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山海經》地理與歷史奇書

《山海經》分為《山經》和《海經》兩部分,《山經》包括東南西北中五經,合稱《五臧山經》。《山經》以外的十三篇統稱為《海經》,有《海外東經》、《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合稱《海外四經》;有《海內東經》、《海內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合稱《海內四經》;另有一篇是《海內經》。

《山海經》地理與歷史奇書

書中記載的內容包羅萬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裡就不做評論,原書從多個方面可以印證有圖有文字。現有的圖畫多是後人根據文字而來,並非原書原圖,而原書也是經過整理和加工篩選過的,中華神話也支離破碎的在該書裡有所顯現。

近些年來有很多人鑽研《山海經》,把它放到了現今世界的範疇去研究,個人認為這樣有失偏頗。見聞也是知識,所以從這點來看,《山海經》更是一部見聞錄。我在這裡提供一下幾點供學友們探討:

《山海經》地理與歷史奇書

一、原書的圖畫,是解開本書的關鍵,俗話說有圖有真相。而這個圖像一定會從考古研究和發現中得到蛛絲馬跡,譬如周鼎的銘畫,以及郭璞等人的文字和圖畫。這個期待在不遠的將來能填補空白,還它一個真相。

二、世間就沒有不變的東西,所以說《山海經》是本神仙書,只有有了神仙般的壽命和見識,才能會心一笑。《山海經》描述的年代已經封印在歷史的長河裡,留到如今還有些許蛛絲馬跡,但也有很多就消失幻滅了,不論是山川地貌還是鳥獸魚蟲。正如生物滅絕千萬種,又產生千萬種一個道理。而時間能讓滄海化桑田,而桑田化滄海,正如麻姑所見。如果我們追求如此不變的東西,就彷彿是刻舟求劍,反而不得。譬如中國的西北部,在古代就是大海汪洋一片,而喜馬拉雅山脈也在不斷的崛起之中。而中國的東南部的沿海也是時而海進陸退,時而陸進海退,海外四仙島,時而陸連,時而海隔。

《山海經》地理與歷史奇書

三、《山海經》是一本古代奇書,但於當今的現代科學昌明,並不會有更長足的裨益,它是我們文明的一個初胎之作,正如其他上古奇書。認識它和研究它,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對於我們認識: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有更直接的意義,對我到哪裡去,並沒有那麼直接。

四、《山海經》看似怪誕不經,但它卻是經,人們不要用神仙、鬼怪的心態去獵奇,而用最樸實的科學的研究方法,也許更趁古人之心、作者之意,正如我們當今的科學作者,更希望人們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去交流和分享。否則真的就怪誕不經了。

《山海經》地理與歷史奇書

五、《山海經》是一個遺失和塵封的世界,我們不斷的尋找新世界,去探索和發現,其實過去的世界,對現今的我們何嘗不是一個“新世界”。佛經有云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心中有山海,何處不是經?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人學識淺薄,一家之言多有偏頗,只希望能有拋磚引玉的效果,能為朋友們開拓一點點不同的視角,那就非常開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