”是先横后撇,“右”是先撇后横,为什么呐?因为篆书左右就是两只手,如图能了解一二。还有个说法是行书中左右容易不分,所以区别开来。我觉得应该是第一种正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