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人说郎平是世界最佳教练,但用人方面,一贯比较保守是真的吗?

年青的心1961


从郎导的执教生涯来看,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无论是俱乐部还是中美两国国家队执教都没有说用人很保守,最经典案例就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导带上第一年入选国家队年龄只有18岁的龚翔宇从而放弃经验老道的曾春蕾,可以说龚翔宇的表现在奥运会起到一定冲击作用,也为中国女排东京周期培养出一名优秀的接应。2013年郎导接手中国女排前球队的总体水平下滑严重伦敦奥运会四分之一输给了日本女排无缘四强,郎导带队参加2013年亚锦赛中国女排创造历史最差成绩分别半决赛输给泰国女排铜牌战输给韩国女排名列第四。从亚锦赛后郎指导大力发掘新人培养年轻队员,并在14年世锦赛获得了亚军球队水平突飞能进,15年世界杯在队长惠若琪出征前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世界杯,郎导大胆启用张常宁顶替队长惠若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郎导大胆用人善于了解球员而不是用人保守,郎导出任中国女排教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球员,都是从比赛中磨炼和检验出来的。


好四精彩剪辑


毫无疑问,郎平就是世界最佳教练!但说郎导用人保守,我还真是要打抱不平了。下面,我也来说一下理由。


郎平用人保守的话,那当下女排的“朱袁张”从何而来?

2013年,郎平重掌国家队教鞭,把朱婷的名字写进大名单时,赖亚文还不清楚朱婷是何许人也。为了弥补国家队副攻位置上后备力量的欠缺,郎平把还在国少队的袁心玥也挑进了大名单。八一队的教练当时还劝郎平:“这个袁心玥你是用不上的,她太软了!”郎导的回答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张常宁从沙排转到室内,在郎平的一手培养下,从2015年世界杯就已经坐稳首发主力。

在用人上,郎平不仅是挑新人,还给老将们重新焕发运动生涯第二春的机会。像当时都濒临退役的魏秋月、徐云丽,再到后来启用大器晚成的颜妮。对新人、老将的选用哪一个能说郎平用人保守呢?

2019世界杯主要是磨合主力阵容,给替补队员机会相对较少。

如果说郎平用人保守的话,那在2019年世界杯上郎平在用人的选择上确实有些谨慎。除了对喀麦隆等弱队派李盈莹等替补队员上场之外,郎导几乎从头到尾罕见地用了7仙女首发阵容。之所以这样有些“执拗”地用固定首发,原因在于两点:一个是首发阵容打得极为流畅,几乎没有太大的起伏,这也没有给替补队员上场发挥的空间;

第二是因为世界杯作为东京奥运会前的唯一一次大赛,在这样大赛的实战中磨炼一个相对固定的首发阵容,也是每个球队所想竭力打造的。在最后对阵阿根廷时,郎平用光了所有的换人次数,把所有替补队员全部换上场,这也是肯定了替补球员的付出,让她们感受一下世界杯赛场的氛围,以及亲手来迎接最终的胜利。

郎平引入大国家队理念,又如何能说她用人保守?

相对于陈忠和无论大小比赛,都用7仙女首发打到底。郎平再底执掌女排,完全改变了这一做法,让更多的球员能够进入国家队试训,并代表国家队参加不同的比赛。像张轶婵、张晓雅、金烨、段放等球员,按照以前的标准她们应该很难进入到国家一队,但郎平的大国家队战略每次都将试训人数增加到二、三十人。

2015年从未打过接应的刘晏含,被郎平安排到2号位,几乎打出职业生涯巅峰;19岁的龚翔宇一飞冲天,被郎平带到里约奥运会,这样的用人和现场排阵,试想有谁比郎平更大胆?更有魄力?除了运动员方面,郎平还着手于年轻教练员的培养,安家杰能够进入教练组就是最好的例证。

郎导很可能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后卸任退休,像这样好的教练真是千金难求。我们不可能让郎平执掌女排一辈子,她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郎导为中国女排付出的真是太多、太多了。不管东京之后她的选择如何,我们都祝愿这样伟大的教练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为郎导点赞!

骑马寺的少年


有人说?有人又出来说了,这个有人永远都是神秘之人,每天提问可见,就是不知是何许人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有人就是个替人受过的背锅侠,好事情基本上都与这个有人挨不上边。因此,我向来不赞同有人说。因为说好说坏,都是这个"有人“干的,查无此人,不负责任[大笑]。

郎平是世界最佳教练,被这个"有人说",说对了,本人赞同,因为有事实有证明(国际排联颁发的最佳教练奖,入主国际排球名人堂)。在用人方面,郎平被有人说成了"一贯比较保守",本人明确反对;因为,这罔顾事实,不仅有莫须有之嫌,而且还带有一定的贬义,理说也不通。试问:世界最佳教练(郎平)怎么就与一贯用人保守给生硬的联系在一起了?

