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农村老人去世,以前乡亲都去帮忙,现在没人帮忙了,以后怎么办?

用户9042146706825


不管红白喜事,要是隔在以前,乡亲都会去帮忙的。因为那时候出远门打工的相对来说少,大家在农村里天天见面,抬头不见低头见,邻里之间走动也频繁些,经常串门自然而然感情也增进不少。只要邻里有事,二话不说都自觉帮忙。还有那时候穷,生活水平比较清苦,平时大鱼大肉也吃不了,只有在红白喜事的时候才能吃上肉,所以不管大人小孩都主动去帮忙。

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每个家庭平时大鱼大肉都吃腻了,红白喜事的酒宴更没人去吃了,尤其白事更忌讳些。在农村剩下的人基本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邻里之间交流也少。即使大家过年回来去拜年,也是敷衍了事,也是没什么语言交流。唯一的共同语就是你哪高就?今年赚了多少?买房买车了吗?交到女朋友了没有,什么时候结婚?哪里还记得童年的快乐时光,基本形同陌路人,毫无差别。

现如今的农村帮忙,基本靠的是按宗亲等级来的或者常走动的好友,以及自己为人处世如何来定。

比如我们村,去年我大伯母正月过世,最先来帮忙的,就是自己近亲兄弟姐妹们,我大伯母一家人的为人处世不行,平时在村里就有人说她们厉害。可能这个原因,导致抬棺,拿花圈,放炮人手不足。那些没回来帮忙的人,只是通过家里老人包白包一下,刚出外地打工的年轻人都没有主动说确定有没有空回来。后来专门帮忙记账的宗亲生气说了一句话“打电话他们回来,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老人听了也明白了话的道理,一个个打电话去了。其中一个我隐约听到对他生气对儿子说,“你不回来帮忙,到时候你自己一个人给我抬上去吗”?最后一天出殡的时候,果真很多人回来帮忙了,原来那句话果真凑效了。

现在人情淡薄,我曾经听过宗亲说过,现在没人回来帮忙了怎么办?有人说怕什么呢,现在只要有钱,什么样的服务没有,哭灵,乐队,抬棺,送行一条龙服务,人死就死了又不懂,只是做给后人看而已。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敢开这个先例。为什么?如果开这例,会被世人耻笑你属于不孝之子、无能之辈、不会做人,在村里是被人看不起的。

总之,如今一顿酒宴不再是以前的动力,务工在外距离远不再是不回去的理由,缺的是仁心。人固有一死,谁都需要人帮忙的时候。你帮别人,自然有人帮你,有心没心,在农村可是有无数眼睛盯着,做好为人处世之道。只有这样,更本无需担心别人不帮你。


龙泉vlog


在以前农村老人去世,亲戚邻居都去帮忙,这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俗话说红事是请的,白事是蹿的,人一躺下,主家鞭炮放完,然后邻居们都过来帮忙了。去亲戚家报孝,糊花圈,撕白布,做棺材,挖墓坑,还有做这么多人的饭菜,人少了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了,感觉人情味也少了很多,人老后,都是白事一条龙,花圈 白布 棺材 墓坑,一个电话都搞定了,报孝也不用人去了,都是打电话,各村都有上门包桌的,饭菜也不用操心了,就是太浪费钱了,除了自己一家人和知己亲戚过来慰问下,邻居们过来也都没有什么忙帮了。

还有就是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没有在家,老年人腿脚也不方便,去了也帮不了什么忙,能做的就是去吊个孝,放串炮子都回家了。

至于以后什么样,还要看国家的政策了,现在农村也有很多企业 工厂,国家补助都很大,年轻人可以不用去外地,在家都可以上班,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帮忙。


白云飘飘飘0


你就是一个白痴!乍一看你用自己村的两条事件来展开论题,说得好像真的一样。可事实上完全是瞎说八道!

我也用一个事实说说我的看法吧:

我老婆是去年九月病逝的。当时确实是家族以及邻居们的大部分的人都在外地打工。

在医院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顾虑,可是在回家的路上我还真的有些犯了难。大家都在外地赚钱养家,这个事该怎么办呢?后来族人们商量的时候我就说:年轻人都在外奔波劳碌,找到一个工作也是不容易的,干脆就不通知他们了,咱们多想想办法,简单的把这个事办了就可以了。他们也没有当面反对,就说是依我说的办就是!具体的怎么办这个事不让我再费心。可是到了最后事情的结果真的是让我吃惊和意外啊!我家的这个事情办得不但不简单,而且还相当的隆重!几乎是超越了村里以前的所有的殡事的规模。村子的三分之二的大路上摆满了一百几十个电子门和空飘悼词。

到了正式办事的时候,更令我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家族里在外面打工的子侄们差不多都是夫妻两个人同时回来的。二十几对啊!我也不清楚是谁通知了他们。感动啊!想想应该是他们的父母吧!这是其一。

第二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们(可以说是过去的那种“结拜兄弟”),也都全部从外地赶了回来。并且在帮忙的过程中都抢着干那些比较累和脏的活。又是感动啊!

