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明年研究生畢業,自我感覺上研究生就是個錯誤,後悔跟風考研了,有沒有和我一樣的?說說你們的想法?

六號院


這個事也不絕對,你不考研,本科畢業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現在的應屆招聘競爭是研7本3,10個應屆求職者中也就3個本科生,所以考研也是一些中間類學生,就是那些不太突出,也不太差的一個變相延長就業期的選擇。一般不是搞科研或者留校的,基本上讀研沒啥用,尤其是文科的。不過在單位,比如公務員或者國企,研究生定級和崗位工資比本科生高一些。比如我一轉正就是副科級待遇,以後晉升年限也比本科生短,而且以後晉升還要看原始學歷,所以在職研究生就不如全日制的。但是也有劣勢,就是年齡,好多政策年齡是個坎兒,所以既然選擇讀研了,後悔也沒啥意義,不讀研也未必比現在好


蚊太愛


本科是一個211高校,不是特別頂尖的那種,當時女朋友要考研,我想著如果我不考研,可能女朋友讀研了和我的差距越來越大,到時候自己就配不上她了,所以我也選擇了考研。當時報的學校也比較保守,就是一箇中流的985大學,同班同學中有考清華北大的,結果到了考研分數出來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大家的水平都那麼的一般,早知道我就考清華了[捂臉][捂臉],我來讀研的分數是學院第一名,數學142分,上了研究生別提多後悔了,我比和我同門的同學多了五十多分,真想再複習一年直接去清華的。而且在讀研過程中,我開始以為同學都特別厲害,結果慢慢的發現,原來大部分人都是菜雞,很多跨考的同學除了考研那幾本專業課外,對更多的專業知識是一竅不通,在外人眼裡他們是天之驕子,但是他們什麼水平我心裡最清楚。轉眼三年畢業了,回想當初考研的動機也算是隨波逐流,當時也沒想過要找工作的事情,後不後悔自己也無法判斷了,只不過現在的自己還算活得不錯,開心就好了。


西山幕府


14年本科畢業,之前去鄭州也沒找到啥工作,後來就跟風考研,準備了小半年,結果考上了。考上了,還是很猶豫要不要去上,因為一直不太喜歡自己的專業,可是為了逃避找工作,就硬著頭皮去了,後來發現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和本科完全不一樣,自己活得很是精彩啊,在學院的研會也擔任一個小職務,和同學們接觸的比較多,也鍛鍊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後來去外面做兼職,賺了不少外快,想想那個時候,簡直就是人生巔峰啊,既有錢花,也有事做。參加工作這兩年,搞的我身心俱疲,一個月工資還沒有讀研時候的兼職的外快多。當然錢只是衡量讀研比較爽的一個指標而已,讀研好處多多啊!只要自己真正用心去度過這三年的時光!


流年劇場


我是大學老師,平時主要接觸研究生,據我的瞭解,考研的同學(包括部分保送的同學)分兩類。

第一類同學,讀研的目標非常明確。

這類同學在決定考研時就定下了報考的學校和專業,最後也都基本達到了目標。

最極端的例子是一個男孩,據說考了3次以上終於考取了某985大學。據老師的評價是人不太聰明,但是很刻苦。研一結束直博,現在正在國外交流,畢業後大概率是進高校或科研院所繼續科研。

這個孩子雖然天資不太夠,但是靠著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決心基本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第二類同學普遍都不笨,成績不好不壞,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規劃。(估計題主就屬於這一類)

這類同學往往都是跟風考研,大家都考我也考。有些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有些則是玩玩的心態。

考什麼學校什麼專業沒有想法,分數夠了就上,不夠就拉倒。

真的考上了往往學校專業都不夠理想,帶著一肚子憋屈讀研怎麼能讀好呢?

題主還有一年時間,建議調整心態,與其自憐自艾不如既來之則安之。

好好做完課題,多發表論文等成果,這才是對你未來負責的做法。


魏博士


女兒是去英國讀的碩士,是一年的那種,還是自付學費,花費不低。對於我們這樣靠工資生活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回國後,還受到不明就裡的人的輕視,“一年,能學到什麼?”。但是,我們一點都不後悔赴英讀研。

在申請讀研及語言考試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女兒的辛苦努力,甚至比當年的高考還要努力,也看到了女兒的能力和潛力。申請的英前25名學校,是她自己申請的。一年的學中,要應付老師的口音,還要對專業課深入學習,但是她以優異成績畢業。

那一年,孩子開闊了視野,對自己也有了更高要求。我想教育的目的,自我成長最重要。無論幹什麼,無論處於什麼環境中,只要自己努力,總有回報。


心語心願3383


我也是😊!我考研究生時,還分不清楚專碩和學碩,不小心報了個專業碩士,好不容易弄到畢業!在一所初中私立學校,做語文老師!想到工廠做行政經理,還一時捨不得離開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溫室,溫水煮青蛙,呆的時間越長,越不願離開學校,……

其實,當時考研究生,就是想研究什麼😊,……,現在看來,也就研究怎麼活著了,一直想離開學校,還是捨不得小溫床,……,一直這樣耗著,……

弄點錢了,自己開一家貿易公司,比教書有挑戰性,……,時刻準備著,……,就這樣了😊!