何为保守?保守意指:思想上不求改进,行动上因循守旧,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无意开拓创新。

那么,在用人方面吗?郎平真的保守吗?凡议人论事得讲事实,重根据;无根无据,用个“有人"随口一说,接着人云亦云的,就把郎平定义为"用人方面,一贯比较保守“,这就是睁眼说瞎话,在信口雌黄了。

一,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郎平2013年第二次执教国家队,就围绕能打赢,升国旗,奏国歌,登上领奖台这个总目标,提出了大国家队的理念,纵向横向不拘一格的选拔与大胆启用人才。

2014年朱婷、袁心玥被郎导破格选进国家队,参加世锦赛获亚军。

2015年,张常宁、丁霞、杨方旭、王梦洁、林莉,还有接近退役的颜妮,被郎导慧眼识珠,选进国家队征战世界杯,获得冠军。

2016年,年轻小将龚翔宇又被郎导破格选中参加奥运会,获得冠军。

2018~2019年,李盈莹、杨涵玉、胡铭媛、王媛媛等新人又先后加入国家队,先后获世锦赛季军、世界杯冠军。

二,与时俱进,大胆选用人才的成就。

2013~2019年,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获得了两届世界杯冠军,一届奥运会冠军,一届大冠军杯冠军,一次世锦赛一次亚军,一次世锦赛季军,还有洲际杯冠军等等。事实证明:郎平执教中国女排以来,国际大赛奖牌从无旁落。这是大胆选用人才,用人所长,扬长避短,开拓进取创新,科学赛训,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传承的结果。

中国女排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一不说明郎平是伯乐。选人,慧眼如炬识英才;用人,凭借智慧和胆识,不拘一格,大胆启用新人,也珍惜老将的才华(如颜妮、刘晓彤、丁霞等),这才有了中国女排今天立足世界女排一流水平行列的辉煌。

若是郎导"一贯保守”?怎能完成新老交替,保持中国女排老大青的结构优化与结构合理性,怎能培养出众多年轻的又处在当打之年的世界冠军,怎能打造一支冠军之师、荣誉之师,又怎能演义出多次升国旗、奏国歌、登上领奖台的壮举?放眼当今世界之巾帼与须眉,扪心自问:有吗?

说郎平在选用人方面,一贯比较保守的,多还是因人而异,有具体指向的,这纯粹是一域之私心存杂念在作怪,也是格局层次低下,不识全局与大体的表现。至于要求郎导怎么用人,才不算是一贯保守,我想大家都会心知肚明,在此就不说穿点破了[呲牙]。

成绩说明一切,事实胜于雄辩,结果是对过程最好的诠释与证明。郎平执教以来在选用人方面,胸怀坦荡,慧眼识珠,知人善任,成效显著,功不可没,这是有目共睹的。[赞][赞][赞]



蔚蓝的天73114570



知事渊博


李盈莹17岁创造中国女排联赛史上单场45分的历史记录。震惊国际排坛。在与江苏队比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江苏主教练说出了李盈莹是天才选手。中国体育杂志以排球天才少女为题介绍了李盈莹的成长史。中央电视台也以此为题进行了报道。

国外许多媒体也纷纷发表评论,甚至预测中国队将组成朱婷、李盈莹为首的恐怖主攻线,必将横扫全球。

后来的发展,大家都很清楚。李盈莹进入国家队,并没有如媒体预测的那样成为主力。

其实,李盈莹在国家队的遭遇,并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郎平故意打压新人。而是郎平遵循排球运动的特点,让新人逐渐适应国家队的体系,磨合与老队员的默契。而不是拔苗助长。这样有利于国家队体系的稳定性。当然,也有人说郎平保守。

在郎平的执教史上,大赛重用老队员是常态,郎平推出年轻队员,主打国际大赛,往往是因为主力出现伤病或状态太差。并不是主动求变。15年世界杯,是因为惠若琪突然生病,才成就了张常宁闪耀世界杯,勇夺冠军。16年奥运会惠若琪回归,张常宁又沦为替补。16年奥运会,曾春蕾因伤缺阵,杨方旭也受到伤病困扰,才有了张常宁客串,龚翔宇出世。18年世锦赛,宁可让手术后未完全恢复,又腿部负伤的张常宁主打,也不肯上李盈莹。直到张常宁半决赛累的尿血,才在最后一场让李盈莹首发并打满全场,取得了季军争夺战的胜利。