第三就是我们村里的邻居们,有三十多个人过来帮忙的,也令我从心底里感动啊!

这就是我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就你所说的那两个事情,我感觉就是:

第一那两个家庭的人平日里对别人家的事情大概是不够热心,以致于到了自己家有事的时候,别人也略显冷漠罢了!

第二就是这两家的家族人口确实少,再加上没有什么朋友吧!

所以我觉得为人一世,要顾全大局,不能只看眼前。简单的说就是平日里你帮人人,有事的时候就会是人人帮你!这里没有什么奥秘,生活本来就是这么简单的!

一点拙见,还望大家理解!


碧水蓝天58920577


你好,我是蔓蔓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农村习俗白事,以前都会有许多的乡亲去帮忙,为什么现在过白事人却少了,没人 帮忙咋办,这个不必担心,随着时间的变化,现在农村人也富有起来了,像现在农村小伙子结婚,大多数都是去饭店,都不在家里办了,在家里还得请人帮忙,还得请喝酒,在家里结婚的话,一般都是头结婚的前两天都开始用人了,要拉桌子椅子,买菜,请厨子,事很多,又麻烦,家里小老,还闹腾不开里,又不少花钱,所以现在都去饭店,在饭店结婚,一天就完事了,简单痛快。我相信以后农村过白事应该也会形成去饭店,专一过白事的饭店,这样也不用找人帮忙干活,大家都方便。




蔓蔓在农村


题主的担忧是多余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管什么事情,肯定有解决的办法。就像过去我们农村人,都存在着多子多福的心理,总以为孩子越多父母越有福气,将来老了以后有人养。后来都实行了独生子女制,有人担心就一个孩子,将来老了以后怎么办?现在不是营运而生了很多的老年公寓吗?将来老人去世后没人帮忙这个事情,到时候也一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

记得我刚结婚的那会儿,左邻右舍或者本家的老人去世,都是婆婆前去帮忙,我总觉得这些事情跟我无关,我不知道自己去了人家家里可以做什么,能够帮到人家什么,我也从来不懂得这些礼节。那时候偶尔看到谁家有老人去世,邻居们都去烧纸上香,有的女人还跪在那里哭上一阵儿,我感觉很难为情,觉得自己做不到。再加上年轻那会儿,我也很少住在村里,所以关于农村红白喜事的一些风俗习惯,我根本是一点儿都不懂,也就从心里不愿意去凑热闹。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跟村里人熟悉了,懂得了村里的一些人情往来。农村有句话说,白事到喜事叫。曾经我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明白谁家有老人去世以后,一个村子里的人,特别是本家的,不需要当事者叫,大家都要主动的去帮忙。因为谁家也有老人,谁的父母也会有那么一天,现在你帮了别人,就等于帮了你自己。将来有一天你们家发生了事情,别人也会来帮助你。生老病死谁都没得选择,大家都是相互帮忙。

过去人都是孩子多,所以一个村子里的本家门户也大,即使外人不帮忙,本家也会有很多人。这些年计划生育,有的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最多两个孩子,本家门户越来越少。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帮忙的人也越来越少。门户少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人都忙着赚钱忙着奔生活,谁都舍不得浪费时间去做这些事情。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农村红白喜事还是有人帮忙的,起码现在谁家有老人去世,本家的都会主动去帮忙。以后究竟会怎么样就不敢说了。现在的年轻人更不注重这些事情,而且现在的孩子,兄弟姐妹本来就少,大都没有姑表亲,也没有姨表亲,将来父母去世真是很少人帮忙。既然大家都是一样,都没有人帮忙,到时候也许就会有相应的服务机构出现,只是没有人会义务帮忙了。


灵子


农村的白喜事真的需要改革了,有些子女平常对老人也不孝顺,但是老人去世以后大操大办,哭爹喊娘,劳命伤财,农村的人情债,大家互相攀。我记得以前在小区旁边有个卖炒鱿鱼的,我感觉他的生意特别好。但是他告诉我,他每年挣的钱,有一半的人都去出人情了。

我们这一个老干部活到了98岁,他是离休干部,收入高,他活着的时候生活质很高,子女混的都不错,对他很孝顺,照顾的也很细致。他去世的时候,我们以为肯定要大操大办,结果看到他布告上写的是,老人家有交代,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不收礼,什么都不搞,给我们大家做了一个榜样。

活着的时候活出人生精彩,去世了,搞那些虚的干嘛?那是给别人看的,毫无意义,这才叫活得明白的人。


健身的骑行客


我们村红白喜事帮忙都是本家族全体出动,用农村老人的话来说:人吃五谷杂粮就有生老病死,谁家都有用人帮忙的时候,只是早晚而已。只不过现在农村居住人员都是四十五岁以上的农民,年轻人寥寥无几。

十几年前我有一个挺漂亮同事,她的本家若是有人去世,需要大家前往帮忙的时候,她从来不去,村里她本家的老太太、小媳妇对此都挺有意见,人家美女扬言:他们只管嫌弃我,大不了我公公婆婆去世后没人帮忙往外抬,到时候我多花俩钱找人帮忙抬出去就行了,哪来那么多事?!

