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2020考研扩招18.9万,预计百万考生“有书读”,国家线却未必下降

听闻教育部官宣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的消息后,不少考生甚是欣喜,尤其是那些分数与往年国家线持平或差距微小的,认为自己上岸的几率大了几分。

2020考研扩招18.9万,预计百万考生“有书读”,国家线却未必下降

比上一年度同比扩招18.9万人,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的确是重大利好消息。但如果深度教育部关于此次扩招的介绍说明,你一定不会那么乐观了。至少在笔者看来,国家线不会因为扩招而受到太大影响!

2020年预计有100万左右考生“有研读”

截至目前,2019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的录取人数还没有确切数据,但从多方机构测评出的报录比(3.6:1),以及290万的报名人数,可以反推出去年全国共计录取了80.56万的硕士研究生。今年同比扩招18.9万,也就意味着预计有100万左右的考生将“有研读”。

而众所周知,2020年的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是341万,报录比大概在3.4:1上下。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报录比降低,似乎考研压力要小一些。但如果回头看过去五年的数据,今年的报录比仅次于去年,排在第二位。所以,考研整体形势仍然严峻,并不会因为扩招而有明显缓和。

2020考研扩招18.9万,预计百万考生“有书读”,国家线却未必下降

国家线是怎么划定的?

在了解了今年考研的大形势后,再来看看考研国家线是如何划定的。一般来说,国家线的划定主要考虑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等三方面因素。

其中,今年的年度招生计划增加了18.9万,如果报考人数与去年持平的话,那国家线势必会下降,但今年的报名人数却是猛增51万。生源情况也即是某一学科门类的报考人数。简单来说,如果某学科门类全国报考人数多,那国家线涨的概率就大,反之则可能下跌。总体初试成绩对国家线的影响就很好理解了,毕竟在计划定额的前提下,高分考生数量增多,就会带动考研国家线上扬。

综上所述,仅依据招生计划增加这一条件,是难以评估国家线涨跌的。

2020考研扩招18.9万,预计百万考生“有书读”,国家线却未必下降

扩招计划重点投向两大方面

考研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扩招计划,并不是在给已有研究生导师加码,而主要是高校新增了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和导师,今年也不例外。教育部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扩招的18.9万计划,从地域来看,重点会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高校;从专业类别来看,重点会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且以专业硕士培养为主。

换言之,如果你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非以上两大重点面向对象,那扩招18.9万的红利可能与你关系不大,更就谈不上影响你关注的国家线。

2020考研扩招18.9万,预计百万考生“有书读”,国家线却未必下降

打好调剂“信息战”才是关键

对于压线生,与其是关注国家线是否会下降,不如好好利用近段时间,广泛搜寻高校调剂信息,以防万一“不测”,还有后手应对。建议最近多上一些高校和院所的网站,理清这些招生单位往年调剂的相关要求。比如说分数要求、对本科毕业校的要求、对专业的要求等等,可以筛选出一批你的分数“够得上”、又符合你的期望值的招生单位,然后紧盯这些目标学校(院所),及时抓取其释放的调剂信息,不错过调剂窗口。

2020考研扩招18.9万,预计百万考生“有书读”,国家线却未必下降

高分考生一门心思准备复试

对于入围复试希望较大的高分考生,眼下可以一门心思开始准备了,毕竟每年高分进复试被刷的考生也有不少。如果对复试流程、注意事项不太清楚的话,建议可以找报考院校同专业的学姐学长求助。关于联系导师的问题,可以一试,但初次联系尽量使用邮件,邮件内容大方得体的简要介绍个人情况即可,别太有功利性。切记复试中还有笔试,有些学校笔试没有及格的考生,就不被允许参加后面阶段的复试考核,所以丝毫马虎不得。最后强调的是复试的口语及听力,过往很多考生都在这里“翻船”,要抓紧时间有针对性补强。

2020考研扩招18.9万,预计百万考生“有书读”,国家线却未必下降

对于考研扩招并不会对国家线有太大影响的判断,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