除世锦赛以外,中国队,在郎平的率领下,都取得了冠军,四次出征,三次夺冠。证明郎平的整体策略没有错。新人上场就能扭转局面,说明郎平为新人上场做了充分的准备。

重用老将并不能说郎平保守,而是取得成绩的需要,在一些大赛以外的比赛多多锻炼新人。关键大赛依靠老将,正是郎平的过人之处。

第一批入选排球名人堂,是对郎平最权威的肯定。



年青的心1961


郎平用人保守?回头看中国女排的一系列比赛不难发现郎平并不保守,而是善于选材,而且知人善任,每每都是恰到好处,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看看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阵容就不会有这样的结论了。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12人阵容是:朱婷,惠若琪,张常宁,刘晓彤,袁心玥,颜妮,匈牙利,龚翔宇,杨方旭,丁霞,魏秋月和林莉。




里约奥运会时龚翔宇只有19岁,袁心玥只有20岁,张常宁只有21岁,杨方旭和朱婷也只有22岁。——其中朱婷,袁心玥和张常宁参加了2015年女排世界杯,杨方旭只是刚刚伤愈归来,龚翔宇甚至没有大赛经历,这样的年龄构成算是比较保守吗?


里约奥运会时魏秋月和徐云丽是参加过北京和伦敦奥运会的三朝元老,惠若琪参加过伦敦奥运会,其他九名选手颜妮,袁心玥,刘晓彤,林莉,丁霞,张常宁,朱婷,龚翔宇和杨方旭无论年龄大小还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这也说明郎平不保守,事实已经证明郎平选材得当,每一个选手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里约奥运会夺冠正是郎平组建12人奥运会阵容立下的功劳。

说郎平保守可能是因为2019年女排世界杯时基本上场场都是“七仙女”打满全场,没有给小将们锻炼的机会。毕竟是国庆期间,毕竟是世界杯,毕竟是东京奥运会之前非常重要的一次练兵,所以郎平果断用“七仙女”主打,为的就是用中国女排的11场连胜夺冠为国庆献礼。为的就是在世界杯这样的重大比赛中痛击对手,涨中国队的士气,灭对手的威风。为的就是通过世界杯的比赛进一步发现“七仙女”的不足,对“七仙女”精雕细琢,为东京奥运会做准备。



郎平在瑞士女排精英赛还是给了小将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甚至在世界女排联赛南京总决赛也让替补阵容出战,这些都说明郎平并不保守。

令人称道的“七仙女”阵容也是郎平教练利用一场场比赛磨合出来的,她们也需要长时间在一起磨合,需要很多比赛的检验,不可能把她们凑在一起就配合的那么默契。

东京奥运会不管是小组赛还是淘汰赛肯定就是“七仙女”主打,除非打的不顺,或者“七仙女”某个成员确实发挥不好,否则不会轻易改变阵容。小组赛熟悉场地和奥运会比赛氛围,也磨合队伍增加默契度,也有演练技战术。淘汰赛阶段场场都是决赛,要通过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提升中国女排的自信心和士气,所以无论对手强与弱中国队也会以“七仙女”阵容主打。

奥运会这样的比赛不是锻炼新人的比赛,打弱队有打弱队的目的,打强队有打强队的考虑,每一场比赛都不是随意的,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郎平的选人水平已经得到了验证,郎平的执教水平也已经得到验证,所以还是不要再怀疑了。

在评论区谈谈你的看法?


百姓体育


郎导两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两次将中国女排重新带上高峰,一次出任美国队主教练并且将美国队带上高峰,当然是世界最佳教练。而在用人方面,提携新人很多,没有用人保守。

1995年,在中国女排陷入困境之时,郎导毅然从美国回归,挑起了主教练的重担,带领中国女排获得96年奥运会亚军和98年世锦赛亚军。2013年,郎导再一次执教中国女排,带领中国女排拿到15世界杯冠军、16里约奥运会冠军和19世界杯冠军,还有14世锦赛亚军和18世锦赛季军。而2008年,郎导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带领美国女排获得了08年北京奥运会亚军。这些成绩的取得,证明郎导就是世界最佳教练。



而在用人方面,郎导一点都不保守,提携新人还是很多的,只要新人有发展前途,郎导绝对不会放过。1996年,郎导第一次入主中国女排时,起用的二传是名不见经传的何琪,放弃了当红的诸韵颖,这在当时也是要有很大勇气的。



第二次入主中国女排,朱婷、袁心玥和张常宁,哪一个不是郎导挖掘出来的新人?而临近奥运会才进队的19岁新秀龚翔宇也被带到了奥运赛场,放弃了前一年还是队长的曾春蕾,这又能说用人保守吗?东京奥运周期,又给了新人李盈莹许多锻炼的机会,用人不保守吧?



郎导两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带领中国女排取得了诸多的好成绩,肯定是世界最佳教练。郎导也推出了诸多的新人主打比赛,用人一点也不保守。


水文2018


郎平是有些保守,但属于可以接受的保守。为什么呢?