李世民


說說我的經理吧,我考過兩次研究生第一次本科畢業就跨專業考上了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學碩,研究生之前完全沒有學過這東西,不會編程,當時僅僅是抱著做遊戲的想法去考的,考上之後錄取我的老師是做石油層勘測可視化的,還要用當時(2011年)intel的最新的CUDA技術,我完全不會,更為關鍵的是當時處了對象,需要錢,結果我無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糾結了一年主動退學。來到社會上跑了半年,啥也沒幹成。後來覺得財政局是能掙錢的部門,就報考人大研究生準備考財政學,又是跨考,複習了三個月,沒考上,調劑到貴財的財政學。自己其實也沒興趣,老師也不管學生,混了三年畢業了。剛剛從鄭州的小國企辭職,三年稅後工資4500左右,目前創業。

當時以為考上研究生就能有好攻做,拿高工資,現在想想很可笑。但是當時剛畢業,也不知道要幹什麼,很迷茫,所以這也想試試,那也想試試,這也無可厚非,年輕人嘛,有些事不試試是不會甘心的。到目前唯一後悔的事就是讀那個貴財的研究生,真的是白瞎三年!


自由浪子心


自己本人是專科,學建築的,雖然,我從來沒有後悔自己放棄專升本的機會,可能是我這個專業的原因,但是,從我工作以來,身邊同齡人陸續從專科、本科、研究生畢業就業情況來看,學歷對於我們來說只能說特別重要,並且,好多同學都上了博士,他們出來肯定更優秀。

2015年畢業,工作對於我來說就難找,雖然,我在學校學習也有國家勵志獎學金,考了兩個專業上的證,也很努力,但是,專科就是你的死穴,沒有任何關係,哪個大型企業都與我無緣!畢業五年來,我現在終於有了考造價師的機會,但是,自己也屬於那種想偷懶的人,但是,這個應該是我改變命運的機會啦,所以,我還是該努力,有目標!

我弟弟今年剛考了研究生,也是屬於我們這種跟風的人,但是,我用我身邊的人的事例,連我都沒法想到的事例,985.211.一流大學、普通大學出來的工作差別太大,但是,也沒辦法,他二戰也僅僅考了282分,與太原理工大學也沒有緣分啦,他現在經過我的這些同學,也明白了,必須努力學習。而且,我好幾個女同學抱怨上了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後來,卻還是因為她們是研究生,人才引進都調劑到好的事業單位!

所以,時刻都得記得人要有目標,有上進心,985,211的學生和我弟弟普通大學比比,他們的目標還是特別清晰的,雖然我弟弟,今年工科考了282分,上不了211研究生,但是上了研究生的話,他準備繼續深造,博士!

樓主好好努力,現在企業敲門磚基本還是靠學歷,你哪天就會發現你的工資高,單位好,就是因為你的這一紙文憑!


天使小魔女521


那是你沒有好好學習,浪費了大好的三年時間,我本科自學考試,考上全日制研究生,明天和本科生一樣,天天圖書館、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畢業時看了大量的書,發表了6篇論文,畢業論文答辯全班最高分,編寫一套教輔資料,考了教師資格證,以前自考很自卑,畢業後不自卑了,提升了自己的素質,增長了眼界。


用戶198207170617


說一說我以及我身邊考研朋友的例子給你做參考。

在我大三下學期,很多人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時候,我周邊只有兩個聲音,考老師以及考研,周圍人的侷限也限制了我的想法,當時的我也覺得人生好像只有這兩條路可以走,我既然不想考老師,那我就選擇去考研。在讀研的三年時間裡,每天雖然也在按步就班的上課,可是依舊沒有想明白自己以後工作要幹什麼,於是研究生畢業後,我就這樣推著,進入了社會。到目前為止,我的研究生學歷,看起來並沒有為我的工作加分多少。

我的同學,因為不想早早就業選擇了讀研,研究生期間也是經常後悔說自己讀研沒有意義,不如早早去工作,可卻在研三的時候受同學啟發,確定了做高校當老師的想法,於是繼續攻讀博士,花了幾年時間學習,成功畢業,實現了當時成為高校老師的想法。


所以說,考研本身沒有錯誤,錯誤的是你沒有想明白你為什麼去考研,或者是考完研之後你要往哪個方向去發展。


考研只是一種生活的選擇,都是我們自己基於當時的情況做出的決定,不能用眼下的收益作為衡量標準。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雖然讀研沒有對工作有多少加分,可我依然覺得那些年我學校的時光,以及花了時間去讀書的過程,是我生活中很美好的一段回憶,我從來不後悔讀研。


題主既然已經讀了研究生,與其後悔讀了研,不如好好規劃接下來的職業方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只要你明確了方向,按著自己的方向去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