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当前情况下,你觉得如何帮助大家做好防疫期间的心理调适工作?

心理咨询师马俊


如何增强心理免疫力?

己亥年末,庚子年初,华夏大地病毒肆虐,倾举国之力,与病毒展开生与死的较量。身为学生的我们不能去一线与病毒做斗争,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家好好待着,不给国家添麻烦。但我们在家待了20多天了,我们自己都烦了,是不是有人特别想上学,是不是有人特别想和朋友去聚会?是不是和父母因为莫名的原因发生争吵?是不是最爱想玩的手机如今也不想玩了。面对疫情,我们不能去一线与病魔战斗,唯一做的就是在家好好待着,但种种负面的情绪又会接踵而来。这时就要看谁的心理防御系统强大了。

那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做好心理防御系统呢?

今天我们从三方面谈谈:

一、从心理学理论来理解我们的“无症状感染”

二、增强自己的心理免疫力

三、多角度自我心理自救

一、从心理学理论来理解我们的“无症状感染”

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不可预计的,在这种应激状态下,人的心理中会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反应。那应激状态的出现总伴随着哪些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呢?有人通过研究发现,应激使人的情绪向低落或高涨两个方向发展。情绪低落时,人的面部表情冷淡,幽默感降低或消失,常有忧郁、绝望、消沉、沮丧等感觉。情绪高涨时的心情则特别激动,或兴奋,或暴躁、愤怒、怨恨、嫉妒、恐惧,并常常不分场合地表现自己。这种情绪极度低落或极度高涨的不正常情况是某种应激状态的必然反应。

.行为表现

(1)攻击性行为。这是人们在应激时常采取的一种与愤怒行为有关的行为。攻击可以直接指向造成应激状态的人或事物,称为直接攻击。其方式可为嘲笑、漫骂或动手打人,甚至杀人。攻击行为也可采取间接方式,当攻击的目标过分强大,惹不起或不能攻击时,就把攻击的对象转向弱小对象,即所谓找“替罪羊”。鲁迅笔下的阿Q惹不起假洋鬼子便去欺负小尼姑,就是典型的攻击转移的行为反应。间接攻击还可以指向自身,如采取自我惩罚,甚至自杀的行为。

(2)抑制或逃避性行为。应激状态下较多采取的一种与抑郁和恐惧等情绪有关的行为反应。抑制性行为表现为活动减少、沉默寡言、不爱交往、表情呆滞、行为退缩、躲避现实、疲乏无力等。严重时出现木僵状态,麻木不仁,陷入不能自主的深度抑制状态。逃避反应常常是出于害怕的恐惧情绪,但有时也是出于判断和思考的一种策略,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刻板式行为。这常常发生在紧急应激状态下,由于伴随着理智上的混乱,倾向于重复无效的行为动作,又称为“病态固着习惯性失眠行为。它发生在一个人经历了多次应付后仍不能解脱强刺激的挑战,而认为自己无能力改变现状的时候,表现为软弱无力、无所适从、无所作为和消极被动的行为,或在处于慢性应激状态时寻求精神寄托,信仰宗教迷信,求神拜佛以求神灵保佑。

(5)倾吐和发泄行为。处于应激状态的人往往寻求向亲朋好友诉说苦衷。一是发泄内心的积愤,二是求得别人的同情与安慰。

(6)特殊反应行为。有人吸烟猛增以驱散忧虑和烦恼;有人喝酒甚至酗酒,以便一醉解千愁;有人则要求大剂量服用镇静药;有的人则暴食。事实上这些对于应付应激是徒劳无益的。

通过以上的知识大家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最近也会听到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每天我们都会在新闻中、微信中等看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等数字,这时我们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病毒的蔓延更可怕。

2、情绪紧张

面对疫情我们感受到是失去了健康失去了自由,而且还会担心自己会得病,面对疫情我们有

太多的不确定性了。比如何时复工复学不确定,何时可以自由出去旅行不确定,等等,所以我们会担心会紧张因而就会害怕。

3、为什么会出现紧张害怕的情绪

任何情绪都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正常情绪反应,正所谓人有七情六欲吗。

就是因为疫情打破了自己的平衡和承受能力超越了自己的应对和预期的能力,其实任何哺乳动物都会出现“应激”情绪的。比如狗急跳墙。

二、增强自己的心理免疫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有六种恐惧心理:对贫穷的恐惧

对批评的恐惧、

对疾病的恐惧、

对失去爱的恐惧、

对年老的恐惧、

所以如何增强我们心理的免疫力呢?可以采取一些小方法

1、可以在家做一些有氧运动

2、在纸上写上自己的烦恼与忧伤

3、可以在厨房做作饭等

4、可以和朋友打电话聊聊天。

对于我们个体来说,最大的免疫系统是内心的力量的强大,我们在危机中成长,在成长中应对,给自己定一个计划定一个目标,慢慢地你的心理免疫力会逐渐强大起来的。

三、多角度自我心理自救

面对疫情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自救能力,其实看这次疫情中治愈的患者中,他们的内心自救能力很强,三分治七分养吗?

1、表达自己

可以一点一滴地把事情的经过向关心自己的人倾诉。如果在倾诉过程中禁不住哭泣,不要克制,这对抚平心灵创伤也有帮助。当然,也可以把创伤的经历写下来,可以只给自己看,也可以与别人分享。

2、要有耐心

疫情留下的心理创伤,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愈合。一定要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学会带着这种事实去生活,也要留给自己充分的时间为失去的一切而感到悲伤。

3、接纳自己

经历疫情,可能会感觉自己“不像以前的自己了”。要面对现实,接纳自己和自己的一切反应,这样会慢慢感觉好受一点。不要试图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也不要回避自己的感受。对于自己的心理反应,要顺其自然一点,不要自责。

4、寻找情感支持

不要独处太长的时间,不要脱离社会生活,应该尽量正常地生活,疫情期间多利用互联网和亲朋好友交流。或者趁机整理一下以前的日记或相册,回忆过往的美好点滴。

5、照顾好自己

保持规律的生活,保持一日三餐,注意营养均衡。尽可能睡好觉,在家里坚持做适度的体育锻炼。不喝咖啡,不吸烟,不通过饮酒、吸烟等方式麻醉自己。

6、学习新技能在疫情期间,可以跟着网络学一些以前没来得及学的手工技能、管理知识或才艺,可以看一些搁在书架上一直没有来得及看的书,让学习的充实感来冲淡你的恐慌。疫情过后,你会发现自己站在了人生新起点上了。

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叫逆行者。我们大家会说:医生是逆行者,公安干警是逆行者,科学家是逆行者,其实我们的孩子也是逆行者。我们听从国家的安排,不出去玩,在家安心学习,我们也是伟大的逆行者。所谓逆行者可以理解为:逆私情行公益者。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所以这时就要看我们的定力,当这种非 这时就要看我们的定力,当这种非常态的日子过去后一切都会变得常态,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思考一下未来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报答祖国呢。


苏日娜的生涯工作室


在疫情时刻,每个人做好自己工作的时候,关心家人、同事、朋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对于那些疫情防控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一声感谢。即使戴着口罩,也不能阻断我们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给他们一张卡片,给家人一个拥抱,这样相互帮助的行为,也会减少焦虑,带来安全感。


高燃动作


读一读 短歌行


傻语文


多陪陪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