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一个人为什么对阅读如此执着、如此拚命?

理由很简单,因为读书曾经救过我的命。

少年时候我很不快乐,特别在高中那一段。我反抗学校,总觉得学校给我的尽是限制,行动的限制、思想的限制、想象力的限制。我因此也跟着痛恨这个世界,却没有朋友可以讨论,为我解除迷惑。我还跷家逃学,是老师父母眼中的问题学生。就在想放弃生命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老师,甘训宾,在高三联考压力下,她给我自由和绝对的支持力量。我并没有爱看书的父母,甘老师也没有为我开书单,但是因为她,我得以逃离让人窒息的教科书,躲进图书馆,在那里我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


有一天,我读到赫曼赫塞的《车轮下》,这本书救了我。赫曼赫塞摆出一种战斗的姿势,站在少年的立场,强烈批判当时的社会以及不人道的教育制度,而我就是那个饱受摧残,逃离教会学校的孤独少年汉斯。但是汉斯死了,替代我死了,我内心的暴风雨慢慢平息,平安的从车轮下逃生,一直到现在。


从此我完全明白,能够救我、陪伴我的就是书。

— 摘自《阅读是一辈子的事》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第一次读李欣频,我知道拼命阅读,曾救了一个“问题少女”的命,因为一位恩师,生命出现转折。

第二次读李欣频,我更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她开始拿起了第一本书,叛逆少年少女那么多,为什么她能够遇到那位恩师,幼小的她当年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质。

在众多看似不可控的巧合中,我不断深入这个人,试图寻找让巧合发生的可控因素,至少可以提高给众多像他一样深处叛逆之中的少年少女一些可以自己可以掌控命运的方式。

什么浇灌了从厌学中盛开的李欣频之花

  • 我想好好活着,只是本能

暴力反抗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画画写诗也是一种寻找安全感的本能反应。

暴力反抗是对外,一个孩子以暴力的形式对周围人的求助:渴望周围人对他内心需求的关心。

画画写诗是对内,她需要寻找自己内心的秩序。

她不能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为什么用条条框框束缚她的想象力与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画画写诗成为她压抑情绪的出口,像呼吸一样,她吸进了太多不属于她的束缚,她需要输出,以此找到平衡。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 拥有对世界与内心两个世界的感知力,在对抗中找到平衡

她对于周围给到她不符合内在真实需求的环境非常敏感,加上父母的严厉教育,内在与外在的冲撞就来的更加猛烈,夜有多黑,对光明就有多渴望,所以当她抓到书,画画,诗集,她找到了灵魂存放的地方。

她用画画记录心情,却被家人打压,写日记,逃学的日记内容被发现后改写诗,因为诗更隐晦,能隐藏自己的“劣行”。从此,每一天诗陪伴着她的灵魂。

高中时她写了一篇关于海鸥与海水玩耍的诗,其实源于她逃学去海边和海水玩耍的经历,诗得奖,她还获得近千元奖金,从此她发现可以兼顾自己喜欢的事和学校要求的事,既然和所有人反抗累,干脆把这两件事同时做好。

这一次,她用书籍和文字与外在世界从心理层面和解。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上学就逃脱不了考试,高三毕业半年前她成绩还是倒数,甘训宾老师说:如果你想出家,你要做到两点:第一早上4点要做早课,早上要早起,第二个是不能吃肉,要全素。她听后决定:那我还是考大学就好了。高三毕业前最后半年,以自己高中三年每天1-3本书,每天写诗练就的强大文学底蕴,强大的输入输出能力,她自己改写教科书,以每次50名,100名前进,最后获得联考第一。

第二次,她心之所向与外在规则在现实层面和解。

对外在妥协,对内心坚守,同时对内心与外在拥有敏感的洞察力,在对抗中找到平衡,由单纯暴力反抗转向于世界于己更温和的方式,是一个孩子的成熟蜕变。

  • 哪怕微弱,也要在黑暗中自带光芒,才能等到那个用灵魂发现光的人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是因为甘训宾老师改变了她,还是她吸引了甘训宾老师,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就像在一个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个孤独的小船在大海中颠簸,几经濒临翻船,水手几次努力将船奋力挽救,精疲力尽,唯有从船舱透出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点点星光,还证实着水手的存在。

李欣频就像乘着那艘与巨大的海浪抗击的小船,来来往往的船只上的人都忽略了被外在锋芒掩盖的点点星光,但是真正的老师不是用肉眼观察,哪怕再微弱的光,在用灵魂去感受另一个灵魂的甘训宾老师心中,点点星光虽微弱但足够特别,她带领李欣频来到一个安全的大船上,从此她不再孤独。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茫茫大海,何时遇见甘训宾老师是偶然,不可控,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留有一盏灯,哪怕有多微弱,只要还有光,我们就有机会等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甘训宾老师。李欣频在那个抑郁到想跳楼的时候,只要始终没有自我放弃,即使不是甘训宾老师,在别的时间她也会遇到另一个能发现她内心之光的人,因为,所有好运的根源在于,自带光芒。