首先,郎平2013年执教国家女排目标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牌,任务沉重;她需要逐步建立自己的球队风格或者体系,为了适应新的体系中国女排亚锦赛都被挤出前四,创女排1981年以来的最差成绩。两年以后,她的体系成型了,夺得了世界杯冠军,第三年后果然拿下奥运冠军。不服行吗?



第二,当郎平建立了基本体系框架后,并没有拒绝新人,她甚至习惯大轮训,女排联赛稍微强一点的都进过国家队,只是通常进不了主力阵容;但进过国家队集训的,水平都有所提高,说明她的执教是非常细致的,要求也严格。

第三,新人出色的并不多,李盈莹、王媛媛、杨含玉、郑益昕、高意这几位是比较突出的。李盈莹最后走向了全面型主攻,这可能有郎导的评估和国家队的需要。王媛媛杨含玉基本能够打大赛但拦网进攻都不够让人眼前一亮,还需要时间,副攻就是经验价值占比大。郑益昕背飞非常好,拦网、发球还达不到国家队要求。高意身体条件突出,就是打不出力道,好久没见她的比赛了。



第四,郎导打的是团队排球,力求让队伍发球有攻击性、扣球和保护始终不脱钩、拦网和后排防守有韧性、换人就有风格变化、进攻点相对分散。所以新人来了就要会发球、会拦网、会进攻、会保护、会防守、会一传。一招鲜球员确实看着爽,比如艾格努,但这是偶尔才有的特例;但其他球队确实因此打出强力接应的固定套路,我们中国女排需要学习。

好好评球,不骂人不侮辱人,才是合理的做法;尽量文明,宽容他人的选择,或者选择权本来就是人家的权利,我们评球就是抒发,建议都谈不上。


云端美


小心驶得万年船,

敢打敢拼才会赢!

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四次率队出征,三次夺取冠军,这也是很少能够完成的伟业。

郎平是中国女排最优秀的球员,也是最优秀的教练员,这是毋庸置疑的。

保守派冠名郎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世界杯全胜战绩,风光夺冠的背后隐藏着弊端。李盈莹、倪非凡、杨涵玉等小将压根就没有上场机会,如何能够进步。李盈莹要想达到世界级攻击手的要求,就必须与一流高手过招,没有出场机会做保障,李盈莹是很难成长的。

郎平还是应该及时提点新人,例如

梅笑寒、陈佩妍等小将,只有有机会参加国际大赛,才有可能有大的提升。李盈莹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一个平台,一个可以提升自信心的平台。瑞士女排精英赛没有了,可惜了!世界女排联赛李盈莹是时候主力出战了,再不锻炼自信心,恐怕对李盈莹的发展不利。

国家队只有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让中国女排长盛不衰。


东邪体坛泰山


郎平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排球人才,她经历过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华丽转身,她对我国女子排球的贡献应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一手蒂造的女排精神将永载史册。

具有一双慧眼的郎平从运动员时代就充分显现出她卓越的洞察力,她向当时的女排教练袁伟民推荐了中国女排曾获世界五连冠的功臣杨晓军和乌单。

敢大胆启用新人,力挽狂澜。我们不妨回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现场,当时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共有十二只球队分成A,B两个组,中国队和意大利队,塞尔维亚队,荷兰队,美国队和波多黎各队同为A组,经过五轮的激烈撕杀中国队以二胜三负的战绩名列第四艰难出现,进入八强后中国队面临的第一个对手就是东道主且B组的头名巴西队,面对天时,地利,人和一路势如破竹的巴西队,业内人士及世界各大媒体扑天盖地一致猜测中国队可能要提前打道回府了。

果不其然第一局巴西队兵不血刃以25:19轻松拿下,第二局郎平果断换人让从未上场的刘晓彤换下了张常宁,局势立马逆转中国队以25:21板回一局,接着中国队再胜一局,第四局巴西队抓住中国队松懈的空挡扳回一局,比赛进入了残酷的决胜局第五局,双方从6平9平一真到12平紧咬比分,最后朱停的两记重叩15:13以总比分3:2艰难战胜东道主,上界奥运会冠军以及B组头名巴西队。昂首挺进四强,在后来的冠亚军的比赛中中国队轻松战胜荷兰队获得奥运会冠军。

在这次同巴西队的对决中,刘晓彤就是一奇兵,因为她是个新人对方对她没有过多的研究所以中国队才成功逆袭,郎平大胆起用新人临危不乱气定神闲的神操作才是取胜的关键。

郎平自从踏足中国女一路走来凡有她的身影带给我们的总是胜利和喜悦,她对中国女排的成长与强大是无法用语言能描述的,在中国体育史上将会增添浓眉众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