当时觉得这女人太个性了,现在想一想,人家这个方法将来可能会成为趋势。

这样发展下去,真有可能有一天村里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老,若是谁家老人去世的话,不可能本家那些分散在各个省市的年轻人会返回老家帮忙,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或许将来会有两个方法可行。

我们村姓氏挺杂,张、兰是两大姓氏,魏还算可以,但其他姓氏就比较少了,于是剩下的姓氏村民主动抱团,无论哪个姓氏家中有事情,其他姓氏村民必定会去帮忙。

现在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红白喜事主要靠在五、六、七十岁农民来帮忙操办,离村子近的县城里居住的本家族农民也会赶回来,将来一个村的人大可不必再分家族帮忙,整个村庄为一大家,村民共同帮忙。

基本上很多走进城市的农民,会在退休后返回老家,回村里把房子收拾一下,在农村安享晚年,这部分人将来会成为农村主力军,到那个时候村里的农民几乎大部分都是退休回来的村民了,只有他们之间互相帮助才能解决谁家老人去世处理后事。

另一个就是简化,商业化,比如农村如果有人去世,需要帮忙的是哪些事情?第一就是帮去世老人换衣服,整理仪容,这些工作母亲都是村里七十岁左右的农村老太太来做,将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份工作,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做。

第二就是抬从家里把尸体抬到殡仪车上,然后去火化再抬一次,这份工作如今是村里各家族中四、五十岁的男人来做,将来也会由白事一条龙服务行业接手,再就是到山里打坟,这个事情必须是农民亲手操作,没有专业人员来接手。

村里到时候只要有六七个或者三四个五六十岁的男人去山里帮忙打坟就行,而如今有很多老人会提前把坟地整理好,在七十岁左右时没事天天去整理坟地,还能整理到自己满意的样子,因此这个活不会很麻烦,不太需要担心没人帮忙。

所以我觉得农村以后有老人去世的话,村民们可以抱团互相帮助,不再区分本家不本家,另外就是依赖白事一条龙服务行业,他们会接盘所有工作,而丧事也会由原来的复杂变得简单很多。


悠然见东山


我们那里也是,现在族规还规定:不管你在哪里,只要族里有人去世了,就必须回来,否则到你家了,没人来理会!我去年就这事回家三四回,老板都不乐意了!我觉得,遇到这事,每家有个代表就行了,没到的就出钱也行。我们家三弟兄,每次都要回来,太不符合逻辑!你们说呢?


岁月如歌44


我们这里只要是上午去世的老人中午就去火化,下午入土为安,就一天,不过现在就是不如以前了,因为上班的上班,不在家的不在家,帮忙的人是比以前少了。离镇有十几里的一个朋友的母亲去年八月里去世,开门那天,(开门就是老人下葬的前一天)我去随礼。到了中午开席了,(主家招待吊孝的亲朋而开的宴席)我发现端捧的(上菜上酒的人)大部分是妇女,我很吃惊。


姚律妹


我们家是住在农村高山上,别看我们这个小小村子,二十多户人家,做事情算是配合得相当默契的,还是跟原来的样子没有多大的变化,是过去的老习惯,从我记事时候起就是这个样子,在上个世纪末村子里老了人,如听到了炮竹三声响,基本都是自告奋勇地去出事地点,男人们做一些需要准备的东西,女人帮忙烧饭,无须指派,都很自觉,等到第二天附近的人都来了,找一个人写一下帮忙的名单,进行分工,在由东家为托一个安排招待来往的客人,支客师进行分配,把名单贴在墙上,大家看了就会各就各位做自己被分配的事情,几乎都做得有条有理。擦桌的擦桌,摆凳子的摆凳子,女人烧饭呀,蒸饭,洗菜各负其责。另外八大金刚被安排在山上整理墓地,把要用的材料准备妥妥当当就够了,农村老了人,只要过闭日子没什么不合,一般放置三天就要火化了,等最后一天由八大金刚抬着逝者上灵车并送上山放进墓里,就算没事了。其它在家里忙的人员还要把东西收拾完毕,才算完成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