一个厌学的孩子有多大的可能扭转命运,根本在于自身内在的力量有多强烈,高墙,是用来阻挡不够热情的人环境是影响因素,好与坏环境本身和最后走向无直接对应关系,黑暗力量有多强,就可能有多强的正的力量与之抗衡,黑暗与正义总是互相给与力量,关键在于在孩子内心与环境碰撞过程中,她是否找到了自身和外在世界和解的方式,保持了自己内心之光。

厌学的少年少女们,如何在李欣频的经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救法则

  • 即使暂时不被认可,也要保护属于自己的光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被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当我们屡屡受挫,越努力,这种伤害反而越大,当努力与失败在他脑中一次次联结成为一种设定时,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这足以造成致命的打击。

人真正的失败不是在某一件事上的失败,而是认命的那一刻。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但是,无论任何时候,不要放弃自己的光茫,多少人在平凡的生命中用无数的例证告诉我们:我们才是自己生命剧本的导演。《哪吒》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决心,由混世魔童转为百姓的保护神,导演饺子用死磕精神,曾经一平如洗靠母亲1000元救济金过日子,演绎了现实版哪吒逆袭的故事。他们在所有阻碍面前,守住了自己的那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未遇到伯乐的时候,我们要做自己的伯乐。

只有我们自己是阻挡外在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

  • 学会与痛共舞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在内心与外在碰撞中,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个平衡点。而平衡的方式,每个人因为环境,天赋等因素会有不同的选择。

朋友A是清华美院学霸,艺术老师,对于艺术有极高的鉴赏力,因为痛恨学习,上课画画,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只要不学习就好,幸运的是他的画画被家人认可,于是从小参加绘画课。母亲带他一起玩,旅游,开拓眼界,他艺术的灵魂得到滋养。

画画成为他和学习之痛共舞的方式。

朋友B两年前丈夫突然因病去世,有一个孩子,家庭所有的重担突然落在她头上,将近一年时间,她活在麻木之中,每天早上5点爬起来写作,短短一年多时间,她经营自媒体,成为了众多写作平台签约作者,偶然得到编辑赏识,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写作是她和现实伤痛共舞的方式。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当痛触不及防的撞向我们,让我们多一些尝试,找到属于我们自己和痛共舞的独特方式。妥协不是失败,是和解,也是共赢。

  • 选准学习替代选项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厌学如果是既成事实,能否找到学习之外的兴趣滋养自己是关键。

那么最优替代选择需要满足哪些客观因素:

(1)是否一开始容易上手操作

上学时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课堂以及家。在有限的空间内,像打高尔夫,对环境,家庭经济条件有很大关联,非一般人能够接触到的,不是一般人的最佳选择。但是写作,画画,跳舞,唱歌,篮球等相对容易入手,而且加上现在发达的网络,有很多学习资源可以获取,这类型兴趣爱好相对可以作为备选项。

(2)是否可以持续练习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画画相比跆拳道,对于环境的要求降低,尤其上学期间。不能在教室总打拳,但在教室持续画画却可以做到。根据一万小时定律,如果在上学时期,能保持一项爱好的持续收入,18年,毕业后足以甩大部分人好几条街。

清华美院学霸的养成离不开他课上课下持续的练习,虽然做的时候出于逃避学习,课堂不学习干什么都行,但客观结果就是,他在除学习之外的另一项学习上达到了持续的输入。跆拳道相比画画,如果家庭情况不允许,无法系统学习,就无法做到足够时间的持续输入。

从这个层面,参考个人环境因素,跆拳道这样的兴趣就不是某些人的最佳选择,每个人需要根据自身天赋,家庭条件等因素做出取舍。

(3)是否可以精进学习,得到反馈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同样是画画,有的最后仅仅是自己一个相比较其他优点的特长,但并不专业,而有的人却达到了专业的水平,其中一点原因在于是否有精进的学习,并且得到正面为主,负面为辅的双重评价。

清华美院学霸朋友家庭经济条件以及母亲的眼界,为他的艺术提供了经济支撑与灵感来源,而如果生在根本无法供他上培训班的家庭,孩子仅凭个人喜好摸索,容易浅尝辄止,轻易放弃 ,因水平有限被持续打压,就算一开始有热情,要达到高水平,其难度可想而知。

选择一项可以精进学习,得到反馈的兴趣,加上上学十多年的积累,更能帮助我们在踏入社会之前确立自己安身立命的支点。

厌学,如何在自我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找一个平衡

厌学,从来不是造成很多人人生悲剧的根源,它是我们在内心与外在碰撞中,帮助我们找到热情与天赋所在的起点,我们需要敏锐得感知这个世界与我们内心和解的那个平衡点。

不暴力对抗世界,不委屈自己,在那个平衡点上坚持投入,精进学习。

当厌学的后果如果足以用另一个努力的结果覆盖时,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让自己面对厌学,与世界为敌的风险,活成属于自己得另一道风景。


我是七月冰者,深度教育研究者,有趣,有料,有深度,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