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13個月的男寶寶肋骨有點外翻,身上老嘎巴響,碳酸鈣效果不顯怎麼辦?

寶媽悅姐


寶媽有沒有給寶寶補d3呢,d3是促進鈣吸收的,補鈣的同時也要補d3哈


小可樂媽媽吖


不考慮缺鈣,以上情況均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碳酸鈣不需要吃。

小朋友的腹壁肌肉不發達,腹壁的張力低,所以肚子看起來總是鼓鼓的,偏瘦的孩子,皮下脂肪比較薄,肋骨外緣就很容易凸出來,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肋骨外翻在體重比較小的寶寶人群裡非常常見,在孩子平臥,最下緣的肋骨超出身體的外緣,就叫做肋骨外翻。有的話家長也無須擔心 ,肋骨外翻並不是佝僂病的體徵 ,其實與膈肌牽拉 ,腹式呼吸等嬰幼兒期的生理相關, 是嬰幼兒從臥位到坐位 站立這一發展過程中胸廓正常發育的階段性現象。因為右側肋骨下是肝 所以常常右側肋骨外翻明顯, 輕度的肋骨外翻很常見 ,會隨著寶寶成長過程中胸廓的發育而逐漸消失 ,不需要干預,維生素D正常補充一日400IU,不需要補鈣。

寶寶關節彈響大多是生理性的,是因為幼兒關節窩淺,關節內有半月板的結構,是關節內的兩片軟骨墊,起到穩定關節和緩衝壓力的作用。半月板周圍有韌帶組織限制著活動,當關節做屈伸活動時,半月板會在關節裡快速的滑動,以適應關節位置的改變。

由於嬰幼兒的韌帶較薄弱、鬆弛,半月板活動度很大,關節的關節面上滑動到了一定的程度,出現“彈響聲”。隨著年齡增大,韌帶變得厚實,關節結構逐漸改建,這種關節彈響聲就消失了,這與缺鈣沒有直接關係,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大多數情況下,身體關節僅僅有彈響聲,關節處並無紅、腫、熱、痛,寶寶活動等方面都正常的話,就不必擔心。

13個月的寶寶每天保證500ml的奶量,輔食一日三頓,輔食營養豐富均衡,且每日補充400IU維生素D,是無需額外補鈣的,鈣補多了,多餘的鈣會導致鈣質沉積在體內,還有可能導致寶寶便秘。


兒科醫生鮑秀蘭


建議查一下血清維生素D的水平,即25-(OH)D,一般血清維生素D水平在50-200nmol/L(20-100ng/ml)範圍是適宜的維生素 D營養狀況,判斷一下到底是不是有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缺鈣表現,單純肋骨外翻不能判斷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需要綜合其他的症狀。

然後,很多時候我們補鈣效果不明顯,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維生素D來促進鈣劑的吸收,重點不是在補鈣而是補充維生素D,補鈣適量就可以,補維生素D要足量,如果明確了是維生素D缺乏,這種已經有症狀的時候我們要求口服補維生素D2000-4000 U/d,連服1個月後,改為400-800 U/d,同時監測血清鈣,磷,鹼性磷酸酶及25-(OH)D水平,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如低血磷性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

其次,補鈣的話碳酸鈣效果不好,可以選擇換其他類型的鈣,如醋酸鈣等,個體差異,內環境不同,每個人對不同鈣劑的敏感性不一樣!

最後,佝僂病已經產生的骨骼變化基本是不可逆的,所以治療只能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而不是可以讓變形的骨骼恢復過來,這一點家長們需要清楚的認識!同時補維生素D和補鈣不是三五天就可以見效的事情,需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家長不能太急!

所以建議家長明確病因,不要盲目補鈣!


中醫兒科陳創


13個月的孩子肋骨有點外翻是正常的,如果平時奶量充足,並不需要額外補鈣,倒是維生素D需要每天補充上。孩子大一些肋骨外翻的情況就會好轉了。每個人的身高、體形都具有個體差異,胸廓形態也是這樣,只要是在一定的範圍內,沒有其它方面的明顯異常,都可以被認為是正常的。因此,所謂的“肋骨外翻”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狀態,隨著孩子的生長髮育,這種情況會自行好轉,也不需要任何治療。但對於有明顯胸廓畸形的孩子,則需要找胸外科醫生就診,排除肋骨、胸骨的先天性畸形。


雪寶寶媽媽


您好!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肋骨外翻我家寶寶小的時候也有點,醫生說沒事,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好的,我家寶寶現在兩歲半,早就看不出來了,寶媽不用擔心,鈣還是接著給寶寶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