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林下球盖菇栽培生物学特性与设施栽培基本无差异,林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生长,林区氧气充足、土质无污染,球盖菇子实体靠大自然的风霜雨露条件下生长,球盖菇口感好,品质优良,是无公害食品。

能提高其品质和产量,缩短产地和市场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可持续利用和高效生产双重目的。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1 栽培季节的选择

大球盖菇有很强的抗逆性,适应生长的温度范围很广泛,可在4℃~30℃范围出菇,可以自然越冬。在青海高寒地区,播种期是8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若是从8月中下旬开始播种,菌丝布满草料大约60d左右,进行封棚越冬,从次年5月上旬开始即可陆续出菇。大球盖菇具体的栽培月份要根据它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地的气候特征及栽培场地的条件等选定,一般生产周期120~150d,春季栽培要等气温回升到8℃以上,秋季栽培要等气温降至30℃以下才可以播种。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2 栽培场地的挑选

大球盖菇适宜生长的环境要求是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避风向阳、半阴蔽的林地,林地最好靠近水源,方便排水,下雨后不会积水,且无污染源。这样便于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3 菌种的选择

用菌龄分别为1周、2周、3周的大球盖菇母种转接到试管中生长,最后测量菌丝生长速率,试验结果表明:菌龄越短的母种转接到试管后,菌丝生长速度越快。从试验结果可知,大球盖菇的菌龄对其菌丝的生长速率影响较大。因此,在生产中尽量使用菌龄短的菌种。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4 栽植方法

4.1 栽培原料的准备与处理

在林下常采用麦草栽培模式,也可直接采用林间腐质层进行栽培。树叶、秸秆和木屑3种农林废弃物的混合物也是较为理想的大球盖菇栽培料。准备一池清水,按1%的比例投入生石灰,搅拌均匀浸泡液,加入准备好的栽培料,每天更换1次浸泡液,2d后把浸泡过的栽培料捞出至水泥地板上,用清水冲洗干净,沥水至栽培料含水量为65%~75%,然后置于水泥地板上,盖膜发酵,每天喷1次清水,3d翻1次料堆,发酵7~8d至栽培料变软发白就可以使用了。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4.2 林间播种方法

平整林地,选择株间距2~3m的空隙,做好灭菌、杀虫处理。作畦床,畦面不宜过宽,首先向地面挖深4cm左右,将土放在畦床之间,以供后来覆土用,修整床面至中间略高两边低的畦床,防止畦床底部有积水,床面要用辛硫磷和白灰粉喷撒,将覆盖料平铺成畦,畦宽为覆盖料长度,厚度8~10cm当培养料调水至75%,温度降至25℃以下时将拌湿的混合料铺于覆盖料上,料厚3~4cm,播种时,用菌种300~600袋/0.067h㎡,每袋菌种500g,采用梅花形穴播法,穴与穴距离5~8cm,菌种尽量成块成团,使其尽快萌发定植。播完种后,再铺上一层拌湿的混合料,厚度6~8cm,为保证球盖菇菌丝生长水分,可在混合料上方铺盖5~10cm的麦草保湿,为防止烧菌可用4~7cm的木棍在畦中间每隔1m打一个放气孔。也可采用将大球盖菇菌种直接以点穴式撒于整理灭菌后的针叶树腐质层,仿野生的栽培方式更有利于大球盖菇菌丝现蕾及子实体的生长。由于项目区地处高海拔,林区昼夜温差较大,可在畦床上方铺设塑料膜,保证畦床温湿度。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4.3 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畦床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温度和湿度的调控。一般在发菌前20d不喷水或少喷水,避免菌丝衰退。建堆后可在堆上插温度计随时观测堆内温度。早晚堆温偏低时可以加盖覆盖物如塑料膜。堆温过高时,可通过喷水,在堆上打孔,掀去塑料膜等措施来降温。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4.4 覆土

覆土不仅可以促进菌丝扭结,还有利于保温、保湿,从而减少喷水量。在播种超过20d后待菌丝发满或者将要发满栽培料时,菌丝吃料达2/3以上,要进行覆土,覆土材料应林下土质肥沃、腐殖质丰富而又疏松的壤土,覆土厚度以3~5cm较为适宜,不可超过5cm。如果覆土太薄则会导致出菇少。覆土层的含水率在36%~37%为宜。在林间采用覆盖薄膜的方式防止栽培料中水分的散失,覆土土壤颗粒直径不宜超过20mm,厚度为50mm左右时大球盖菇产量最高。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覆土时取林间土直接撒在畦床麦草上方,注意侧面也要覆土,以利于菇床侧面出菇,覆土以后要调整覆土层的湿度,要求土壤的含水量达到37%左右,用手捏土扁而不碎,又不黏手,这样的含水量为宜。若偏干则要进行雾状喷水越细越好以防止水渗入料内引起菌丝退化。可以间隔1~2d,或者更长时间喷雾水,不宜长喷水。越冬的时候在畦上覆盖地膜能够有效保温且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在实际生产中,大球盖菇的覆土可采用过筛富含有机质的疏松林间土加腐熟有机肥进行堆制,从而提高覆土的有机质含量和保水性能。同时,可以通过浇施含氨基酸类叶面肥加生长素类调节剂于覆土上以促进覆土内菌丝的生长和发育,最终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4.5 病虫害防治

大球盖菇抗性较强,不易受霉菌侵染,偶然也会出现竞争性鬼伞等,要及时拔除。出现虫害时要及时诱杀,或在密封空间内用点燃的麦草进行烟熏的方法灭虫。

4.6 出菇采收

出菇期间,每天可通过喷水使覆盖料处于湿润状态,若是阴雨天可不喷水,并注意排水,具体实践中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大球盖菇从出菇到采收一般历经5~7d,在其生长期内一般可采1~4潮菇,每潮相隔10~20d。出菇期应每天通风2~3h,避免因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高,形成畸形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0℃~25℃。当菇体达到采收质量时及时采摘,要在子实体菌膜尚未破裂前采收,口感最佳。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当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膜欲破而尚未破裂时为最佳采收时机。出菇期间应注意观察畦面,将麦草拱起处拨开,检查该处子实体的成熟程度,做到适时采收。采收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菇柄基部轻轻旋转摘下,同时注意不要伤及周边幼菇。采收后随手整平畦面覆土并铺好畦面麦草。

4.7 越冬管理

食用菌具有在适宜条件下一年播种,采收三年的特性,在每年出菇结束时(9月底),充分浇水及补充营养液,然后铺盖塑料膜(也可在塑料上方铺设少量土进行固定)。在次年4月下旬揭去塑料膜进行通风。可保证在5月上旬正常出菇。

农业知识:青海高寒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5 结语

大球盖菇在林地种植不仅投资成本低、收益快,农林废弃物可得到开发利用,而且栽培条件对林地要求不苛刻,在林地管理方面也比较粗放,很适合在高寒地区对大球盖菇进行规模化生产,可在有林地区推广栽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